資源簡介 《系統的基本特性分析》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在全書的地位及作用:“系統的基本特性分析”是地質出版社,《通用技術》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它是本章的重點和難點,共分2個課時,學生在學習這節內容之前,已經對系統及系統的分類有了初步的認識,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不僅使學生對系統有一個深入的理解,而且也為以后系統的優化、系統的設計等教學做好準備。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理解并掌握系統的基本特性。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分析、實驗探究,使學生懂得應用相關理論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探索精神、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三、重點與難點重點:分析系統的基本特性難點:應用系統的基本特性分析問題四、教學設計 良好的教學設想必須通過教學實踐來實現,根據以上的教學理念和設想,我將教學過程分為以下幾個內容:(一)新課引入: 簡易照明系統實驗。 首先向學生展示一個簡易的風扇系統。由此引出系統的基本特性。通過實驗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從而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二) 新課學習:1.系統的基本特性-----目的性 展示簡易照明系統、風扇系統。 師:這個系統的功能以及目的是什么?生:發光,方便學習和生活。師:這個風扇系統有什么樣的功能呢?生:通風、降溫。師:我門怎樣區別這兩個系統呢? 通過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引出區別系統的重要表示----系統的目的性。2.系統的基本特性----環境適應性 一個系統與其所處的環境之間通常都有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外界環境的變化會引起系統特性的改變。并相應引起系統功能和系統內各部分相互關系的變化,系統必須具有適應環境改變的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復系統原有的特性。與學生共同分析簡單照明系統:師:如果給這個系統增加一節電池,會有什么現象發生呢?生:燈泡會變的更加明亮。師:如果繼續增加一些電池,會有什么現象呢?生:有的學生會說燈泡會更加明亮,也有學生說燈泡會被燒毀。 通過實驗會發現,當電池增加到一定的數量的時候,燈泡將會燒毀。這說明燈泡工作時有一定的電流和電壓的要求,超出這個范圍燈泡就不能正常的工作,這揭示出系統的環境適應性。讓學生分析手機和教室的多媒體系統的的環境適應性。 3.系統的基本特性------相關性 (系統的相關性也稱為關聯性。構成系統的各元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關系,是彼此關聯的。) 給學生展示一個木桶的圖片。 師:這個木桶的目的性是什么? 生:裝水、裝油、裝米,等答案。 師:這個木桶的環境適應性表現在哪寫方面呢? 生:不能防在火爐旁邊,否則木頭會被烤壞、甚至燃燒。 不能放在陽光下暴曬,那樣木桶會變形。師:這個木桶由木板和鐵圈組成,這個鐵圈的作用是什么呢?生:美觀或固定作用。師:沒有這個鐵圈會怎樣?鐵圈松動了,裝水的時候會怎么樣呢? 通過分析,引導學生得出結論:桶箍起著關鍵的作用。如果沒有桶箍,再長再好的板也只能是板,永遠不會成為木桶。桶箍不能太松,否則木桶肯定漏水,同時桶箍也應該有韌勁,否則當水太多時會將桶箍繃斷。通過分析木桶各元素之間的關系,揭示出系統的相關性。4.系統的基本特性----整體性 觀察簡易照明系統,如果其中一個元素出現了故障,這個系統就不能正常工作,從而影響了這個系統的整體性能的發揮。 整體性還表現在哪寫方面呢?引入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飛船圖片。A 美國“阿波羅”計劃中的飛船和運載火箭是由700多萬個零件組成。這些零件都很普通,甚至沒有一個是新研制的,為什么能實現把人送上太空呢? 整體功能是各部分孤立狀態下所沒有的。系統的整體功能大于組成系統的個部分的功能之和。不能離開整體去分析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組成部分。一個系統組織的好不好,就看它的整體功能實現的怎么樣。B. 巴爾扎克雕像的故事講述:傳說,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曾經給文學家巴爾扎克雕了一座塑像。塑像雕好之后,大受人們的稱贊,人們特別對雕像上巴爾扎克的一雙手贊不絕口,都說這雙手太逼真、太生動了。羅丹聽到人們的議論后,卻毫不猶豫地從塑像上砍去了這雙手。提問:巴爾扎克雕像的故事說明了什么? 做任何事情都要重視整體效應,必要的時候要舍得拋棄部分而保留整體。5.全自動波輪式洗衣機的系統分析: 以上通過創始情景、提出問題、實驗探究等方式,學生認識了系統的基本特性,接下來應用系統的基本特性分析教材中的全自動波輪洗衣機系統。(讓學生應用系統的基本特性分析問題,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 5.1 分析洗衣機主要組成部分之間的關系: 首先分析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洗滌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如果其中一個元素發生了故障,會怎樣? 通過問題思考并結合示意圖使學生明確:洗衣機作為一個有機整體,它的各組成部分,即各子系統之間,少了哪個都不行,哪一部分壞了,洗衣機都不能正常工作。同時充分揭示出洗衣機系統的整體性和相關性。5.2 分析洗衣機系統與外界環境之間的關系:a. 洗衣機工作的電壓太高、太低對洗衣機帶來什么影響?b. 給洗衣機注入溫水或是很涼的冷水,會個洗滌效果帶來哪些影響?c. 洗衣機工作的時,放置在什么地方為好?為什么?引導學生從環境與系統、子系統關系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并結合示意圖分析。理解系統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三)思考與練習:1. “春捂秋凍”的含義?2.“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又說明了什么?3.為了保護草原植被,當地政府頒布禁止大量捕殺野狼的法令,這是什么道理?五、教法與學法 教學中采用:“創設情景——提出問題——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循序漸進的綜合啟發式方法,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能積極的活躍起來。 教學過程中,以系統的基本特性作為教學主線,并進一步展開。由簡單到復雜的方式分析系統的特性,讓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六 、板書設計第三章 系 統 與 設 計第二節 系統的基本特性分析一 、分析系統的基本特性整體性、相關性、環境適應性、目的性二 、分析案例全自動波輪洗衣機系統分析三、練習與小結 (板書設計追求簡潔大方,體現知識的結構和層次性。授課中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七 教學反思1、首先,教師自己要加強技術素養的修養,要在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多鉆研,多探索,吃透《課標》和教材,以增加自己的“技術”面。2、利用網絡和多媒體技術進行通用技術課的教學,這對于提高課堂教學容量和效率更具有極大的優勢,也是傳統的黑板加粉筆的教學模式所不能替代的。3、讓學生在實踐中領悟技術和思想方法來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以學生的親手操作、親歷情境、親身體驗為基礎創造性地實踐,讓其施展才華,大顯身手,展示自己的設計作品,暢談設計方案,使學生的個性潛能得到最大發展,學生的“技術素養”也在無形中提高。通用技術課作為一門嶄新的學科,畢竟有許多東西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不斷去追求、不斷去攀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