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及其特征學案泰安三中 孫其順一、學習內容分析本節是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開篇,是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基礎上的拓展和加深,本節共設置了兩部分的內容:“一、信息”;“二、信息的特征”。從認識信息的基本含義作為出發點,通過具體事例歸納信息的特征,由具體到抽象,引導學生對本節知識積極建構,初步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了解信息在社會生活中的應用情況,拓寬學生對信息文化的形態和內涵有新的認識。這是整套書的基礎內容。二、教學目標(1)、結合社會生活中的例子,探討信息應用的情況,了解信息的基本含義及特征。(2)、通過專題研討,深入探究信息的主要特征,初步了解信息應用的基本價值。(3)、通過分組搜集、分析和概括典型例子,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全面提升綜合素養。三、重點難點分析教學重點:(1)能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2)能挖掘出信息應用的價值意義。引導學生關注在信息應用中所蘊藏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更加深入了解信息存在的形態及其內涵。教學難點(1)、信息的具體含義。結合對信息的已有認識,從而對信息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以便于今后的進一步學習。(2)、實例的理解與提煉。四、學習方法(1)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的學習方法(2)充分利用資源,分組進行專題討論五、學習過程:1.1.1信息(一)、什么是信息?交流:請同學們結合所學知識,說一說你身邊的信息以及你對“信息”一詞的理解?【任務一】閱讀教材P3,找出信息不同角度的描述:香農:維納:鐘義信:【任務二】:為了對信息的含義有較全面的了解,請同學們自主閱讀分析課本p3—p4例2的內容,并完成任務事例信息分析表1—1(課本P4)。(二)、信息的傳播過程信息發出方 用何載體 以何載體 信息接收方 接收效果及作用(信源) (信息傳遞) (信宿)交流:根據以上分析和討論,你對信息的理解又是怎樣的呢?【同步訓練】:①有關信息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語言、文字、符號、圖像、聲音等所表示的內容都是信息B報紙是信息的載體C書本是一種信息D高一年級的考試成績②.現代社會中人們把( )稱為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A.信息、物質、知識 B.信息、能量、知識C.物質、能量、知識 D.信息 、物質、能量③以下不屬于信息的是( )A.招領啟示 B.軟盤 C.學生成績 D.天氣預報④下列哪位是信息論的奠基人( )A.香農 B.維納 C.羅伯特.胡克 D.李.弗雷斯特1.1.2信息的基本特征【任務三】:1、請同學們認真閱讀課本P5案例,歸納信息具有哪些特征?【要求】:鄰座4人為一組分析提煉案例信息,談談信息有哪些特征,相互交流看法,歸納信息的特征。2、列舉生活中與信息特征相關的具體事例,同學之間交流討論加深理解。【要求】:小組內舉例交流討論。3、請你和同學討論,信息還有哪些特征?【同步訓練】:一、選擇題①對于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信息是可處理的B.信息時可共享的C.信息是可傳遞的D.信息是不依附于載體而存在②下面那些不是說信息的價值( )A.讀書以明理B.知己知彼,百戰不殆C.書中自有黃金屋D.春雨貴如油③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通過醫療監視設備時時了解病人的請況,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們知道,信息的主要特征有:①依附性 ②價值性 ③時效性 ④共享性這個實例中體現了信息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④小王是個應屆畢業生,有一天他看到有個招聘信息,于是馬上到招聘單位進行應聘,誰知道單位負責人卻跟他說招聘日期已過。這里體現了信息( )。A、共享性 B、價值性 C、時效性 D、依附性⑤下面對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錯誤的是( )。 A、“增兵減灶”引出信息有傳遞性和可偽性特征. B、天氣預報、交通信息、股票行情等引出信息有時效性. C、信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D、“一面之辭”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⑥“學富五車“是說古時候家里書多,以至于搬家時要用車拉,常用來形容一個人博學,這體現了信息的( )A價值性 B載體依附性 C共享性 D時效性二、填空題1、在我國古代,使用“鳴金收兵”來傳遞信息,此時信息傳遞所依附的媒體是2、利用文字、符號、聲音、圖形、圖像等形式作為載體,通過各種渠道傳播的信號、消息、情報或報道等 ,都稱之為信息。三、判斷題1、人類出現后,才出現信息( )2、虛假的情報不是信息( )3、從網上下載的資料都可以合法的使用并用來交流( )4、信息的傳遞,必須依附于載體( )5、所有的信息都是有價值的( )6、信息的價值在于時效性( )四、分析下列選題具有信息的哪些特征1、真假難辨。如:孫臏的“減灶退敵”2、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如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可能會有不一樣的看法。3、 一傳十,十傳百。如我國“神州7號”宇宙飛船成功的消息。4、 老黃歷看不得。如找路時,舊的地圖往往誤事5、玉不琢,不成器。如:孟浩然的詩詞直白易懂,多為反復修改,推敲而成。6、一人計短,二人計長。如“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四)、合作探究,深入了解信息的某種特征【任務四】根據資料回答問題資料一、海關數據傳輸不及時,引發深圳大塞車據新華社報道:2003年9月26日,深圳黃港口岸貨柜車處境受阻,導致深圳部分地區嚴重堵車,車龍從深圳口岸一直延伸到梅觀高速和北環大道、泥港路長度足有15公里。據調查原因是當時從東莞方向來的貨柜車在始發的海關報關后,相關數據沒有及時傳輸給深圳海關,黃港口岸的自動核放系統無法核放,只能通過人工方法核放通過,導致塞車。資料二、互動交流和資源共享引人青睞,網絡教育迅速崛起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正式開始招生,第一批收了近萬名完全通過因特網授課的高等學歷教育的學生,報名學生遍布20多個省、市,報名學生年齡從18歲到45歲。這些數字創下了當時多項中國網絡教育之最。當時,網絡教育以其不受時空限制、互動交流和優秀資源共享等特點,正在成為教育領域中迅速崛起的一支新軍。兩則資料說明信息的那些特征?(2)談談你從中獲得的啟示。(五)、小結與課后任務1.總結本節學習的主要內容2、搜集身邊的、生活中的常見問題,討論并了解人們是如何利用信息為生活、生產服務的。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