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技術學科說課指南我校全面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程,在課程開設過程中我們感到各校信息技術學科教師情況各不相同,特別是在信息技術課程教 學方面的研究存在著比較大的問題。怎樣使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能夠快速成長起來,我們發現開展說課活動是一種比較有用的做法。我們在青年教師基 本功考核中加入了信息技術學科說課的這一內容,從幾次實踐下來的情況看我們發現有不少老師說得很好,但也有一些老師不知道什么是說課,不知道怎樣進行說 課,不知道說課與上課之間的區別,本文將圍繞這些問題談談信息技術學科的說課。 一、什么是說課以及說課的主要內容 狹義的說課是指以教師口頭語言表達為主,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每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在備課和上課之間進行的教學研究系統。 廣義的說課是指以教師口頭語言表達為主,以教育科學理論和教材為依據,針對每節課的具體特點,以教師為對象,對其進行培養和培訓的組織形式。是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的促進教師深入備課,提高教師素質而提高教學質量的教研活動。 說課內容:1、說教材;2、說教學方法;3、說媒體運用;4、說課堂教學程序。 二、信息技術學科說課的大致過程和主要內容 (一)、說教材 教材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具體材料。因此說課首先要求教師說教材。分析教材應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⒈教材的前后聯系和所處的地位。計算機學科知識系統性很強并且都有各自不同的模塊,對于同一模塊來說前面的知識是后面要學的內容的基礎,后面學習的內容 是前面所學知識的發展,因此,在教學某一單元、某一章節、某一課時時,不能獨立地去教,而要聯系以前的舊知,以便以舊引新,促進遷移。還要考慮以后要學的 內容,以便早作孕伏減小坡度。教師不僅要掌握本節課的教材,還要掌握本單元、本冊乃至全部教材的內容。 ⒉教學目的要求。教學目的要求是一堂課的指導思想,是講課的出發點和歸宿。有了明確的目的要求,教師安排教材、選擇教法、設計教學程序才有依據,教學才能有的放矢。 教學目的是一堂課的中心任務,所有教學環節都是為它服務的,所以要定得明確、具體,這樣才能切實對課堂教學起到指導作用。制定目的時要根據大綱要求和教 材內容,準確地確定若干條。教學要求要根據學生實際考慮可能達到的程度,然后定出具體要求,不能要求過低,也不能憑空拔高。目的要求的制定應包括以下三方 面:(一)要學生學會哪些基礎知識;(二)要培養學生哪些能力;(三)要求學生接受哪些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目的要求確定之后,還要根據大綱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來具體說明制定教學目的和要求的依據。 ?、辰滩牡闹攸c和難點。在教學知識系統中,有些內容是關鍵性的最重要的中心內容,對于鞏固舊知,學習新知起著決定性作用,這些內容是教材的重點。難點是學 生難以理解和領會的內容。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識規律及學來準確地確定難點,以便在教學中巧妙地分散難點,化難為易。 由于各單元、各章節、各課時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要求不同,因此各自的重點、難點也不同,教學的重、難點要根據教學大綱要求,要根據所說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和要求,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說課者要將這些內容,即確定重點、難點的依據,述說清楚、具體。 ?。ǘ⒄f教學方法 1、說教法運用 教師說教法,不僅要說選擇哪些教法,還要說清楚為什么。教師要說好課,就要研究教法,研究教法的選擇和運用,教法的改進與創新。 對于說教法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要明確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和作用,做到教法合理優選,有機結合。 教法多種多樣,且各有優勢和特點,以及適用的范圍和條件。如:為了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發展學生的感知能力(象計算機的發展史和計算機的組成),可以選 用演示法、觀察法;以理解為主的方法(象編程,系統軟件介紹)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以實踐為主的方法有練習法、實驗法。各類教均有其優點和局限性, 要有針對性地選用和靈活組合,才會發揮其更大效用。不同的教學階段具有不同的教學任務,要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目前要注意運用任 務驅動法來進行教學。 (2)、教法的選擇和運用應以啟發式教學為指導思想。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掌握規律性的知識,由此及彼,觸類旁通,舉一反三。 (3)、選擇教法的理論依據要準確、具體、針對性強。 說課者要從教育學、心理學的角度去闡述選擇教法的理由。選擇教法的依據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考慮: A、根據教學目的的選擇與之相適合的教法。教學目的不同,使用的教法就會不一樣。如果一堂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傳授新知識,就要相應的選用以各種方式的講 授法為主,結合運用談話法和演示法等;如果一堂課的教學目的主要是形成學生技能、技巧,就要相應的選用以練習法為主,結合運用實驗法等。 B、根據學校機房條件和教師自身特長選擇相適合的教學方法。 2、說學法指導 這項內容常常會被許多說課教師忽略,這一點應該引起信息技術學科教師的高度重視,因為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的更新速度比其他學科要快得多,如果學生不養成良 好的學習習慣,以后將很難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將會不適應將來社會的發展。學法指導是指教師在傳授知識,發展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使他們 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并獲得選擇和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進行有效學習的能力。 對于說學法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⒈準備教給學生什么學習方法,培養哪些能力和學習習慣。 ?、步Y合教學目的,教材特點和學生年齡,貼切并具體地說出理論依據。 三、說媒體的運用 信息技術學科有它的特殊性,就是必須考慮硬件條件的支撐。我區大部分學校已經建成了多媒體的網絡教室,安裝了多媒體教學軟件,有的學校還在網絡教室中安 裝了液晶投影儀。在教學方面我們的一些老師已經把課件或積件形式的課件運用起來了,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來學習信息技術這門學科,所有這些都應該在說課的時 候說清楚,條件允許的話也可以用多媒體來演示你的說課過程。 四、說課堂教學程序 說課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程序和設計。因為對教材的正確理解和把握、教法的合理選擇和科學運用、學法的恰到好處的指導等等要憑借課堂教學這一形式來達到。 對于說課堂教學程序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眱热菘茖W正確,注重思想教育 教學內容是解決教師教什么和學生學什么的問題,是構成教學過程、決定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是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憑借,也是述說者說好一節課的基本依據。 ?、步虒W結構合理,重點難點突出 課堂教學是通過一定的教學環節或步驟來進行的,這些基本的環節或步驟以及各環節間的順序和時間分配稱為課的結構。課的結構科學合理將會使各環節、步驟發揮更大的效益。教師要根據對教材的分析、學生的實際和教法的選擇,組織合理的課的結構。 教學結構合理,要求(1)選用的課型符合教材,符合教學目的,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學目的有不同的課型,不同的課型有不同的課的結構。如計算機學科的“ 新授課”、“上機練習課”、“復習課”是三種不同類型的課。要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的和學生實際靈活選用課型,組織合理的課的結構。(2)要在最佳時間完 成這節課的主要任務。一般來說上課的第5--20分鐘,學生注意力最集中,是學習的最佳時間,程序的設計應反映出在這一時間內完成主要教學任務。(3)要 有及時反饋、及時調控教學的措施。教師向學生發出的信息,學生是否接受,接受的程度如何,要通過反饋來得到,教師根據反饋信息調控教學。因為說課是教師在 述說對這節課的教學設想,所以在程序設計中要考慮到學生對教師所發出的信息可能會出現的各種情況,教師準備采取哪些措施,這些都要在說課的程序設計中得到 反映。 合理的教學結構,還要求層次清楚,過渡自然,一環緊扣一環,使一節課中的各個環節不是簡單的排列組合,而是一個系統的整體?!胺智逯鞔危怀鲋攸c;抓住關鍵,突破難點” ⒊教法靈活多樣,學法指導得當 在說課者正確選擇教法的基礎上,還要重點檢查其選擇的教法是否得以落實,運用是否恰當、靈活,是否依據教學內容、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促進學生積極思 維、有無創新等。高質量的說課,應能恰到好處地體現出述說者在學法指導方面的思路的具體措施,使聽者能明顯地體味出其怎樣根據教學內容恰當地指導學生學會 和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各種思維方法的訓練,指導學生運用思維方法去學習新知識、探索新問題。 ?、凑Z言完整準確,板書合理規范 說課和講課一樣,對教師的口語、姿態、板書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要求,在說課時,述說者必須做到語言規范,吐字清晰,讀音準確,沒有語?。还澴噙m當,音量適中;板書美觀,布局合理,重點突出,主次分明,條理清楚,沒有知識錯誤和筆誤。 以上介紹了說課的一般過程和要注意的事項,但這僅僅是一個參考過程,有些教師在說課過程可以不完全按照以上順序來說,如可以把教法和學法合起來一起說,也可以把媒體運用與教學方法合起來一起說。 五、說課與上課之間的區別 上課是對教案的實施,對象是學生。上課是教師在課堂上師生教與學和雙邊活動,是教師根據備課的結果實現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的教學實踐過程。而說課的 對象往往是同行或上級領導,是對經備課后寫成的說課稿的實施。說課是同行互相進行學習的教學活動,它側重于理論的闡述,主要說清楚為什么要這樣來上課就行 了。說課活動其實可以看成是一種教研活動,是教師取長補短和學習教學理論的好舉措。 說課,是教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之一。要說好課,教師必須認真鉆研教材,通讀大綱,研究學生,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