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中華各族人民的家園第一課 國土與人民遼闊的疆域中國 1、經緯度位置:東半球、北半球,大部分是中緯度、北溫帶 優的位置 2、相對位置: 位于亞歐大陸東部;東瀕太平洋,西南鄰近印度洋; 越西部北部深入內陸. (二) 1、陸地國土:960萬平方公里,世界第三,與歐洲差不多大----陸地之大中 2、四至點---------------------------------------------------------- ----------------四至之寬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相交處 (黑龍江省) 1350E 東西經度差62度, 國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爾高原730E 東西時差大。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最北端: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上中心線的 (黑龍江省)530N 南北跨緯度49度, 最南端: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 南北溫差大 (海南省)40N遼3.海洋國土---------------------------------------------------------------------海域之廣 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 海岸線:漫長曲折,約18000千米,北起 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口,南到中越邊界的北侖河口。 闊 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內海:渤海、瓊州海峽 島嶼: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 疆 半島:山東半島、遼東半島、雷州半島 群島:舟山群島 海峽:渤海海峽、臺灣海峽、瓊州海峽 4、中國的鄰國 ------------------------------------------------------------------ 鄰國之多 域 陸上鄰國:14個( 東朝鮮, 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 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還有緬老越) 海上鄰國:6 個 韓日菲馬文印尼 (三)我國的地理位置特點及其優越性 1、特點: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2、我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東臨太平洋: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有利于與各國海上往來和發展海洋事業(2)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有利于與中亞、西亞、歐洲各國直接往來。(3)遼闊的國土:為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行政區劃行政區劃定義:一個國家為了便于管理而劃分的分級區域系統,稱為行政區劃。沿革 戰國時,秦國推行縣制。秦統一后,建立郡縣制。元朝,中國出現了省級行政區明初,沿用元制,后在地方設承宣布政使司清朝,全國設23個省,基本奠定今天我國省一級行政區劃的格局。二、三級行政區劃 便于行政管理1、劃分原則/目的 促進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促進民族團結三級行政區劃 ① 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 ② 縣(自治縣、市) ③ 鄉(鎮、民族鄉)三、省級行政區 23個省 34個省級行政區劃單位 5個自治區 4個直轄市 2個特別行政區需要掌握省級行政區劃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和輪廓,以及相互的位置關系(P6-7圖表記憶)兩湖兩廣兩河山, (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河北、河南、山東、山西) 內海臺重北上天, (內蒙古、海南、臺灣、重慶、北京、上海、天津)? 二寧四西青甘陜, (遼寧、寧夏、四川、西藏、青海、甘肅、陜西)? 四江云貴福吉安, (江蘇、江西、浙江、黑龍江、云南、貴州、福建、吉林、安徽)? 新疆港澳好河山。 (新疆、香港、澳門)? *省級行政區之“最”: 鄰省最多的省:陜西省、內蒙古自治區(8個)鄰國最多的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8個)面積最大的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緯度最高的省:黑龍江省 緯度最低的省:海南省 面積最大的直轄市:重慶市跨經度最廣的省:內蒙古自治區 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人口最多的省:廣東省人口最少、面積最小:澳門人口密度最小的省:西藏人口密度最大的省:江蘇省華僑最多的省:福建省、廣東省島嶼最多的省:浙江省大陸海岸線最長的省:廣東省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云南省煤礦最豐富的省:山西省既有陸上疆界,又有海上疆界的省:廣西壯族自治區、遼寧省5.1.3 一、眾多的人口1、人口數量大: 13.9億(世界第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人口密度大:143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較高,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3、中國的人口分布 (1)人口地理分界線:黑河--騰沖一線 (2)我國人口分布特點:我國人口分布很不均勻,黑河-騰沖線以東人口稠密; 以西人口稀疏(東密西疏)。4、我國人口東密西疏的原因: 東部 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氣候濕潤,有利于農業生產; 發展工業的歷史悠久,交通便利,經濟水平高,人口多而稠密 西部 以高原山地為主,地形崎嶇,氣候干旱,沙漠,戈壁面積占相當大的比重,不利于農業生產;工業起步晚,交通不便,經濟發展水平較低,人口少而稀疏二、多民族的大家庭 (1)中國是一個有 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2)漢族人口數量最多,約占全國總人口的 91.5%,其余55個民族的人口數量占全國總人口的8.5%。(其中 壯族人口最多)(3)超過500萬人口的少數民族有壯族、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和藏族民族分布 漢族: 主要集中在中部和東部地區少數民族: 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的邊疆地區。(云南省是少數民族最多的省、回族是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 3、民族分布特點: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4、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由于地理環境、歷史傳統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民族的生活和生產各具特色。)民居:傣家竹樓 羌族碉樓 蒙古包 回族的清真寺 風俗:漢族賽龍舟 傣族的孔雀舞 藏族的獻哈達 蒙古族那達慕大會傈僳族刀桿節 彝族火把節 朝鮮族老人節 以歌代言的壯族飲食:藏族糌粑、青稞酒、酥油茶 新疆抓飯啟示:理解、尊重其他民族習慣,入鄉隨俗,不說有辱少數民族的話,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學會欣賞不同民族的文化第二課 山川秀美 5.2.1 復雜多樣的地形一、五種地形的分布1、主要山脈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臺灣山脈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小興安嶺南北走向:橫斷山脈;賀蘭山。 弧形山脈:喜馬拉雅山2、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特點:海拔最 高、世界屋脊; 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內蒙古高原( 特點:地勢平坦 ,草原遼闊, 牧人天堂) 黃土高原 (特點:黃土深廣,水土流失, 千溝萬壑) 云貴高原 (特點:石灰巖廣布,山奇水秀)3、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面積最大、最干旱準噶爾盆地---第二大、緯度最高柴達木盆地---地勢最高四川盆地---最富饒、紫色盆地4、三大平原 東北平原 ---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緯度最高華北平原---第二大,重要的小麥產區長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河網密布,“魚米之鄉” 三大丘陵: 東南丘陵(最大)、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我國地形特點(一般可以從海拔、地面起伏、地形的種類和分布三個方面來描述。)我國地形復雜多樣 (為農、林、牧、副、漁業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條件)山區面積廣大 地勢西高東低,自西向東逐級降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三、我國地勢的影響: 1、河流多數東流入海;河水東流,溝通了東西交通,便利了內地與沿海的聯系。 2、我國人口、城市密集在東部地區 3、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4、地勢西高東低,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 形成豐沛降水平均海拔地形主要地形單元第一階梯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柴達木盆地分界線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第二階梯1000—2000米高原和盆地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四川盆地分界線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階梯500米以下平原和丘陵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5.2.3 母親河黃 河長 江源頭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北麓青海省的唐古拉山的各拉丹東雪峰長度5400多千米,我國第二長河6300多千米,我國第一大河注入海渤海東海經過的省區青、川或蜀、甘或隴、寧、內蒙古、陜或秦、晉、豫、魯(9個)青、藏、川或蜀、云或滇、渝、鄂、湘、贛、皖、蘇、滬(11個)經過的地形區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河段劃分上游: 源頭---河口(內蒙古) 中游:河口---桃花峪(河南) 下 游: 桃花峪---入海上游: 源頭---宜昌(湖北) 中游: 宜昌---湖口(江西) 下 游: 湖口---入海口支流上游:湟水、洮河 中游:渭河、涇河、汾河上游:雅礱江、岷江、嘉陵江、烏江中游:湘江、漢江、贛江主要景觀上游:黃河第一壩---龍羊峽大壩 塞上江南---寧夏平原中游:壺口瀑布下游:開封附近的“懸河”上游:發源地---各拉丹冬雪峰 著名峽谷---虎跳峽(云南) 都江堰(四川秦國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三峽大壩(湖北,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中游:武漢港下游:長江三角洲概況水文特征上游落差大,多峽谷,流水急,水能資源豐富。落差大,多峽谷,水能資源豐富。中游含沙量大(世界最大)河道彎曲,湖泊眾多下游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江闊水深,航運便利開發與治理黃 河長 江作用引黃灌溉,發展農業;水能豐富,修建水利工程和水電站——解決生活和工業用水用電給予我們航運、發電、灌溉等諸多便利;依托便利的航運和豐富的水資源等條件,長江經濟帶發展迅速問題含沙量大;下游出現“地上懸河”;凌汛易造成洪澇災害,所以首要工作是防洪原因:黃河進入下游平原河道變寬,河床坡度變緩,水流速度減慢,河水攜帶的泥沙沉積下來,使河床逐漸抬高,形成“地上河”原因:降水充沛、地勢低平;上游植被破壞,河床淤塞; 中游圍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降低 治理措施①治理黃河的關鍵是治沙;②上游興建水利,加強生態環境建設;③中游保持水土,種草植樹,這是治理黃河的根本措施;④下游固堤分流、引黃淤灌。①首要工作是防洪②上游做好水土保持,興修水利; ③退田還湖;④中下游疏通河道,加固大堤,興修水利; 為保護母親河青少年如何做:①認識、宣傳保護母親河的意義;②樹立憂患意識,節約用水、保護環境,與破壞江河環境的行為作斗爭;③植樹造林,保持水土。5.2.2 季風的影響溫帶季風氣候 北方地區一、中國氣候分布 亞熱帶季風氣候 南方地區 熱帶季風氣候 云南、臺灣南部,雷州半島,海南 溫帶大陸性氣候 西北地區,內蒙古、新疆等 高原山地氣候 青藏地區二、中國氣候特點1、氣候類型多樣,各地氣候差異顯著2、季風氣候影響大***我國氣候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度大,緯度高低不同;(緯度位置)(2)東西跨度大,離海遠近不同;(海陸位置)(3)地形地勢起伏大。(地形)****氣候復雜多樣對人們 生產生活的影響?(1)使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在我國都能找到適合生長的環境。(2)可以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和旅游資源。(3)使各地人們的飲食習慣不同。(4)使各地的建筑特色、交通方式各有差異。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 -岡底斯山脈三、季風氣候的影響利:1、夏季風帶來豐沛的雨水,具有雨熱同期的特點,適宜農作物、樹木的生長,適宜人類生存和發展弊:2、季風的不穩定性有時會帶來澇災或旱災,暴發寒潮。***夏季風來得早、退得遲,或來得遲、退得早,雨季的長短會發生變化,從而引發澇災或旱災;有時冬季風來得過早過猛,產生寒潮5.3.1 秦嶺--淮河分南北 主要地形類型 主要氣候類型 北方地區 平原、高原 溫帶季風氣候 南方地區 平原、盆地、高原、丘陵 亞熱帶季風氣候 一、四大地理區域 西北地區 高原、盆地 溫帶大陸性氣候 青藏地區 高 原 高原山地氣候二、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三、南方和北方的差異 南方 北方 1、自 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然 氣候 特征 氣溫:大部分地區1月均溫高于0℃ 1月均溫低于于0℃ 環 降水:年降水量多于800mm 年降水量少于800mm 境 水文特征: 河湖多、水量大,冬季普遍 河流少、水量小, 不結冰,便于航運 冬季結冰,不利于航運 耕地類型: 水田為主 旱地為主 2、人 生產 主要作物:以水稻為主 以小麥玉米為主 文 特色 耕作制度:一年兩熟或三熟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環 生活 飲食:米飯 面食 境 特色 交通 既有陸路交通,又有水運 陸路交通發達,基本無水運 民居 注重通風、防雨;尖頂為主; 注意防寒;平房為主; 室內一般無取暖設備。 室內一般有取暖設備。四、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1)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2)我國800mm年等降水量線;(3)我國一月均溫0℃等溫線;(4)我國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線;(5)我國亞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6)……5.3.2交流與互補探究五 走進臺灣一、確定區域的位置與范圍范圍:臺灣由臺灣島、澎湖列島、 臺灣地理釣魚島、赤尾島等80多個小島組成。 位置的獨特性:2、位置 經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臺灣中南部 具有重要的戰略 相對位置:西望大陸,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 和交通作用 相望,北瀕東海,東臨太平洋,南瀕南海 二、臺灣的自然環境1、氣候:(1)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島的中南部,臺灣省大部分屬于 亞熱帶季風氣候,只有南部沿海地區屬于熱帶季風氣候 (2)季風氣候顯著,氣溫較高,降水豐富、雨熱同期。 火燒寮是中國降水最多的地方。 2、地形 (1)地形種類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以山地為主; 山脈主要在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 (2)地勢東高西低,玉山為臺灣最高峰。3、河流 (1)受降水影響,河流眾多、水量豐富 (2)受地形的影響,河流短小,流速快,,落差大, 水能豐富;大多數河流自東向西流。 (3)最長河流是濁水溪,最大湖泊是日月潭4、自然資源 動植物資源豐富,農作物品種繁多,礦產資源豐富5、自然災害 位于板塊交接處,多火山、地震;臨太平洋,多臺風三、認識臺灣的特色 1、自然特色 臺灣的物產豐富:動植物資源豐富,農作物品種繁多,礦產資源豐富 享有很多美稱 亞洲天然植物園: 植物類型多樣,有奇特的銀葉板根;樟樹是最著名的樹種 蝴蝶王國: 蝴蝶種類多、數量大 水果之鄉: 盛產水果 東方甜島: 盛產甘蔗 海上米倉: 盛產稻米 森林之海: 森林覆蓋率高 東南鹽庫: 有東南最大的鹽場--布袋鹽場2、人文特色 (1)人口 人口眾多、稠密,分布不均 (2)民族 漢族為主,少數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3)語言 說漢語,通用的方言是閩南話 (4)城市 臺北是臺灣省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它也是臺灣省最大的城市。高雄是臺灣最大的港口城市 (5)經濟發展 20世紀60年代后,臺灣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出口商品以工業制成品為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