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3.5 太陽系教科版 科學 六下一、聚焦試一試兩個磁極靠近,會出現什么現象?怎樣的情況下會吸引,怎樣的情況會排斥?你認識我們居住的家園嗎?你認識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嗎?全班交流各組搜集的太陽系資料 小結 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包括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組成的天體系統叫做太陽系。二、探索在你的腦海中,太陽和八大行星的位置是怎么樣的?太陽系記錄單 第 小組太陽太陽用小圓點表示行星,在記錄單的第一欄上畫出自己腦海里的太陽系模型(記錄單長約1米,每格寬約0.1米)你認為這個太陽系模型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此時你最希望得到什么信息?八大行星相關資料 現在你能根據提供的數據在記錄單上進行第二次建模嗎?行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km) 1cm:4500萬km(厘米) 水星 5800 1.3 金星 10800 2.4 地球 15000 3.3 火星 22800 5.1 木星 77800 17.3 土星 142900 31.8 天王星 287100 63.8 海王星 450400 100.1 三、研討1:仔細看看第二次建模,如果要進一步修正模型,還需要什么信息?嘗試依據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直徑用橡皮泥進行實物建模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萬千米) 1cm:57000km(厘米) 赤道直徑(千米) 1cm:57000km(厘米) 太陽 1400000 24.6 水星 5800 10.2 4880 0.1 金星 10800 18.9 12104 0.2 地球 15000 26.3 12756 0.2 火星 22800 40.0 6792 0.1 木星 77800 136.5 143000 2.5 土星 142900 250.7 120500 2.1 天王星 287100 503.7 51120 0.9 海王星 450400 790.2 49500 0.9 三、研討2:小組討論:你們覺得類似這樣的太陽系插圖有沒有問題?有什么問題?四、拓展:美國牛人打造全球首個等比例太陽系模型視頻太陽 太陽是太陽系里唯一發光的恒星。太陽結構水星中國古代:辰星西方:墨丘利(Mercury)水星是八大行星中最小的行星,比月球大1/3,是最靠近太陽的行星, 也是太陽系中運動最快的行星。水星沒有自然衛星。水星名不副實,表面沒有一滴水,最高溫度高達350℃,最低溫度則只有-170℃,是生命的不毛之地。金星中國古代: 東有啟明,西有長庚西方:維納斯(Venus) 金星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金星的自轉很特別,是太陽系內唯一逆向自轉的大行星,自轉方向自東向西。金星沒有天然衛星。金星有厚厚的二氧化碳的大氣,沒有水。它的云層是由硫酸微滴組成的。金星濃厚的二氧化碳大氣造成強大的“溫室效應”,致使地表溫度高達攝氏四百六十多度。這樣高的溫度使得金屬都會熔化。可見,金星表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煉獄世界。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從誕生之日起,已歷46億年。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是第三顆,位于水星和金星之后;在八大行星中大小排行是第五。地球是目前唯一一個存在已知生命體的星球。 火星中國古代:熒惑西方:馬爾斯(Mars) 火星是距太陽第四遠,也是太陽系中第七大行星。水手谷大峽谷系統延伸4000多千米,深2-7千米奧林匹斯山 奧林匹斯山是太陽系最高的山峰 巨大的火山高達25千米,方圓624千米木星中國古代:歲星西方:朱庇特(Jupiter) 木星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體積和質量最大,按照與太陽的距離由近到遠排,木星位列第五。它還是太陽系中自轉最快的行星。大紅斑極光彗木相撞土星中國古代:填星西方:薩圖恩(Saturn) 土星在八大行星中與太陽距離(由近到遠)位于第六、體積則僅次于木星。已經確認的土星的衛星有60顆。 從望遠鏡里看去,土星好象是一頂漂亮的遮陽帽飄行在茫茫宇宙中。它那淡黃色的、橘子形狀的星體四周飄拂著絢爛多姿的彩云,腰部纏繞著光彩奪目的光環,可算是太陽系中最美麗的行星了。 土星的美麗光環是由無數個小塊物體組成的,它們在土星赤道面上繞土星旋轉。圖為旅行者2號距離400萬公里拍攝的土星環局部照片。可以看到環內的層次非常多。天王星拉諾斯(Uranus) 天王星是太陽向外的第七顆行星,在太陽系的體積是第三大,質量排名第四。海王星尼普頓(Neptune)海王星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系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亞當斯在1845年算出海王星軌道,海王星又被稱為筆尖上的行星。矮行星冥王星 矮行星是指與行星同樣具有足夠的質量,呈圓球狀,但不能清除起軌道附近其他物體的天體。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國際天文學聯合會26屆大會投票表決,部分通過新的行星定義,放棄將冥王星之外的太陽系八大行星稱為“經典行星”的說法,確認太陽系只有金星、土星、木星、水星等八顆行星,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之外,“降級”成為“矮行星”。小天體——小行星 小行星主要分布在火星與木星之間。小天體——流星小天體——彗星 彗星是由一些未揮發的冰塊組成的小而脆的天體,彗星的軌道是不對稱的橢圓形,這使得他們可以非常接近太陽,也可以離太陽很遠。 感謝聆聽~教學反思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且這一發展過程中,仍是以具象思維占優。這也就決定了小學生的空間觀念不強,空間想象能力有限。所以在本課學習中,教師并沒有讓學生一次性地利用數據建立相對科學的模型,而是先讓他們自行交流太陽系各大行星的資料,而后再引導正確的排序,開展第一次建模,在第一橫格上畫上太陽系模型。面對建模,師生交流后自然引出八大行星與太陽平均距離這一組數據,并根據最遠只能是1米這個有限距離來按比例縮小數據(按正常教學進度,六年級孩子數學課上剛剛學過比例尺這一內容),進行第二次建模。第二次建模的圖形,給孩子們的視覺帶來了極大的沖突,原來八大行星的遠近比例絕非常見的太陽系插圖那樣!隨后進一步引入行星赤道直徑的數據,在校園操場(走廊上)進行實物建模(由于空間有限,只進行近地行星建模),進一步感受太陽系的浩瀚。最后順勢播放視頻資源——美國幾位制片人在內華達州的沙漠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個等比例太陽系模型。鑒于兒童的思維特點,將宇宙內容主要分布到了高段年級,但在學習這部分抽象知識的時候一般都還非常有必要借助于直觀操作活動。上述基于孩子的認知基礎而逐層深入開展的三次建模活動以及最后圖像資源的巧妙應用,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感知,而且還讓他們親歷了探索、發現天體表象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同時還可獲得空間觀念的積累,逐步形成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認識到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并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的,幫助學生如實地按照比例制作太陽系模型。認識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對宇宙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對保護地球有更深刻的觸動。5.太陽系【教材簡析】《太陽系》一課是學生在五年級認識地球運動的特點以及六年級所在單元中研究了日食和月食之后,擴展到對太陽系一個天體系統的觀察認識。在本課學習中,教師并沒有讓學生一次性地利用數據建立相對科學的模型,而是先讓他們自行交流太陽系各大行星的資料,而后再引導正確的排序,開展第一次建模,在第一橫格上畫上太陽系模型。【學情分析】小學生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且這一發展過程中,仍是以具象思維占優。這也就決定了小學生的空間觀念不強,空間想象能力有限。所以,鑒于兒童的思維特點,將宇宙內容主要分布到了高段年級,但在學習這部分抽象知識的時候一般都還非常有必要借助于直觀操作活動。上述基于孩子的認知基礎而逐層深入開展的三次建模活動以及最后圖像資源的巧妙應用,不僅可以豐富小學生的感知,而且還讓他們親歷了探索、發現天體表象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同時還可獲得空間觀念的積累,逐步形成空間想象能力。【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2.太陽系是一個較大的天體系統。科學探究目標1.收集資料,初步認識和了解太陽系。2.按一定比例對數據進行處理,并在此基礎上用一定的材料建立太陽系的模型。科學態度目標1.認識到太陽系中天體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并可以逐漸被人們認識的。2.能如實地按照比例制作太陽系模型。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宇宙的浩瀚與人類的渺小,對宇宙有一個更直觀的認識,認識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的,對保護地球有更深刻的觸動。【教學重難點】重點:知道太陽和圍繞它運動的行星、矮行星和小天體組成了太陽系。難點:根據八大行星距太陽的平均距離及各行星赤道直徑數據表建立太陽系的模型。【教學準備】教師:太陽系圖片、多媒體資料、八大行星數據表、橡皮泥、籃球、直尺等;教師事先考察制作太陽系模型的室外場地。小組:課前收集有關太陽系的資料,小組內先進行交流。【教學過程】一、聚焦:認識太陽系[材料準備:太陽系多媒體資料、課前讓每個組選擇一顆大行星,搜集相關資料]1.提出問題:之前我們認識了太陽、地球、月球,并了解了他們的運動規律,那么還有哪些天體也在不停地圍繞著太陽運動呢? 2.課前同學們都進行了有關太陽系資料的收集,現在讓我們來開個有關太陽系的交流會,請各組派代表進行全班交流。(資料可以是文字的,也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展示)3.教師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做補充。4.小結:太陽系是以太陽為中心,包括圍繞它轉動的八大行星(及圍繞行星轉動的衛星)、矮行星、小天體(包括小行星、流星、彗星等)組成的天體系統。二、探索:建立太陽系模型 [材料準備:全班一個籃球,每組一塊橡皮泥、一把直尺、八大行星的數據資料]1.第一次建模(1)在你的腦海中,太陽和八大行星的位置是怎么樣的?請閉上眼睛想一想?10秒鐘。(2)用小圓點表示行星,在記錄單的第一欄上畫出自己腦海里的太陽系模型(記錄單長約1米,每格寬約0.1米)。(3)你認為這個太陽系模型最大的問題是什么?此時你最希望得到什么信息?2.二次建模(1)提供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數據,并按比例縮小,比例尺為1厘米︰4500萬千米。(2)現在你能根據提供的數據在記錄單上進行第二次建模嗎?動手試一試吧!(3)仔細看看第二次建模,如果要進一步修正模型,還需要什么信息?3. 嘗試依據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直徑進行實物建模: (1)如果要利用八大行星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八大行星的赤道直徑這兩組數據來建造模型,該怎么做?(2)數據處理后的結果如何?我們需要多大的空間建模?為什么?(3)如果要建一個較為合理的模型,有什么好辦法?4.簡單介紹一書本表格下后面幾組數據: 自轉周期是行星自轉一周所需的時間,公轉周期是指行星圍繞太陽轉動一周所需的時間。我們在建模過程中,可以暫時不用考慮這些數據。軌道傾角是指行星軌道平面與地球軌道平面的夾角,也就是說在公轉過程中,行星與地球不處于同一平面,如果用模型來表示就是橡皮泥球的高低不同,建模時同樣可暫不考慮這些數據。) 5.實物建模:預設:假若將太陽的直徑縮小到籃球大小(24.6cm)厘米,其他行星的直徑是多大呢?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多遠呢?我們能在操場上完成這樣的游戲嗎?(說明:可以選擇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這四個離太陽比較近的行星建立局部模型,讓學生舉著這幾個行星的模型按一定的距離圍繞“太陽”轉動,感受太陽系的浩渺。假若將太陽的直徑縮小到籃球大小(24.6厘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四個行星的直徑按同樣的比例分別縮小為0.1厘米、0.2厘米、0.2厘米、0.1厘米;這四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分別是10.2米、18.9米、26.3米、40米。)三、研討:重新認識太陽系1.出示某科普書太陽系插圖,你們覺得類似這樣的太陽系插圖有沒有問題?有什么問題?(學生根據處理后的數據建立的太陽系模型,可以清晰地認識到:八大行星在太陽系的空間分布不是均勻的;八大行星的大小差異很大;在太陽系中,八大行星是十分渺小的。)四、拓展:外國人模擬真實太陽系[材料準備:美國牛人打造全球首個等比例太陽系模型視頻]【板書設計】5.太陽系 太陽八大行星太陽系 小行星彗星【作業設計】見練習題活動記錄單第()組 記錄人:用小圓點表示行星,在記錄單的第一欄上畫出自己腦海里的太陽系模型(記錄單長約1米,每格寬約0.1米)。太陽系記錄練習題1.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 )。 A.水星 B.天王星 C.海王星2.地球是一顆( )A.衛星 B.恒星 C.行星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質量很小,是一顆發光發熱的行星。B.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系統。C.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的衛星。參考答案:1. C2. C3.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科版科學最新六下3-5《太陽系》授課課件.pptx 教科版科學最新六下3-5《太陽系》教學反思.docx 教科版科學最新六下3-5《太陽系》教學設計+板書設計.docx 教科版科學最新六下3-5《太陽系》活動記錄單.docx 教科版科學最新六下3-5《太陽系》練習題附答案.docx 美國牛人打造全球首個太陽系比例模型.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