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一年級下學期生物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一年級下學期生物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初一年級下學期生物復習提綱
第8章人體的營養
第1節人的食物
1、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包括: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六大類。其中,糖類、脂肪、蛋白質被譽為“三大產熱營養素”。
2、兒童缺鈣或者缺乏維生素D可能患佝僂病,成人則患骨軟化癥。鈣主要從奶制品,深綠色蔬菜和豆制品中獲得。
3、缺鐵可造成缺鐵性貧血,另外血液中紅細胞數量不足或者血紅蛋白不足也可導致貧血。
4、糖類是人體內重要的供能物質,主要是從谷物和薯類中獲得。
5、蛋白質是生命的體現,是構成人體的最基礎的物質。蛋白質主要是從瘦肉,魚,奶類,蛋類和豆類中獲得。
6、維生素不參與人體的構成,也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不能缺乏。當人體缺乏維生素A時,可能患夜盲癥,此時應該多吃豬肝等動物肝臟。
7、缺乏維生素C時,可能患壞血病,如牙齦出血,此時應該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8、缺乏維生素B1時,可能患腳氣病,此時應該多吃出粗糧。
第2節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
1、消化系統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
2、消化腺:唾液腺分泌唾液,胃腺分泌胃液,肝臟分泌膽汁,胰腺分泌胰液,腸腺分泌腸液。
3、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在消化道中水解成可以吸收的小分子物質的過程為消化。
4、口腔內能消化的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麥芽糖。
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質
小腸:人體主要的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場所。小腸長約4—6米,內表面有環形縐襞,縐襞上有小腸絨毛,使小腸消化和吸收的面積大大增加。在小腸內淀粉分解為葡萄糖,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5、胃內開始消化的是蛋白質。
6、營養物質的吸收:口,咽,食道幾乎沒有吸收功能
胃:吸收少量的水分和酒精
7、小腸:吸收全部的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以及大部分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消化腺),肝臟分泌的膽汁不含消化酶,但對脂肪的消化起到促進作用。
第3節合理膳食
1、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都屬于營養失調,造成營養失調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飲食習慣和不良的飲食結構。
4、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是:食物多樣,谷物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常吃奶類及豆制品,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葷油。要清淡少鹽,食品清潔衛生。
第9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
第一節血液
1、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血細胞有三種: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
2、紅細胞呈紅色是因為其中含有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因此,紅細胞有攜帶氧氣的能力。血紅蛋白的含量為:成年男子:120—160克/L,成年女子:110--150克/L.
3、白細胞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血液中的含量為4—10×109個/L,當人體有發炎癥狀時白細胞的數量明顯增加。
4、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促進凝血,加速止血。血液凝固后,血塊周圍淡黃色的液體為血清。與血漿相比較血清中不含蛋白質。
5、人體一次失血低于400 mL以下對身體不會造成大大影響,而一次血達1200—1500mL就會危及生命。
6、 ABO血系包括A、B、AB、O四種血型,輸血以同型輸血為原則。輸血時若血型不同,可導致紅細胞凝聚成團(即凝聚反應),從而危及生命。
7、紅細胞的數量為:成年男子:5.0×1012個/L,成年女子:4.2×1012個/L,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不足時,可以引起貧血。
第二節血液循環
1、動脈血管管壁厚,彈性大;靜脈血管彈性小,在四肢靜脈血管的管壁內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靜脈瓣;毛細血管數量多、分布廣,管壁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
2、血液循環的動力器官——心臟。心室壁最厚的是左心室。
3、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稱為心率,如某人心率為70次?分,此時心臟跳動了70次,心房和心室各收縮和舒張了70次。
4、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心肌發達,搏動有力,每搏輸出量大。劇烈運動時主要通過提高每搏輸出量來提高心輸出量。
5、血液循環可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體循環中的物質交換:血液在的氧氣進入組織,組織中的二氧化碳進入血液;肺循環中的物質交換: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在的進入肺泡,肺泡在的氧氣進入血液。
6、在血管內流動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側壓力為血壓。以收縮壓/舒展壓來表示。
7、在安靜狀態下收縮壓常常超過了17.3KPa(或130mmHg)或舒展壓常超過12KPa(90mmHg)就認為是高血壓。
第10章人體的能量供應
第一節食物中能量的釋放
1、每個細胞利用氧氣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即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主要意義在于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第二節人體細胞獲得氧氣的過程
1、人體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即為呼吸。
2、呼吸由呼吸系統來完成,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呼吸組成。
3、肺是呼吸系統的重要器官,是完成氣體交換的場所,其基本功能單位或基本結構是肺泡。
4、肺通氣即平時所說的呼吸,是通過呼吸運動來完成。
5、呼吸全過程包括四個步驟:肺通氣、肺換氣、氣體在血液中的運輸、組織內氣體交換。
6、氣體交換是通過氣體的擴散作用完成的。肺換氣時,血液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肺泡,肺泡內的氧氣擴散到血液,使靜脈血轉化為動脈血。
7、氧氣是由血液中的紅細胞來運輸的。
8、在組織氣體交換中,血液中的氧氣擴散到組織,組織中的二氧化碳擴散到血液中,使動脈血轉化為靜脈血。
.第11章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第一節人體新陳代謝產生廢物
1、人體將新陳代謝廢物排出體外的過程稱為排泄,如排出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尿素等。
2、排泄的途徑有三:少量的水、二氧化碳由呼吸系統以氣體形式排出;部分水、少量的尿素、無機鹽由皮膚以汗液的形式排出;大部分水、尿素、無機鹽以尿液形式由泌尿系統排出。
第二節尿的形成與排出
1、腎臟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場所。
2、腎臟的基本功能單位是腎單位。
3、尿液的形成過程包括:一、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形成原尿;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4、原尿與血液相比較,原尿中缺少的是蛋白質和血細胞,其它的成分兩者相似。
5、尿液與原尿相比較,尿液中缺少的是葡萄糖。
6、泌尿系統排出尿液,其重要意義在于:排出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調節體內水分和無機鹽的平衡。
7、排尿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灰質,并受大腦皮層的控制。
第三節皮膚的汗液分泌
1、皮膚的表皮由上皮細胞構成,沒有血管和神經的分布。
2、皮膚破損時,生發層細胞可以分裂產生大量的細胞進行組織的修復。
3、皮膚的真皮含有大量的血管和神經,并含有大量的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
第12章人體的自我調節
1、人體的自我調節包括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2、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3、神經原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它的基本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神經沖動。
4、人體內神經興奮的傳遞是以神經沖動的方式進行。
5、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
6、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組成。
7、非條件反射是動物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唾液分泌反射、排尿(便)反射、縮手反射、眨眼反射等。
8、條件反射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加以條件刺激所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9、條件反射必須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才能完成。
10、大腦皮層中,為人類所特有的神經中樞是語言中樞。
11、能夠對語言、文字的刺激建立條件反射,是人類最突出的特征。
12、視覺形成于大腦皮層中的視覺中樞。
13、近視的原因是眼球前后徑過長或者晶狀體曲度過大,可佩帶凹透鏡來矯正。
14、外耳與中耳的分界是鼓膜。舌是人體的味覺器官。
15、內分泌腺是一類沒有導管的腺體,其分泌物直接進入血液循環。
16、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能引發巨人癥,分泌過少則能引發侏儒癥。
17、成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能引發肢端肥大癥。
18、進入青春期后男女出現各自所持的特征,這是性腺分泌性激素的結果。
19、幼年時期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少能引發呆小癥。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則稱為甲亢。
20、甲狀腺激素合成需要碘,如果缺碘,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不足,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即大脖子病。可采用食鹽加碘、常吃海生植物來預防和治療。
21、胰島是胰腺上教育分泌能力的細胞群,分泌胰島素。胰島素分泌不足時,導致糖尿,可采用注射胰島素來治療。
第13章健康生活
1、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2、吸煙、酗酒、吸毒是當今社會的三大公害。
3、5月31日為“世界無煙日”,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
4、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能夠在人與人或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
5、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基本環節:(1)傳染源:能散播病原體的人或動物;(2)、傳播途徑,主要有空氣傳播(如:流行性感冒)、飲食傳播(如:蛔蟲病)、接觸傳播(如:艾滋病)、土壤和生物媒介傳播(如:傷寒病);(3)、易感人群,對某一疾病缺乏免疫力的人。破獲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即可終止傳染病的流行。
6、控制傳染病的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者。
7、非特異性免疫是先天具備的,如皮膚和黏膜的屏障作用,白細胞的吞噬作用、溶菌酶的殺菌作用。
特異性免疫是后天獲得的,又稱獲得性免疫。一種抗體只能殺死一種特定的病原體。如,患過麻疹的人,再也不會患麻疹。
免疫是人體的一種生理功能,人體依靠這種生理功能識別“自己”和“非己”成分從而破壞或排除體內抗原物質,以及體內異常細胞,維持內環境的穩定。
9、心血管疾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
10、計劃免疫是依據國家對消滅傳染病的要求,對易感人群有計劃的進行預防接種,從而達到消滅傳染病的目的。
第14章人在生物圈只的義務
1、不合理、不科學地利用土地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質量下降,影響生物圈的穩定。
2、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循環中,森林起到核心作用。森林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增加濕度、制造氧氣、凈化空氣、減弱噪音。
3、環境污染使環境惡化,因此保護生物圈刻不容緩。對生物資源進行保護和科學的管理,根本目的是為了使資源得到可持續發展和合理利用,為此要做出長遠的生態規劃,采取有效措施恢復、重建或改建生態環境。
4、對生態環境的調查、監測、評價和預測,是保護生物圈的前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忠市| 广安市| 炎陵县| 中宁县| 精河县| 湟中县| 原平市| 呼和浩特市| 新乡市| 天全县| 定州市| 墨玉县| 雷波县| 北碚区| 北票市| 嘉定区| 德州市| 富裕县| 秀山| 鄯善县| 咸宁市| 连山| 达孜县| 淮滨县| 阿鲁科尔沁旗| 项城市| 库尔勒市| 开江县| 铁力市| 含山县| 杂多县| 馆陶县| 泗阳县| 江城| 尉犁县| 江陵县| 汉阴县| 东明县| 普格县| 永兴县|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