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Ⅰ、交通運輸方式:公路運輸、鐵路運輸、管道運輸·比較項目秦嶺一淮河以北秦嶺一淮河以南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等1月均溫低于0°高于02、鐵路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年降水量低于800毫米高于800毫米3、交通運輸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亞熱帶、熱帶季風氣4、鐵路干線—一熟記“三橫五縱”P9I圖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候南北向:京滬線、京九線、京哈一京廣線、焦柳線、寶成一成昆線主要地形平原與高原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東西向:京包一包蘭線、隴海一蘭新線、滬杭一浙隨「植被類型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一湘黔一貴昆線河流流量大5、重要鐵樞組:北京、鄭州、徐州、株洲、成都和蘭「河流結冰小有州(經過的鐵路線)(見書P1)無期、農業的部門分為:種植業、畜牧業、漁業、林業。比較項目秦嶺一淮河以北秦嶺一淮河以南7、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一年一熟或兩年8、我國四大牧區:青海牧區、西藏牧區、新疆牧區和作物熟制年兩至三熟農內蒙古牧區。耕耕地類型早地水田9、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地區在長江中下游平原制糧食作物小麥水稻10、三大林區:西南和東北是天然林區;東南是人工林度|汕料作物花生汕菜糖料作物1、工業一—國民經濟的主導甜菜I2、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集中在沿海地區傳統民居坡小,墻厚坡大,墻體高13、四個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基地導致南北方農作物耕作制度和生產差異的主要原因氣候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上海是仝國最大的城市,是滬寧杭工業區的核心。)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自然差異和人文差異l4、北京的中關村是我國最早建立的高新技術試驗區八年級下冊地理復習提綱第六章北方地區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1、氣候類型: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寒1、秦蛤——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①我國南方地區和冷干燥,夏季炎熱多雨。降水季節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②大致相當于我國冬季1月0℃等溫線;③我國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的地方2、東北平原在冷濕的環境下,發育了肥沃的黑色士壤,④是我國半濕潤地區和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我國暖溫人們常把東北平原稱為“黑土地”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3、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常被稱為“黃土地”2、四大地理區域(能識圖)4、重要的旱作農業區:北方地區降水偏少,耕地多為(1)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臧地區、西旱地。糧食作物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谷子等。經濟北地區作物有甜菜、棉花、大豆等。(2)四大地理區域的分界線: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自然災害及成因: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降水較少,是秦嶺一一淮河一線,主導因素是氣溫和降水。且集屮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嚴重。北方地區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主導因素是夏季風的影響。第二節“白山黑水”一一東北三省青藏地區和其他三大地區分界線是地勢級階梯分1、東北三省包括:A黑龍江省,B吉林省和C遼寧省界線,即昆侖山一祁連山—橫斷山脈。2、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山河大勢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