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走進青藏地區——地理位置、范圍青藏高原青藏地區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許多山峰高達七八千米,被稱為“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走進青藏地區——自然環境海拔最高的牧區——自然環境(氣候)高原山地氣候冬寒夏涼,降水量少且分配不均,干濕季明顯讀左圖,說明拉薩冬季、夏季氣溫的特點,與同緯度的成都相比有什么不同。拉薩冬季寒冷,平均溫度在0 ℃以下; 夏季涼爽,平均氣溫在15 ℃左右;明顯低于同緯度成都的平均氣溫。走進青藏地區——自然環境(氣候)青藏地區是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區。3030草場廣布青藏地區地勢高,氣溫較低,年降水量不高,草原面積廣大,牧草質量高,牧草的營養成分含量高。資料:青藏地區耕地面積占全區面積的0.5%,而牧草地卻占全區面積的62%。走進青藏地區——自然環境(資源)閱讀課本65頁閱讀卡,分析青藏地區的牧草特點及形成原因。結合左邊地圖和資料,說一說資源特點。牧草質量高地形:氣候:資源:青藏地區適合發展畜牧業的有利自然條件畜牧業 (支柱產業)因地制宜青藏牧區——海拔最高的牧區青藏地區的主要畜種有哪些?藏綿羊能適應高寒、缺氧、低氣壓的特殊高原環境。牦牛藏山羊高原之舟思考:它們在適應青藏地區自然環境方面有什么優勢?結合P65-66相關的圖文資料,說說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是怎樣影響當地人們的衣、食、住、行的。自然環境:牧業生產: 藏袍高原晝夜溫差大適于在馬背上活動 藏北牧民圍著火爐正在吃手抓肉 藏式孜然烤羊腿 酥油茶傳統飲食以牛羊肉為主香辣牦牛肉 自然環境:營養價值高、熱量多,能抵御高寒嚴酷的環境。糌粑自然環境:牧業生產:抵御高原上的風和寒冷。可滿足游牧生活需要,方便遷移。自然環境:牧業生產:草原遼闊; 牦牛可以臥雪御寒,體矮身健,能負重爬山。藏 袍牛羊肉、酥油茶、糌粑、青稞酒帳 篷高原晝夜溫差大;適于在馬背上活動脂肪含量極高的食物,可以抵御寒冷 用牦牛毛制成,能抵御高原上的風和寒冷;滿足游牧生活的需要,方便遷徙。馬、牦牛體矮身健,能爬山負重 是什么 為什么(結合自然環境和牧業生產)衣 食 住 行 如何認識區域?區域的位置與范圍區域的自然條件區域的人文特色(生產、生活)感受區域的發展青藏鐵路是 戰略的標志性工程。 青藏鐵路東起青海西寧市,南至西藏拉薩市,全長1956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被譽為“天路”。 2006年7月1日建成通車。西部大開發青藏鐵路青藏鐵路的開通給青藏地區帶來哪些影響?經濟: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民族:畜牧業產品大多在本地銷售牧區的牛羊肉產品走向了全國促進西藏資源開發和經濟快速發展;改善沿線人民生活;加強西藏與各地的文化交流;促進藏族與各民族的交流,有利于民族團結。 近年來,國家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視草原生態保護與建設,通過轉變畜牧業發展方式,大力發展草牧業。如何發展“草牧業”:①精細人工草業,選擇不多于10%水熱條件較好的土地大力發展人工草地,建立現代草產業;②現代化肉奶業,利用人工草地提供的優質牧草,建立現代化的畜牧業生產和有機畜產品加工基地;③特色生物產業,結合地區特點,開發具有高經濟價值的特色果蔬和中草藥種植,建立綠色食品生產和加工基地,發展民族藥業;④草原文化旅游產業,草原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造就了特有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文化,通過保護90%以上的天然草地,恢復天然草地的秀美風光,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產業;⑤草—牧—科—工—貿聯營體,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城市建立大型有機食品專賣超市和電商平臺,直銷草原優質農畜產品,實現草原產品與大城市消費市場鏈接。在部分牧區,牦牛住進了高寒牧區牲畜棚圈,牧草質量得到提升,牧業生產能力較以往大大提高。自給自足、靠天養畜的牧業方式草牧業精細人工草業,建立現代草產業建立現代化的畜牧業生產和加工基地特色生物產業,如特色果蔬和中草藥種植發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產業在大城市建立大型有機食品專賣超市,直銷農畜產品。“農牧民安居工程” “精準扶貧” “精準脫貧” 高寒的自然條件牧民的生活主要畜種青藏鐵路海拔最高的牧區(畜牧業發達)高寒草場廣布衣食住行 現代化生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視頻]青藏鐵路:世界屋脊上的運輸大通道.mp4 探訪藏區牧民定居點扎次多吉的幸福新生活.mp4 海拔最高的牧區.ppt 韓紅-天路.fl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