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章 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第1節 食物鏈一、食物鏈:在一定區域內,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所形成的聯系就叫~。 食物鏈所包含的環節少,食物鏈就簡單,反之,食物鏈就復雜。二、食物鏈的一般特點:1.物鏈通常由一種綠色植物開始。2.位于食物鏈中第2個環節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動物。3.位于食物鏈中其它環節的動物大多為肉食性動物。第2節 食物網將食物鏈中相同的生物重疊起來,各條食物鏈就相互交叉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營養關系復雜的網狀結構,就個網就是食物網。食物鏈和食物網不僅反映了生物之間通過食物而形成的復雜聯系,同時還反映了物質和能量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流動情況。能量流動是單向的而且是逐級減少的,有害物質逐漸富集而增加(如DDT),生物的種類逐漸減少。能量在食物網中的流動,總是遵循這樣的規律:從綠色植物開始,流向植食性動物,再流向肉食性動物。 植食性動物動物3種類型(按食性分) 肉食性動物 雜食性動物第五章 綠色植物是有機物的生產者第1節 植物的光合作用P69 看懂“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知道P90的討論題。二氧化碳 + 水 有機物(主要是淀粉) + 氧氣(原料) (產物) 光合作用的意義: ⑴將二氧化碳和水等簡單的無機物轉變成淀粉等復雜的有機物。 ⑵將光能轉變為化學能并且儲存在所合成的有機物里。 ⑶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氣。 “恩吉爾曼”的實驗證實了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是有機物的“加工廠”。葉綠素使植物呈現綠色。綠色植物所有含葉綠體的器官在光下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其中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光合作用過程中產生的氧氣是空氣中氧氣的主要來源,地球上70﹪的氧都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節 綠色植物的生長需要水和無機鹽人們根據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種類和數量的不同,用水和各種不同比例的無機鹽配制成植物培養液來栽培植物的方法叫無土栽培。無土栽培成功的原因:培養液中含有植物生長需要的無機鹽。無土栽培的意義:節省土地,更好地滿足植物生長的需要,培養出高品質的、符合人類需要的植物。有利于植物體防止污染、害蟲。各種無機鹽對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氮:莖葉茂盛,葉色濃綠磷:籽粒飽滿鉀:莖桿粗壯,抗倒伏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是含氮、磷、鉀的無機鹽;鐵、硼等是“微量元素”,植物需要量很小,但是植物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根的作用:一是固著植物體,使莖能夠挺立;二是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供植物生長發育需要。 有些植物的根還具有儲藏、繁殖等功能。 根冠:根尖的最前端,保護作用。根尖的結構 分生區:分裂產生新細胞 伸長區:細胞體積增大 成熟區: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根如何吸水:水總是從濃度小的溶液中流向濃度大的溶液中。一般情況下,根毛細胞內溶液的濃度總是比土壤溶液的濃度大,土壤里的水滲透到根毛細胞里,再向表皮以內的細胞逐步滲透,最后進入導管。同時,土壤溶液中無機鹽也被植物吸收進入導管。 導管是植物體內輸送水和無機鹽的通道,根內的導管與地上部分莖、葉的導管相通,水分和無機鹽由導管輸送到莖、葉等其他器官中。植物的根是吸水和無機鹽的主要器官,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在根尖,而根的根尖部位的成熟區又是根結構中主要的吸水和無機鹽的部位。第六章 能量與呼吸第1節 能量的釋放和利用成年人平靜時的呼吸頻率大約為每分鐘16—18次,兒童少年大約為每分鐘20次。食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人利用,能量隨著營養物質經過人體的消化過程進入細胞,生物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時,吸入空氣中的氧氣,然后將細胞內的有機物質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同時將儲存在有機物中能量釋放出來供生命活動利用。生物體在呼吸作用過程中產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出來,可以用來維持體溫,例如人、哺乳動物維持體溫的恒定;另一部分以化學能的形式儲存在一種叫ATP的物質中,而ATP就像一個能量“儲存庫”,又像一個能量“傳遞員”,直接提供維持生物體各項生命活動的能量。呼吸是生命的標志。 呼吸作用表達式: 有機物+氧氣 二氧化碳 + 水 + 能量 (在組織細胞內)第2節 人體的呼吸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氣體交換的場所①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腔前部有鼻毛可濾去空氣中的灰塵;內表面有鼻黏膜分泌粘液不僅可以濕潤空氣,還能粘住灰塵、細菌;膜內還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可以溫暖空氣;最后進入肺內的空氣清潔、溫暖、濕潤。 ②肺泡適于氣體交換的特點:A.、每個肺泡的壁很薄,只有一層細胞構成。 B、肺泡外纏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C、肺泡的數量多,約有7億個。2.呼吸運動胸廓是由脊柱、肋骨和胸骨組成的。肋骨間有肋間肌,胸廓的底部有膈。膈肌是人和哺乳動物體內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平時所說的呼吸,是指外界氣體和肺泡內的氣體交換,這一過程是依靠呼吸運動完成的。呼吸運動包括吸氣和呼氣兩個過程。通過呼吸運動,使胸廓容積有規律地擴大與縮小,從而完成外界氣體與肺內氣體的交換。3.看表格:P124 呼吸運動中各方面的變化4.人體內氣體的交換過程:氣體能夠交換是由于氣體的擴散作用。吸氣時,進入肺泡的氧穿過肺泡壁以及纏繞在肺泡壁上的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血液流動將氧帶到身體的各個組織細胞。而組織細胞利用氧分解有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隨著血液穿過毛細血管和肺泡壁進入肺泡,再通過呼氣排出個體。P120圖6-11 氧氣肺泡里的氣體交換:: 肺泡 血液 二氧化碳 組織里的氣體交換:: 血液 組織細胞 氧氣 氧氣 氧氣外界氣體 肺泡 血液 組織細胞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5.植物體沒有專門的呼吸器官。它的所有生活著的部位都能進行呼吸作用。在萌發的種子、幼小的果實和生長旺盛的葉片里呼吸作用最為顯著。大氣中的氧和植物體內的二氧化碳主要從葉片的氣孔進出。6.比較幾個作用: 光合作用:將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為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的過程. 呼吸作用:將有機物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釋放能量的過程. 擴散作用:氣體從濃度高的地方向濃度低的地方擴散的過程.(水從濃度低流向濃度高) 蒸騰作用:綠色植物通過葉片的氣孔將水分向外蒸發的過程.看:P122表格(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比較)一般情況下,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總是比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機物多。 水在人體內含量最多,約占人體體重的60%—70%三個70% 人體所需能量的70%以上是由糖類氧化分解提供的。 地球上70﹪的氧都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節 日 及 稱 呼1.△△2月2日是“世界濕地日”。(說明:△△代表該內容是較高要求。)2.駱駝生活在干旱的沙漠,素有“沙漠之舟”的稱呼。3.△△濕地生態系統——“地球的腎”。4.啄木鳥被人們稱作“森林醫生”,貓頭鷹被人們譽為“農田衛士”。5.綠色植物細胞中的葉綠體被稱作有機物的“加工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