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導學案【學教目標】1. 通過比較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的航海,加深對兩個歷史事件的理解,理解兩者的航海動機和所帶來的影響;能夠運用歷史的、辯證的眼光去分析歷史現象。2. 通過直接教學和自主探究、綜合探究分析材料或完成相關表格,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進行多方面比較。3. 在探究過程中,學會在世界文明進程的大背景中,關注中華文明的發展與中華民族的興衰,培養民族自豪感,增強憂患意識。【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鄭和下西洋史實難點: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航海的動機和影響。一、自主學習:初讀教材、勾劃要點、完成填空: 1.________年, 率領船隊七下西洋,途經 和 3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2. 鄭和下西洋途經的主要地區:_____ ____,最遠到達_____________;哥倫布航海途經的主要地區: ,最遠到達 。3.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___________________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我國和 各國的友好關系,而且開創了 和 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做出了偉大貢獻。 合作學習。自主探究一:根據教材內容完成下表。 鄭和遠航史料 哥倫布航行史料 ???????觀點時間次數 人數船數 船只大小航海設備 到達范圍 探究二: 鄭和遠航為什么能取得成功?探究三:結合下列觀點,嘗試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性質與影響,作出自己的評價。觀點1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共產黨宣言》)觀點2 ,有學者認為,西方殖民航海以掠奪貴金屬、土地和進行殖民統治為目標,以武力征服為手段,強制改變當地人民信仰,摧毀當地固有文化。和相互尊重。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但鄭和留下的是和平、友誼、互利貿易。材三、練習鞏固1. 明朝初年,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明成祖派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其主要目的是( )A.驅除倭寇 B.擴大政治影響 C.尋找黃金 D.傳播中國文化2. 仔細觀察下列航海路線圖,在這條航線上從事航海活動的航海家是( )A.達·伽馬 B.麥哲倫 C.哥倫布 D.鄭和3. 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為什么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終于聯系在一起。”材料認為“世界歷史”的開端是( )A.馬可·波羅來中國 B.鄭和下西洋 C.新航路的開辟 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4. 某同學對“鄭和下西洋”所做的知識卡片中,錯誤一項是 ( )① 條件 明初,社會安定,國力雄厚② 目的 擴展對外貿易,增加政府收入③ 影響 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④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A.① B.② C.③ D.④5. 下列關于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共同作用,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 ②密切了不同文明區域之間的聯系 ③有利于文明的傳播和交流 ④造成亞非拉長期貧困和落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 某歷史學家認為:“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洋探險時才開始。”該認識形成的主要依據是,哥倫布等人的探險活動 ( ) A.加劇了“三角貿易” B.使用了蒸汽輪船 C.傳播了啟蒙思想 D.打破了人類彼此隔絕的狀態7. 小明在閱讀某歷史書時,看到如下描述: ……艦隊到達了印度。在那里,我發現了許多人口稠密的島國。我們沒有遭遇任何抵抗就獲得了他們的財產……當我抵達(古巴)的時候,我沿著海岸線向西行,發現了一片巨大的土地,我想那一定是(中國的)一個省份。 據此推斷,這位航海家是 (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8.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馬克思這一評價涉及的航海事件包括 ( )①鄭和下西洋 ②哥倫布到達古巴、海地③達·伽馬到達印度 ④麥哲倫環球航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15世紀前期和末期,世界曾發生兩次載譽史冊的偉大航海(如下圖)。比較甲、乙兩次遠洋航海,其中敘述正確的是 ( ) A. (?http:?/??/?www.zzstep.com?/?" \o "中國教育出版網\" ?)航海時間相差了一個多世紀B.甲的航海規模小于乙的規模C.都促進了不同區域文明交流D.都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體四、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經貿往來是人類文明交往中的一種重要方式。觀察下列示意圖,回答相關問題。(1)圖一到圖二的世界貿易路線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簡述圖二、圖三反映的歷史史實之間的聯系。(3)從圖一到圖四,反映出世界貿易怎樣的發展特點?參考答案:自主學習1.1405-1433 鄭和 亞洲 非洲 2.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滿刺加(今馬來西亞)、爪哇、榜葛刺(今孟加拉國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帶)、鋸蘭(今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 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從西班牙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巴哈馬群島、海地島等島嶼 美洲。3.亞非國家 亞非 西太平洋 印度洋 美洲。2. (1)明朝前期國力的強盛(2)造船技術的發達(3)指南針在遠洋航海中的廣泛運用(4)鄭和個人吃苦耐勞的英雄氣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3.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影響: 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但也給拉美人民打來了災難。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和平的方式,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和進步。三、練習鞏固1.B 2. D 3.C 4.B 5.B 6.D 7. C 8. D 9.C四、(1)貿易路線由海、陸絲綢之路轉向以全球海上貿易路線為主;貿易范圍由歐亞大陸擴展到歐亞非美全球范圍。(2)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國家相繼走上殖民擴張與掠奪的道路;在殖民擴張中,西歐國家為了掠奪原料、資本,逐步形成了罪惡的“三角貿易”。(3)貿易活動范圍不斷擴大;貿易交流的物品日益豐富;世界市場逐步形成;國家與地區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全球合作不斷加強等。 近代科學的創始人現代科學之父有力證明了新天文學說乙甲劉家港西班牙圖二 新航路的開辟圖一 14世紀前后歐亞主要商路圖四 美國通用汽車成本支出示意圖圖三 “三角貿易”示意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8張PPT)新知導入梁啟超表達了怎樣的觀點?鄭和下西洋后,世界上在航海領域又有怎樣的舉動?新知講解史料探究材料一:史書記載洪武末年時:“倉廩充積(注:國庫充足),天下太平。”到永樂年間,明王朝國力達到極盛。明朝國力的強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航海規模之遠航的條件新知講解造船技術的提高、航海技術的進步提供技術支持材料二 宋元以來,海船制造技術與航海水平大為提高,如指南針的應用、地理知識日見豐富等,為人們遠航大海提供了技術支持。針路圖指南浮針航海的規模之遠航的條件史料探究新知講解航海的規模之遠航的目的史料: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逃到)海外,欲蹤跡之(尋找惠帝的下落),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明史·鄭和傳》閱讀材料,指出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目的:追查惠帝的蹤跡;展示國力,提高明朝在國外的地位和威望。新知講解航海規模之概況(1)時間、次數:1405—1433年、7次(2)范圍: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新知講解航海規模之概況鄭和船隊最大的海船 長44丈4尺,寬18丈,立九桅,掛十二帆,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短寬型船體的設計,體現了先進的造船技術,行駛起來平穩安全。船隊航行中兼用天文與水羅盤導航。猜想鄭和船隊為保證航行時協調一致,采用哪些通信手段?新知講解航海規模之概況寶船:長44.4丈戰船:長18丈坐船:長24丈馬船:長37丈糧船:長28丈水船鄭和7次下西洋,船隊最多時有船200多艘,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新知講解航海規模之概況西洋:指現在文萊以西的東南亞、印度洋及沿岸一帶鄭和下西洋的“西洋”,指的是今天的什么地方?新知講解航海規模之遠航特點論從史出時間早 歷時更久,次數更多人多,船多(規模大)船只大,技術先進范圍廣 鄭和的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 鄭和遠航史料 哥倫布航行史料 觀點時間次數 1405—1433共7次 1492—1504共4次 人數船數 27000余人 船只200余艘,大船60余艘 約1500人總計17艘 船只大小航海設備 長150余米 寬60余米 航海圖、羅盤針 長25米 寬6米依靠經驗 到達范圍 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 美洲 新課講解鄭和下西洋途經的主要地區:福州、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滿刺加(今馬來西亞)、爪哇、榜葛刺(今孟加拉國和印度孟加拉邦一帶)、鋸蘭(今斯里蘭卡)、阿拉伯半島。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地區。哥倫布航海途經的主要地區:從西班牙出發,經加那利群島、巴哈馬群島、海地島等島嶼。最遠到達:美洲。新知講解引導探究:鄭和遠航為什么能取得成功?(1)明朝前期國力的強盛(2)造船技術的發達(3)指南針在遠洋航海中的廣泛運用(4)鄭和個人吃苦耐勞的英雄氣概和勇于探 索的精神 …… 新知講解亞非各國帶去絲綢、瓷器、茶葉等帶回珠寶、香料、藥材等中 國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往來出航時鄭和船隊友好訪問返航時許多國王、使臣隨船回訪中 國亞非各國鄭和下西洋航海的影響新知講解航海的影響想一想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的地名,廟宇為什么用“三國”命名呢?其中含有怎樣的歷史信息呢?有一種觀點認為,鄭和下西洋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協合萬邦”的人文傳統,自愿、公平的貿易原則,以及文化間平等對話的精神。結合課文以及搜集的材料,說說你對這一觀點的看法。新知講解 “西洋”人民熱烈歡迎東方的使者鄭和 鄭和的遠航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友誼,船隊所到之處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是真正意義上的“和平之旅”,鄭和也因此享有“和平大使”的美譽。航海的影響新知講解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歐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航海的影響新知講解航海的影響不僅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而且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網,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鄭和七次下西洋,海上絲綢之路盛極一時,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國的絲綢和瓷器換取當地的特產或饋贈當地的國王,與當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無,不占別國一寸土地,未掠奪他人一分財富。如何看待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事件新課講解和平交往殖民掠奪加強了明朝與海外諸國的聯系和友好往來,但是它采取的是不計經濟效益的做法,給明朝政府造成了巨大財政負擔,最終導致航海壯舉成絕響。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加強了各大洲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了全球動植物品種的交流 ;導致了對美洲財富、土地的掠奪,對印第安人、黑人的奴役,給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航海的影響 鄭和下西洋 哥倫布航海性質 影響 新課講解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都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促進人類文明的傳播和交融。和平交往殖民擴張1405年1492年加強了中國同亞非諸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但加重了國家和人民的經濟負擔。推動了資本主義發展,促進了世界市場的形成;加強了各大洲的聯系,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了全球動植物品種的交流 ;導致了對美洲的殖民擴張和掠奪,對印第安人、黑人的奴役,給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造成了亞非拉長期的落后與貧窮。內容 鄭和下西洋 哥倫布航海共同點 不 同 點 開始時間 目的 宣揚國威,發展與海外諸國的友好關系(政治目的) 尋找黃金,發展貿易,獲取商業利益。性質 規模 大 小影響 新知講解位于紐約中心公園的哥倫布雕像1893年美國哥倫布紀念銀幣墨西哥總統費利佩·卡爾德龍:種族日、美洲發現日、兩世界相遇日委內瑞拉總統烏戈·查韋斯:土著人民抵抗日為什么會出現如截然不同的觀點?新知講解新知講解觀點1 美洲的發現、繞過非洲的航行,給新興的資產階級開辟了新天地。東印度和中國的市場、美洲的殖民化、對殖民地的貿易、交換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業、航海空前高漲,因而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共產黨宣言》)觀點2 ,有學者認為,西方殖民航海以掠奪貴金屬、土地和進行殖民統治為目標,以武力征服為手段,強制改變當地人民信仰,摧毀當地固有文化。和相互尊重。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但鄭和留下的是和平、友誼、互利貿易。結合上述觀點,嘗試對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性質與影響,作出自己的評價。哥倫布發現美洲的影響: 推動了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使世界開始走向整體;促進人類文明的傳播與交融;但也給拉美人民打來了災難。鄭和下西洋的影響:是一種和平的方式,傳播中華文明,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和進步。板書設計當堂訓練D B 1.自1405年到1433年間,一支船隊歷經亞、非30余國,涉10萬余里,七次英雄式的遠航,遠及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這一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是( ) A.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B.麥哲倫環球航行C.鑒真東渡日本 D.鄭和下西洋2.鄭和下西洋所帶去的物品中最受國外歡迎的是( )A.金銀寶物 B.絲綢、瓷器 C.香料、寶石 D.香料、藥材當堂訓練3.伏泰說:“這無疑是我們地球上的頭等大事,因為在這以前,地球的一半對另一半一直是一無所知,迄今為止任何偉大業績在這一新的創舉面前都相形見絀。”這件“頭等大事”是指( )A.鄭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開辟C.西進運動 D.憲章運動BC4. 哥倫布到達美洲后,南美洲的木薯傳入非洲和亞洲,土豆傳入西歐,地瓜和玉米流入中國;而其他地區的動植物,如小麥、牛、綿羊、豬等,也傳入了美洲。材料表明新航路的開辟( )A.促進了洲際間交通的發展 B.促進了美洲人口的增加C.加速了洲際間物種的交流 D.破壞了美洲的生態平衡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新知講解1、凡未經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2、近來以國王權威擅自廢除法律或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3、設立審理宗教事務之欽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類指令與法庭,皆為非法而有害。4、凡未經議會準許,借口國王特權,為國王而征收,或供國王使用而征收金錢,超出議會準許之時限或方式者,皆為非法。5、向國王請愿,乃臣民之權利,一切對此項請愿之判罪或控告,皆為非法。6、除經議會同意外,平時在本王國內征募或維持常備軍,皆屬違法。7、凡臣民系新教徒者,為防衛起見,得酌量情形,并在法律許可范圍內,置備武器。8、議會之選舉應是自由的。9、議會內之演說自由、辯論或議事之自由,不應在議會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彈劾或訊問。10、不應要求過多的保釋金,亦不應強課過分之罰款,更不應濫施殘酷非常之刑罰。11、陪審官應予正式記名列表并陳報之,凡審理叛國犯案件之陪審官應為自由世襲地領有人。12、定罪前,特定人的一切讓與及對罰金與沒收財產所做的一切承諾,皆屬非法而無效。13、為申雪一切訴冤,并為修正、加強與維護法律起見,議會應時常集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新航路開辟的影響.mp4 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導學案.doc 綜合探究六鄭和下西洋與哥倫布航海的比較(課件導學案).ppt 鄭和下西洋意義.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