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0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0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

資源簡介


2010年湖南省初中畢業學業考試標準
生 物
一、考試指導思想
初中畢業生物學業考試是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生物課程標準》)進行的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科的終結性考試。考試要有利于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有利于體現九年義務教育的性質,全面提高教育質量;有利于生物課程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減輕學生過重的負擔,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學習。
二、考試內容與要求
(一)考試的總體要求
1、知識與能力方面的要求。
(1)能夠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生物學事實、概念、原理和規律等,尤其是生物學科的主干知識、核心知識。把握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形成良好的生物學知識結構。
(2)能讀懂一般性生物學科普文章,理解有關文字、圖、表的主要內容及特征,并能與學過的知識結合起來解決較簡單的生物學問題。
(3)能運用所學知識和題目給定的事實、條件和相關信息,對自然界、生產和生活中的某些較簡單的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并能把推理過程表達出來。
(4)能完成“考查內容表”所列實驗,包括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并能運用這些實驗中所涉及的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
(5)具備驗證簡單生物學事實的能力,并能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和處理。
(6)具有對一些較簡單的生物學問題進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確認變量、作出假設和預期、設計可行的研究方案、處理和解釋數據、根據數據作出合理的判斷等。并能初步運用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設計可行方案,收集數據。
(7)能對一些簡單的實驗、實踐活動方案作出恰當的評價和修改。
2、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要求。
試題中應有機滲透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環境保護意識、生物學的基本觀點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健康的生活習慣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考查。
(1)初步形成結構與功能、局部與整體、多樣性與共同性、生物與環境相統一的觀點;生物進化觀點和生態學觀點。
(2)初步認識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能理解科學、技術、社會之間的關系。初步學會運用生物科學知識和觀念參與社會事務的討論。關注對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有重大影響和意義的生物學新進展。
(3)認識生物科學的價值,樂于學習生物科學,養成質疑、求實、創新及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4)熱愛自然、珍愛生命,確立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環境保護需要從我做起的意識。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初步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5)關心我國的生物資源狀況,對我國生物科學和技術發展狀況有一定的認識,更加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增強振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與責任感。
(二)考試的具體內容和要求
考試內容涵蓋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提出的10個一級主題、33個二級主題、128項具體內容標準。具體細目見表一。
表一:考試內容細目及達標要求
考試范圍
考試的具體內容
要求
一、科學探究
1.操作技能
能用顯微鏡或放大鏡進行觀察
C
能制作臨時裝片,并根據需要進行簡單染色
C
能進行生物繪圖
B
2.探究能力
能通過觀察找出生物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B
能通過測量和計算來解決與所學生物知識有關的問題
B
能發現和提出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并表述這些問題
C
能應用已學知識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
C
能擬定探究計劃
C
能識別變量
C
能設計較簡單的對照實驗
C
能夠設計表格記錄數據并能夠用恰當的圖表處理數據
C
能夠描述探究中所發生的現象
C
能依據數據得出結論
C
能撰寫探究報告
C
能夠區分事實和觀點
C
能夠解讀與所學生物知識有關的圖表
C
3.綜合能力
具有初步的綜合和概括能力
C
能夠評價一個實驗方案的合理性
C
能夠運用證據和邏輯進行推理
C
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1.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說明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
B
使用顯微鏡和模仿制作臨時裝片。
C
闡明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
B
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B
區別動、植物細胞結構的主要不同點。
B
描述細胞核在生物遺傳中的重要功能。
A
2.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
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A
概述生物體的各種組織是由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B
識別人體的幾種基本組織。
A
識別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
A
3.多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層次
描述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A
描述人體的結構層次。
A
三、生物與環境
1.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
舉例說出水、溫度、空氣、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環境條件。
A
舉例說明生物和環境之間有密切的聯系。
B
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
概述生態系統的組成。
B
列舉不同的生態系統。
A
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B
解釋某些有害物質會通過食物鏈不斷積累。
B
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有限的。
B
3.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
闡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B
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
C
四、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
1.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
描述種子萌發的條件和過程。
B
描述芽的發育和根的生長過程。
A
概述開花和結果的過程。
B
描述一種常見植物的栽培過程。
A
2.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說明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無機鹽。
B
描述綠色植物的蒸騰作用。
A
3.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闡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舉例說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產上的應用。
A
描述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A
4.綠色植物對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概述綠色植物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B
說明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B
描述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
A
參加綠化家園的活動。
A
五、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來源于環境
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A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A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B
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C
關注食品安全。
B
2.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
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A
概述血液循環。
B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A
概述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B
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B
3.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A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B
描述其他排泄途徑。
A
4.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
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A
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B
概述人體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取信息。
B
舉例說明人體的激素參與生命活動調節。
B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
概述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B
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的影響。
B
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C
六、動物的運動和行為
1.動物的運動
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
A
說明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
B
2.動物的行為
區別動物的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
B
舉例說出動物的社會行為。
A
七、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
1.人的生殖和發育
概述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B
概述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B
描述受精過程。
A
描述胚胎發育過程。
A
2.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A
描述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A
描述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
A
3.植物的生殖
列舉植物的無性生殖。
A
舉例說明植物的扦插或嫁接。
B
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A
4.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B
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的關系。
A
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
A
解釋人的性別決定。
B
認同優生優育。
B
舉例說出生物的變異。
A
舉例說出遺傳育種原理在實踐上的應用。
A
收集和交流關于人類基因組計劃的報道、資料等信息。
B
八、生物的多樣性
1.生物的多樣性
嘗試根據一定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
B
描述病毒和細菌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A
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及其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A
概述藻類、蕨類、種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與人類的關系。
B
概述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B
概述魚類、鳥類、哺乳類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B
關注我國特有的珍稀動植物。
B
說明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
B
2.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
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
A
概述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
B
形成生物進化的基本觀點。
C
九、生物技術
1.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術
舉例說出發酵技術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A
說明食品的腐敗原因。
B
概述食品保鮮的一般方法。
B
2、現代生物技術
舉例說出克隆技術的應用。
A
舉例說出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A
關注生物技術的發展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B
十、健康地生活
1.健康地度過青春期
描述青春期的發育特點。
A
養成青春期的衛生保健習慣。
C
2.傳染病和免疫
說明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B
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傳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傳染病(包括艾滋病)。
A
描述人體的免疫功能。
A
區別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和非特異性免疫。
B
說明計劃免疫的意義。
B
3.威脅人體健康的當代主要疾病
關注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B
關注癌癥的危害。
B
4.酗酒、吸煙和吸毒的危害
說明酗酒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B
說明吸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B
拒絕毒品。
B
5.醫藥常識
說出一些常用藥物的名稱和作用。
A
概述安全用藥的常識。
B
學會一些急救的方法。
B
說明:1.表中A、B、C代表各目標領域內的達標層次為:
A水平要求
B水平要求
C水平要求
知識性目標
了解水平:能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等
理解水平:把握內在邏輯聯系;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
應用水平: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
技能性目標
觀察或鑒別水平:觀察對象“是什么”,或鑒別材料中“有什么”
驗證水平:為闡明“為什么”或“怎么樣”提供實驗依據,或證實物質或結構的動態變化
探究水平:設計和執行實驗方案來檢驗“有什么”和“為什么”的解釋,設計或制作某種研究對象,或模擬研究對象的動態變化
情感性目標
經歷(感受)水平:從事相關活動,建立感性認識
反應(認同)水平:在經歷基礎上表達感受、態度和價值判斷;做出相應反應等
領悟(內化)水平:具有穩定態度、一致行為和個性化的價值觀念等
2.教材中所包含的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探究活動都屬考試內容。
3.各市州可參考本地應屆初中畢業生實際學過的教材中的必修內容,適當調整考試的內容范圍。
三、試卷結構
總體地說,試卷結構應力求做到考點分布合理;難度適當;題型合理;題量適度。具體的要求如下:
(一)題型及分數分配
題型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
客觀題的比例控制在30~50分之間。客觀題通常采用的題型有選擇題、連線題等;主觀題通常采用的題型有識圖題(包括概念圖、坐標圖、流程圖、生理過程圖、結構圖等)、作圖題、實驗題、分析說明題、綜合型試題等。
不論采用哪種題型,都應確保試題不超《課標》和《考標》;確保命題的科學性,避免出現政治性、知識性、技術性等錯誤。答案要避免歧義。試題表述要注意規范,問題明確,語言簡潔,圖形清楚,專業性語言準確。
(二)題量
為有利于學生思考,試卷長度不宜過長,試題總量以不超過45題為宜。
(三)全卷各部分知識分布
考查知識點應全面覆蓋本考標“表一:考試內容細目及達標要求”中所列的二級主題和至少70%的三級主題。
對科學探究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考查結合在對具體知識的考查中進行。其中十個一級主題所占比例見表二。
表二:試卷中各知識主題的分值權重
主題
生物體
的結構
層次
生物

環境
生物圈
中的綠
色植物
生物圈
中的人
動物的
運動與
行為
生殖
發育
遺傳
生物的
多樣性
生物
技術
健康
地生活
分值
比例
約占
10%
約占
10%
約占
15%
約占
20%
約占
5%
約占
15%
約占
10%
約占
5%
約占
10%
科學探究,不單列分值,滲透在其他九個主題中考查,但要求全卷體現此主題的試題內容約占總分的20%。
(四)試卷的難度結構
試卷的難度要適當,要有利于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并有利于學生創造性地發揮。題目設置要有梯度、有層次,起點適當,坡度適宜。
根據我省初中生物教學的實際,全卷難度系數宜控制在0.75左右。容易題:稍難題:較難題的比例約為7 : 1.5 : 1.5。
四、題型示例
(一)選擇題
1.某同學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的過程中,眼睛應注視顯微鏡(如右圖)哪一位置?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2.以下對被子植物與人體的有關結構或生理活動所作的類比中,最不合理的是
A.血管—導管和篩管
B.出汗—蒸騰作用
C.子宮—子房
D.葉肉—運動系統
[答案] D
3.綠色植物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碳平衡有重要作用,下面的簡圖表示了調節機理.據圖判斷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圖中Ⅰ表示光合作用
B.圖中Ⅱ表示呼吸作用
C.綠色植物能完成圖中Ⅰ所示過程
D.只有動物才能完成圖中Ⅱ所示過程
[答案] D
4. 煤是古植物的遺體形成的化石燃料。你認為煤中儲存的能量最終來源于
A.光能 B.地熱 C.土壤 D.地殼
[答案] A
5.在研究生物時,經常需要測量生物體的各種數據。你認為右圖所示的測量方法可以測量一顆葡萄的
A.面積 B.體積 C.重量 D.成份
[答案] B
6.流程圖可用來表示連續發生的一系列事件。以下幾幅流程圖中,錯誤的是
A.人體吸入的氧氣 呼吸道 肺 血液循環 組織細胞
B.光線 瞳孔 角膜 晶狀體 視網膜
C.種子植物的受精卵 胚 新植物幼苗
D.抗原 免疫細胞 抗體
[答案] B
7.“落葉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生物學角度分析,在落葉化作春泥的過程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陽光
[答案] C
8.“基因型身份證”主要是利用現在國內外最先進的DNA指紋技術,選取若干個固定的遺傳基因位點進行鑒定。2002年9月鄭州市市民李廣利先生正式領到了我國第一張18個位點的基因型身份證(見右下圖)。你認為李廣利先生這張身份證上的18個位點的信息主要來自他體細胞的哪一結構?
A.細胞膜 B.細胞質 C.細胞壁 D.細胞核
[答案] D
9.右圖中,圖1表示一粒浸軟的菜豆種子,某同學用刀片在圖中虛線處將種子切斷,并畫出了橫斷面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組成①②③的細胞中的染色體數不相同
B.圖2中①是由受精卵發育來的
C.圖2中②的基本組成單位是細胞
D.圖2中③表示子葉
[答案] A
10.某《晚報》的下列報道中,你認為不可信的是
A.眾多國家的科學家發表聯合聲明禁止克隆人類
B.張麗珠教授“締造”了我國第一個試管嬰兒
C.在九疑山發現了一種高達2m的苔蘚植物
D.美國兩個實驗小組共同研制出了“轉基因超級鼠”
[答案] C
(二)連線題
11.請將下面的敘述,分別用連線歸類為“事實”或“觀點”。
①北京人的化石發現于周口店的龍骨山
②北京猿人是生活在大約距今50萬至20萬年前的直立人
③人類的始祖在非洲
④人類新個體的產生,要經歷雌雄生殖細胞的結合
⑤某夫婦有身體缺陷,可以通過試管嬰兒技術生育孩子
[答案] A—①④ B—②③⑤
12.茉莉和蝴蝶是兩種常見的生物,它們的生態系統分別屬于哪種成分,組成其身體的細胞中分別具有哪些結構,請你通過連線來表示。
生態系統的成分      物種的名稱       細胞中具有的結構
生產者           茉莉           葉綠體
消費者           
分解者           蝴蝶           線粒體
[答案] 生產者—茉莉—葉綠體 生產者—茉莉—線粒體 消費者—蝴蝶—線粒體
(三)填空題
13.寫關鍵詞是對知識進行有效梳理的好辦法,這種辦法能讓我們抓住問題的關鍵,便于記憶。下面已經寫出了光合作用的關鍵詞,你能寫出呼吸作用的關鍵詞嗎?
[答案] 釋放能量  放出二氧化碳  吸收氧氣  分解有機物   線粒體
(四)識圖作答題
14.用一些關聯詞把一些相關的概念聯系起來,可繪制成概念圖。如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太陽能三者之間的聯系,可用下面的概念圖表示。
請參照上圖形式,畫出下列概念的概念圖:
呼吸作用、能量、有機物、氧、二氧化碳、水、生命活動。
[答案]
15.人體在不斷消耗氧氣的同時會產生二氧化碳,那么氧氣的進入和二氧化碳排出要經過哪些結構?請你用不同的箭頭,標出氧氣和二氧化碳的運行路線。
[答案]氧氣的運行路線為:肺泡→肺泡周圍毛細血管→肺靜脈→心臟(左心房→左心室)→主動脈→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組織細胞;二氧化碳的運行路線為:組織細胞→細胞周圍的毛細血管→上下腔靜脈→心臟(右心房→右心室)→肺動脈→肺泡周圍的毛細血管→肺泡。
16.下圖是某同學所繪的衣藻、病毒、細菌、酵母菌和草履蟲五種生物,但忘記標注它們的名稱了。
(1)將這五種生物的名稱填入相關序號后的空格中。
① ② ③ ④ ⑤
(2)以下是將這五種生物進行簡單分類的圖示,根據“有無細胞結構”這一分類標準,已經進行了如下的分類,請你再提出其他的一些分類標準繼續分類,直至五種生物全部都被分開。
[答案](1)①酵母菌②細菌③病毒④草履蟲⑤衣藻 (2)右圖作為參考,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17.清晨,我們漫步在公園里、樹林中,常常會聽到小鳥美妙悅耳的歌聲,這是因為我們具有感知聲音的耳。運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請通過連線為下面耳的基本結構找到正確的位置。
(2)聽覺是怎樣產生的呢?請將聲音傳導過程中經過的結構的編號順序填寫在方框內。
[答案](1)略;(2)⑥②③④⑤⑦
(五)實驗題
18.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在完成“探究蒼蠅為什么停下來就匆忙搓腳?”的實驗后,他們認為:“蒼蠅的‘腳’上有辨別味道的感覺器官,其上沾有污物會影響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為了能時刻辨別味道,蒼蠅必須經常搓掉‘腳’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潔”。
請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蒼蠅屬于昆蟲。除有翅外,蒼蠅還具有哪些昆蟲的共同特點?
有 對足;身體分     三部分。
(2)請你完善下面的實驗設計,以探究“蒼蠅搓‘腳’是為了清除‘腳’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兩個透明的干凈玻璃瓶,若干只活蒼蠅。
方法步驟:
①在甲(瓶內無臟物)、乙(瓶內有臟物)兩個玻璃瓶中,分別放入數量 的活蒼蠅;并進行觀察和記錄。
②在同一時間內觀察記錄甲、乙兩個玻璃瓶中       。
可能的實驗結果和實驗結論:
①若甲瓶中的蒼蠅搓“腳”次數接近或明顯多于乙瓶中的搓“腳”次數,則說明蒼蠅搓“腳”與清除‘腳’上的污物無關。
②若 ,則說明蒼蠅搓“腳”與清除‘腳’上的污物有關。
(3)實驗步驟中的甲裝置起 作用。
(4)除上述已探究的問題外,請你根據題目所提供的材料,再提出一個問題。
[答案](1)三 頭、胸、腹;(2)相等 蒼蠅搓“腳”的次數 若乙瓶中的蒼蠅搓“腳”次數明顯多于甲瓶中的搓“腳”次數,則說明蒼蠅搓“腳”與清除“腳”上的污物有關;(3)對照;(4)(答案多樣,只要科學合理均給分)蒼蠅的“腳”上有辨別味道的感覺器官嗎?
19.1798年,意大利人拉扎羅斯?帕蘭扎尼對夜行性動物在夜間如何活動很感興趣。他研究發現:貓頭鷹夜間捕食主要靠視覺,若把它放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它就捉不到老鼠了。可蝙蝠不是這樣,他在一個大房間里縱橫交錯地拉上許多線,并在線上掛上鈴鐺,然后將幾只蒙眼蝙蝠放進去,結果蝙蝠竟能飛翔自如,捕蟲過程中從未碰到線。
(1) 上述用蝙蝠所做實驗能得出什么結論?
(2) 蝙蝠是胎生動物,屬于 綱,體溫 。
(3)請你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蝙蝠在飛行時能順利避開障礙物與耳有關。要求:寫出操作步驟和預期的實驗結果。
[答案](1)蝙蝠不是靠眼睛來辨識東西  (2)哺乳,恒定  (3)先把幾只蝙蝠蒙住耳朵放進題述的大房間內,觀察它們的行為;完成后,再把同樣的這幾只蝙蝠不蒙耳朵放進題述的大房間內,觀察它們的行為。如果蒙住耳朵的蝙蝠碰響了鈴鐺,不蒙住耳朵的蝙蝠沒有碰響鈴鐺,說明蝙蝠是靠耳朵來辨識東西的。
20.下圖是某同學在《調查我們身邊的生物》這一活動過程中,所拍攝的五幅照片。
(1)根據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斷:
該同學很可能生活在我國的南方還是北方? 。
請對調查的具體地點進行簡要描述: 。
(2)如果將照片中的生物進行分類,你會怎樣做?
寫出你的分類依據: 。
列出你的分類結果: 。
[答案](1)該同學很可能生活在南方,因蓮常見于南方。調查地點很可能是一個池塘,池中種有蓮,水面漂浮著鳳眼蓮,蜻蜓立在蓮蓬上,青蛙在寬大的植物葉片上蹲伏,守候過往的昆蟲,螞蟻在草叢中探尋食物,蝦在水中嬉戲。 (2)分類的方法有多種,如依據其形態結構、生命活動的特點,可將其分成動物和植物兩類。也可以將每種生物分成一個單獨的類別。
21.張峰發現公路兩旁部分行道樹有“禿頂”現象(樹的頂部葉子已落光,只剩下干枯的枝條暴露在頂端),為此他和同學著手研究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希望為環保部門擬定環保計劃提供依據.如果你作為其中一員:
(1)你想研究的問題是 。
(2)研究過程中,你將采用哪些方法 。(任寫一種)
(3)你認為行道樹的作用是 。(任寫一點)
(4)針對你所提出的問題,你建議當地環保部門:

[答案](1)什么原因導致行道樹“禿頂”?(是否是大氣污染導致行道樹“禿頂”?…… ) (2)調查法(實驗法、觀察法等) (3)美化環境、遮光、凈化空氣(吸收灰塵、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等)(4)控制污染物排放,植樹造林等.
(六)分析說明題
22.類比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類比,我們可以找出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與區別,更好地抓住事物的本質。細胞膜能夠控制物質出入細胞,有人把它比喻成能控制蚊、蠅出入居室的窗紗。
(1)你認為這種比喻有沒有合理的地方?有沒有不合理的地方?請簡要說明。
(2)試將植物細胞的細胞核與你熟悉的一個事物進行類比。
[答案](1)有合理的地方:從功能上講,細胞膜與紗窗均能控制物質的進出。有不合理的地方:細胞膜通常只允許有用的物質進入細胞,同時還能把細胞內產生的廢物排到細胞外,紗窗沒有這種選擇性。(2)答案多樣。
23.閱讀下面的文字資料,并回答有關問題:
(1)請你在閱讀資料2后,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問題,并對這個問題作出解答。
我的問題是:
      。
我的解答是:
      。
(2)從20世紀70年代起,美國、瑞士等國相繼禁止生產DDT。我國政府也于1985年明令禁止使用DDT,但仍有個別不法廠商非法生產和銷售DDT。請你寫一句話,作為宣傳標語,讓普通老百姓明白為什么國家禁止使用DDT。
[答案](1)參考下面的答案。合理的都可以。
我的問題是
為什么企鵝的體內會發現高濃度的DDT?
我的解答是
灑到農田中的DDT有一部分被植物吸收,還有一些隨著雨水流入海洋,被海洋中的生物所吸收,并隨著食物鏈而發生生物富集,最終到達企鵝體內時,其濃度已經是海水中DDT濃度的百萬倍。
(2)合理的答案都可以。
24.某校四年級有兩個班,星期三甲班有6名學生突發疾病:胃痛、嘔吐、腹瀉、發熱。被送往醫院,經檢驗其病因是其血液內含有某種致病細菌A。星期四,乙班又有5名學生被送往醫院。數日后,該年級發病人數增至43人。檢驗其病因都是其血液內含有A菌。學校向細菌研究專家求助,現在假設你是接受學校求助的細菌研究專家,請思考下列問題:
(1)你首先應研究的問題是: 。
(2)對這個問題你的假設是: 。
(3)你準備如何開展研究工作?寫出研究思路。
[答案](1)學生感染的致病細菌A是哪里來的?(2)學生感染的致病細菌A來自食物或者是接觸了帶有致病細菌A的物體。(3)先查找資料,了解致病細菌A的攜帶者、傳播途徑等;然后對學生進行調查,先調查患者,了解他們是否在同一地點用過餐,是否吃過同樣的食品,是否接觸過同樣的物品。
25.閱讀下面這則童話故事,回答有關問題。
(1)請幫助分析,是誰偷走了老虎的遺體?
(2)在自然條件下的動植物遺體,時間長了都會消失,這對自然界有什么意義?
(3)在人為條件下,用哪些方法能將動物遺體保存一年以上?(至少答3種)
[答案](1)微生物(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等);(2)有利于物質的循環利用;(3)用藥水(如福爾馬林)浸泡,脫水熏干,鹽漬等。合理均可。
(七)綜合題
26.“我”——不小心被小朋友吃蘋果時咽下的小小西瓜種子,請你作“導游”,帶“我”去人體的消化道中游覽一番。
(1)“我”怎么才能走出來?請你給“我”畫好下面的線路圖,別讓我迷路了。
(2)請告訴“我”,我將遇到哪些風險?
[答案](1)咽 胃 小腸 (2)在胃內有很厲害的胃酸,可能會腐蝕你的殼,還有胃液、腸液、胰液等消化液,可能會分解你的殼。
27.人生活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體味著幸福的生活。請想象你是下面這個場景中的主角,閱讀并回答問題:
(1)在這個生活場景中,你有哪些感覺呢?這些感覺分別來自于身體的哪些部位對外界刺激的感知?
(2)這些感覺對你有什么作用?
[答案](1)視覺來自眼的感知;嗅覺來自鼻的感知;聽覺來自耳的感知;味覺來自舌的感知;觸覺來自皮膚的感知。(2)使人趨向有利刺激(或環境),逃避不利刺激(或環境)。
28.經常參加適度的體育鍛煉可以使“60歲人擁有30歲的心臟”,經常不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使“30歲人擁有60歲的心臟”。那么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人的心臟會有哪些特點?請你補充完善以下的圖示。
[答案]心肌壁加厚 平靜時,心率較慢 搏動有力
29.我國正在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農村經濟迅速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農村已成為有用武之地。請你當一回農業技術員,利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為農民服務。
(1)張大爺準備在新居的前后栽種樹苗,為了提高樹苗成活率,你會建議他應采取哪些措施?
(2)棉花苗期要經常松土,對此小劉不理解,請你給他解釋清楚。
(3)王伯伯一次給大白菜幼苗施肥后,出現大面積的萎蔫現象。你認為應采取什么措施來補救?
(4)現在菜農多用溫室大棚生產蔬菜,為了提高溫室大棚蔬菜的產量,你認為要采取什么措施?
(5)李大娘家糧食大豐收,請問貯藏糧食的地方應具備什么條件?
(6)無公害蔬菜很受市民的歡迎,怎樣才能生產出無公害蔬菜呢?請你給予指導。
[答案](1)根據新居周圍的環境,選擇合適的樹種;帶土移栽;剪區部分樹葉;遮陰,避免陽光暴曬等;(2)有利于促進根的呼吸作用,增強吸收功能;(3)多澆清水;(4)增強大棚的透明度;適量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白天設法適當提高棚內溫度,晚上適當降低棚內溫度等;(5)干燥、低溫等;(6)少打農藥,多采用生物防治的辦法;少施化肥,多施農家肥等。
30.工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為“地球文明”步入新的里程提供了新的動力源,與此同時也為生物圈的明天蒙上了一層陰影。請你認真觀察下列漫畫及圖片,回答問題:
(1)從生物學的角度分析,該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對生物圈可能產生的影響有哪些?
(2)請為上面的漫畫及圖片分別擬寫一個主題:
(3)大自然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有人認為大自然與人類的關系猶如我們與自己影子的關系,請你就該比擬發表自己的看法。
[答案](1)物種大量滅絕等,言之有理都可以;(2)左圖:我想有個家;右圖:自食其果;合理均可;(3)大自然與人類不是朋友關系,也不是人與自己影子的關系,而是母子關系,從起源上看,人類產生于自然,從現狀看,地球是人類目前唯一能生活的家園。其他答案合理均可。
31.某同學為了證明蝗蟲也要進行呼吸,按下圖所示裝置進行了實驗:
(1)蝗蟲身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2)蝗蟲的發育不經過下列哪個階段( )
A.卵 B.幼蟲 C.蛹 D.成蟲
(3)觀察甲乙兩裝置中紅色水滴與橡皮塞之間的距離,測量結果記錄在下表中。有人將上述實驗結果的數據用下列圖表表示,但還未完成,請將它補充完整。
紅色水滴與橡皮塞
之間的距離
開始時
10分鐘后
甲裝置
9.0cm
4.6cm
乙裝置
9.2cm
9.1cm
①甲裝置中,紅色液滴為什么會向橡皮塞方向有明顯移動?
②乙裝置中,從數據分析,紅色水滴有細微移動,提出一種可能的解釋。
[答案] (1)細胞 (2)C(3)圖示如右①甲裝置中蝗蟲進行呼吸,消耗了試管內的氧,產生了二氧化碳,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導致管內氣體總量明顯減少,壓力減小,紅色水滴向左移動 ②死蝗蟲體內有微生物活動。它們會消耗了試管內的氧,產生了二氧化碳,而所產生的二氧化碳被堿石灰吸收,導致管內氣體總量有些許減少,壓力變化產生細微變化。紅色水滴有細微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夏邑县| 治县。| 揭阳市| 西华县| 历史| 梅州市| 稷山县| 图们市| 桓仁| 措勤县| 会宁县| 盐池县| 沅江市| 霞浦县| 翁牛特旗| 长治县| 平果县| 精河县| 景德镇市| 仙桃市| 电白县| 梅河口市| 宜阳县| 香格里拉县| 霍城县| 雅江县| 定边县| 金堂县| 芦山县| 莱芜市| 阿拉善盟| 金塔县| 封丘县| 陇南市| 呼伦贝尔市| 和平县| 永顺县| 福清市| 通海县| 通道| 米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