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0屆高考歷史熱點:論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 由烏魯木齊暴力事件聯系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素材摘選】:《人民日報》11月30日全文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一)2009年,新中國完成一個甲子的轉換。年輕的共和國,和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一起見證了60年的滄桑巨變。當年,黎族領袖王國興穿越敵軍封鎖線,潛渡瓊州海峽,輾轉香港等地,經過一個多月的跋涉到達北平,在天安門城樓見證了開國大典。當年,十世班禪大師致電毛澤東主席,代表全藏人民“致崇高無上之敬意,并矢擁護愛戴之忱”,由衷相信“今后人民之康樂可期,國家之復興有望,西藏解放,指日可待”。毫無疑問,新中國的誕生,是中華民族史上的偉大事件,是20世紀人類史上的偉大事件。備受欺凌奴役的中華民族結束了自己的悲慘命運,中國的民族關系迎來了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時代。從隔閡走向團結,從動亂走向安定,從黑暗走向光明,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60年前,我們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60年后,我們擁有了一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穩定、民族團結的大家園。外國學者把這“令人吃驚的統一”看作是“中國的神話”。因為在他們的視野里,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在向現代國家轉型的歷史過程中,這些傳統的多民族國家,大都沒能避免分崩離析的命運。蘇東劇變引發“第三次世界民族主義浪潮”,各種形式的國家裂變、民族沖突,波及全球。或四分五裂,或族際沖突,或兵戎相見。一片紛擾中,有著56個民族的中國,卻始終保持著國家統一,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是什么讓歷史的“慣例”,在這里失效?(二)撥開時空的層層帷幕,可以發現,中國各民族的團結統一具有多重牢固的紐帶。自成一體的地理單元。中國的周邊地帶分別是高山、浩海、大漠和戈壁,這種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在阻隔了與區域外交通的同時,又有利于區域內各民族的密切交往。各民族在歷經遷徙、貿易、婚嫁,以及碰撞、沖突甚至兵戎相見之后,形成了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分布格局。同頂一片天,同耕一塊田,同飲一河水,共生互補。大一統的政治理念和格局。早在先秦時期,中國先民的“天下”觀念和“大一統”理念就逐漸形成。秦漢開創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基本格局以來,中國成為各族人民共同的心靈歸宿。歷代中原王朝的統治者,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以統一中國為己任,都把自己建立的王朝視為中華正統。大一統國家的長期存在,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多元一體的中華文化。中原文化通過各種途徑向周邊輻射傳遞,各少數民族的文化和域外文化源源不斷傳入中原。兼收并蓄,博采眾長,造就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賦予其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鮮明特征。不以血緣論夷夏,成為中國民族關系史上的重要現象。文化的相互傳播和認同,成為各民族親近與交融的強大精神紐帶。相互依賴的經濟關系。由于自然條件的多樣性,各民族之間很早就形成了互補互濟的經濟聯系。大一統國家的形成,進一步為國內統一市場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絹馬互市、茶馬互市……無論是統一還是分裂,經濟的天然聯系都不曾中斷。這種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經濟聯系,為政治認同和文化認同奠定了堅實基礎。救亡圖存的共同使命。1840年鴉片戰爭之后的100多年間,亡國滅種的嚴峻形勢,使中國各民族愛國一家、團結奮斗的意識空前覺醒,同仇敵愾、共御外侮,投身爭取民族獨立和解放的革命洪流,各民族連接成生死相依、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疆域位居世界第三,人口位居世界第一,這樣一個古老的大國之所以歷史悠久而文明延綿不斷,民族眾多而國家長期統一,中華民族近現代之所以歷經磨難、沖擊、挑戰沒有分崩離析,反而多難興邦實現空前的團結統一,其根源正在于此。(三)“民族脫離了國家這個實體,就會像軟體動物從硬殼中被扯出一樣,立刻變得歪歪斜斜、軟軟綿綿。”這是史學家的形象比喻。一個多民族國家,如果缺乏牢固的“身份意識”,沒有強烈的“國家認同”,必然四分五裂、一盤散沙。對于中國各民族來說,如果沒有一個現代的國家體系,將陷入“有一體之名,而無一體之實”的境地;如果沒有一個現代的制度支撐,就無法改變落后挨打、蠶食瓜分的命運;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領導,也就無法形成認同、結成一體,凝聚起億萬人民的力量。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新中國的成立是一個里程碑。 “我們各少數民族人民幾百年來流血奮斗所爭取的目標,今天終究實現了……眼看著我們各個少數民族和整個中國人民的光明幸福前途,我們有說不出的愉快和興奮!”1949年9月30日,新中國誕生前一天,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33名少數民族代表的滾燙言辭,表達了各民族對這個國家的認同和期待。歷經艱難而形成的偉大命運共同體,因為一個國家的誕生,搭建起“認同的屋頂”。也正是從那一天起,世界注目的“中國神話”,開始了新的一篇。從刀耕火種到機械化耕作,從人背馬馱到天路橫越,從無學可上到55個少數民族都有本民族的大學生……60年來,高舉民族團結的偉大旗幟,民族地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歷史巨變,各民族正在共享現代化建設成果。現代化工農牧業經濟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面貌煥然一新,人民生活實現總體小康。民族地區經濟總量由1952年的57.9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30626.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了92.5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牧民人均純收入由原來的不足百元分別增加到13170元和3389元。馬克思指出,“要使各民族真正團結起來,他們就必須有共同的利益”。國家認同,并不是認同一個虛幻的國家概念,只有建立在實在利益、切身感受和共同未來之上,認同才真誠、持久,才有打破阻隔、穿越風雨的力量。在中國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滄桑巨變背后,正是一個國家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現代化進程,它使各族人民的“國家認同”不斷深化,讓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對偉大祖國的自豪感極大增強。(四)當今世界既是一個國家的世界,也是一個民族的世界。3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絕大部分國家都是多民族國家。一般而言,有民族存在就有民族問題存在。民族問題始終是一個世界性的熱點和焦點問題。為此,世界各國采取了多種多樣的政策,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解決民族問題的模式。于是,我們看到了一些國家存在的崇尚多元主義的“沙拉碗”現象,我們也能看到有的國家奉行的用主流價值對其他民族加以融化和改造的“大熔爐”現象……外來沖擊中被動打開國門接受西方文明的古老國度,卻采用了自己特有的模式。這樣的模式,是中國式的“和而不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保留自己的個性,又有著和諧的關系、共同的家園。這樣的模式,是中國式的“齊心協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對于中華民族,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于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高度認同。從“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偉大號召,到推動民族區域自治走上法制化軌道;從把民族自身的發展引入民族問題的內涵,到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在中國歷史上,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真正高舉起民族團結的大旗,提出了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礎上團結起來反帝反封建、共求解放幸福的革命綱領,并在引導各民族共同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之后,團結帶領各族人民致力于建設現代化祖國。60年來,新中國秉承的團結起來、共建國家的精神內核,始終如一。在民族團結的價值取向下,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確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區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民族政策。中國特色的民族政策,維護了國家的統一,筑牢了認同的屋頂。中國民族政策“令人贊賞,值得世界上許多別的國家借鑒”,長期在中國考察研究的澳大利亞學者尼古拉斯·泰普如此贊嘆。憑借著在民族問題上明確的價值取向與一以貫之的精神內核,這個年輕的共和國,才能發揚光大源遠流長的民族團結優良傳統,才能從容因應動蕩起伏的世界民族主義浪潮,帶領世界五分之一左右的人口,走上一條持續的快速發展之路。一些外國專家和政要認為,這是對多民族國家民族政策的發展創新,為世界處理民族問題提供了“中國模式”、“中國經驗”。胡錦濤同志指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60年來,我們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問題發展規律的認識——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必須堅持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不動搖,必須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不動搖,必須堅持維護祖國統一不動搖。這四個“不動搖”,指明了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五)當今世界,沒有哪一個大國,只有一個單一的民族;也沒有哪一個大國,能夠在世界變“平”的時代,免受全球化的經濟活動、人口遷徙和文化碰撞的沖擊。在我們這個各民族共同締造、共同建設、共同當家作主的統一多民族國家里,一億多少數民族同胞分布在全國各地,民族自治地方面積占國土總面積的64%左右,西部和邊疆絕大部分地區都是少數民族聚居區,有30多個民族與境外歷史上同一民族相鄰而居。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民族團結始終是關系國家前途命運的重大問題,決定了加強和維護民族團結始終是關系黨和人民事業發展全局的重大工作,始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任務。當代中國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一方面,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特點、民族差異和各民族在經濟文化發展上的差距將長期存在,解決中國的民族問題依然任重而道遠。另一方面,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社會轉軌的關鍵時期,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的背景下,民族問題的普遍性、長期性、復雜性、國際性和重要性更加突顯,引發民族矛盾的因素更加多樣。民族關系已日益成為全社會范圍的關系,民族問題日益與現代化過程中的各種問題交織在一起。當今世界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變化。民族問題依然是制約、困擾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熱點和難點。特別是,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在我國周邊一些地區依然相當活躍,境內外敵對和分裂勢力的勾連呼應依然不斷加劇,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面對復雜局面,所有了解歷史和現實的人都深知,對我們這樣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來說,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生命,團結就是勝利。講任務,是56個民族共同的任務;講成績,是56個民族共同的成績;講困難,是56個民族共同的困難;講前途,是56個民族共同的前途。56個兄弟民族情同手足,休戚與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六)渴望生活在一個統一的國家之中,始終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千百年來,對國家統一的不懈追求始終是中華民族高于一切的政治理想和道德情懷。從現實利益看,民族分裂帶來動蕩甚至戰亂,不符合每個民族、每個人的利益。從未來發展看,國家統一,才能凝聚人民的意志,支撐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反對國家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是每個主權國家的基本原則。針對北愛爾蘭問題,英國制定法律捍衛主權不可侵犯原則;防止魁北克分裂,加拿大出臺《權限界定法》;許多國家在《刑法》中,都設立了反分裂的條款……孫中山先生曾指出:“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正是這種意識,使得“西藏獨立”、“東突厥斯坦”、偽“滿洲國”等分裂行徑旋起即滅;也正是這種意識,讓中國人民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那些分裂主義分子,不僅背叛了祖國,也出賣了自己的民族,是國家和民族的罪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則政通人和、百業興旺;國家分裂、民族紛爭,則喪權辱國、人民遭殃。在西藏“3·14”事件和烏魯木齊“7·5”事件中,面對一些分裂國家、制造事端的行徑,包括藏族和維吾爾族同胞在內的各族人民一致反對、強烈譴責,正說明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是各族群眾的共同意志,是廣大人民的共同選擇。維吾爾族有句諺語:水珠投進海洋生命就會無限。回首過去,是民族團結,支撐著中華民族創造了古代的輝煌,走出近代的泥濘,重獲現代的新生;展望未來,只有堅持民族團結,才能形成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充分發揮中華民族的整體優勢和創造活力;只有56個民族聚成一條心,13億同胞擰成一股繩,才能煥發出中華民族的磅礴力量,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一路向前。(七)60年前,云南普洱境內,矗立起一座“民族團結誓詞碑”。“我們二十六種民族的代表,全普洱區各族同胞,慎重地于此舉行了剽牛,喝咒水,從此我們一心一德,團結到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誓為建設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庭而奮斗!此誓。”幾種民族文字,書寫同一個誓言。撫今思昔,從南北朝嶺南冼氏夫人平叛,到明朝廣西瓦氏夫人年近花甲率兵抗倭,從清朝蒙古族土爾扈特部落萬里東歸,到錫伯族等萬里西戍新疆,從內蒙古草原母親收養上海等地的“三千孤兒”,到汶川地震中各地志愿者趕赴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為拯救同胞奔走……在歷史的長河中,各族兒女譜寫的熱愛祖國、民族團結的佳話,史不絕書,世代相傳,融匯為照亮時代的寶貴傳統。60年過去,各民族和偉大祖國一道,翻越萬水千山,共同向民族復興邁進。云南普洱碑文的字跡,雖經歲月風雨依然歷久彌新,回答著世界的關切,昭示著永恒的真理:“我國各民族團結進步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時事熱點回放】:烏魯木齊暴力事件2009年7月5日晚上,烏魯木齊發生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在此次事件中,烏魯木齊被毀車輛達260部,其中190部公交車,50多部民用車;受損門面房203間,民房14間,總過火面積達到56850平方米,全市共有220多處縱火點,有兩棟樓房被燒毀。7月6日12時30分,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栗智說,烏魯木齊“7 5”事件死亡人數已達到140人,其中有57具尸體是從背街巷道中發現的,受傷人員達800多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席努爾 白克力6日凌晨發表電視講話指出,這起打砸搶燒嚴重暴力犯罪事件,是一起典型的境外指揮、境內行動,有預謀、有組織的打砸搶燒事件。在各民族團結堅如磐石的情況下,“三股勢力”( 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國際恐怖勢力)的煽動襲擊一定會遭到各族人民的唾棄,敵人的分裂破壞活動注定要徹底失敗。二.歷史考點分析1.中國封建中央政權與西北少數民族的關系高考資源網(1)兩漢:(考點——張騫通西域)張騫通西域;設西域都護;東漢班超經營西域。(2)隋唐:(考點——突厥)突厥汗國的建立與分裂;對東西突厥的戰爭、管轄(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3)宋元:(考點——西夏的建立和宋夏的和戰)北宋與西夏的和戰;蒙古滅西夏。(4)清前期:(考點——和新疆地區的關系)平定回部貴族叛亂(乾隆帝時)。(5)清后期:(考點——俄國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勘分西北界約記》(1864年);(非考點,但較重要)建新疆行省(1884年)。2.中外歷史上的維護國家統一問題(1)中國古代史春秋戰國:(考點——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儒家主張以仁政統一天下,法家主張以改革和法治統一天下。秦漢:(考點——秦朝的統一)統一河套地區和越族地區。(考點——匈奴的興衰、張騫通西域、西南夷與百越)與匈奴的和與戰;設西域都護;管轄西南夷和百越。隋唐:(考點——突厥、回紇、靺鞨——2008、2009年新增考點、南詔)攻打東、西突厥;與回紇、吐蕃和親;冊封革末革曷、南詔首領。宋元:(考點——北宋的建立和分裂局面的結束、遼西夏的建立和宋遼宋夏的和戰、金的建立和宋金的和戰)中原和南方地區的統一;和遼、夏、金的和與戰。(考點——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蒙古的興起(2008、2009年新增考點);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統一全國(2008、2009年新增考點);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行省制度和宣政院的設立。明清:(考點——明清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蒙古、新疆地區的關系;和西藏地區的關系;改土歸流;臺灣府的設置;清朝的疆域。(2)中國近現代史沙俄侵占我國西北、東北領土簡況(考點——俄國侵占我國北方大片領土)。地方傀儡政權的設置(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聯軍委員會、都統衙門、偽滿洲國、汪偽政權。與晚清政府對峙的兩個政權:太平天國政權(考點——金田起義和定都天京)南京臨時政府(考點——中華民國成立)。北洋軍閥割據混戰(略,非考點);“東北易幟”標志著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完成了全國統一。與蔣介石南京國民政府對峙的政權:(考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建立)(2008年、2009年考綱新增考點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考點——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考點——敵后抗日根據地的開辟、抗日根據地的建設)陜甘寧邊區政府;(考點——九一八事變)偽滿洲國;(考點——汪精衛集團建立偽政權)汪偽政權。中國現代史:和平解放云南、西康、西藏等(全國領土的基本解放);港澳回歸和臺灣問題(考點——“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大業)。(3)世界近現代史德意志統一(考點——“德意志統一”)(王朝戰爭)和兩德統一(考點——東歐劇變)(和平方式)。朝鮮分裂(考點——兩極格局的形成、亞洲人民民主國家)與朝韓首腦會晤(考點——兩極格局解體后的局部緩和)。意大利統一(考點——意大利統一)(人民力量如紅衫軍;利用戰爭機會如利用普奧戰爭和普法戰爭機會)。美國維護統一(考點——美國內戰)(南北戰爭的背景、經過及意義)。三.原創試題演練01.秦漢時期,面對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間的沖突,為了保衛自己的文明系統,帝國采取“用險制塞”的隔絕固守與“導途鑿空”的外拓互通并舉之策。表現在 DA.聯絡月氏、夾擊匈奴、通婚和親 B.北討匈奴、南征北戰、開鑿靈渠C.修建驛道、收復河套、開發象郡 D.構筑長城、通使西域、開辟絲路02.“貞觀初,戶不及三百萬,絹一匹易米一斗。至四年,米斗四五錢,外戶不閉者數月,馬牛被野,人行數千里不赍糧,民物蕃息,四夷降附者百二十萬人”。當時,四夷的分布方位是 D03.《宋史 夏國傳》記載:“其地饒五谷,尤宜稻麥。甘、涼之間,則以諸河為溉。興、靈則有吉渠曰唐來,曰漢源,皆支引黃河。故灌溉之利,歲無旱澇之虞。”根據上述材料,對西夏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D )A.西夏部分地區糧食豐盈 B.灌溉系統利用自然河流C.沿用了前代的水利工程 D.西夏已轉變為農業國家04.歷代中央政府重視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下列屬于中央政府加強對新疆地區實行有效管轄的是 ( B )①西漢政府設置西域都護 ②唐朝設置安西、北庭都護府③元朝設宣政院 ④清朝設伊犁將軍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05.中國古代行政區域的劃分對社會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閱讀以上地圖,依據地圖說明秦朝到西漢初年地方行政制度的不同。此后又發生了什么變化?材料二 現代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認為;在元代以前中國主要以“山川形便”來劃分行政區,政區獨立的自然屬性與經濟、文化的一體化趨勢較強,故產生割據局面的時期較多,從元代開始,中央任意將自然環境和文化認同差異明顯的地區拼成一個一級政區,削弱地方經濟力量和文化認同感,防止政治上地方割據政權出現。但難以形成獨立經濟體,不利于地方發展經濟。(2)結合以上材料,說明元代前后中央政府在劃分地方行政區的原則上有何不同。分析這種變化的利弊。(3)明清時期,中央和地方的關系,尤其是同邊疆地區的關系空前加強。結合史實說明明清時期為加強對邊疆地區管轄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政策?這些措施或政策有何意義?[答案要點]:(1)不同:秦朝建立后,推行郡縣制;西漢初年,形成郡國并行的局面。變化:漢武帝時削弱諸侯國的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2)不同:元代以前地方行政區劃分以使行政區的自然和經濟、文化屬性相同為原則;元代以后將自然屬性和文化認同差異較大的地區拼成一級行政區。利弊:防止政治上地方割據政權,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但不利于地方經濟發展。(3)措施:①平定地方割據叛亂勢力——如平定“三藩之亂”、平定準葛爾部和大小和卓的叛亂等;②擊退外國侵略勢力——如明朝戚繼光抗倭勝利、鄭成功擊退荷蘭殖民者收復臺灣、清通過兩次雅克薩之戰打敗沙俄侵略者等;③設置機構加強管轄——如設伊犁將軍管轄新疆地區、設駐藏大臣、設臺灣府等。意義:我國的版圖在清朝前期最終奠定,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0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世紀初,在今天新疆和田地區民豐縣北130多公里沙漠深處,發現了一個深埋于流沙之下l600余年的古老王國──尼雅古國遺址。尼雅古國在《漢書 西域傳》中被稱為精絕國。它地處尼雅河的盡頭,背依莽昆侖,面向無垠沙漠,在塔里木盆地南緣,地勢南高北低,自西向東傾斜。材料二 1901年1月,英籍匈牙利人A 斯坦因首次來到尼雅。短短兩周他即掘獲大量的怯盧文(印度西部土著民族的語言)和漢文木簡,其中有不少要求配水和對水資源嚴格控制的記錄。還有鍵陀羅(古印度)藝術風格的木雕,以及玻璃器、銅鏡、五銖錢等文物,裝了12大箱,運回倫敦。斯坦因的發現使西方學術界為之震驚。尼雅隨之成為考察的熱點。材料三 目前在尼雅已發現了150多處遺址。較大居址,建筑面積達一二百平方米,四周用紅柳、蘆葦圍成防護墻,居室多間,可以看出客室、臥房、儲藏間、廚房、畜廄之別。而較小的民居,或只有住室一間,與畜廄為鄰。在尼雅一百多公里的范圍內,還發現了引水渠、農田、粟粒、葡萄園、沙棗、楊木和桑林,也見到了羊、馬、駱駝的骨骸。在出土文物中不止一見的有木制的鎖鑰,還發現過一只陶蠶。材料四 1995年,聯合國考察隊中方學者發現并發掘出尼雅貴族墓地。死者已成干尸,保存相當完好。他們以錦絹蓋頭,身著錦袍、錦褲,上覆錦被。錦紋是漢代統治階層使用的典型的帶有“長樂大明光”、“延年益壽”等字樣的圖案。隨葬的還有漢朝絲綢藝術精品錦、綾、羅等,也有頗具羅馬藝術風格的華麗毛織物。材料五 近些年來在尼雅遺址發現的怯盧文,與斯坦因當年所見的一樣,不少并未開封拆閱。它們或有序的放置在休息的土炕炕沿,或藏至在陶甕之中。這些宅邸周圍有許多被風沙攔腰折斷的直徑超過50公分的胡楊枯樹。──上述材料據1998年第三期《地理知識》雜志中《失落在沙海中的精絕國》摘編請回答:(1)根據材料從政治、經濟、文化、對外關系方面概括尼雅文明的特點。(2)根據材料推測尼雅文明的淹沒可能是什么原因?依據是什么?給我們什么啟示?[答案要點]:(1)特點:政治上,尼雅在西域都護的管轄之下,已經出現了貧富不均和私有制。經濟發展程度較高,以農業、畜牧業為生,種植果樹,學會了植桑育蠶和紡織。在文化上兼容印度和中原文化,薈萃了東西方文化的精華。在對外關系上是絲綢之路的要沖,為東西方經濟、文化的交流作出了貢獻。(2)可從以下兩種不同角度作答:答案一:尼雅文明淹沒的原因可能是沙漠化造成的。在風沙侵蝕和堆積作用下,河水水量日益減少。控制水資源的記錄,以及被風沙攔腰折斷的胡楊樹就是證明。尼雅文明淹沒的悲劇告訴我們,人類必須保護并不斷改善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答案二:尼雅文明淹沒的原因可能是外族入侵造成的。因為材料四中被發現的怯盧文,不少并未開封拆閱,可能收件人是迫于形勢不能不離去。被攔腰折斷的胡楊樹也說明生活環境并未惡化到不能生存的地步。外族入侵、社會動蕩會導致一個文明消亡,這也是值得我們汲取的歷史教訓。(若答出其他可能性,言之成理者,皆應鼓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