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2.2 準確把握概念高中思想政治選修4科學思維常識 法國作家雨果出國旅行,走到某國邊境,憲兵要檢查登記,問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寫東西的。”“以什么謀生?”“筆桿子。”于是,憲兵在登記簿上寫到:“姓名:雨果。職業:筆桿販子。”思考:雨果怎么成了“筆桿販子”? 這種情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自主閱讀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本質屬性是事物成為自身并使該事物同其他事物區別開來的內部規定性。本質屬性+非本質屬性=屬性事物的性質和關系統稱為屬性。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 概念只有通過詞語才能表達出來。不同的詞語可以表達同一個概念。同一個詞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白頭翁王大爺是白頭翁,會飛,所以,王大爺會飛。活動探究一只松鼠站在樹上,兩個獵人圍繞這棵樹轉了一圈。他們走動時,松鼠也跟著他們轉。這時,一個獵人說:“我們已經圍繞松鼠轉了一圈。”另一個獵人卻說:“我們沒有圍繞松鼠轉一圈,因為我們始終只看到松鼠的正面。”兩人爭得不可開交。思考:兩個人發生爭執的焦點在哪里?你能幫助他們解開思想上的困惑么?二、內涵“是什么”內涵的含義 概念的內涵就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它反映事物“質”的規定性,說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種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定義邏輯結構定義方法邏輯規則邏輯錯誤避免四類邏輯錯誤種差加屬概念用簡明的語句揭示出概念所反映的認識對象的本質屬性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構成遵守四種邏輯規則如何明確概念的內涵?商品是勞動產品。商品是用人民幣交換的勞動產品。麻醉就是麻醉劑所起的作用。哲學不是文學。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活學巧用定義過寬否定定義定義過窄循環定義比喻定義活動探究為了證明“白馬非馬”的論題,公孫龍(約前320——前250)提出很多理由,如求“馬”,給“黃馬”、“黑馬”都可以滿足這一要求;求“白馬”給“黃馬”、“黑馬”就不符合要求。“馬”講的是馬的形體。“白”講的是馬的顏色。講顏色不同于講形體,所以白馬非馬。思考:1.你是否同意公孫龍的論證? 2.從內涵與外延兩方面看,“白馬”與“馬”有什么關系?“課桌”與“馬”是什么關系?三、外延“有哪些”外延的含義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屬性的事物的范圍。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劃分方法相容和不相容邏輯規則四種邏輯錯誤如何明確概念的外延?概念外延的相容關系:概念外延的不相容關系:A BABBAAB全同關系反對關系矛盾關系全異關系交叉關系種屬關系屬種關系ABBBAACC概念之間的外延關系劃分方法相容和不相容邏輯規則四種邏輯錯誤如何明確概念的外延?活學巧用戰爭分為常規戰爭和世界大戰。農田里有棉花、黃麻和糧食作物。思想家分為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和反馬克思主義思想家。從市場范圍看,市場分為國際市場、國內市場和資本主義市場劃分標準不一越級劃分兩極化多出子項 準確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認識對象是發展變化的,反映認識對象的概念也會發生變化,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變。同時,隨著認識的不斷深化,人們對概念內涵和外延的理解也會逐步走向精確和深刻。知識體系 法國作家雨果出國旅行,走到某國邊境,憲兵要檢查登記,問道:“姓名?”“雨果”。“干什么的?”“寫東西的。”“以什么謀生?”“筆桿子。”于是,憲兵在登記簿上寫到:“姓名:雨果。職業:筆桿販子。”思考:雨果怎么成了“筆桿販子”? 這種情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能力提升例1:材料:一個算命先生與一個理發匠是一對棋友,他們的棋藝不相上下,誰也不服誰。一天,他們在“開戰”前商定了輸贏后的獎懲辦法。算命先生說:“要是我輸了,我情愿奉送一命。”理發匠說:“好,一言為定。如果我輸了,白送你一個頭!”結果,算命先生輸了,他如實地履行了“開戰”前的協定,但算命先生卻沒有死。據此回答下列問題:(1)下列對概念認識正確的有( )①概念就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方式 ②概念具有抽象性 ③概念具有概括性 ④概念具有精確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利用概念的有關知識談談你對上述材料的認識。A 概念只有通過語詞才能表達出來,但并非一個語詞在任何場合一定表達同一個概念。在不同的場合,同一個語詞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區分,就容易引發概念混淆。例2:“人肉搜索”是一個依托來自五湖四海的網民而不再依賴網絡數據庫的新型搜索工具。這一定義的定義項、定義聯項、屬概念和種差依次分別是( )A.“人肉搜索”“工具”“是”“網絡數據庫”B.“人肉搜索”“是”“工具”“網絡數據庫”C.“一個依托來自五湖四海的網民而不再依賴網絡數據庫的新型搜索工具”“是”“一個依托來自五湖四海的網民而不再依賴網絡數據庫”“搜索工具”D.“一個依托來自五湖四海的網民而不再依賴網絡數據庫的新型搜索工具”“是”“搜索工具”“一個依托來自五湖四海的網民而不再依賴網絡數據庫”D例3:廣西平南縣公安局民警胡平涉嫌故意殺人案,自此案開庭以來,網上一片“喊殺”之聲。這種情緒也波及了胡平的辯護律師。在網站的留言板上,最受追捧的前五條留言,有三條直接指向律師,隨之附送的都是“訟棍”“沒人性”“禽獸不如”等字眼。運用有關邏輯的知識,分析胡平是壞人,還要有辯護律師為其辯護,好像壞人犯錯還有理一樣。【解析】該題中觀點犯了混淆概念的邏輯錯誤,一個語詞在不同的場合可以表達不同的概念,同一概念也可以是不同的語詞,并非一個詞語在任何場合都表達同一個概念。【答案】根據這個觀點的語境可以看出,律師為被告辯護是表示法律規定被告可以行使一種權利;犯了罪還有理辯護是一種開脫罪行的詭辯。本題說明,不能把一個語詞在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混為一談。作業 在閱讀和練習中思考每個概念的含義,感受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感謝您的觀看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準確把握概念.pptx 視頻資料.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