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一、教學目標1.了解民族文化的差異性。闡述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表現,分析文化多樣性存在的意義。2.理解國際文化事務中必須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3.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二、教學重難點[來源:學|科|網]教學重點:文化多樣性的含義及表現,分析文化多樣性存在的意義教學難點:遵循各國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來源:Zxxk.Com]三、教學過程[來源:Z.xx.k.Com][來源:學科網](一)導入新課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針對文化的多樣性指出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這一觀點說明了文化生活中的什么道理?(二)講授新課一、世界文化多樣性的表現1.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標志。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2.比較民族節日與文化遺產注意:(1)通過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可以體現文化多樣性,但文化多樣性也可通過語言文字、宗教信仰、文學藝術、風俗習慣等方面體現出來。(2)傳統習俗≠民族節日。[來源:Zxxk.Com]民族節日蘊含著一個民族的許多傳統習俗的內容,但傳統習俗并不完全通過民族節日表現出來。(3)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多元化。提倡文化多樣性,反對文化多元化: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從文化的表現形式來說的,即人類文化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是從文化的來源和性質上說的,各種文化中既有優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文化的多元化是文化多樣性的一種表現,但不是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方向。二、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的關系注意: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并不意味著任何外來文化都可為我所用。任何民族的文化有其精華,也有其糟粕;有適合我們的,也有不適合我們的,所以我們應該根據我國的國情,吸取先進的、積極的外來文化,推動本民族文化的發展。三、尊重文化的多樣性1.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要求課堂小結:(1)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并不是將其他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同樣對待。發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斷推動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與發展;在文化交流、借鑒和融合中,我們要學習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且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2)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要反對盲目自大地貶低、排斥異族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異族文化的錯誤傾向。(3)任何一種文化都是共性與個性的統一,不能認為世界文化就是各國文化的總和。3.2文化在交流中傳播一、教學目標1.識記文化傳播的含義、途徑、方式,理解文化交流的重要作用和文化傳播的方式和特點。2.說明文化交流、傳播的必要性,做文化傳播的使者。3.要立足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努力鑄造中華文化新的輝煌 。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文化傳播的含義、途徑、方式、特點教學難點: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三、教學過程[來源:學科網ZXXK](一)導入新課故事一 19世紀,雅安運茶的背夫,每次肩扛300斤茶袋,穿山越嶺,不僅將茶葉貿易帶到印度,也打開了歐洲茶文化的序幕。故事二 19世紀,武夷山八位茶工帶著茶種和精湛的制茶技藝前往印度,終其一生種植出大吉嶺紅茶,而這些無名茶工,最后都沒能回到故鄉。故事三 北京女孩張南攬十七年前去日本學習茶道,現為職業茶道師。她通過茶道課堂,向國人展示日本茶道的嚴謹與儀式之美。故事中的人們在進行一種什么活動?故事中的人們,通過什么途徑實現了文化的傳播?(二)講授新課:一、文化傳播途徑和手段[來源:Zxxk.Com]1.文化傳播的含義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人們通過一定的方式傳遞知識、信息、觀念、情感和信仰,以及與此相關的所有社會交往活動,都可視為文化傳播。2.文化傳播的途徑和手段 (1)文化傳播的途徑指的是與人們文化傳播相關聯的社會交往活動,如商業活動、人口遷徙、教育,此外還有留學、訪問、聚會、旅游等。主要強調文化是怎樣傳播的問題。(2)文化傳播的手段是指文化傳播所借助的物質技術手段,傳媒大體經歷了口語、文字、印刷、電子和網絡等發展階段。主要強調文化靠什么傳播的問題。(3)無論是文化傳播的途徑還是文化傳播的手段,都直接影響文化傳播的速度、廣度和深度。[來源:Z&xx&k.Com]注意:(1)文化傳播不局限于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這三種途徑,而是無處不在地發生于日常生活中。小到親朋聚會、外出旅游,大到各種經濟、政治、文化活動,都可以成為文化傳播的途徑。[來源:學???。網Z。X。X。K](2) 隨著大眾傳媒的發展,傳統的傳媒方式是否意味著將被淘汰?(1) 新的傳媒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舊的傳媒的消失,各種傳媒都在文化的傳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2) 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是以印刷媒體的推廣為標志的?,F代社會中的傳媒有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多種形式,這類傳媒被稱為大眾傳媒。如今依托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光纖通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大眾傳媒能夠最大程度地超越時空的局限,匯集來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顯示出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強大功能,已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3) 同時也應看到舊的傳媒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它們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促進了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也促進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二、推動文化交流的意義[來源:Zxxk.Com]1.意義一方面,可以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另一方面,使外域文化傳入中國,促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推動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發展和進步,也促進了世界文化的發展。2.做文化交流的使者我們既要更加熱情地歡迎世界各國的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做傳播中華文化的使者,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課堂小結:文化的交流是雙向的,既包括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文化交流的作用是雙重的,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能夠為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世界各國優秀文化在中國傳播,也有利于促進中華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3.1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docx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教案:3.2 文化在交流中傳播.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