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影響價格的因素》說課稿說教材:《影響價格的因素》是人教版必修1《經濟生活》第二課第一框題的內容。本框題對于前面 “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和后面“價格變動的影響”,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以后《經濟生活》的學習打下牢固的理論基礎,也是高考常考的內容,因此,本框題在《經濟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本框題將用1課時來講授。二、說教學目標:1.了解影響商品價格常見的具體因素;理解商品價格與供求、價值的關系。2.理解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3.理解價值規律的內容及其表現形式。4.培養學生以科學的態度認識價格的變動,提高參與經濟生活的能力,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意識,以適應激烈的社會競爭。三、說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高一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確定了以下重點和難點:1.供求影響價格:供求影響價格理論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2.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決定價格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學習這一理論有助于我們從本質上理解價格現象。價值決定價格理論既是本課的重點,也是本課的難點。3.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也是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是我們理解市場價格變動的一個重要理論,是我們的教學重點。 四、說教法學法: 本課理論性比較強,需要較強的的思維能力,由于我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于農村,閱歷較淺,理論基礎單薄,接觸新興事物的機會較少,較難理解一些常識問題,因此我主要采取以討論式、探究式教學方法為主,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引導學生理性地看待發生在身邊的經濟現象,發展思辯能力。1、直觀演示法:利用PPT圖片、短視頻等手段進行直觀演示,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2、活動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創設情景等活動形式理解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3、集體討論法:針對學生提出的典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和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的精神。4、討論點撥法:主要針對本框題的三個重難點,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點撥。五、說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 預習新課,要求學生做好重難點內容標注。調查市場上最近幾周豬肉價格走勢及其原因。(二)溫習舊課,導入新課通過復習上一節內容,使學生能夠知道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同時通過圖片展示和情景設置(豬肉俏過唐僧肉的啟示)導入新課。(二)講授新課(30分鐘)在講授新課的過程中,借助多媒體展示和分組討論,以及習題練習,加強學生對知識的串聯、積累、加工。1、供求影響價格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之一,我通過對前面“導入新課”的例子——“豬肉俏過唐僧肉的啟示”,進一步引申,點撥學生找出豬肉飛漲的原因,讓學生有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得出結論:各種因素影響價格都是通過改變供求關系來影響價格的,進而得出供求關系變化對價格的影響。(1)供不應求→買者競爭→價格上漲→物以稀為貴(2)供過于求→賣者競爭→價格下降→貨多不值錢2、價值決定價格這是本節課的又一重點,我將通過安排學生事先錄制視頻短片:對比每斤豬肉與長白山野生人參的價格,以及不同品種的豬肉價格對比并進行設問、點撥歸納:設問1: 為什么豬肉價格貴不過人參價格?由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總結得出:商品價格由商品的價值量決定;價值和價格成正比。價值和價格關系圖:設問2、商品價值量是怎么確定的?讓學生思考、回答,老師總結 :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而不能由個別勞動時間決定。進而引導學生得出:價值量與勞動時間的關系。然后設置兩道選擇題進行知識鞏固。設問3、設計一個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合作討論“針對目前的市場形勢,為本鎮的養豬戶養殖生豬出謀劃策”。從而得出: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與價值量的關系。 4、通過講解啟發學生根據前面所學的內容推導出:價格與供求、價值的關系,再通過圖表引導學生推出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六、課堂小結:(2-3分鐘)再次回顧課堂的重、難點,加深學生理解、記憶。七、板書設計:影響價格的因素(一)供求影響價格(二)價值決定價格1、商品的價值量2、社會必要勞動時間3、社會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三)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八、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因此,我在平時教學中非常注重教學反思。課后我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反思:1.學生對重、難點知識的掌握情況;2.我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教學實際;3.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應如何培養。PAGE / NUMPAGES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