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九 章 壓 強※知識點1:壓力壓力:垂直壓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做壓力。字母“F”,單位“牛頓”方向:垂直于物體表面(受力面),并指向被壓物體。壓力的示意圖:力的作用點要畫在受力面上,不能畫在物體的重心上。壓力的特點:①壓力是發(fā)生在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的接觸力,任何彼此分離的物體是不會產(chǎn)生壓力的。②壓力是與物體形變相關(guān)聯(lián)的一種彈力,壓力是由于物體之間相互擠壓,彼此引起形變產(chǎn)生的。③方向:垂直于物體表面(受力面),并指向被壓物體。壓力與重力(參照尖P77圖9-1,尖P78圖9-2)區(qū)別: ①從力的性質(zhì):壓力-彈力;重力-引力。 ②從力的作用點:壓力作用在相互擠壓的兩個物體的接觸面上;重力作用在物體的重心上。 ③從施力物體:壓力-產(chǎn)生擠壓作用的物體;引力-地球。 ④從力的方向:壓力-垂直于接觸面;引力-豎直向下。 ⑤從力的大小:壓力-由相互擠壓發(fā)生形變的程度定;重力-G=mg。⑥從產(chǎn)生原因:壓力-物體間相互擠壓;重力-地球吸引。聯(lián)系:①有的壓力是由重力產(chǎn)生的。②只有處于水平面,且豎直方向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物體,其對水平面的壓力的大小、方向才跟物體自身重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 但此時壓力仍不是重力。※知識點2:壓強壓強: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字母“p”物理意義:用來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公式:p=F/S (F:壓力,單位N;p:壓強,單位“帕斯卡”“Pa”;S:受力面積,單位“平方米”)適用于:固體、液體、氣體。受力面積:實際接觸的面積。公式變換:F=pS;S=F/p。柱形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強可采用:p=ρgh。壓力與壓強壓力:支撐面受到的全部垂直作用的力;和受力面積無關(guān);壓強: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力;壓強與受力面積有關(guān)。衡量壓力作用效果的是壓強。比較壓強的辦法壓力相同時,比較受力面積;受力面積相同時,比價壓力;受力面積與壓力均不同時,公式計算。※知識點3:增大壓強與減小壓強的辦法依據(jù):公式:p=F/S減小壓強: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例:鐵軌鋪在枕木上,坦克安裝履帶。受力面積一定,減小壓力。例:易損壞的物體不能太高。減小壓力,同時增大受力面積。例:載重車限重,并安裝很多輪子。增大壓強: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例:刀口磨得很鋒利。受力面積一定,增大壓力。例:切菜時,用力切。增大壓力同時減小受力面積。例:釘鐵釘時,針尖很尖,且用力。※知識點4:液體的壓強液體壓強產(chǎn)生的原因:由于液體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且液體具有流動性,因此液體對阻礙它流散開的容器底和容器側(cè)壁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也產(chǎn)生了壓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強。現(xiàn)象:礦泉水瓶的底部及側(cè)壁有小孔時,都有液體流出,以及噴泉中的水向上噴出,表明液體對容器底、容器側(cè)壁、以及液體內(nèi)部都有壓強。液體壓強計(尖P87圖9-25):測量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儀器。原理:當探頭上的橡皮膜受到壓強時,U形管兩邊液面出現(xiàn)高度差,兩邊的高度差表示壓強的大小,壓強越大,高度差越大。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①改變U形管壓強計探頭的方向;控制深度、液體密度: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不變,即液體內(nèi)部壓強不變,說明液體內(nèi)部壓強與方向無關(guān)。結(jié)論: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同種液體在同一深度的各處,向各個方向的壓強都相同。②改變深度;控制液體密度,探頭方向相同: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變大,壓強變大是由深度變大引起的。結(jié)論:液體內(nèi)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③改變液體密度,控制探頭方向,控制深度:U形管兩邊液面高度差變大,壓強變大是由液體密度變大引起的。結(jié)論:不同的液體,在同一深度產(chǎn)生的壓強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密度越大,壓強越大。總結(jié):液體對容器底與容器側(cè)壁都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在同一液體的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當深度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壓強越大。解析實驗:①實驗前應檢查蒙在金屬盒上的橡皮膜、連接用的橡皮管及各連接處是否漏氣,方法是用一恒力作用一段時間看壓強計兩管液面的高度差是否發(fā)生變化,如不發(fā)生變化,說明不漏氣。②不能讓壓強計兩管中液面高度差過大,以免部分液體從管中流出。※知識點5:液體壓強的大小液體壓強公式的推導:設(shè)液柱模型高度為h,液柱下的液片面積為S,液柱的密度為ρ。則這個液柱的體積V=Sh;這個液柱的質(zhì)量m=ρV=ρSh;這個液柱對平面S的壓力F=G=mg=ρShg;平面受到的壓強p=F/S=ρgh。液體壓強公式:p=ρgh。(h代表深度<液體的自由面到計算壓強那一點的豎直距離>,非高度,單位是米,ρ的單位是kg/m3)液體壓強公式表明:液體的壓強只與液體的密度和液體的深度有關(guān),與液體的質(zhì)量、體積、重力、容器的底面積、容器的形狀無關(guān),與方向無關(guān)。若液體不流動,可用此公式計算液體內(nèi)部壓強,若液體是流動的,此公式不適用。公式p=F/S適用于固液氣;p=ρgh適用于液體壓強及柱體對水平面的壓強。※知識點6:連通器連通器:上端開口,下端連通的容器。判斷要點:該裝置是不是上端開口的多個容器。條件:連通器內(nèi)裝的是同一種液體;液體不流動時液面高度相同。原理:連通器里裝的是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液面高度總是相同的。常見的連通器:茶壺、鍋爐水位計、過路涵洞、乳牛自動喂水器、船閘。※知識點7:大氣壓強大氣壓強:指地球周圍的空氣產(chǎn)生的壓強。地球表面的空氣受到重力的作用,并具有流動性,因此產(chǎn)生了大氣壓強。大氣壓強向各個方向都有,在同一位置向各個方向的大氣壓強相等,其方向上是垂直于物體表面的。大氣的密度不均勻,不能應用液體壓強公式。我們平時不能感受到大氣壓強的原因:人體內(nèi)也存在氣體,身體內(nèi)外空氣相通,身體各部位內(nèi)外所受壓力相等。我們用吸管喝飲料不是吸力,而是靠的大氣壓的力量。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馬德堡半球?qū)嶒灒煌欣鹄麑嶒灒桓脖瓕嶒?br/>大氣壓強常見實例:塑料吸盤;吸管吸飲料;活塞式抽水機。※知識點8:大氣壓強的測量托利拆利實驗:原理: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等于當時大氣壓所產(chǎn)生的壓強。具體做法:在長約1m、一端封閉的玻璃管中灌滿水銀;將管口堵住,倒立著浸沒在水銀槽中,松開管口,管內(nèi)水銀下降一些;用刻度尺測出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這段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即為所測的大氣壓。水銀柱內(nèi)外水銀面的高度差是760mm,這個壓強叫做標準大氣壓。實驗注意事項:1、管內(nèi)要充滿水銀,不能有氣泡;2、水銀柱的高度是指管內(nèi)外水銀面的豎直高度差,不是指管傾斜時水銀柱的長度,所以只要測量正確,玻璃管傾斜不影響實驗結(jié)果。3、管內(nèi)水銀柱的高度只隨外界大氣壓的變化而變化,與管的粗細、長度無關(guān)。4、玻璃管口在水銀槽的深度不影響實驗結(jié)果,管口向上提或向下按,只能改變水銀上方真空部分的體積,而水銀柱的高度不變。5、大氣壓隨高度、天氣等變化而變化,1標準大氣壓=1.013×10^5Pa。6、當把托利拆利實驗中的水銀柱換成水時,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度h=p/gρ≈10.3m。※知識點9:大氣壓的變化及應用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在海拔3km以內(nèi),大約每升高10m,大氣壓減小100Pa;3km以上,高度增大,大氣壓值減小量逐漸變小。其他影響因素:天氣變化、氣溫變化、空氣濕度、季節(jié)變化。通常,冬季氣壓高,夏季氣壓低,晴天比陰天氣壓高。大氣壓與沸點關(guān)系一切液體,氣壓越低,沸點越低,反之高原解決沸點低的措施:高壓鍋。大氣壓與體積的關(guān)系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一定質(zhì)量的氣體,體積減小時壓強增大,體積增大時壓強減小。大氣壓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在體積和溫度相同時,同種氣體質(zhì)量越大,壓強越大。大氣壓與溫度的關(guān)系在質(zhì)量和體積一定時,溫度越高,氣體的壓強越大。大氣壓強與液體壓強的不同大氣壓強不能采用液體壓強的公式,因大氣密度不均。大氣壓強隨高度的變化不均勻,而液體壓強變化均勻。※知識點10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guān)系流體:氣體和液體這類可以流動的物質(zhì)統(tǒng)稱流體。液體或氣體流動時的壓強與靜止時壓強不同。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強越大。因此在流速不同的地方會產(chǎn)生壓強差,進而產(chǎn)生壓力。這一現(xiàn)象最早由伯努利發(fā)現(xiàn),稱為伯努利現(xiàn)象。常見現(xiàn)象:龍卷風掀飛房頂;水面的漩渦,中間流速快,比周圍壓強小,容易吸進漩渦;鳥類在空中飛行。飛機的升力:飛機升力的實質(zhì)是氣體對機翼上下表面的壓力差,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機翼上方的氣體流速快,它對機翼的壓強小,下方的氣體流速小,對機翼的壓強大,因此機翼上下表面產(chǎn)生了壓力差。飛機機翼的形狀與鳥的翅膀形狀相似,故原理相同。導致流速大的原因:外力導致流體流速變快,如吹氣;高速運動的物體帶動流體流速變快,如列車周圍的氣體流速變快;同一流體在同一時間內(nèi)通過較大的路程處流速變快;同一流體流經(jīng)不同的橫截面時,流過橫截面小的位置流速大,如河道狹窄處流速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