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明確哲學的內容來源于時代,是時代經濟政治的產物;理解哲學發展與時代經濟政治變化發展的聯系;領會真正的哲學成為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的原因,識記并理解真正的哲學的社會變革作用。能力目標:運用哲學思維分析事件的 抽象能力;理論聯系實際,將哲學結合當時的政治經濟來分析;培養辯證思維方式,哲學與時代的相互作用;遷移知識能力,將政治觀點與歷史知識融會貫通;歷史分析法,運用歷史的眼光看待真正的哲學。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關注時代實踐和理論的發展,對其進行理論性的思考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向往熱愛馬克思主義哲學等真正的哲學。◆重點:哲學與時代的聯系。◆難點:理解“真正的哲學”、哲學與經濟政治的聯系。◆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質疑探究法、講授法。◆教學過程:一、導入:在第一課中,我們學習了哲學與生活的關系是什么?第三課我們將學習哲學與時代的關系。先介紹哲學與時代的一般關系,再介紹馬克思主義哲學與那個時代的關系。真正的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精華,故本框題目為《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注意:關鍵詞:“真正的”不是任何的,“自己的”不是其他的或任何時候的,“精華”不是糟粕。二、內容教學(一)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1、情境導入,問題提出。材料一:新文化運動 (1915—1923年)是在20世紀早期中國文化界中,由一群受過西方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革新運動。這一時期,在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敗后,列強支持袁世凱稱帝,加緊侵略中國,中國先進分子為改變這種局面尋找新出路;經濟方面,中國資本主義在一戰期間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在中國實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發展;思想文化方面,隨著新式學堂的建立和留學風氣日盛,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被介紹到中國。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國民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 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共和政體。因此,新文化運動的出現既是當時特定歷史時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諸因素作用的產物,也是近代中國經歷長期的物質、思想準備基礎上的必然結果。請一 、二三組同學分別就第(1)問、第(2)問探討并回答:(1)結合歷史知識,請概述新文化運動產生的時代背景。(2)運用《文化生活》知識,說明文化與經濟 政治的聯系。試說明哲學與經濟政治的聯系是怎樣的?2、合作探究、形成意念。 (1)經濟上:中國資本主義得到一定的發展,資產階級要求實行民主政治治國,反對專制制度;政治上,辛亥革命后,列強侵略中國,知識分子為救國圖存而尋找出路;思想文化上,歷經辛亥革命,人們覺悟到要求民主共和,要普及現代民主觀 念,必須反對封建思想和專制制度。新文化運動是當時經濟政治思想作用的結果,是當時的產物。(2)文化與經濟政治關系:①經濟政治決定文化,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文化會反作用于經濟和政治。②而哲學屬于文化范疇,經濟政治決定哲學,哲學是經濟政治的反映,哲學會反作用于經濟和政治。任何哲學都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上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問: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其原因是什么?第一、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二、牢牢地把握了時代的脈搏 。第三、正確地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判斷真正的哲學的標準是什么?其關鍵在于看它能否反映時代要求,是否代表時代主流和歷史發展的前進方向,而非它的個別錯誤結論。如古希臘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即使它只是一種猜測,將抽象問題簡單化,但它仍然是自己時代的精神精華。3、觸類旁通,深化理解。你能舉例說明哲學是自己 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么?如:教材第16頁里“百家爭鳴”思想的出現背景( 各階級和集團的經濟政治地位、政治態度不同等)、科學發展觀的提出形勢(唯GDP論、經濟增長論等)、社會主義 和諧社會理論的提出現實(社會矛盾多新雜等)。過渡:我們上節課提及辯證唯物主義,物質和意識是相互作用的。意識對 物質具有反作用,那么,真正的哲學作為精神精華,對時代有何作用呢?(二)社會變革的 先導。1、情境導入,問題提出 。有人這樣概括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2)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這過程中受到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3)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準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4)后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榮。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不過,新文化運動中的先進分子,大多有一些偏激情緒,對東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著絕對肯定或絕對否定的偏向,這種看法一直影響到后來。閱讀上述材料,請探討回答: (1)新文化運動能成為時代精神上的精華,是因為它有什么特點?(2)新文化運動的進步性很多,你可用哪些詞語來描述呢?2、合作探究、形成意念。(1)它屬于真正的哲學范疇,它正確反映了任務和要求,把握了時代脈搏,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2)歸納為兩方面:批判(破舊)和塑造引導(立新)。剔除、開創、樹立、引領……哲學的社會變革作用可歸納如下:(1)批判功能: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舊制度和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破”)(2)還體現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的未來;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化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立”)總之,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客觀要求和歷史趨勢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的變革。3、觸類旁通,深化理解。你能舉例說明哲學作為變革的先導嗎?如:①文藝復興運動,啟蒙思想運動。 在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之前,最早在歐洲興起文藝復興運動,而后在法國爆發了資產階級啟蒙運動,最后資產階級將封建地主階級打倒了。②馬克思主義。在資本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轉變的過程中有馬克思主義的指導。③毛澤東思想。中國革命和建設也離不開毛澤東思想的指導。④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這是1978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兩個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們都始終不渝地遵循)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兩種執政指導思想的討論,實質上是文化大革命路線和實施經濟建設的改革開放路線的較量。首先,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催生了一場廣泛而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也開啟了一個改革開放的新時代。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社會的重大變革前,都有一種思想、一種哲學在充當前鋒、排頭兵,它對社會變革的產生起到一 種獨特的作用。課堂小結3.2 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和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2、能力目標:通過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和基本特征的學習,培養學生鑒別理論是非的能力,進而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分析和解決生活實踐中的問題。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首要和基本的觀點,培養學生在實踐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科學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什么是真正的哲學?當今時代的真正的哲學是什么?播放中國共產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視頻。二、講授新課(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預習思考:馬克思主義哲學誕生于什么時期?它為什么能在這一時期形成?是哪些條件促成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小組自主探究完成:馬克思主義哲學并不是自發產生的,其產生是一定的條件的,既有客觀條件,又離不開主觀條件。客觀條件主要有三方面:(1)階級基礎: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展。(2)自然科學基礎:三大發現和自然科學的巨大進步。(3)直接理論來源: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與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探究討論:(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不是繼承和發展了黑格爾辯證法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學生合作討論。不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德國古典哲學不是簡單地加以拼湊,而是進行了徹底的改造。首先,拋棄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對他的體系和范疇進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同時,馬克思和恩格斯克服了費爾巴哈的形而上學,改造了他的人本主義唯物論,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思考問題:(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有什么重大意義?探究: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思想都具有什么局限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思考:1.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無論辯證法還是唯物主義,都具有那些局限性?馬克思主義哲學怎樣克服了它們的缺陷?馬哲產生以前的唯物主義,最大的缺陷有二:形而上學性、唯心史觀.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以前的辯證法,最大的缺陷:與唯心主義結合在一起。馬哲確立了科學的實踐觀,克服了它們的缺陷.堅持實踐的觀點,指出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提出了辯證的唯物論。堅持實踐的觀點,指出了社會生活在本質是人民群眾的實踐,拋棄了英雄史觀,提出了唯物史觀。 堅持實踐的觀點,指出物質是世界變化發展的主體,提出了唯物的辯證法。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第一次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有機統一,實現了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問題探究】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它正確反映了物質世界的本質和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革命的?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思考題:產生于19世紀中葉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否已經過時了?為什么?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開放的理論發展的理論,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隨社會條件的變化而變化。你知道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的過程,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重大理論成果。(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產生的偉大理論成果,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精髓——實事求是活的靈魂——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1.鄧小平理論主題——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精髓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2.“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主題: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本質——立黨為公、執政為民。3.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4.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2020學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3.1 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上的精華 教案.doc 2019-2020學年人教版政治必修四:3.2 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