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二節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一、江河的源地三江源風景四川新疆西藏青海省的位置位置:位于中國的 ,距離海洋 。 遠 找出青海、四川、甘肅、新疆和西藏的位置。甘肅青海省西部三江源的位置 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的西部,海拔3335—6564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和主體,青海省南部。三江源的位置地形特征以山地地貌為主,山脈綿延、地勢高聳、地形復雜。1.三江源地區是 源區、 源區、 源區的總稱。2.三江源地區江河的最初水源是 。雪山和冰川的融水黃河 長江 瀾滄江 三江源的位置特征:冷熱兩季交替、干濕兩季分明、年溫差小、日濕差大、日照時間長、輻射強烈、無四季區分的氣候特征。年降水量低于400mm,屬半干旱區。三江源地區的氣候氣候:高原大陸性氣候 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的49%,瀾滄江的15%均來源于三江源。因此三江源地區被譽為“中華水塔”?!?br/>中華水塔1、本區為什么會成為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海拔高,半干旱雪山和冰川融水濕地的調蓄作用形成江河之源。2、本區雪山冰川眾多的原因是什么?(海拔高)3、( )和( )是三江源區重要的調蓄器湖泊沼澤活動模擬科學考察,探尋黃河源頭1.尋找黃河源頭,首先要了解黃河源頭區狀況。閱讀圖9.19,找出黃河源流約古宗列曲和卡日曲,并就下面的對話發表你的看法。 從眾多的支流中確定黃河正源,應根據確定河流源頭的原則,找出長度最長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活動模擬科學考察,探尋黃河源頭2.在追溯河源的過程中,考察活動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1952年和1978年兩次科學考察活動確定的黃河源頭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可能遇到的困難及原因:因為支流眾多,找長度最長的、流量最大的河流比較困難;在源頭區,遇到圖片所示的沼澤地,水域較大,確定源頭究竟在哪里很困難;不同季節冰川融化的地點會有變動,確定河流源頭了比較困難。活動模擬科學考察,探尋黃河源頭3.閱讀表9.1,根據黃河源頭科學考察資料,你認為哪條源流是黃河源頭,并說明理由卡日曲。理由根據河流唯遠的原則,卡日曲長于約古宗列曲;根據河流流量唯大原則,卡日曲流量大于約古宗列曲;卡日曲流域面積大于約古宗列曲。 河流長度/千米 流域面積/千米2約古宗列曲 寬11.5米,深0.1~0.2米,水量較小,流量為2.5米3/秒 有5處泉水從谷中涌出,滿匯成寬約3米、深0.3~0.5米、流速約3米/秒的一條小河,終年有水,流量為6.3米3/秒。 二、三江源地區的保護 歷史上的三江源曾被稱為生態和生命的“凈土”。多民族文化交融,風格各異環境變遷環境惡化環境變遷冰川萎縮 1972年 2009年 生態環境日趨惡化由于人類對整個生態環境的破壞,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干涸。凍土消融.退化及凍土消融也造成了公路損壞。生態惡化 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縮,眾多江河、湖泊和濕地縮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積仍在不斷擴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問題日益突出;長期的濫墾亂伐使大面積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嚴重破壞;蟲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動物盜獵嚴重;無序的黃金開采及冬蟲夏草的采挖屢禁不止;受威脅的生物物種占總類的20%以上,遠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部分地區的人類已難以生存,被迫搬遷他鄉。 解決措施保護三江源,需要我們一起行動! 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目前,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采取退耕還草(林),全面禁獵、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實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場保護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活動認識保護高原濕地的意義三江源地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與同學討論如下問題 源區水源枯竭,黃河中下游會出現斷流,長江中下游可能會出現干旱災害。1.如果三江源地區冰川不斷消退,湖泊、沼澤不斷萎縮,會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哪些影響?2.如果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會對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三江源地區草場退化和水土流失加劇,會導致我國長江、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嚴重退化,如長江中下游洪澇災害會加劇,黃河斷流時間會增長等。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區的保護位置:三江源地區位于我國的西部,是長江源區 黃河 、瀾滄江源區、源區的總稱,被譽 為“中華水塔”。水源:雪山 和 冰川 的融水是三江源地區江河的 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區重要的 調蓄器。生態環境: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 最大的高原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 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孕育 了三大江河,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生態危機:由于全球氣候的變暖,冰川、雪山逐年 萎縮,湖泊和濕地逐年縮小甚至干涸; 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劇了三江源地區生 態環境的惡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劇、 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 減等問題尤為突出。 保護措施: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共27張PPT) 第九章 青藏地區第一節 自然特征與農業一、世界屋脊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地區的位置范圍青藏地區地勢、地形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成因: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擠壓隆起。西北高、東南低高原為主平均海拔4000米。海拔高,雪峰連綿,冰川廣布高寒主要山脈①大江大河發源地: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 怒江、瀾滄江. 河湖②高原湖泊星羅棋布。主要湖泊有青海湖、納木錯 (咸水湖)雪域高原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特征:冬季寒冷、夏季涼爽降水少,降水年內分配不均,干濕季明顯,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遞減太陽輻射強。氣候類型:氣溫差別原因 拉薩海拔高,空氣稀薄,多晴天。白天太陽輻射強,夜間大氣保溫作用弱,空氣流動性好。成都位于四川盆地,海拔低,地形封閉,空氣流動性差,多陰雨天氣,對太陽輻射削弱強,大氣保溫作用好。地廣人稀的地區地區 北方地區 南方地區 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面積占全國總面積(%) 20 25 30 25人口占全國總人口(%) 40 55 4 13.主要鐵路:蘭青線、青藏線。交通運輸 青藏鐵路已于2006年7月1日9:00全線通車。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路程最長、在凍土上克服了世界級困難的鐵路。 1.以拉薩為中心公路網: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新藏公路2.航空:地面交通建 設難度大(高寒、缺氧、 凍土),航空可避開地 表影響。以公路為主的交通運輸4.交通不便,制約經濟發展雪域高原之旅我們還可以選擇其他線路去青藏嗎?雪域高原之旅活動青藏高原的獨特風光1.考慮到高原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你要準備哪些物品?為什么?模擬一次雪域高原之旅時間:暑假交通工具與線路:乘火車從西寧到拉薩氧氣袋:提供氧氣,因為青藏地區海拔較高,空氣稀??;棉服:御寒,因為青藏地區氣候寒冷,日溫差大;其他:只要與青藏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征有關即可; 防曬霜、墨鏡、遮陽帽等物品:防紫外線,因為青藏地 區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烈。活動認識青藏高原的獨特風光2.你最想看哪些景觀?為什么?還有其他感趣的景點嗎?請你說說這些景點的獨特性。活動認識青藏高原的獨特風光3.在旅途中,在鐵路沿線經常能見到被稱為“高原之舟”的牦牛,請你推測牦牛是如何適應高原獨特環境的。牦牛毛長皮厚可以保持體溫,防御寒冷;體矮身健要可以載負重物。 在高寒的青藏地區旅游你發現當地人們衣食住行有何特點?衣食住行特點二、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高寒牧區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廣泛,適合牦牛、藏綿羊、藏山羊高寒牧區藏綿羊藏山羊高原之舟-牦牛主要牲畜:牦牛、藏綿羊、藏山羊三大牲畜青藏高原高寒氣候適合發展什么樣的農業呢?農業區河谷農業區重要農業區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 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海拔低,氣溫較高,土質肥沃,適宜青稞、小麥等農作物生長雅魯藏布江谷地青藏地區種植業分布的地區自然條件有什么共同點?河谷地帶水源充足光照充足氣溫較高種植業分布區主要農作物:青稞、小麥主要農作物高原種植業溫暖溫涼寒冷寒凍3000m4000m4500m5000m青稞、冬小麥青稞、春小麥青稞喜溫涼農作物:青稞、小麥、豌豆無活動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農業工人的條件1.閱讀圖9.5,以拉薩為例概括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發展農業工人所具備的熱量條件 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與拉薩緯度相同,海拔比拉薩低1500~2000米,根據“海拔每下降100米,氣溫升高約0.6℃”計算,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地區比拉薩市氣溫大約高9~12℃。夏季拉薩市7~9月平均氣溫約為15℃,同期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月平均氣溫超過20℃,與成都平原的春秋季氣溫接近。所以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的熱量條件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活動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農業的自然條件。閱讀下面的圖文資料,從不同的角度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農業工人的條件。2.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發展農業的水源條件。 雅魯藏布江中游地區夏季有降水,加上緊靠河流,方便引水灌溉,水源條件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3.從日照和溫差等條件,分析雅魯藏布江谷地農產品品質優良的原因。 雅魯藏布江中游谷地日照時間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氣溫低,作物的生長期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養分和糖分的積累。因此,雅魯藏布江谷地的農產品品質優良。海 拔 高(世界屋脊)空氣稀薄氣候寒冷光照強烈以畜牧業為主 (高寒牧場)河谷農業牦牛藏綿羊藏山羊湟水谷地雅魯藏布江谷地歸納總結(共18張PPT)第二節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知識點1 江河的源地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于 青?!∈∧喜? 青藏高原腹地 )。?2.主要河流:三江源地區是 長江 源區、黃河源區、 瀾滄江 源區的總稱,被譽為“ 中華水塔 ”。?3.雪山和 冰川 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 湖泊 和 沼澤 是三江源地區重要的調蓄器。?知識點2 三江源地區的保護4.地位: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 高原 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 水源 涵養地。?5.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 1 )存在的問題: 水土流失 加劇、 草地沙化 嚴重、蟲鼠猖獗、 野生動物 銳減等。?( 2 )產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 萎縮 ,這直接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湖泊、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干涸。?②人為原因: 過度放牧 、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6.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措施( 1 )國家設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 2 )采取 退耕還草( 林 ) ,全面禁獵、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實施天然林和 天然牧場 保護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知識點1 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國三大江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讀圖,完成1~2題。1.三江源地區位于( B )A.甘肅省 B.青海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區?2.三江源中的“三江”除長江外,另外兩條是( D )A.黃河、珠江B.瀾滄江、雅魯藏布江C.黃河、怒江D.瀾滄江、黃河3.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區主要補給水源的是( C )A.冰雪融水 B.沼澤C.降水 D.湖泊4.下列對三江源地區的描述,錯誤的是( B )A.位于青海省的南部B.降水量豐富,使江河水量穩定充足C.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沼澤分布區D.濕地面積在不斷縮小知識點2 三江源地區的保護三江源地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三江生態最敏感的地區,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據此回答5~7題。5.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 D )A.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礦產資源B.禁止濫捕、濫獵C.增加木材蓄積量D.維持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的平衡6.三江源地區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B )A.水污染嚴重B.濕地減少、湖泊萎縮C.土地荒漠化D.次生鹽堿化7.為了解決這一環境問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采取的措施有( A )①退耕還草( 林 )?、谌娼C?、劢缮敖稹、苄菽劣荨、輰嵤┨烊涣趾吞烊荒翀霰Wo工程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④⑤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歷史上,三江源地區曾是水草豐美、湖泊密集、野生動物種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區,被稱為生態“處女地”,這里也是我國和亞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關鍵源區,對全國乃至全球的大氣、水循環具有重要的影響。三條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億立方米,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自這一地區。材料二 黃河斷流、湖泊干涸、雪線上升、冰川崩塌、草場退化等一系列跡象表明,黃河源生態全面告急!( 1 )“三江源”即哪三江之源?長江、黃河和瀾滄江。( 2 )為什么稱三江源地區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冰川廣布,水資源豐富。( 3 )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正在惡化,主要有哪些表現?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等。1.下面詞語不是描述三江源地區的是( A )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湖泊星羅、沼澤密布C.雪山連綿、冰川高懸D.羽族炫翎、蹄類競驕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讀圖,回答2~4題。2.“三江源”的“三江”是指圖中的( C )A.①②⑤ B.①②③C.③④⑤ D.①③④3.近年來,三江源地區冰川逐年萎縮的主要原因是( B )A.過度放牧B.全球氣候變暖C.濫伐森林D.濕地面積縮小4.若三江源地區的冰雪持續大量融化會( D )A.導致青藏地區高山海拔上升B.使得青藏地區冰川面積持續增加C.加劇三江源地區及中下游的洪澇災害D.加速當地生態環境惡化2018年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地區被稱為“中華水塔”。讀三江源地區示意圖,完成5~6題。5.“中華水塔”水量豐盈的時期最可能出現在( C )A.1月 B.4月C.7月 D.11月6.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的意義是( D )A.發展旅游 B.增加財政收入C.解決就業 D.保護生態環境三江源地區被稱為“中華水塔”,保護好“中華水塔”不僅對當地人們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而且直接關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據此回答7~8題。7.導致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人為原因是 ( B )①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谶^度放牧 ③亂采濫挖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8.為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 )A.修筑梯田 B.休牧育草C.全面禁獵 D.退耕還林9.青藏地區的珍稀動物有( B )A.東北虎、梅花鹿、猴子B.藏羚羊、雪豹、野驢C.大熊貓、綠孔雀、長尾猿D.綠孔雀、斑馬、長頸鹿10.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水草豐美,濕地面積廣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被稱為“生態的凈土”。材料二 東北地區、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區示意圖( 圖甲 )及東北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示意圖( 圖乙 )。( 1 )圖乙中M、N兩汛期出現的季節分別是 春季 和 夏季 。請解釋M汛期形成的原因。?冬季寒冷,地面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升高,大量冰雪融水匯入河道,水位上漲。( 2 )三江源地區的河流水源補給形式主要是 冰雪融水 。?( 3 )三江并流地區位于我國橫斷山區,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區,試分析此地區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地勢落差大,水流快,水能豐富。( 4 )我國分別在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設立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 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 。?(共13張PPT)第1課時 世界屋脊知識點 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青藏地區位于我國 西南 部, 橫斷 山脈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2.地形: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 世界屋脊 ”之稱。高原上分布著一系列的山脈,山脈之間是寬廣的谷地和盆地。“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3.河流的發源地:青藏高原是 長江 、黃河、 瀾滄江 、雅魯藏布江等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4.氣候: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 高寒 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 小 ,日溫差 大 。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 太陽輻射 強烈。?5.民族服飾:青藏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藏族 ,傳統服飾為 藏袍 。?6.畜種: 牦?!∈乔嗖氐貐^特有的畜種,它毛長皮厚,體矮身健,被稱為“ 高原之舟 ”。?知識點 世界屋脊電視紀錄片《第三極》首次聚焦青藏高原,與南、北兩極比較,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讀下圖,回答1~3題。1.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的原因是( C )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炎熱2.圖中①山脈是( A )A.昆侖山脈 B.祁連山脈 C.橫斷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3.青藏高原是許多河流的發源地,發源于此地的大江大河有( B )A.黃河 珠江 B.長江 黃河C.長江 黑龍江 D.黃河 淮河小剛想利用暑假的假期出去旅游,他向媽媽說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媽媽建議他要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羽絨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據此完成4~5題。4.小剛最想去旅游的地方可能是( A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護區B.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C.內蒙古錫林郭勒自然保護區D.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5.下列圖片中,小剛在旅游中最有可能拍攝到的是( D ) 1.“人民幣上學地理”,下面5元和50元人民幣上所展示的景觀分別位于( B )A.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青藏地區C.西北地區、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青藏地區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略圖,回答2~4題。 2.四大地理區域中,7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D )A.① B.②C.③ D.④3.下列關于上題區域7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 )A.海拔高,氣溫低B.緯度高,氣溫低C.多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氣溫低D.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小,氣溫低4.下列有關④所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下B.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C.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D.是黃河、長江、珠江的發源地讀圖,回答5~6題。 5.下列民族的服飾與圖示服飾相符的是( A )A.藏族 B.蒙古族C.傣族 D.維吾爾族6.圖中的服飾寬大、厚重、半肩,反映了當地氣候( D )A.終年炎熱 B.終年寒冷C.年溫差大 D.日溫差大7.青藏地區被稱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種是( B )A.細毛羊 B.牦牛C.三河馬 D.灘羊8.同學們計劃暑假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旅行,請幫助他們完成旅游攻略。信息準備: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地高天寒,雪山連綿,牛羊成群,青稞飄香。物品準備:羽絨服、登山鞋、氧氣袋、藥品、照相機。 ( 1 )西寧是 青海 省的省會城市,西寧到拉薩之間的鐵路線是 青藏 鐵路。?( 2 )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由于海拔高,形成獨特的 高寒 氣候。高原地區太陽輻射強烈,為此他們還需準備的物品有 太陽鏡、太陽帽、防曬霜等防曬物品 。( 寫出一種即可 )?( 3 )在鐵路沿線可以游覽全國最大的咸水湖泊—— 青海 湖,參觀拉薩著名的佛教建筑—— 布達拉宮 。?( 4 )為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在旅行途中應該注意什么?不亂扔垃圾;不破壞植被;保護野生動物等。( 言之有理即可 )(共12張PPT)第2課時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知識點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1.高寒牧區( 1 )牧區類型:青藏高原是我國的 高寒 牧區。?( 2 )植被: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 高山草甸 分布廣泛。?( 3 )三大牲畜:青藏地區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 低氣壓 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 牦牛 、藏綿羊、 藏山羊 。?2.河谷農業區( 1 )發展條件:青藏地區氣溫較 低 ,日照較 長 。在一些海拔較 低 的地區,氣溫較 高 ,土質較肥沃,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較好,分布著河谷農業。?( 2 )河谷農業區: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 谷地、東部的 湟水 谷地。?( 3 )主要農作物:喜溫涼的 青稞 、小麥等。?3.居民生活( 1 )飲食: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常見的食物。為了抵御嚴寒,人們都愛喝用青稞釀造的 青稞酒 。?( 2 )民居: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氈搭成的 帳篷 中,在農區和城鎮多見平頂 碉房 。?知識點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這里有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誠的喇嘛,同時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完成1~2題。1.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 C ) A.肥沃的沖積平原B.山間盆地C.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D.水源較好的綠洲地區2.該地區農作物單產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D )A.氣溫高 B.降水量適中C.二氧化碳濃度高 D.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讀某地區居民的日常食物圖,回答3~4題。 3.圖中食物常見于( A )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C.北方地區 D.南方地區4.該地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 B )A.滿族 B.藏族C.傣族 D.維吾爾族1.青藏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 A )A.青稞、小麥 B.甘蔗、水稻C.棉花、玉米 D.花生、水稻2.我國某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巍峨,雪山連綿,湖水瀲滟,草原遼闊。下列能夠反映該地區典型景觀的剪紙畫是( C )下圖是青藏地區農牧業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 3.影響青藏地區種植業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B )A.植被 B.氣溫C.水源 D.土壤4.下列關于青藏地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A )A.青海省的西寧有“日光城”之稱B.畜牧業是當地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方式C.當地優良畜種牦牛被稱為“高原之舟”D.主要的農作物是青稞、小麥和豌豆等讀我國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示意圖,完成5~7題。 5.下列關于兩地區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D )A.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B.西北地區植被自東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青藏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D.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地勢高聳6.下列關于兩地區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C )A.西北地區的農業主要為河谷農業B.青藏地區的農業主要為灌溉農業C.兩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牧區D.制約兩地區農業發展的因素都是水源7.圖示畜種所在的牧區有( A )①西藏牧區?、谇嗪D羺^?、坌陆羺^?、軆让晒拍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下列關于藏族牧民常喝青稞酒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標志著生活水平的提高B.主要是為了御寒C.青稞酒的原料是紅高粱D.青稞酒多從內地運進西藏9.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區,藏南谷地成為農田、城市最集中的區域,其最大的優勢是( D )A.緯度較低,交通較便利B.地形平坦,交通較便利C.距海較近,水熱較充足D.地勢較低,水熱較充足10.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川藏鐵路連接成都和拉薩,途經康定、林芝,全長1629千米,計劃2026年全線通車。鐵路建成后,從成都到拉薩坐火車僅需13個小時左右。下圖為川藏鐵路示意圖和碉房景觀圖。 ( 1 )川藏鐵路西段位于 青藏 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一 級階梯。?( 2 )川藏鐵路的修建有很大難度,試分析原因。地勢起伏大( 或地形起伏大,或穿越大江大河,或穿越橫斷山脈,或跨越地勢兩級階梯 );多地質災害( 或多地震,或多滑坡、泥石流 )。 ( 3 )拉薩河河谷平原是西藏糧食主產區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是 青稞 。試分析這里農田多分布在河谷地帶的自然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熱量不足,河谷地帶海拔低,熱量較充足,且河谷地帶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 4 )在青藏地區,可以吃到傳統美食 糌粑 ;可以住傳統民居碉房,該建筑墻體 厚 ,具有 保溫 的功能。??第1課時 世界屋脊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 世界屋脊1.地理位置:青藏地區位于我國 西南 部, 橫斷 山脈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2.地形: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青藏高原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 世界屋脊 ”之稱。高原上分布著一系列的山脈,山脈之間是寬廣的谷地和盆地。“ 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是青藏高原地形的顯著特征。?3.河流的發源地:青藏高原是 長江 、黃河、 瀾滄江 、雅魯藏布江等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4.氣候: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 高寒 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 小 ,日溫差 大 。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 太陽輻射 強烈。?5.民族服飾:青藏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是 藏族 ,傳統服飾為 藏袍 。?6.畜種: 牦?!∈乔嗖氐貐^特有的畜種,它毛長皮厚,體矮身健,被稱為“ 高原之舟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 世界屋脊電視紀錄片《第三極》首次聚焦青藏高原,與南、北兩極比較,它是唯一有著人類豐富生存活動的“極地”地帶。讀下圖,回答1~3題。1.青藏高原被譽為世界“第三極”的原因是 (C)A.干旱 B.濕熱 C.高寒 D.炎熱2.圖中①山脈是 (A)A.昆侖山脈 B.祁連山脈 C.橫斷山脈 D.喜馬拉雅山脈3.青藏高原是許多河流的發源地,發源于此地的大江大河有 (B)A.黃河 珠江 B.長江 黃河C.長江 黑龍江 D.黃河 淮河小剛想利用暑假的假期出去旅游,他向媽媽說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媽媽建議他要帶上墨鏡、遮陽帽、防曬霜、羽絨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據此完成4~5題。4.小剛最想去旅游的地方可能是 (A)A.青??煽晌骼镒匀槐Wo區B.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C.內蒙古錫林郭勒自然保護區D.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5.下列圖片中,小剛在旅游中最有可能拍攝到的是 (D)課后鞏固提升1.“人民幣上學地理”,下面5元和50元人民幣上所展示的景觀分別位于 (B)A.南方地區、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青藏地區C.西北地區、南方地區 D.北方地區、青藏地區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略圖,回答2~4題。2.四大地理區域中,7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D)A.① B.②C.③ D.④3.下列關于上題區域7月份平均氣溫最低的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A)A.海拔高,氣溫低B.緯度高,氣溫低C.多陰雨天氣,光照不足,氣溫低D.深居內陸,受海洋影響小,氣溫低4.下列有關④所示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C)A.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下B.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C.顯著的自然特征是“高寒”D.是黃河、長江、珠江的發源地讀圖,回答5~6題。5.下列民族的服飾與圖示服飾相符的是 (A)A.藏族 B.蒙古族C.傣族 D.維吾爾族6.圖中的服飾寬大、厚重、半肩,反映了當地氣候 (D)A.終年炎熱 B.終年寒冷C.年溫差大 D.日溫差大7.青藏地區被稱為“高原之舟”的著名畜種是 (B)A.細毛羊 B.牦牛C.三河馬 D.灘羊8.同學們計劃暑假從西寧乘火車到拉薩旅行,請幫助他們完成旅游攻略。信息準備: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地高天寒,雪山連綿,牛羊成群,青稞飄香。物品準備:羽絨服、登山鞋、氧氣袋、藥品、照相機。(1)西寧是 青海 省的省會城市,西寧到拉薩之間的鐵路線是 青藏 鐵路。?(2)青藏高原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由于海拔高,形成獨特的 高寒 氣候。高原地區太陽輻射強烈,為此他們還需準備的物品有 太陽鏡、太陽帽、防曬霜等防曬物品 。(寫出一種即可)?(3)在鐵路沿線可以游覽全國最大的咸水湖泊—— 青?!『?參觀拉薩著名的佛教建筑—— 布達拉宮 。?(4)為保護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在旅行途中應該注意什么?不亂扔垃圾;不破壞植被;保護野生動物等。(言之有理即可)第2課時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1.高寒牧區(1)牧區類型:青藏高原是我國的 高寒 牧區。?(2)植被:在獨特的高寒條件下,青藏地區耐寒的 高山草甸 分布廣泛。?(3)三大牲畜:青藏地區生長著能適應高寒、缺氧、 低氣壓 等特殊高原環境的牲畜—— 牦牛 、藏綿羊、 藏山羊 。?2.河谷農業區(1)發展條件:青藏地區氣溫較 低 ,日照較 長 。在一些海拔較 低 的地區,氣溫較 高 ,土質較肥沃,發展農業生產的條件較好,分布著河谷農業。?(2)河谷農業區:南部的 雅魯藏布江 谷地、東部的 湟水 谷地。?(3)主要農作物:喜溫涼的 青稞 、小麥等。?3.居民生活(1)飲食:青藏地區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 糌粑 ,牛羊肉也是常見的食物。為了抵御嚴寒,人們都愛喝用青稞釀造的 青稞酒 。?(2)民居:牧民一般居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氈搭成的 帳篷 中,在農區和城鎮多見平頂 碉房 。?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這里有湛藍的天空,綿延的雪山,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牦牛,虔誠的喇嘛,同時這里也是我國生態環境最脆弱的地區。據此完成1~2題。1.該地區的農業生產主要分布在 (C) A.肥沃的沖積平原B.山間盆地C.海拔較低的河谷地帶D.水源較好的綠洲地區2.該地區農作物單產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D)A.氣溫高 B.降水量適中C.二氧化碳濃度高 D.光照強,晝夜溫差大 讀某地區居民的日常食物圖,回答3~4題。3.圖中食物常見于 (A)A.青藏地區 B.西北地區C.北方地區 D.南方地區4.該地區主要的少數民族是 (B)A.滿族 B.藏族C.傣族 D.維吾爾族課后鞏固提升1.青藏地區的主要農作物是 (A)A.青稞、小麥 B.甘蔗、水稻C.棉花、玉米 D.花生、水稻2.我國某地區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山巍峨,雪山連綿,湖水瀲滟,草原遼闊。下列能夠反映該地區典型景觀的剪紙畫是 (C)下圖是青藏地區農牧業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3~4題。3.影響青藏地區種植業分布的主導因素是 (B)A.植被 B.氣溫C.水源 D.土壤4.下列關于青藏地區的說法,錯誤的是 (A)A.青海省的西寧有“日光城”之稱B.畜牧業是當地最主要的農業生產方式C.當地優良畜種牦牛被稱為“高原之舟”D.主要的農作物是青稞、小麥和豌豆等讀我國西北地區與青藏地區示意圖,完成5~7題。5.下列關于兩地區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D)A.西北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B.西北地區植被自東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C.青藏地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D.青藏地區在青藏高原上,地勢高聳6.下列關于兩地區農業的敘述,正確的是 (C)A.西北地區的農業主要為河谷農業B.青藏地區的農業主要為灌溉農業C.兩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牧區D.制約兩地區農業發展的因素都是水源7.圖示畜種所在的牧區有 (A)①西藏牧區?、谇嗪D羺^ ③新疆牧區?、軆让晒拍羺^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8.下列關于藏族牧民常喝青稞酒的敘述,正確的是 (B)A.標志著生活水平的提高B.主要是為了御寒C.青稞酒的原料是紅高粱D.青稞酒多從內地運進西藏9.相比于高原上的其他地區,藏南谷地成為農田、城市最集中的區域,其最大的優勢是 (D)A.緯度較低,交通較便利B.地形平坦,交通較便利C.距海較近,水熱較充足D.地勢較低,水熱較充足10.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川藏鐵路連接成都和拉薩,途經康定、林芝,全長1629千米,計劃2026年全線通車。鐵路建成后,從成都到拉薩坐火車僅需13個小時左右。下圖為川藏鐵路示意圖和碉房景觀圖。(1)川藏鐵路西段位于 青藏 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位于我國地勢的第 一 級階梯。?(2)川藏鐵路的修建有很大難度,試分析原因。地勢起伏大(或地形起伏大,或穿越大江大河,或穿越橫斷山脈,或跨越地勢兩級階梯);多地質災害(或多地震,或多滑坡、泥石流)。(3)拉薩河河谷平原是西藏糧食主產區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是 青稞 。試分析這里農田多分布在河谷地帶的自然原因。?青藏高原海拔高,熱量不足,河谷地帶海拔低,熱量較充足,且河谷地帶土壤肥沃、灌溉便利。(4)在青藏地區,可以吃到傳統美食 糌粑 ;可以住傳統民居碉房,該建筑墻體 厚 ,具有 保溫 的功能。?第二節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課前自主預習知識點1 江河的源地1.位置:三江源地區位于 青?!∈∧喜?青藏高原腹地)。?2.主要河流:三江源地區是 長江 源區、黃河源區、 瀾滄江 源區的總稱,被譽為“ 中華水塔 ”。?3.雪山和 冰川 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础『汀≌訚伞∈侨吹貐^重要的調蓄器。?知識點2 三江源地區的保護4.地位:三江源地區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積最大的 高原 濕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是我國重要的 水源 涵養地。?5.存在的問題及產生的原因(1)存在的問題: 水土流失 加劇、 草地沙化 嚴重、蟲鼠猖獗、 野生動物 銳減等。?(2)產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 萎縮 ,這直接影響湖泊和濕地的水源補給,湖泊、濕地面積不斷縮小甚至干涸。?②人為原因: 過度放牧 、亂采濫挖等不合理的人類活動,加速了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惡化。?6.保護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的措施(1)國家設立了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2)采取 退耕還草(林) ,全面禁獵、禁采砂金, 休牧育草 ,實施天然林和 天然牧場 保護工程等措施,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課堂基礎達標知識點1 江河的源地三江源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國三大江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華水塔”。讀圖,完成1~2題。1.三江源地區位于 (B)A.甘肅省 B.青海省 C.四川省 D.西藏自治區2.三江源中的“三江”除長江外,另外兩條是 (D)A.黃河、珠江B.瀾滄江、雅魯藏布江C.黃河、怒江D.瀾滄江、黃河3.下列不是三江源地區主要補給水源的是 (C)A.冰雪融水 B.沼澤C.降水 D.湖泊4.下列對三江源地區的描述,錯誤的是 (B)A.位于青海省的南部B.降水量豐富,使江河水量穩定充足C.是我國重要的天然沼澤分布區D.濕地面積在不斷縮小知識點2 三江源地區的保護三江源地區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和三江生態最敏感的地區,為了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國家設立了三江源自然保護區。據此回答5~7題。5.建立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 (D)A.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礦產資源B.禁止濫捕、濫獵C.增加木材蓄積量D.維持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的平衡6.三江源地區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 (B)A.水污染嚴重B.濕地減少、湖泊萎縮C.土地荒漠化D.次生鹽堿化7.為了解決這一環境問題,三江源自然保護區采取的措施有 (A)①退耕還草(林) ②全面禁獵 ③禁采砂金?、苄菽劣荨、輰嵤┨烊涣趾吞烊荒翀霰Wo工程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 D.①④⑤8.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歷史上,三江源地區曾是水草豐美、湖泊密集、野生動物種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區,被稱為生態“處女地”,這里也是我國和亞洲最重要河流的上游關鍵源區,對全國乃至全球的大氣、水循環具有重要的影響。三條江河每年向下游供水600億立方米,長江總水量的25%、黃河總水量的49%和瀾滄江總水量的15%均來自這一地區。材料二 黃河斷流、湖泊干涸、雪線上升、冰川崩塌、草場退化等一系列跡象表明,黃河源生態全面告急!(1)“三江源”即哪三江之源?長江、黃河和瀾滄江。(2)為什么稱三江源地區為“中華水塔”?三江源地區冰川廣布,水資源豐富。(3)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正在惡化,主要有哪些表現?水土流失加劇、草地沙化嚴重、蟲鼠猖獗、野生動物銳減等。課后鞏固提升1.下面詞語不是描述三江源地區的是 (A)A.山河相間、縱列分布B.湖泊星羅、沼澤密布C.雪山連綿、冰川高懸D.羽族炫翎、蹄類競驕三江源地區是世界高海拔地區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讀圖,回答2~4題。2.“三江源”的“三江”是指圖中的 (C)A.①②⑤ B.①②③C.③④⑤ D.①③④3.近年來,三江源地區冰川逐年萎縮的主要原因是 (B)A.過度放牧B.全球氣候變暖C.濫伐森林D.濕地面積縮小4.若三江源地區的冰雪持續大量融化會 (D)A.導致青藏地區高山海拔上升B.使得青藏地區冰川面積持續增加C.加劇三江源地區及中下游的洪澇災害D.加速當地生態環境惡化2018年1月26日,國家發改委公布《三江源國家公園總體規劃》,明確至2020年正式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三江源地區被稱為“中華水塔”。讀三江源地區示意圖,完成5~6題。5.“中華水塔”水量豐盈的時期最可能出現在 (C)A.1月 B.4月C.7月 D.11月6.三江源國家公園成立的意義是 (D)A.發展旅游 B.增加財政收入C.解決就業 D.保護生態環境三江源地區被稱為“中華水塔”,保護好“中華水塔”不僅對當地人們的生存與發展至關重要,而且直接關系到河流下游流域的生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據此回答7~8題。7.導致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人為原因是 (B)①全球氣候變暖,冰川逐年萎縮?、谶^度放牧?、蹃y采濫挖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②③8.為保護三江源地區的生態環境,下列采取的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A)A.修筑梯田 B.休牧育草C.全面禁獵 D.退耕還林9.青藏地區的珍稀動物有 (B)A.東北虎、梅花鹿、猴子B.藏羚羊、雪豹、野驢C.大熊貓、綠孔雀、長尾猿D.綠孔雀、斑馬、長頸鹿10.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水草豐美,濕地面積廣大,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被稱為“生態的凈土”。材料二 東北地區、三江源和三江并流地區示意圖(圖甲)及東北某水文站多年平均徑流量示意圖(圖乙)。(1)圖乙中M、N兩汛期出現的季節分別是 春季 和 夏季 。請解釋M汛期形成的原因。?冬季寒冷,地面積雪量大,春季氣溫升高,大量冰雪融水匯入河道,水位上漲。(2)三江源地區的河流水源補給形式主要是 冰雪融水 。?(3)三江并流地區位于我國橫斷山區,是世界上罕見的高山深谷地貌代表地區,試分析此地區水能資源豐富的原因。地勢落差大,水流快,水能豐富。(4)我國分別在三江平原和三江源地區設立自然保護區的目的是 保護濕地生態系統,維護生物多樣性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一節第1課時 世界屋脊.pptx.ppt 第一節第1課時世界屋脊.docx 第一節第2課時 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pptx.ppt 第一節第2課時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docx 第一節自然特征與農業.ppt 第二節 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pptx.ppt 第二節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docx 第二節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