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信息技術下冊教學工作計劃指導思想計算機作為信息時代的主要載體和工具,在教育中擔負起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本學期根據《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和學校工作計劃以及學生的具體情況,明確教學任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同時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基本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還比較理想,但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機的應用方面還比較狹窄,少部分學生正確使用計算機的習慣還沒形成,且隨著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有的內容理論性非常強,枯燥無味,知識難度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下降。本學期將繼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外,還要努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 三、教材分析 本學期采用的是廣東教育出版社初級中學第二冊下,它包括“感受程序設計的魅力”、“程序設計入門”和“程序設計綜合應用”三個部分。本課程注重程序設計過程中問題分析的能力、算法和界面的設計能力以及調試技巧的培養,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創造能力,養成嚴謹細致、精益求精的編程習慣。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學會運用VB可視化編程環境編寫簡單的程序。 2、過程與方法:通過編寫有趣的小程序和簡單的打地鼠游戲,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研究和創造能力,同時運用學過的知識技能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以此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VB可視化程序的編寫和探究,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信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對信息的獲取、加工、管理、表達與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不斷形成與信息社會相適應的價值觀和責任觀。教學重難點:了解VB可視化編程環境的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設計中分析問題、設計算法、代碼編寫及調試程序的基本步驟,會用分支結構程序制作動畫、設計游戲,及體會開發一個簡單的應用軟件和游戲軟件不斷升級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研究和創造能力。四、教學措施 1、注重VB基礎知識的精講,給予學生合適的操作時間,樹立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信心。 2、加強對計算機功能室的管理。3、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方向,發揮“小能手”的幫學作用,讓學生互幫互助,鼓勵學生不斷進步,讓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4、多采用范例教學法、活動項目教學法、綜合實踐法等,讓學生在實踐操作和探索的過程中學習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5、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元化評價,尋求正確的操作習慣和方法。6、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線,突出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導作用,讓學生多練,多操作,采用探究式、啟發式、討論式、交談式等方法教學,以操作訓練來強化概念,形成技能、技巧。7、運用多媒體教學拓寬學生在計算機世界和互聯網時代的視野,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8、加強集體備課和個人備課,領會新課程標準精神,抓住教學的重難點;加強個人業務的提升,積極參加各種教研活動以及各種競賽,多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 9、 及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并做好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五、教學進度周次教學內容課時數1初始計算機程序12感受可視化的程序設計13電子相冊(一)14電子相冊(二)15投票器(一)16投票器(二)17模擬抽獎箱(一)18模擬抽獎箱(二)19逐幀動畫(一)110逐幀動畫(二)111逐幀動畫(三)112移動的坦克游戲(一)113移動的坦克游戲(二)114節目彩燈(一)115節目彩燈(二)116開發簡易記事本117設計打地鼠游戲118開發自己的程序119復習120期末檢測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