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文化對人的影響2.1感受文化影響【學習目標】識記目標:知道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分析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理解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能力目標:能結合材料或舉例分析、說明文化影響的來源、表現和特點;在討論、交流與探究中,提高學生的分析、比較、鑒別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認識到健康向上的文化對人成長的意義,激發學生參與文化活動,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初步樹立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學習重點、難點】文化影響的特點;區分文化對人影響的兩個特點。【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歸納綜合法、案例分析法【教學課時】2課時【教學過程】第一部分自主學習【考點知識】1.文化對人的影響來源于?[]2.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3.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第2部分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孟母三遷:孟子幼時,其舍近墓,常嬉為墓間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處吾子也。”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街賣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處吾子也。”復徙居學宮旁。孟子乃嬉為俎豆揖讓進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處吾子矣。”遂居之。材料二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賀知章材料三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孔子《孔子家語六書》材料四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上述故事和詩句的分別體現了文化對人的影響的哪個特點?[]【探究二】家庭不只是人們身體的住處,更是人們心靈的歸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知識,說明建設家庭文明的重要性。答案:①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建設家庭文明,有利于弘揚優良家風為人們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②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建設家庭文明,能夠促進良好家風的形成。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③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建設家庭文明,能夠引導人們注重和搞好家庭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穩定。④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特點。建設家庭文明,能夠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發揮先進文化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這對人的終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⑤優秀文化塑造人生。建設家庭文明,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易混易錯點】1.文化是影響人的唯一因素。()[]2.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對人的影響具有決定作用()3.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因此人們是消極被動的接受文化的影響。()4.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永不改變的。()5.文化是個人成長的催化劑,有利于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6.處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7.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而持久的影響,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8.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的區別和聯系內容表現特點注意潛移默化文化對人影響的過程是一個不知不覺的過程文化對人影響的無形性和非強制性的文化對人潛移默化影響,并不是一個消極被動的過程,而是一個自覺學習、主動接受的過程。深遠持久文化對人影響所表現的時間上的持久性文化對人影響的持續性和相對穩定性,一般不會在短期內改變。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并不是永不變的。隨著人們生活閱歷的變化,長期學習和受環境的影響,人們的文化素養會逐步提高,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會得到逐步改造。【達標測評】1.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為主題的“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悄然走進人們的生活,廣場上、小區宣傳欄里,一幅幅設計精美、文化氣息濃厚的公益廣告像一股清泉滋潤著人們的心靈,影響著人們的行為。這體現了( D )①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能夠自覺接受健康文化的熏陶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不用宣傳而自然而然地實現的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④文化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2.西方文化注重分析,一分為二;而東方文化注重綜合,合二為一。著名數學家吳文俊說:“歐州的數學與中國不同,它從公理體系開始,而中國數學從實用出發。”這充分說明(B)A.文化影響人的行為方式B.文化影響人的思維方式C.文化影響人的行為選擇D.文化影響人的全面發展?3.美國人較為輕松地對待子女的教育,并不追求高學歷、好職業等功利性目標。而中國人一般希望把孩子培養成“才”,將來才會有好工作、有出息,一生能在順境中度過。這種差異表明(C)A.文化環境決定人們的價值取向B.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只能產生一種思維方式C.不同的文化教育環境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D.美國人的思維方式比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優越4.“故鄉的歌是一支清遠的笛,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故鄉的面容卻是一種模糊的惆悵,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別離后,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從文化生活角度看,下列詩句與之蘊含的道理一致的是( A )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②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③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A.①④B.①②C.②④D.③④【板書】【練案】1.習近平總書記說得好,“家風好,就能家道興旺、和順美滿;家風壞,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沐浴著謙虛謹慎、律己以嚴的家教熏陶,人會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覺。這表明:(A)①文化影響人的實踐和認識活動②文化總是無形的塑造人的品格③文化環境決定人的行事方式④人只能被動接受家風的影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告訴我,我會忘記;給我看,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會理解”。某地依托互聯網搭建的虛擬博物館,讓靜態文物“活”了起來,讓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領略其魅力,省錢、省時、省力,還能享受到互動性極強的沉浸式體驗。這一做法體現的道理是( B )A.發展文化產業,保障人民群眾的文化權益B.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C.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文化創造的主體D.大眾傳媒完全超越時空的局限,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3.“最心酸作文”中表達的“爸爸只愛手機”令人深思,一些人享受了網絡文化,卻疏遠了親人,降低了人際交往的溫度。這表明( B )A.人們應該積極參加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B.文化影響著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C.文化對人的全面發展起著促進作用D.文化無時無刻不在決定著人們的實踐活動4.有調查顯示,許多來華的外國人都喜歡上了中國。當被問及原因時,他們表示,不僅在于中國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冶,”還在于從中國文化中找到了“歸屬感”。有兩位外國歌手還根據自己行走中國的體驗,創作了歌曲《I'mgoingtoChina》并走紅網絡。由此可見(A)A.文化影響人的認識活動B.優秀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C.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D.優秀文化提高人的審美素養5.紀錄片《本草中國》由強大的幕后團隊籌備拍攝近兩年時間,足跡遍布了全國30多個省市完成了對“人與本草情緣”的一次真實探尋。《本草中國》以“中國非物質遺產中藥炮制技術及中藥傳統制劑方法傳承人”為靈魂展開,引導觀眾走進神秘神奇的中藥世界。在探尋地道藥材、還原炮制技藝、點撥醫藥原理的過程中,完成對中醫藥文化的啟蒙和普及。這主要說明( B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有潛移默化的特點 ②文化環境可以影響人的文化素養 ③大眾文化能夠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 ④紀錄片是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6.文明家庭,區別于一般家庭的重要表現就是,他們更注重言傳身教,教知識、育品德,身體力行、耳濡目染,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這告訴我們( D )①教育具有傳遞、溝通、共享文化的強大功能②文化氛圍無時無刻不在影響人的思想和行為③文化決定人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④傳承家庭美德是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近期,一檔別具匠心的電視節目《信中國》在央視熱播。節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讀革命先輩塵封已久的書信,仿佛把人們帶回到戰火紛飛的歲月。書信中袒露的一顆顆忠心赤膽讓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觀眾動容,激發起人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見(A)A.文化氛圍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C.大眾傳媒是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主要途徑D.書信承載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史8.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24字內容,中國音樂家協會組織音樂家創作了《富強之路》《民主之風》《文明之花》等13首歌曲,讓廣大人民群眾在故事中、在詩歌中、在音樂中,將24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這充分說明( A )①人的文化素養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培養出來 ②適當的載體是文化得以廣泛傳播之根本 ③不同形式的文化是人健康成長的精神食糧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常發生于潛移默化之中A.①④B.②④C.①③D.②③9.一些學校讓孩子們誦讀依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編的傳統家訓家規。在這個過程中,文明的種子潛入了孩子們的骨髓,融入了孩子們的血液。這表明( B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②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一定的文化活動 ④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在生命的長河中,總有一段經歷讓你終生難忘;總有一份情感讓你刻骨銘心;總有一種理想讓你永不放棄。這表明( A )①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③文化總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④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確定的方向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在異國他鄉,一聲平常的問候,不經意間的舉手投足,都是一杯數千年中華文化的佳釀。“鄉音難改”表明經年累月形成的文化習俗對人的影響是難以抹去的。這體現的是( A )A.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B.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C.文化塑造人生D.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2.中國的史書典籍、文學名著等,早已家喻戶曉,滲透到中華民族中每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扎根在青少年心上,成為中華民族年輕一代精神的“底子”。閱讀名家經典可以( A )①豐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素養②對人產生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③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④改變人們的社會交往方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中學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的要求,開展了主題為“慎獨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一系列校園文化活動。通過建設道德模范事跡展示長廊、舉辦道德講堂等活動全面營造道德文化氛圍。以日常行為檢查和班會活動為載體,引導學生從細微處入手,通過增強自省意識、發揚自律精神,檢查自己的言行,自覺糾正言行偏差,并不斷為自己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實現從自發到自覺、從外表到內心、從被動到主動、從他律到自律的行為轉變。積極開展社會幫扶和文明志愿者活動,促使學生在社會道德的踐行中,培養道德情感,提升道德水平。結合上述材料,運用“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知識,分析該校開展“慎獨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的系列校園文化活動的意義。答案:①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深遠持久的影響。開展系列校園文化活動,有利于營造弘揚道德,慎獨自省的社會氛圍,激發學生道德情感,牢固樹立道德意識。②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通過日常行為規范檢查和社會道德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自查、自糾,提高道德認識,轉變道德觀念,增強道德行為的自覺性和自律性。③優秀文化能夠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慎獨自省,重塑道德人格”系列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有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質,從而促進人的發展。【教學反思】2.2文化塑造人生一、教學背景1,面向學生:高中2,學科:思想政治3,課時:14,學生課前準備:①初讀文本,了解本框知識。②根據課前預習案,查找重難點知識。③查找搜集對自己有啟發意義的好歌、好書、好電影或電視劇。④整理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二、教學課題本課題是高中思想政治新課標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二框《文化塑造人生》三、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掌握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2、能力目標:(1)通過自主學習、合作討論、情景體驗等方式增強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能力。(2)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來源:Zxxk.Com](1)通過歌曲、圖片、視頻等激發學習興趣,體驗感悟優秀文化對人生的影響;(2)通過學習,能在生活中自覺接受優秀文化,并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四、教材分析(一)內容分析本部分內容主要學習優秀文化對人生的塑造作用,共設計了三個目。第一目講述“豐富精神世界”。積極健康的優秀文化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第二目講述“增強精神力量”。優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會使人力量倍增,成為照亮人們心靈的火炬,引領人們前進的旗幟。第三目講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是相互結合的,優秀文化提升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內容雖簡單,但具有深刻的思想教育意義。學好本框知識,對學生如何塑造健全人格,促進自身全面發展很有啟發意義。(二)學情分析高中生正處于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內心里都有健全人格、不斷進步與全面發展的渴望,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好奇心,并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加以正確引導。(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優秀文化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難點:優秀文化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四)教學思路課前運用網絡資源和校本資源,搜集與本框知識相關的歌曲、圖片、視頻、時政資料。課堂上通過穿插資源、情景體驗、自主學習、合作討論等方式,讓學生體驗感悟優秀文化對人生的塑造作用。五、教學方法情景教學:設置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如歌曲、圖片、視頻、美文朗誦的情境體驗。合作探究:主要用在本節課重難點問題的探究上,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精講點撥:對學生思考探究成果給予點評并講清知識點,使學生對問題清楚明了。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尋找最美杭州人》思考:為什么在杭州能涌現出那么多美麗的人?小結:人創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生講授新課:杭州是座美麗的花園城市,永遠不缺最美。杭州城市文化經過千百年的積累與發展,逐漸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在國內外,人們提到杭州,往往首先想到西湖,西湖作為杭州的象征,比較集中的體現了杭州城市文化的特色。圍繞西湖產生的豐富文化內涵影響并滲透到整個杭州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從這個意義上,我們把杭州的城市文化形象地稱之為“西湖文化”。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1)歷史悠久,底蘊深厚;(2)開放兼容,形態豐富;(3)雅俗相容,自然和諧;(4)優美秀麗,現代風范。獨特的“西湖文化”打造了獨特的杭州人文精神“精致和諧、開放大氣”。下面進入杭州特色文化之旅。(視頻《杭州形象宣傳片》一、詩詞文學杭州是歷史文化之城,六大古都中的一個,土地肥沃,物產豐盈,在歷史上遠離戰爭,所以成了文人騷客的集中地點。“憶江南,最憶是杭州”等等經典的句子,都是間接告訴我們那時候的杭州文化的樣子。這些文人騷客為杭州文化做出了貢獻,也宣傳了杭州的美景。白居易,蘇軾都曾在杭州為官,為官期間為杭州西湖增添了兩道美景白堤、蘇堤。景和詩交融,景中有詩,詩中有景。二、民間文學???位列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中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可是聞名中外的民間故事,梁祝已經被改編成了各種文藝形式,梁祝已經遍布在世界上有華人的地方,而杭州就是梁祝傳說的發源地,萬松書院就是他們同窗讀書的地方。《白蛇傳》和梁祝同為我國民間四大傳說,在南宋時候開始流傳,并且后來傳到了日本、朝鮮等等。白蛇傳對歷史、民俗和藝術學有了很大的貢獻,白素貞等形象成為了我國藝術作品中重要的典型形象。白蛇傳的故事與西湖、雷峰塔等密不可分,讓杭州有了更豐厚的文化。三、居住環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生活在杭州就是到了人間天堂。杭州氣候適宜,典型的江南水鄉的氣候,被這種生活熏陶下的杭州人,性格溫婉,清秀的外表,還有那溫柔的“吳儂軟語”也是杭州人的特點。杭州物產豐富,青山碧水之間,讓杭州成為聯合國“人居獎”,“國際花園城市”。杭州的美景美食也是不可錯過的。四、絲綢文化???杭州有“絲綢之府”美稱,絲綢的發展和人類發展的歷史同齡。杭州人先民早在良渚文化的時候就已經掌握了種桑、養蠶等技藝,經過發展,后來成為了宮廷貢品,被叫做“天下之冠”。之后杭州開始向世界各地出口絲綢,“絲綢之路”開始聞名世界。???絲綢華美,富足而又和諧,這和杭州人的氣質不謀而合。杭州絲綢適合做裝飾來用,富麗堂皇,卻又很是實用,被稱為“東方藝術之花”。小結:杭州就是一座流淌著道德血液的城市。杭州人溫婉有理,杭州人熱情助人,杭州人嫉惡如仇,杭州還有杭鐵頭和杭兒風。一、文化豐富精神世界[]參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動,不斷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養健全人格的途徑。?客觀地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自我接納和開放的心胸;?對所承擔的學習、家庭和工作具有勝任感;?充分發揮潛能;?有安全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喜歡創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杭州籍歷史文化名人【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杭州蕭山人。少善文詞。好酒善飲,時人稱其與李白等為"飲中八仙"。工書法,尤擅草隸。其詩以絕句見長,今存20首,其寫景抒情之作清新瀟灑,自成一格,感情深厚,通俗易懂,尤以《回鄉偶書》流傳較廣。【畢升】(?~1051)宋代活字印刷的發明者。杭州人。宋慶歷年間(1041~1048),發明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后,便成活字。排版前,先在置有鐵框的鐵板上做一層摻和紙灰的松脂蠟,活字依次排在上面、加熱,使蠟熔化,以平板壓平字面,泥字即固定在鐵板上,可以像雕版一樣印刷。此外,他還研究過木活字排版,使活字可以多次使用,把印刷技術提高到新的階段。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推動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沈括】北宋錢塘人,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多才多藝的大學者,十一世紀第一流的科學家。舉平生見聞和研究所得,撰《夢溪筆談》40卷。精研科學,用功極勤。【于謙】(1398~1457)明代政治家。字連益,號節庵。杭州人。宣德五年(1430)召為兵部右侍郎兼巡撫河南、山西都御史,在任19年,興修水利,貸糧濟貧,施藥救難,廉政愛民,始終如一。正統十三年(1448)任兵部左侍郎。次年六月發生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蒙古瓦剌軍進逼北京,朝廷一片混亂。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擁立景帝,被授兵部尚書,主持京師保衛戰,終于擊退了瓦剌軍,以功加少保。天順元年(1457)英宗復辟,于謙以"謀逆罪"被殺。【龔自珍】(1792~1841)清代思想家、文學家。號定庵。杭州人。學務博覽,于學術上提倡"通經致用",主張更法、改圖、選拔人才,有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善詩文,計有詩詞近700首,文章300多篇,有"龔派"之稱,對開創中國近代文學新風產生了積極影響。【郁達夫】(1896~1945)作家。杭州富陽人。創造社主要成員之一。著有小說《沉淪》等。部分小說具有愛國主義思想,并對封建道德作大膽挑戰。散文主要是游記,文筆優美。與魯迅合編過文學刊物《奔流》。抗日戰爭時,在香港、南洋群島一帶從事抗日宣傳活動。新加坡淪陷后,流亡蘇門答臘。1945年被日本憲兵隊秘密殺害于印度尼西亞的丹戌革岱。欣賞下列詩句并思考:這些詩句為什么能讓人久久不能忘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己亥雜詩》龔自珍“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二、增強精神力量材料一:市委把杭州定位于“東方品質之城”,全方位開展文明建設。尊老愛幼、守望相助隨處可見,忠、孝、仁、義、禮等傳統美德被寫入市委文件。作為破解困難群眾生活就業難的一項幫扶制度,“春風行動”持續12年,募集資金超15.7億元,幫扶困難群眾超80萬戶;杭州舉辦了8屆“敲門送溫暖”的“鄰居節”;連續8年評選“平民英雄”;2009年以來開展“尋找身邊典型”活動,今年舉行發現“最美杭州人”活動,總計400多位草根人物典型被發掘、宣傳。材料二:杭州面向全國征集“我們的價值觀”主題核心詞,廣泛開展“行業價值觀主題與實踐大討論、大提煉、大行動”。在京杭運河上建起學習長廊,建成一個個“漕舫船流動書吧”“運河畔古舊書屋”。各個城區設立戲曲港、科普港、書畫港、體育港、動漫港等10個特色學習港。????城鎮鄉村隨處可見“書香社區”“學習書屋”。上城區評選“睦鄰大使”,建立百姓自己的“睦鄰會所”,打造“睦鄰友好、文明禮讓”的鄰里價值觀。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1、社會發展與人的全面發展2、人全面發展的表現[來源:Zxxk.Com]3、人的全面發展需要優秀文化鞏固小結:(略)課堂升華:我的演講?理由你最喜歡的一首歌:?你最愛看的一本書:?最令你回味無窮的電影:?最讓你難忘的電視連續劇:?最令你鼓舞的名言佳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2.1感受文化影響 教案.doc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2.2 文化塑造人生 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