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6張PPT)向英雄致敬學習目標1、了解英雄的事跡,感悟英雄精神。2、發揮組內每位學生的特長,培養小組內的團結合作精神。3、收集信息,對信息進行整理。緬懷革命先烈做一個有教養的人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1、你認為清明是個怎樣的節日?2、你知道,清明節有哪些習俗?這些習俗又有著什么意義?Questions:清明節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后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奠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06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蒙蒙;柳條干,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后,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處處成陰。吃艾餅踢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放風箏蕩千秋 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轎馬后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后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清通禮》云:“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并相傳至今。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 作為清明節重要節日內容的祭祀、踏青等習俗則主要來源于寒食節和上巳節。寒食節與古人對于自然的認識相關。在中國,寒食之后重生新火就是一種辭舊迎新的過渡儀式,透露的是季節交替的信息,象征著新季節、新希望、新生命、新循環的開始。后來則有了“感恩”意味,更強調對“過去以及先烈”的懷念和感謝。 清明 清明節掃墓是中華民族的一大習俗。為了更好的繼承和發揚這一名族傳統,2008年正式將清明節確定為我國的法定假日。為了緬懷革命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傳承民族傳統, 繼承革命遺志,讓我們共同踏上被記憶塵封已久的革命道路,共同追憶那紅色足跡!緬懷革命先烈你知道的烈士?祖國,沉重的山;烈士,鮮紅的血。 沿著先烈的足跡我來匯報無名英雄按照年代給英雄分類歷史英雄:關羽? ?成吉思汗? ?岳??飛 ……戰爭英雄:毛澤東??黃繼光? ?劉胡蘭 ……當代英雄:劉翔? ?袁隆平? ?林??浩 ……平凡英雄:建筑工人? ?警??察? ?老師 …… 每個時代的英雄都是和時代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國難當頭時,舍生取義就是英雄;建國初期,忘我工作就是英雄;發展經濟時期,敢于創新就是英雄;洪水肆虐時,與洪魔爭奪地盤就是英雄。總之,每當困難襲來時,那些勇于擔當,那些把一己私利和個人安危置之度外的人就是英雄。他們的精神扔然鼓舞著我們。偉人們、烈士們的精神令我們感動,作為未來社會的接班人,應該用怎樣的實際行動去表現這些精神呢?孝順父母,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面對挑戰,勇往直前,學會剛毅!面對困難,敢于說不,學會勇敢!熱愛勞動,做個勤勞的孩子! 發奮讀書,做一個有志向的孩子!尊敬老師,做一個懂禮貌的孩子 !愛護環境,做一個講文明的孩子!關愛他人,做一個善良的孩子!收獲與分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呢?通知全體少先隊員: 為了更進一步表達對英雄的敬意,為了紀念英雄,定于下周舉行“向英雄致敬”為主題匯報會,各小隊要圍繞主題進行各種形式的表演活動,希望隊員們大顯身手,一起來表達我們對英雄的崇敬之情。 中隊委員會 3月22日活動要求:1、小組內確定一個活動內容。2、必須以“英雄”為主題。3、在內容和形式上具有自己小組的特色。當堂檢測1、4月5日清明節,掃墓。2、3月5日雷鋒紀念日。3、袁隆平 雜交水稻之父4、林則徐 虎門銷煙5、林浩 最小的抗震英雄6、楊利偉 中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7、劉胡蘭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8、任長霞 女神警9、按時間順序分:1)歷史英雄2)戰爭英雄3)當代英雄4)無名英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