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政治權利與義務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教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公民法定的政治權利和自由的內容,我國公民法定政治性義務和內容。2、理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重要性;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二)能力目標能夠運用辯證的觀點認識自由與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樹立負責任的公民意識,培養遵紀守法的習慣和意識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公民政治權利與義務的內容,公民參與政治生活應把握的基本原則教學難點:理解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對于公民的意義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預習本節知識點某市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工作于9月份啟動。選舉工作啟動前,市人大常委會就“優化代表結構,增加透明度”等問題,在網上公開征求意見。【問題探究】該地有位中學生小可,非常想參加這次選舉,但對選舉權不太清楚,也不知選舉人大代表需具備哪些條件。你能告訴他嗎?假如你是該市公民,你能就“公正選舉問題”發表意見嗎?為什么?如果人大代表的換屆選舉中出現了賄選、徇私舞弊等現象,你該怎么辦?你在針對此次選舉發表意見時,應注意什么問題?若有人詆毀我國的選舉制度,你該怎么辦?(二)、講授新課1.我國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權利內容意義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公民依法享有選舉國家權力機關代表和被選為國家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是公民①基本的民主權利,行使這個權利是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和標志政治自由公民有②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是人民行使當家作主權利的重要方式,是社會主義民主的具體表現監督權包括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③控告權和檢舉權等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點撥 權利≠權力。前者屬于法律概念,后者屬于政治概念。兩者的區別:第一,權利的主體不是特定的,而權力的主體是特定的;第二,權利的內容比權力的內容廣泛;第三,權利可以放棄,權力不能放棄。2.我國公民必須履行的政治義務內容意義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是我國順利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④根本保證,也是實現公民的政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重要保證遵守憲法和法律憲法和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志相統一的體現,是公民根本的⑤行為準則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重要保證,是公民⑥愛國的表現,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保衛祖國的需要點撥: 權利、義務≠政治權利、政治義務。權利與義務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政治權利與政治義務是指公民在政治生活方面的權利與義務。3.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1)基本原則原則內容要求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平等地履行義務,平等地⑦適用法律平等是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屬性,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一方面,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另一方面,要樹立⑧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把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結合起來。當二者發生矛盾時,個人利益要服從國家利益 (2)主要內容: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參與社會主義⑩民主政治建設;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1.正確理解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政治權利理解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①不是所有公民都有選舉權,必須同時具備國籍條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年齡條件(年滿十八周歲)、政治條件(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②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還包括公民可以依照法律程序罷免那些不稱職的人大代表。③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選舉或被選為人大代表的權利,而不是選舉或被選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國家領導人、村(居)委會成員的權利政治自由自由是相對的,沒有脫離法律約束、絕對的自由監督權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2.正確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1)明確內涵:是指在法律實施上的平等,即在公民守法和國家司法上的平等,而不是在立法上的平等。(2)不是平均: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不是指絕對的平均主義,不要把平等理解為享有同樣的權利和履行同樣的義務。(3)反對特權:我國憲法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在法律面前沒有特殊的公民。(4)現實表現:由于種種原因,男女之間、民族之間、地區之間還存在著事實上的不平等,要消滅這種不平等,需要從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努力。(5)樹立觀念:公民民主法治理念的養成是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必須培育民主精神、規則意識,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3.正確把握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關系統一關系在我國,公民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二者不可分離對應關系權利與義務在法律關系上是相對應而存在的,權利與義務都是實現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徑同一關系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權利的主體,又是義務的主體互補關系權利的實現需要義務的履行,義務的履行確保權利的實現要權利意識要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求義務意識要樹立義務意識,自覺履行公民義務課堂小結:一.政治權利和義務:1.我國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特點。2.我國公民政治權利和義務的地位。3.我國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政治自由: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監督權:批評權、建議權、申訴權、控告權、檢舉權。4.我國公民的政治性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1)遵守憲法和法律(2)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 (3.)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5.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1)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則。(2)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原則。(3)堅持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1.1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識記國家的本質、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理解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民主與專政的關系。運用生活實際說明我國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分析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意義。2、能力目標:提高辯證分析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和從現象到本質的能力。3、情感目標:通過學習體會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激發愛國熱情,堅定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立場,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教學難點:我國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分析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意義。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預習本節知識點材料一美國先后多次在聯合國人權會議上,拋出《中國人權狀況》指責中國的人權狀況,報告稱中國政府通過犯罪指控來禁止“維權人士”活動。中國人權代表團予以了有力的反駁,指出我國尊重和保障人權,而且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最基本的人權)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權利得到保障;少數民族的權利得到保障……材料二人民民主專政具有專政的職能。我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依照國家憲法和法律,對危害國家安全的敵對勢力、敵對分子和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秩序的犯罪分子進行鎮壓、制裁、改造和監督,以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完全是正義的。請思考(1)結合近年來我國人權事業取得顯著進步的事實,駁斥美國等國家的謬論。(2)結合材料,談談對人民民主專政具有專政職能的理解。、講授新課我國的國家性質1.國家性質和我國的國家性質2.地位:人民民主專政是我國的國體,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中具有決定性的意義。3.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與特點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我國人民民主專政根本不同于剝削階級掌握的國家政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擁有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的權利,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4.人民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我國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隨著經濟和社會發展,公民的合法權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實現。5.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的原因(1)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作為四項基本原則之一,是我國的立國之本,是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已被載入憲法。(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政治保證。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確保人民當家作主,調動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積極性,維護國家長治久安。注意:(1)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了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決定了我國政府的性質、宗旨、工作原則及其職能;決定黨的宗旨、執政理念;決定我國的政體、政黨制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以及我國的外交政策。在回答涉及以上相關知識的問題時,一般應答出國家性質的決定作用。(2)我國的國家性質不是人民民主專制。(3)不能將人民民主的特點與人民民主專政的特點相混淆。(4)如何全面把握“人權”的有關知識?①主權高于人權,而不是人權高于主權。國家主權決定公民人權,擁有主權是享有人權的前提和基礎,人權是一國主權的體現。②人權的本質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③人權的實質內容和目標是人的生命權和發展權。④生存權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是公民最基本的民主權利。二者不可混淆。⑤人是生而平等的,但世界各國的人權標準是不同的,因為人權是具體的、相對的。⑥我國人權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體現了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但不能說公民的權利“擴大”了。(凡說政府權力或公民權利擴大或縮小的都是錯誤的)。課堂小結:1.3政治生活:自覺參與(教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記: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內容。2、理解: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作用。(二)能力目標能夠運用辯證的觀點認識自由與法律、權利與義務的關系(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樹立負責任的公民意識,培養遵紀守法的習慣和意識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內容。教學難點:理解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則對于公民的意義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公民在享有政治權利的同時,也應自覺履行政治義務,在參與政治生活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那么,政治生活離公民遠嗎?公民自覺參與政治生活的內容有哪些?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參與政治生活呢?(二)、講授新課一、置身于政治生活『情景設置』我們身邊的同齡人,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參與政治生活。見教材第11頁鏡頭一、鏡頭三、鏡頭四。『合作探究』政治生活距離我們的生活遙遠嗎?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師生互動』學生參與政治生活,看似很遙遠的的事情,但其實政治參與就在我們身邊。中學生應該以熱情的態度、不同的方式積極參與政治生活。二、當代中國公民的政治生活『情景設置』材料一見教材第11頁鏡頭二。材料二高三學生小王已年滿18周歲,聽到自己村里正在進行村委會選舉,就主動返回家鄉參加投票選舉自己信賴的當家人。當有人企圖給他送禮進行賄選時,他嚴詞拒絕了。材料三高二學生小李利用近兩年的時間進行調查研究,在領導和有關專家的幫助下,先后向國家發改委“十二五規劃”建言獻策辦公室遞交了兩份建言獻策,分別是《基礎教育階段,進一步推動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從而保護和培養中小學生的自主創新素養》、《關于拓展紅色旅游產業的建言獻策》》。材料四高一學生小雪非常關心國家大事,她精心收集釣魚島的歷史和現實的資料,自費在校園里舉辦了一場名為《釣魚島的前世和今生》的圖片展,受到師生的好評。『合作探究』結合教材知識,概括當今中國人的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有哪些?上述中學生的活動,分別屬于其中哪一項?談談你將如何向這些同齡人學習,自覺參與政治生活?『師生互動』略。三、我們總要參與,我們總會參與『情景設置』中學生小雪獲悉,市物價局擬于11月上旬舉行調整市區居民用天然氣銷售價格及實行階梯價格制度聽證會,聽取社會有關方面意見和建議,現面向市區征集12名聽證會消費者參加。于是,向有關部門提出了書面申請并獲得了批準。于是,小雪忙碌起來,為參加這次旁聽做準備。『合作探究』請為小雪出出主意,該怎么做好準備。『師生互動』首先,應明確參與政治生活的作用和意義。這次聽證會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參加聽證會有利于溝通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聯系,加深相互理解;有利于使價格決策形成多方制約的格局,提高政府制定價格的科學性、全面性,減少盲目性、片面性,使定價更加符合實際。其次,要學習政治知識。為了避免做“聽話”代表、“糊涂”代表和“啞巴”代表,要認真學習參加聽證會的規則和程序,要認真做好調查研究,了解消費者的需求和呼聲等。第三,政治生活,貴在實踐。在平時也要多參加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等活動,提高自己參與政治生活的素養。課堂小結:三.政治生活:積極參與重在實踐1.我國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內容:(1)基本內容——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2)重要內容——參與社會公共管理活動(3)重要目標——參與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4)不可或缺的部分——關注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5)內在要求——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理念2.政治生活的作用: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政治生活直接影響人民民主的實現程度,影響人民的利益,也會影響我們的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政治態度,培養關心社會事務和國家大事的觀念,自覺投身政治生活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1.1 我國的國家性質 人民民主專政.docx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1.2 政治權利與義務 參與政治生活的基礎.docx 2019-2020學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二教案:1.3 政治生活 自覺參與.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