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 教學課件七年級 下冊新課標(BS)數 學1 用表格表示的變量間關系視頻:一對父女三十年的照片之路 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從小變大,變老!視頻:萬物生長紀錄片 萬事萬物不變的是它永不停息的“變”! 王波學習小組利用同一塊木板,測量了小車從不同高度下滑的時間 (如圖).他們得到如下數據:支撐物高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小車下滑時間/s 4.23 3.00 2.45 2.13 1.89 1.71 1.59 1.50 1.41 1.35 1.230.550.320.240.180.120.090.090.06(1)支撐物高度為70 cm時,小車下滑時間是多少?(2)如果用h表示支撐物高度,t表示小車下滑時間,隨著h逐漸變大,t的變化趨勢是什么?(3)h每增加10 cm,t的變化情況相同嗎?1.59變小不同(4)估計當h=110時,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5)隨著支撐物高度h的變化,還有哪些量發生變化?哪些量始終不發生變化?估計是1.30秒,因為時間越來越少.下滑的時間t發生了變化,小車下滑的路程沒有. 在上面的實驗中,t隨著h的變化而變化,h是自變量,t是因變量;小車下滑的距離始終沒變,所以在變化過程中數值始終不變的量叫做常量例1 林老師騎摩托車到加油站加油,發現每個加油器上都有三個量,其中一個表示單價(元/升)的數值固定不變,另外兩個量分別表示加油量(升)、加油金額(元),數值一直在變化,在這三個量中______是常量,________是自變量,_________是因變量.單價加油量加油金額自變量和因變量的區分方法:1.看變化的先后順序,自變量是先發生變化的量,因變量是后發生變化的量;2.看變化的方式,自變量是一個主動變化的量,因變量是一個被動變化的量;3.看因果關系,自變量是起因,因變量是結果.能區分自變量和因變量了嗎?例2 父親告訴小明:“距離地面越遠,溫度越低”, 并且出示了下面的表格:父親給小明出了下面幾個問題,請你和小明一起回答:(1)如果用h表示距離地面的高度,用t表示溫度,那么 隨著h的變化,t如何變化?隨著h的升高,t在降低.(2)你知道距離地面5千米的高空溫度是多少嗎?-10℃(3)你能預測出距離地面6千米的高空溫度是多少嗎?-10-6=-16(℃).1.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是隨時間的變化而變化的,在這一問題中,因變量是( )A.沙漠 B.體溫 C.時間 D.駱駝B2.一個圓柱的高h為10 cm,當圓柱的底面半徑r由小到大變化時,圓柱的體積V也發生了變化,在這個變化過程中( )A.r是因變量,V是自變量 B.r是自變量,V是因變量C.r是自變量,h是因變量 D.h是自變量,V是因變量B3.下表所列為某商店薄利多銷的情況.某商品原價為560元,隨著不同幅度的降價,日銷量(單位:件)發生相應的變化(如表):這個表反映了____個變量之間的關系,______是自變量,________是因變量.從表中可以看出每降價5元,日銷量增加____件,從而可以估計降價之前的日銷量為____件.兩 降價日銷量30750 4.研究表明,當每公頃鉀肥和磷肥的施用量一定時,土豆的產量與氮肥的施用量 有如下關系:氮肥施用量/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產量/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1)上表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哪個是自變量?哪個是因變量?反映了氮肥的施用量和土豆的產量之間的關系. 氮肥的施用量是自變量,土豆的產量是因變量.(2)當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 (hm2是單位“公頃” 的符號)時,土豆的產量是多少?如果不施氮肥呢?當氮肥的施用量是101 kg/hm2時,土豆的產量是32.29 t/hm2.如果不施氮肥,土豆的產量是15.18 t/hm2.氮肥施用量/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產量/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3)根據表格中的數據,你認為氮肥的施用量是多少時比較適宜?說說你的理由.(4)粗略說一說氮肥的施用量對土豆產量的影響. 氮肥的施用量為336 kg/hm2時比較適宜,因為此時土豆的產量最高.土豆的產量隨氮肥的施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又降低.氮肥施用量/kg 0 34 67 101 135 202 259 336 404 471 土豆產量/t 15.18 21.36 25.72 32.29 34.03 39.45 43.15 43.46 40.83 30.75 小結自變量因變量被動變化的量常量變量主動變化的量2.自變量是在一定范圍內主動變化的量.3.因變量是隨自變量變化而變化的量.1.常量是在變化過程中始終不變的量. 謝 謝 觀 看!(共18張PPT) 教學課件七年級 下冊新課標(BS)數 學2 用關系式表示的變量間關系在“小車下滑的時間”中,1.支撐物的高度h和小車下滑的時間t都在變化,它們都是變量.其中小車下滑的時間t隨支撐物的高度h的變化而變化,2.支撐物的高度h是自變量,3.小車下滑的時間t是因變量.還記得區分自變量和因變量的方法嗎? 如圖,三角形ABC底邊BC上的高是6cm.當三角形的頂點C沿底邊所在直線向點B運動時,三角形的面積發生了變化.(1)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因變量各是什么?(2)如果三角形的底邊長為x (cm),那么三角形的面積y (cm2)可以表示為_______.(3)當底邊長從 12 cm變化到 3 cm時,三角形的面積從______cm2變化到 ______cm2.三角形的底邊長度是自變量,三角形的面積是因變量.y=3x369關系式是我們表示變量之間關系的另一種方法,利用關系式,如y=3x,我們可以根據任何一個自變量值求出相應的因變量的值.關系式法:1.關系式是兩個變量之間關系的定量表達;2.關系式是在給定自變量值后能確定相應的因變量的值,但是因變量可能不唯一(4)估計當h=110時,t的值是多少.你是怎樣估計的?(5)隨著支撐物高度h的變化,還有哪些量發生變化?哪些量始終不發生變化?估計是1.30秒,因為時間越來越少.下滑的時間t發生了變化,小車下滑的路程沒有. 在上面的實驗中,t隨著h的變化而變化,h是自變量,t是因變量;小車下滑的距離始終沒變,所以在變化過程中數值始終不變的量叫做常量你還記得圓錐的體積公式是什么嗎?其中的字母表示什么? rh變化中的圓錐 hrrh底面半徑不變高變 高不變底面半徑變 雙擊圖標查看 如圖,圓錐的高是4cm,當圓錐的底面半徑由小到大變化時,圓錐的體積也隨之發生了變化.(1)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因變量各是什么?(2)如果圓錐底面半徑為r(cm),那么圓錐的體積V(cm3)與r的關系式為 .(3)當底面半徑由1cm變化到10cm時,圓錐的體積由 cm3變化到 cm3.圓錐的底面半徑的長度是自變量,圓錐的體積是因變量.如圖,圓柱的底面直徑是2 cm,當圓柱的高h cm由大到小變化時,圓柱的體積V(cm3)隨之發生變化.(1)在這個變化中,自變量和因變量各是什么?(2)寫出圓柱的體積V與高h之間的關系式.自變量是圓柱的高h,因變量是圓柱的體積V.V= =πh.(3)當h由10 cm變化到5cm時,V是怎樣變化的?(4)當h=0時,V等于多少?此時表示什么?當h=10cm時,V=πh=10πcm3;當h=5cm時,V=πh=5πcm3.所以當h由10cm變化到5cm時,V從10πcm3變化到5πcm3.V=0,此時表示平面圖形為—直徑為2cm的圓. 你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嗎? “低碳生活”是指人們生活中盡量減少所耗能量,從而降低碳(特別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的一種生活方式.(1)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以用關系式 表示為_____________,其中的字母分別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上述關系式中,耗電量 每增加1kW·h,二氧化 碳排放量增加___________. 當耗電量從1kW·h增加到 100kW·h時,二氧化碳排 放量從_________增加到 _________. 0.785kg 78.5kg0.785kgy=0.785x二氧化碳排放量 耗電量(3)小明家本月用電大約110kW·h、天然氣20m3、 自來水5t、油耗75L,請你計算一下小明家這 幾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家居用電的二氧化碳:110×0.785=86.35(kg)開私家車的二氧化碳:75×2.7=202.5(kg)家用天然氣的二氧化碳:20×0.19=3.8(kg)家用自來水的二氧化碳:5×0.91=4.55(kg)對于氣溫,有的地方用攝氏溫度表示,有的地方用華氏溫度表示,攝氏溫度x(℃)與華氏溫度y(°F)之間存在的關系為:y=1.8x+32,如圖所示: (1)用表格表示當x從-10到30(每次增加10),y的相應的值.解:(1) (2)某天,連云港的最高氣溫是8℃,悉尼的最高氣溫是91°F,問這一天悉尼的最高氣溫比連云港的最高氣溫高多少攝氏度(結果保留整數)?解:(2)y=91,則1.8x+32=91,所以有x≈33,33-8=25(℃).所以這一天悉尼的最高氣溫比連云港的高25℃.小結1.關系式:是表示變量之間關系的一種方法2.關系式法優點:可以準確的知道任意一自變量值所對應的因變量的值3.關系式法的運用:利用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公式,如面積、周長、體積等,來表示變量間的關系 謝 謝 觀 看!(共14張PPT) 教學課件七年級 下冊新課標(BS)數 學3 第1課時 用圖像式表示的變量間關系(一) 1.對于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我們已經分別學習了________和__________兩種表示方法.列表法關系式法 2.張小明星期日去郊外爬山,他的爸爸為他記錄了如下數據:爬坡長度x/m 30 50 80 100 150 200 爬坡時間t/min 2 3.7 6.5 9 14 20 (1)當爬坡100 m時,所花的時間是多少? (2)當爬坡每增加20 m時,所花時間增加的數值相同嗎? (3)從數據的變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變化趨勢?9 min不相同隨著爬坡長度的增加,所需要的時間越來越多. 3.圓錐的高是5 cm,當圓錐的底面半徑由小到大時,圓錐的體積也隨之發生變化. (1)在這個變化過程中,自變量、因變量各是什么? (2)如果圓錐底面半徑為r(cm),體積為V(cm3),則V與r之間有什么關系? (3)當底面半徑為3 cm時,圓錐的體積是多少? (4)圓錐的體積隨底面半徑的增大怎樣變化?自變量是底面半徑,因變量是圓錐體積.增大溫度/ ?C2731MDN3715E233 請根據下圖填空:(1)上午9時的溫度是____, 12時呢?(2)這一天的最高溫度是___, 是____時達到的, 最低溫 度呢?(3)這一天的溫差是____,從最低溫度到最高溫度經過____小時.14?C27?C31?C37?C1523?C3時12溫度/ ?CDEF(4)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上升? 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溫度在下降?(5)圖中的A點表示的是什么?B點呢?(6)你能預測次日凌晨1時的溫度嗎? 說說你的理由. 0時到3時、15到24時21時的溫度是310C0時的溫度是260C大約是240C左右3時到15時橫軸縱軸0 1.用圖像表示變量間的關系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2.圖像的水平數軸(橫軸)上的點表示自變量,豎直數軸(縱軸)上的點表示因變量;3.圖像能較為直觀的反映變化趨勢例題 一天,小明發燒了,早晨吃過藥后,感覺好多了,體溫基本正常,下午體溫又開始上升,吃過藥后又感覺體溫正常了,如圖是他的體溫變化圖.(1)這個圖象反映了哪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2)根據圖象填表:(3)當時間取0~24時之間的一個確定值時,小明的體溫能確定嗎?時間/時 6 12 18 24 體溫/℃ ? ? ? ? 時間(時)與體溫(oC)393637.836.3能確定駱駝被稱為“沙漠之舟”,它的體溫隨時間的變化而發生較大的變化.(1)一天中,駱駝的體溫的變化范圍是什么?它的體溫從最低上升到最高需要多少時間?A溫度/℃時間/時35至40℃12小時(圖中25時表示次日凌晨1時)A溫度/℃時間/時(圖中25時表示次日凌晨1時)(3)在什么時間范圍內駱駝的體溫在上升?在什么時間范圍內駱駝的體溫在下降?(2)從16時到24時,駱駝的體溫下降了多少?(4)你能看出第二天8時駱駝的體溫與第一天8時 有什么關系嗎? 其他時刻呢?3℃上升:4至16時和28至40時下降:0至4時,16至28時和40至48時體溫一樣海水受日月的引力而產生潮汐現象,早晨海水上漲叫做潮,黃昏海水上漲叫做汐,合稱潮汐. 潮汐與人類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 下面是某港口從0時到12時的水深情況.(1)大約什么時刻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約是多少?大約3時港口的水最深,深度約是7.5 .(2)大約什么時刻港口的水最淺?深度約是多少?大約9時港口的水最淺,深度約是2.4 m.3時到9時港口水深在減少.(4)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港口水深在減少?0時到3時和9時到12時港口水深在增加.(3)在什么時間范圍內,港口水深在增加?(5)A,B兩點分別表示什么?還有幾時水的深度與A點所表示的深度相同?A點表示6時港口的水深大約為5 m,B點表示12時港口的水深大約為4.3m;0時水的深度與A點所表示的深度相同.(6)說一說這個港口從0時到12時的水深是怎樣變化的.0時到3時水深在增加;3時到9時水深在減少;9時到12時水深又在增加小結1.圖象是我們表示變量之間關系的又一種方法,它的特點是非常直觀.2.曲線型圖象能夠反映出數據的變化趨勢,通過結合橫縱數軸表示的意義,我們能夠很直觀的感受到數據的意義. 謝 謝 觀 看!(共18張PPT) 教學課件七年級 下冊新課標(BS)數 學3 第2課時 用圖像法表示的變量間關系(二)我們已經學習了幾種表示變量之間關系的方法?1.表格法下表所列為一商店薄利多銷的情況,某種商品的原價為450元,隨著降價的幅度變化,日銷量(單位:件)隨之發生變化:降價(元) 5 10 15 20 25 30 30 日銷量(件) 718 787 845 895 937 973 1000 在這個表中反映了 個變量之間的關系, 是自變量, 是因變量.2每件商品的降價日銷量變量間的數值具體,對應清楚2.關系式法某出租車每小時耗油5千克,若t小時耗油q千克,則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____,q與t的關系式是 .tqq=5t變量間的內在關系確定3.圖象法(曲線型圖象)下圖表示了某港口某日從0時到6時水深變化的情況.1)大約什么時刻港口的水最深?約是多少?056432112348765水深/米時間/時A2)A點表示什么?3)說說這個港口從0時到6時 的水位是怎樣變化的?變量的變化趨勢直觀在3時最深,約為7米在4時最深,約為6.5米在0~3時水位上升,在3~6時水位下降 每一輛汽車上都有一個時速表用來指示汽車當時的速度. 你知道現在汽車的速度是多少嗎?約為50km/h04812162024906030時間/分速度/(千米/時) 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速度往往是變化的.下面的圖象表示一輛汽車的速度隨時間變化而變化的情況. (1)汽車從出發到最后停止共經過了多少時間?它的最高時速是多少? 共經過了24分,最高時速是90千米/時.04812162024906030時間/分速度/(千米/時) (2)汽車在哪些時段保持勻速行駛?時速分別是多少? 大約在2分到6分,18分到22分之間汽車勻速行駛,速度分別為30千米/時和90千米/時.04812162024906030時間/分速度/(千米/時) (3)出發后8分到10分之間可能發生了什么情況? 出發后8分到10分之間,汽車處于靜止狀態,可能遇到了特殊情況,如等紅燈,或在加油,或發生了交通事故等04812162024906030時間/分速度/(千米/時) (4)用自己的語言大致描述這輛汽車的行駛情況. 汽車從0分到2分加速行駛,2分到6分勻速行駛,6分到8分減速行駛,8分到10分停止不前,10分到18分加速行駛,18分到22分勻速行駛,22分到24分減速行駛直至速度為0.04812162024906030時間/分速度/(千米/時) 在一個變化過程中,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有時隨著自變量的變化,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的關系也會發生變化,反映在圖象上就是分段圖象.折線(分段)圖像:能根據不同部分圖像中變量間的關系特點來合理的解釋實際問題建立圖像和文字間對應的“數形”的統一例題 新成藥業集團研究開發了一種新藥,在實驗藥效時發現,如果兒童按規定劑量服用,那么2小時的時候血液中含藥量最高,接著逐漸減少,每毫升血液中含藥量y(微克)隨時間x(小時)的變化情況如圖.當兒童按規定劑量服藥后:(1)血液中含藥量最高是多少微克?(2)A點表示什么意義?(3)當每毫升血液中含藥量為2微克以上時,治療疾病是有效的,那么這個有效期是多長時間?(1)血液中含藥量最高是多少微克?(2)A點表示什么意義?(3)當每毫升血液中含藥量為2微克以上時,治療疾病是有效的,那么這個有效期是多長時間?解:(1)血液中含藥量最高是4微克;(2)由于A點所對應的自變量的值為10,因變量的值為0,所以A點表示服藥后10小時,血液中含藥量為0微克;(3)由圖象可知,當時間在1小時到6小時之間時,含藥量大于2 微克,所以,有效期的時間為:6-1=5(小時).1.一輛公共汽車從車站開出,加速行駛一段后開始勻速 行駛.汽車到達下一個車站,乘客上下車后汽車開始加 速,一段時間后又開始勻速行駛.下面的那一幅圖可以近似地刻畫出汽車在這段時間內的變化情況?速度速度0時間000速度速度ABCDB2.下圖的圖象反映的過程是:小明從家去超市買文具,又去書店購書,然后回家.其中x(min)表示時間,y(km)表示小明離家的距離,小明家、超市、書店在同一條直線上.根據圖象回答下列問題.(1)超市離小明家有多遠?小明走到超市用了多少時間?(2)超市離書店有多遠?小明在書店購書用了多少時間?(3)書店離小明家有多遠?小明從書店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鐘多少米?折線圖像的不同部分對應不同的實際情形(常考)你能從圖中分別找到從家去超市、在超市購物、從超市到書店、在書店選書和從書店回家所對應的圖像部分嗎?(1)由圖象可以看出超市離小明家1.1 km,小明走到超市用了15 min.(2)超市離書店2-1.1=0.9(km),小明在書店購書用了55-37=18(min).(3)由圖象可以看出書店離小明家2 km,小明從書店走回家的平均速度是小結 2.圖象法能直觀反映變量間的整體變化情況及變化規律,是表格法、關系式法所無法代替的.1.在表示兩變量間關系時,圖象法是關系式和表格法的幾何表現形式.3.根據圖象的變化趨勢或周期性特征,不僅可回顧事情的過去,還可預測事情的未來. 謝 謝 觀 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用表格表示的變量間關系.pptx 2用關系式表示的變量間關系.pptx 3第1課時用圖像法表示的變量間關系(一).pptx 3第2課時用圖像法表示的變量間關系(二).pptx 視頻:變量間的關系(時間都去哪兒了).mp4 視頻:神奇的萬物生長.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