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64張PPT。我是小小攝影師時光中的時光-----照相機的發(fā)展歷程 相機的工作原理基本原理——小孔成像照相機是用感光膠片反景物拍攝下來的攝影器材。它的發(fā)明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歲月。 我國戰(zhàn)國時期的墨子最早在《墨經(jīng)》中記載針孔成像的原理。 在16世紀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出現(xiàn)了供繪畫用的“成像暗箱”。相機發(fā)展的第一階段 第一臺照相機 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公布了他發(fā)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于是世界上誕生了第一臺可攜式木箱照相機。 這一時期的相機在設計上來說,形態(tài)笨重,色彩單一,結構比較復雜,材質(zhì)是用木頭制作而成。第一張照片世界上第一張照片——《鴿子窩》或《人牽馬》照相機于1846年引進中國的。誕生了我國第一張照片《耆英像》鏡頭的改進1841年光學家沃哥蘭德發(fā)明了第一臺全金屬機身的照相機。該相機安裝了世界上第一只由數(shù)學計算設計出的、最大相孔徑為1:3.4的攝影鏡頭。19世紀技術的飛躍1845年德國人馮·馬騰斯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可搖攝150°的轉(zhuǎn)機。 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1849年戴維·布魯司特發(fā)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的立體觀片鏡。 技術的迅速成熟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1877年,法國科學家迪克奧隆(Ducos Hauron)成功拍攝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幅彩色照片《安古連城鎮(zhèn)風景》。感光材料的飛躍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chǎn)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同年,柯達公司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安裝膠卷的可攜式方箱照相機。20世紀的發(fā)展1906年美國人喬治·希拉斯首次使用了閃光燈。同時還出現(xiàn)了一些新穎的鈕扣形、手槍形等照相機。相機發(fā)展的第二階段1925-1938這段時間內(nèi),德國的萊茲、羅萊、蔡司等公司研制生產(chǎn)出了小體積、鋁合金機身等雙鏡頭及單鏡頭反光照相機。在此階段,照相機的性能逐步提高和完善,光學式取景器、測距器、自拍機等被廣泛采用,機械快門的調(diào)節(jié)范圍不斷擴大。照相機制造業(yè)開始大批量生產(chǎn)照相機。黑白感光膠片的感光度、分辨率和寬容度不斷提高;彩色感光片開始推廣,從而使攝影隊伍迅速擴大并走向?qū)I(yè)化。二戰(zhàn)之后的又一次發(fā)展1939年之后黑白、彩色膠片的質(zhì)量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出現(xiàn)了變焦、徽距、折反射式、廣角等多種攝影鏡頭。照相機出現(xiàn)了計數(shù)器自動復零、反光鏡自動復位、半自動和全自動收縮光圈等結構。照相機的質(zhì)量、產(chǎn)量開始飛速發(fā)展。相機發(fā)展的第三階段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至今日本的小西六攝影公司生產(chǎn)出世界上第一臺自支調(diào)焦照相機--柯尼卡C35A型135照相機。接著日本又生產(chǎn)出世界上第一臺雙優(yōu)先式自動曝光照相機--美能達XDG型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開創(chuàng)了一臺相機具有多種曝光功能的先例。鏡頭的改進光學理論進入了光學設計領域,出現(xiàn)了成像質(zhì)量高,色彩還原好,大孔徑,低畸變的攝影鏡頭。同時,鏡頭向系列化發(fā)展,由焦距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長達2米的超攝遠鏡頭,并有了透視調(diào)整、 變焦徽距、夜視等攝影鏡頭。 電子技術的引入電子技術逐漸深入到照相機內(nèi)部,多種測光、高精度的電子鏡間快門、電子焦平面快門以及易于控制的電子自拍機等都紛紛出現(xiàn)。賽尚和世界第一臺數(shù)碼相機現(xiàn)代的相機高精度工業(yè)相機夜視相機高分辨率、自動曝光網(wǎng)絡攝像頭顯微相機如何拍出好照片選擇正確的模式構圖人像模式與自動模式相比的兩大好處:一個特征是利用光圈效果虛化背景。人像模式的光圈值自動設置為接近所使用鏡頭的最小光圈值,通過光圈效果提高背景虛化程度,以凸顯人物,使人物更加醒目。 另一個特征是利用照片風格對照片色調(diào)進行調(diào)整,使肌膚質(zhì)地更加柔和。另外,曝光也相對偏亮,使皮膚顯得更加白皙。雖然色調(diào)并未發(fā)生大變化,但人物肌膚會略帶粉色,使人物顯得更加健康、更具活力。 如何拍好人物照?采用人像模式可以輕松拍攝出漂亮的人物照片。相機不僅會自動選擇對焦點,而且畫質(zhì)也被設置為更加適于拍攝人物的模式。 注意兩點:1、人物布置在畫面內(nèi)的哪個位置2、如何截取人物也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 (提醒:如果采用普通的拍攝方式,就很容易落入類似證件照的刻板模式。所以應大膽進行裁剪,或者仔細尋找合適的拍攝角度,嘗試用藝術風格來拍攝人物 )如何使風景顯得更加鮮明 ?風光模式特點:采用風光模式時,相機設置保證了能夠?qū)τ山斑h的大范圍景物進行銳利的成像。同時還具有使綠色、紅色更加鮮艷的特征。照片整體印象更加清晰、銳利。 光圈效果使畫面整體銳利(鮮艷地再現(xiàn)風景)風光模式下的相機設置,光圈值略大(光圈葉片橫向關閉),可使近景到遠景全部合焦。 該模式與人物模式下的光圈效果剛好相反 在畫質(zhì)方面,不僅提高了銳利度,還能夠?qū)毠?jié)部分進行細致表現(xiàn),并且加強了綠色、紅色、藍色等色彩的色調(diào),使天空和樹木等顯得更加鮮艷。 該模式下的特點在此模式下,不管環(huán)境有多暗,內(nèi)置閃光燈都不會自動閃光。一切拍攝設置都是針對風光攝影需要的。 這樣才叫風光模式啊風光攝影的構圖基本要求是保持水平 在進行風光攝影時,需要特別注意畫面是否傾斜。但通過取景器來判斷畫面是否傾斜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如果再加上如廣角鏡頭可能導致的變形,甚至連水平的圖像都無法得到。這種時候應該使用三腳架內(nèi)置的水平儀等來保證畫面的水平。 放大拍攝微小物體 (微距模式 )微距模式的設置便于拍攝各種微小被攝體。可應用于拍攝花草、昆蟲以及身邊的各種微小物體等,是一種可以廣泛應用的便捷拍攝模式。 凸顯主題放大拍攝微小物體1、在色調(diào)方面未加特殊處理,但相機設置根據(jù)被攝體做出了變更。光圈值不會調(diào)得過大,如果使用較暗的鏡頭相機會全開光圈。如果是較明亮的鏡頭,光圈值則基本在最小值到中間區(qū)域范圍內(nèi)自動設置。采用這樣的設置可以強調(diào)前后的虛化效果,使合焦部分更加醒目,可以凸顯主題。2、考慮到手持進行拍攝的情況,微距模式下ISO感光度設置為自動(ISO感光度設置偏高)以防止手抖動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由于內(nèi)置閃光燈被設置為可自動閃光,即便被攝體被拍攝者的影子籠罩也可以獲得適當?shù)牧炼取? 拍攝高速運動物體 (運動模式 )運動模式組合了適于拍攝高速運動物體的各種功能,是可以讓任何人都能享受到運動攝影樂趣的高級拍攝模式。可用于所有運動物體,所以也適于拍攝兒童或?qū)櫸铩?擅長于捕捉不規(guī)則運動的物體運動攝影的最佳拍檔攝影技巧和豐富經(jīng)驗 特點:自動對焦功能將追蹤正在運動的被攝體,進行連續(xù)對焦。對焦點選擇也自動完成。同時,為了能夠凝固被攝體的運動瞬間,相機自動采用較高的ISO感光度以保證較高的快門速度。而且運動模式還采用了連拍功能,提高了捕捉瞬間機會的能力。 當被攝體進入畫面后,半按快門按鈕,開始自動對焦。(只要這個動作持續(xù),對焦也將持續(xù))當確定機會來臨時完全按下快門按鈕并保持按下狀態(tài),這樣將連續(xù)拍攝動態(tài)瞬間,可提高捕捉最佳瞬間的機率。 魚眼模式魚眼允許嚴重桶形畸變的存在 透視感夸張,畸變效果突出,拍攝景物范圍大,景深特別大 如何構圖了解構圖的基本知識 構圖大體上有這么三要素:1、被攝體的位置2、畫面的橫豎3、收入畫面的范圍大小 如何構圖決定照片構圖的是畫面的方向以及畫面的寬闊感 拍攝照片時的構圖原理和繪畫時要考慮的畫面構成完全相同。拍攝者完全可以將相機的取景器想象成畫布,而如何在一張照片上均衡地安放被攝體就成了關鍵。就像繪畫時我們有時將畫布豎起來,有時將它橫過來一樣,拍照時我們也可以選擇橫拍或豎拍。 攝影畫面景象要素主體:主題所要表現(xiàn)的主要對象 ,是構成畫面的主要組成部分。主體不但是畫面內(nèi)容的中心,也是畫面結構的中心,其它景物都要圍繞它配置且與它關聯(lián)呼應,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主體在畫面的安排上要明確、突出、被強化并引人注意。思考:突出主體有哪些方法? 1 :1約2 :3思考:哪張攝影畫面更美一些?為什么?突出主體的方法1、把主體置于視覺中心。(黃金分割法)2 :32 :1《搏斗》陳復禮突出主體的方法2、利用方向性的線條引向主體 。突出主體的方法3、利用對比手法。大小對比韋爾斯 《烏干達饑兒之手》突出主體的方法明暗對比秋山莊太郞《堅山南風》突出主體的方法色彩對比《牧馬姑娘》突出主體的方法動靜對比,動為主體突出主體的方法虛實對比,實為主體《龍的傳人》攝影畫面的影像要素線條:畫面組織的形式構成的重要元素,在畫面中有很強的形式美感。攝影畫面的影像要素光線:光線是攝影的生命,光線是攝影成像、造型、構圖的重要手段。《太陽雨》攝影畫面的影像要素影調(diào):攝影畫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級的黑、白、灰的表現(xiàn),分高調(diào)、低調(diào)、中間調(diào) 。攝影畫面的影像要素色調(diào):畫面中形成的色彩的整體基調(diào),與人的情感有某種對應關系。《金色之秋》攝影構圖的概念攝影構圖,就是把我們所要表現(xiàn)的客觀對象,根據(jù)主題思想的要求,有機地組織安排在畫面中,使主題思想得到充分的表達。攝影構圖與繪畫構圖的區(qū)別:繪畫是一門加法的藝術,攝影是一門減法的藝術,因此,攝影又是一門選擇的藝術。思考:攝影構圖有哪些基本形式呢?攝影構圖的基本形式1、黃金分割構圖攝影構圖的基本形式2、水平線構圖:平靜、安寧、廣闊舒展的感覺攝影構圖的基本形式3、垂直線構圖:重心穩(wěn)定、莊嚴、肅穆的感覺攝影構圖的基本形式4、對角線構圖:動感、上升、延展之勢攝影構圖的基本形式5、S型構圖:優(yōu)美而富于節(jié)奏變化攝影構圖的基本6、輻射型構圖:強烈的擴張性、爆發(fā)力和動感攝影構圖的基本形式7、三角型構圖:穩(wěn)重、沉著、不可動搖攝影構圖的方法8、框架型構圖特點:強烈的形式感、縱深感光圈和景深的關系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鏡頭焦距越長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體越近,景深越小,主體越遠,景深越大。 攝影作品分析步驟一、看立意——讀懂畫面的含義,概括作品主題二、看表達——分析畫面的各種表現(xiàn)技巧1、主體對象的選擇與強調(diào)2、陪體與主體的關系及畫面環(huán)境氣氛的營造3、畫面線條的構成4、畫面影調(diào)的構成5、畫面色彩的構成6、畫面空間的經(jīng)營處理7、用光技巧分析相機使用與保養(yǎng)1、避免外力物理破壞;2、不適用時蓋向鏡頭蓋放入相機包;3、系上相機背帶;4、接圈保護作用;5、濾鏡uv鏡慮 保護鏡頭 防灰塵 改善清晰度;6、遠離磁場電視機、手機、微波爐等,影響機器性能,有屏蔽好的金屬機身;7、鏡頭不能用手碰,影響圖片質(zhì)量;8、鏡頭臟時用專業(yè)器具擦拭鏡頭紙、麂皮、氣吹等;9、氣溫過高過低時謹慎使用數(shù)碼相機,低溫變焦馬達粘連等;高溫高濕防止鏡頭短路;10、操作相機的手法要輕柔;存數(shù)卡,關機取卡;11、先看說明書。12、愛護好你的相機他會用良好的性能與持久的生命來回報你。只要你有相機, 就能拍出好照片! 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