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三課第二課時《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本課錄制龍泉市第二中學余靈玲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封建社會的危機龍二中余靈玲近代前夜中國近代:指中英鴉片戰爭(1840年)開始到南京國民黨政府覆亡(1949年)中間這段時間。近代前夜:指中英鴉片戰爭(1840年)前。19世紀早期,英國煤礦使用蒸汽機作為礦坑升降動力。中國英國手工生產的自然經濟資本主義機器大工業資料1康熙帝視察蘇州之后認為,當地從事農業的人少,從事工商業的人多,民風奢華。他敦促當地官員努力糾正這種社會現象。雍正帝認為市場上多一個商人,田地里就少一個農民。他多次強調:“農為天下本務,而工商皆末也”資料2《大清律例》規定,礦冶業只限本州縣人經營,“如有別州縣民人伙眾越境采取,聚至30人以上”,為首者發配充軍。清政府還規定,私人擁有織機不得超過100張,且每張織機需要納稅50兩,若超過100張織機,則以違反律例來論處。1、從上述內容看,清朝統治者對民間工商業的發展有哪些擔憂?2、清政府對民間工商業發展所采取的措施會有什么后果?商業不能生產糧食,且容易與農業爭奪勞動力;發展商業容易滋生奢華之風敗壞社會風氣;跨界招工容易給社會管理帶來隱患。1、強化了自然經濟形態,導致大量資本投向土地,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土地兼并;2、影響了農產品和手工業產品的流通;3、阻礙了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4、拉大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差距。雍正祭祀先農壇圖經濟上推行“重農抑商”政策(1)閉關鎖國政策的含義:明清統治者嚴格限制對外貿易,禁止同外國互通有無的一種對外政策。嚴格限制≠絕對禁止(2)閉關鎖國政策實行的原因:經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思想上:統治者盲目自信軍事政治上: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資料1乾隆末年,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第一位,人口占世界1\3。農業、手工業、貿易、城市發展等都居于世界先進水平,對外貿易長期出超。資料2乾隆帝在答復英國使團的通商請求時說:“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與外夷互通有無有。”英使馬戛爾尼邀請大將軍福康安觀看自己隨行衛隊的歐洲火器操法,福康安卻說:“看亦可,不看亦可,這操法諒來沒有什么稀罕!”根本原因直接原因(3)閉關鎖國的過程:①清初:嚴厲的海禁政策②清統一臺灣后:開放寧波等地,但有嚴格限制③英商在寧波貿易后:廣州一口通商廣州十三行是唯一的清政府對外貿易機構(4)“閉關鎖國”政策會產生哪些影響?積極影響:在抵御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消極影響:阻礙了中國的發展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失去了想西方學習先進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的機會,導致國家閉塞,使中國逐漸落伍于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開放則興閉關則衰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二的大帝國,不顧時世,安于現狀,人為隔絕于世界并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樣一個帝國注定最后要在一場殊死搏斗都被打垮。——馬克思社會危機有怎樣的表現?人口的迅速增長與土地兼并嚴重的矛盾突出;政治腐敗黑暗,皇室鋪張揮霍,官場腐化奢靡,武裝力量削弱;發生了大大小小數十次農民起義.導致近代前夜危機的原因?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皇權膨脹,君主集權以農為本,重農抑商文化專制,八股取士閉關鎖國,嚴控外貿課堂小結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經濟危機: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占主導地位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外交危機:推行“重農抑商”原因影響清中后期統治危機:人口增長與土地兼并嚴重的矛盾突出政治腐敗黑暗農民起義不斷3在筆記本上完成精講精練作業以及填空題作業(任課老師會發群里)2背誦本課知識點(任課老師會發群里)1在筆記本上梳理本課的課堂筆記課后作業所有的作業都要以本班任課老師要求的方式進行打卡哦感謝聆聽5.3.2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背誦內容近代前夜的危機的表現經濟危機”①自給自足的農耕經濟仍占主體地位②統治者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影響:阻礙商品經濟的發展;★外交危機:閉關鎖國含義:關閉國門,嚴格限制對外貿易★原因:①清朝統治者以“天朝上邦”自居,自認為無需同外國通商買賣。統治者盲目自大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居民聚集力量抗清表現:①清初實行海禁政策。②清朝統一臺灣以后,開放四個港口③只開放廣州一處為通商口岸★影響:①在抵御西方殖民者侵略方面發揮一定作用②限制了對外貿易和航海事業的發展,使中國更加閉塞,停滯,遠離世界發展潮流啟示:封閉就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要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對外學習交流,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清朝中后期統治危機土地兼并、社會矛盾尖銳;政治腐敗黑暗,官場腐化奢靡;軍事削弱;數十次起義新課標第一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3.2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pptx 5.3.2近代前夜中國封建社會的危機背誦內容.docx 乾隆大賞英國馬戛爾尼使團后,正式宣布閉關鎖國_超清.mp4 近代前夜的危機上課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