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曇花為何只能“一現(xiàn)”說到“月下美人”,同學們不一定知道,但如果要問“曇花一現(xiàn)”這個成語,同學們也許都知道是用來比喻某些事物出現(xiàn)的時間非常短。那么,同學們,你們知道曇花為什么只能“一現(xiàn)”嗎?曇花屬仙人掌科植物,莖、葉都發(fā)生了變態(tài),老莖圓柱形,并且木質(zhì)化,但是老莖上生出的綠色分枝,呈扁平葉狀,而它真正的葉子已經(jīng)退化成很小的細針。變態(tài)莖上有一層蠟質(zhì)。曇花的開花季節(jié),一般在6~10月,開花時間一般在晚上8~9點以后,盛花時間非常短,只有3~4個小時,所以,人們把它視為珍寶。曇花到了繁殖季節(jié),首先在扁平的葉狀枝條側(cè)緣凹陷處長出花蕾,花蕾的下部有一個下垂的長花筒,花筒外包有許多絳紫色的線形裂片,花蕾上部包有20片左右的花瓣。曇花開放時,下垂的花筒慢慢翹起,絳紫色的外衣慢慢打開,然后由20多片花瓣組成的潔白如雪的大花朵就開放了。曇花在開放時,花瓣和花蕊都在顫動,艷麗動人。可是,3~4小時后,花冠就漸漸閉合,花筒復又下垂,花朵很快就凋謝了,非常令人遺憾。這就是所謂的“曇花一現(xiàn)”。曇花原產(chǎn)于墨西哥、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沙漠地區(qū),那里的氣候特別干燥,白天氣溫非常高,柔弱、嬌嫩的曇花只有在晚上開放才能避免白天強烈陽光的烤灼。而曇花又屬于蟲媒花,它需要昆蟲來為它傳遞花粉,沙漠地區(qū)晚上8~9點正是沙漠昆蟲活動比較頻繁的時候,所以曇花這時開花最有利于傳粉。午夜以后,沙漠地區(qū)的氣溫又過低,為它傳粉的昆蟲越來越少。曇花開花時間短,可以大大減少水分的喪失。因此,曇花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了這種特殊的開花習性。為了適應炎熱、干旱的沙漠環(huán)境,曇花的整個植株的形態(tài)構(gòu)造也發(fā)生了變化。如:葉子退化成針狀,可大大減少水分的丟失;扁平的葉狀莖代替了葉子的功能以進行光合作用;當旱季來臨,水分奇缺時,葉狀莖變得很薄;而雨季一到,水分劇增時,葉狀莖則大量吸水、貯水,變得又肥又厚。所有這些都是對沙漠特殊環(huán)境適應的結(jié)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