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試卷22、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書P67 血管管壁特點 血流速度 分布功 能動脈較厚,彈性大快分布在身體較深部位將血液從心臟輸送到全身各部分的血管靜脈較薄,彈性小慢有的位置較深,有的位置較淺將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毛細血管非常薄,只有一層上皮細胞構成最慢分布最廣連接小動脈和小靜脈的血管,是血液和組織細胞間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23、心臟解剖圖:書P68 ⑴心臟:1.位置:位于胸腔的中部偏左下方2.形狀:像倒置的梨3.作用:像一臺水泵⑵心臟內的結構:①四個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②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是相同的 ③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互相隔開⑶心室和動脈相連,心房和靜脈相連:右心房―――上下腔靜脈 左心房―――肺靜脈 右心室―――肺動脈 左心室―――主動脈⑷瓣膜的作用:控制血流朝一個方向流動24、心臟工作示意圖:書P69 25、血液循環模式圖:書P70 體循環:血液由左心室進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各級動脈、毛細血管網、各級靜脈,最后匯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到右心房。肺循環: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經右心室壓入肺動脈,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再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體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左側出發回到右側,肺循環是血液從心臟右側出發回到左側,組成了一個完整的血液循環途徑。 26、1900年,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現血型。輸血關系表:書P76 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輸給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AB、O27、泌尿系統的組成及功能: 腎----------------形成尿液的器官; 膀胱----------------暫時儲存原尿 輸尿管-----------輸送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28、每個腎包括大約100萬個結構和功能單位,叫做腎單位。每個單位由腎小球、腎小囊和腎小管等部分組成。 29、尿的形成圖: P82 (腎小球的濾過作用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和尿液的成分區別:蛋白質血細胞葡萄糖無機鹽水尿素原尿尿液30、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圖P89 視覺形成的過程: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依次經過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并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到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象。視網膜上有對光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圖象信息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人就產生了視覺。 31、近視眼和遠視眼:32、耳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圖P93 聽覺形成的過程:書P94 注意:1、慎用指甲、頭發等在耳朵內掏挖,以防外耳道皮膚戳破,引起發炎。2、鼻咽喉發炎時,病菌易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引起中耳炎。33、神經系統的組成部分:神經系統是由中樞神經系統(腦、骨髓)和周圍神經系統(脊神經和腦神經)組成的。 腦的結構大腦小腦腦干功能維持身體的平衡、協調運動。34、神經元: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人體內有數以億計的神經元。 35、神經的基本調節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松開放手饅頭示意圖:書P102 人體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適當的反應。 簡單的反射(條件反射)復雜的反射(非條件反射)舉例36構成內分泌系統的主要內分泌腺:書P106 1、作用: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分泌多種間接影響、調節其他內分泌腺的活動。 2、 作用:影響第二性征的發育;加速心跳,增強心肌收縮力。 3、作用:分泌促淋巴細胞生成作用的物質,在人體抵御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作用:促進動物的生長發育和代謝;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5、作用:加速血糖的分解;促進血糖合成糖原。 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調節的影響。 37、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①森林遭到嚴重的砍伐,動植物及人類將受到什么影響?②沙塵暴的起因中與人類哪些活動有關;③肆意獵殺動物,自然環境將發生什么變化?④水污染:38、環境污染:①酸雨:酸雨的pH值小于5.6, “空中死神”(二氧化硫) 危害:1)酸雨使土壤中養分發生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2)使得河流、湖泊的水酸化,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發育受到影響,嚴重時造成死亡; 3)危害人類健康、農作物、建筑等;②溫室效應: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的現象;危害: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漸上升; 2)造成世界各地農作物的減產和多種生物的滅絕;③重金屬污染:含汞、銀、鎘的固體廢棄物和工業廢水;日本的“水俁病”(由鎘引起的) 控制廢電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產和銷售危害性大的 電池,特別是含汞和鎘的電磁,大力開發無公害的環保型電池。④臭氧層:作用是能夠有效地濾去太陽輻射中對生物有強烈的破壞作用的紫外線;由于氟利昂的排放遭到破壞,例如:冰箱和空調等以及因超音速飛機迅速發展而導致含氮廢氣體的大量排放。容易導致人類的皮膚癌和白內障等疾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