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靜電屏蔽是一門玄學,看似原理簡單,但是相關練習的錯誤率很高,且永遠處于似懂非懂的階段。且看老夫施展法術。理論儲備1、高中物理僅探究金屬導體的靜電屏蔽,實際情況中還有其他材料可以實現靜電屏蔽,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在此不展開討論。2、金屬導體內部存在大量且等量的異種電荷,原子核帶正電,電子帶負電,總量守恒。在沒有電場激發的時候,內部電荷雜亂無規則的運動。3、靜電屏蔽的核心理解,是用一個裝置起到對電場的隔離作用。也就是說空間中存在一個或若干個電場,本來電場(A)會對C產生作用,但是由于某裝置(B)的存在,使得裝置內的C物體感知不到A的存在。這個是關鍵的邏輯關系,用一個圖來解釋Ps:這個實驗最先嘗試的就是法拉第,當時這個金屬外殼是一個金屬籠子,后人稱之為法拉第籠,有點大膽,因為理論轉換成現實容易產生不可預知的事故,沒人敢進籠子,結果法拉第自己上了。模型分類:一、實心金屬導體如下圖實現過程:導體內部的電荷由于受外部電場的影響,會重新分布,該過程稱為靜電感應現象。根據電荷在電場中的受力規律,負(正)電荷會向左(右)運動,左側感應出負電荷,右側感應出等量的正電荷。這個過程導致導體內部產生了一個與外界電場相反的感應電場,所以不會無限持續下去,直到內外電場等大時,內部電荷就受力平衡,不再運動。此刻的平衡狀態稱為靜電平衡。所以對靜電平衡的理解應該指電荷受力平衡。靜電平衡特點:1、內部場強處處為零。注意另一種說法的描述:導體外部電荷不會在金屬導體內部產生電場。這么說是錯的。這個電場是產生了的,只不過和感應電場互相抵消了。從視覺上看,就像外部的電場線遇到導體的時候就斷了,消失了,然后從另一側重新出現。2、凈電荷只存在于導體表面。凈電荷的理解:指的是讓物理顯出電性的電荷。舉兩個例子:一個金屬塊不顯電性,那么凈電荷就是0,如果是一個帶1C負電的帶點小球,那么他的凈電荷就是+1C。但是不意味著他的總電荷為1C。可能是10C的正和9C的負。3、此時導體是一個等勢體,表面就是等勢面。疑問:左邊帶負點,右邊帶正電,為什么電勢還相等?解釋:反證法,假設左右表面的電勢不相等,那么必然存在電勢差,所以導體內的電荷會繼續運動,直到電勢相等為止。相當于平衡過程中左右電勢不相等,但是達到平衡后左右表面電勢相等,其他表面同理可得。所以在這個問題的理解上,可以認為左右表面的電勢大小是由內外電場共同作用而成,不僅僅是感應電荷作用的結果。之后的模型也是一樣的理解。4、導體表面的電場方向和表面垂直5、由于導體存在形狀各異的情況,規律是:越凸的地方電荷分布越密集,場強就越大,反之,凹的地方場強就小。如果尖銳的地方電荷足夠多,會把空氣電離,產生電火花,該現象稱為尖端放電。初中的東西用后續的理論解釋就清晰多了總結:以上理論是通過嚴格的數學以及物理模型建立的,這方面的主要貢獻者有,法拉第,高斯,庫倫,威廉斯。還是一句話,有興趣的可以去網上了解這些人的聯系,組合起來就是一部小說。在此不展開。二、空心金屬導體如果把實心導體中間掏空,變成一個空心導體,來繼續探究。(這個模型較容易出現)再配合內部或者外部的電場以及是否接地,就會出現如下幾個變形①、如圖1所示,模型描述:空心金屬導體外存在一個電場。圖1模型分析:殼體外表面感應出等量的正負電荷,導體內表面沒有凈電荷分布。Ps:這個需要一個實驗來驗證。該實驗稱為法拉第圓通實驗,應該有聽說過,我在這里再次進行說明。我給出一張該實驗的簡化圖實驗準備:C是一個帶小孔的金屬殼,讓它先帶上電,正負無所謂,使驗電器B的箔片張開。實驗過程:讓不帶電的金屬小球d接觸C的外表面,再與驗電器A接觸,如圖甲所示。然后對小球d去電,再接觸C的內表面,后與A接觸,如圖乙所示。實驗現象:甲中A的箔片張開,乙中A的箔片不張開,實驗結論:凈電荷只分布于外表面而不分布于內表面。該實驗現象的理論分析需要借助高斯定律,屬于大學物理的電磁學范圍,有興趣的話,你知道怎么做,嘿嘿。接上面的模型分析,此時內表面沒有電凈荷分布,就不會產生電場線,所以空心部分的場強為零,即EB=0。那么此時導體的內部(A)呢?外表面上的電荷不會向內產生電場嗎?解釋:我們可以用反證法來解釋,假設外表面向內有電場,那么出發點是外表面,但是指向哪里呢?因為電場線的方向是指向無窮遠處或者負電荷,所以假設不成立。結論,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的分布。所以EA=0模型特點總結:1、導體的外部電荷產生的電場不會對空心部分產生影響。 2、導體內部(A)和空心處(B)沒有電場線,電場強度都為零3、導體內部以及內表面沒有凈電荷的分布,凈電荷都分布在外表面上。4、能屏蔽導體外部電荷產生的電場。應用:高壓電工作者的屏蔽服等。②、如圖2所示圖2模型描述:空心導體內存在一個電荷(以正電荷為例),位置任意,不一定在正中心。模型分析:導體內表面和外表面感應出等量異種電荷,內表面帶負電,外表面帶正電,此時導體的空心處EB≠0,外部E1≠0那么在導體內部(A)呢?有沒有電場線或者凈電荷的分布?解釋:由于凈電荷不會分布在導體內部,且達到靜電屏蔽的導體是一個等勢體,所以內部沒有電場線,即EA=0模型特點總結:1、當空心導體的空心處存在電荷時,空心導體無法屏蔽該電荷產生的電場。可以認為E1是內部電荷間接產生的2、達到靜電平衡后,導體的內部(A)沒有凈電荷的分布,且EA=03、不論空心處電荷在內部的什么位置,只會影響內表面感應電荷的分布,不會影響外表面感應電荷的分布,如右圖所示。外表面產生的電場在宏觀上可以認為是一個點電荷產生的電場。這個結論的分析就有省略了,高斯定律③、如圖3所示圖3模型描述:空心導體內存在一個電荷(以正電荷為例),位置任意,不一定在正中心,且外殼接地。模型分析:外殼接地以后,外表面的感應電荷就與大地中和了,所以原本由外表面產生的電場也沒了,即E1=0,而此時空心處的電場不受影響,即EB≠0,導體內部(A)仍舊沒有凈電荷分布,EA=0模型特點:1、當空心導體的空心處存在電荷且外殼接地時,能屏蔽空心處電荷產生的電場,即內部電場不會影響外部。2、達到靜電平衡后,導體的內部(A)沒有凈電荷的分布,且EA=0(同上)④、如圖4所示圖4模型描述:空心導體內外都存在一個電荷(以正電荷為例),位置任意,不一定在正中心,且外殼接地。模型分析:結合上面幾個模型的分析結果可得,當空腔導體外殼接地時,內部和外部電場都不相互影響。這種屏蔽稱為全屏蔽⑤、如圖5所示圖5模型描述:空心導體內外都存在一個電荷,位置任意,不一定在正中心,且外殼不接地。模型分析:外部負電荷產生的電場不會影響導體空心處的電場分布,但是空心處的電場會影響外部負電荷點的電場分布。這種稱為內屏蔽。以上是對幾種模型的分析,下面做一個總結1、內屏蔽:當空腔導體不接地時,外部電場對內部無法產生影響,但是內部電場會對外部產生影響。2、全屏蔽:當空腔導體外殼接地時,內外電場均不會相互影響。3、不論空腔導體接不接地,導體內部都不會有凈電荷的分布和電場。此時導體時一個等勢體,電勢處處相等。4、由于導體達到靜電平衡時間很短,所以當有外殼接地時,接地線上是沒有電流的,當然如果外部或者內部的電場隨時間發生變化,因為他要保持時刻的平衡,那么這個電流就會持續產生, 后記:靜電屏蔽的理解是個難點,原因有二。一、對一些關鍵字詞的理解模糊,比如導體內部,導體內部指的是組成導體的金屬部分,區別于空心處。比如內外表面,法拉第圓筒實驗中的內外表面就是里面和外面,但是如模型2所示,你會發現內表面不是也有電荷分布了嗎?這個時候金屬殼的內外表面都是外表面,因為他是一個封閉模型,空間上分內外,但是物理中的嚴格外表面包含了內外殼。二、對以上模型的數理分析需要借助兩樣東西,高數和高斯定律。但是在高中階段都沒有接觸過,所以只能結合簡單的理論,然后對結論進行記憶。所以之前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詳細解釋過這個知識點,因為高考中對于這一點的考察比較片面,且新高考以來對于這點的考察也比較形式主義,少有核心考點,在高中物理競賽中倒是常客。由于以上原因再加上我懶,也就沒強調過這個東西。現在空余時間比較多,就稍微整理一下,你湊活看吧。最后,考慮到有可能我這幾天給你的資料你會分享給其他同學,所以要注明一句:以上內容部分來自于網絡素材,且僅代表個人意見,請酌情參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