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堂失敗的多媒體課左云二中 康蘇華課程改革的進行,改變了學生在教學中的地位,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體,要培養能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具有創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需要將現代的教育技術整合于學科教育,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提高教學效率,改善教學效果。多媒體教室上課對老師和學生而言都是一件新鮮事,花了大量的時間準備了一節多媒體課效果卻令我想象不到。《傳染病及其預防》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1.傳染病的概念,區分傳染病與非傳染病;2.列舉常見的傳染病,知道其病原體,傳播途經和預防措施;3.掌握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教學重點是傳染病的概念和種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節。我在設計這節課時,將書上所有的內容都設計成多媒體課件。除了書上面的所有圖片外,還下載了大量的有關艾滋病,肝炎的圖片資料,由于學生對艾滋病一知半解,所以對這些圖片產生了極大興趣,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講預防傳染病的預防措施時,我將書上提到的麻疹,脊髓灰質炎,蛔蟲病,淋病等一系列傳染病的癥狀又以多媒體課件的形式展示出來,課堂又進入了第二個高潮,學生們的驚嘆聲連連不斷,看到孩子們興奮驚奇的表情,我還為自己沒有費力而自豪,當然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節和預防措施也講了一節,前前后后做了30多張幻燈片。下課鈴響了,我精心下載的圖片剛好播放完,準備好的活頁練習題還沒來得及發給學生,時間到了,只能收場。第二節上課時,我把練習題發給學生本來想讓他們鞏固一下上節課的知識,3分鐘后,我走下去看看他們做得如何。轉了一圈后我傻眼了,這樣的情況從沒出現過,只有三分之一的好學生完成任務,三分之二的學生只填出一半的填空題,這可是史無前例的。課后,我和同科目的老師分析了這節課失敗的原因:一、設計教學時忽略了教學目標,將課本上的內容不分主次,全都生硬地運用了多媒體。二、課件內容太多,耽誤了學生有限的課堂時間,課堂效果卻事倍功半。三、有些課件起了“畫蛇添足”的作用,從而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像各種傳染病的癥狀,我花費了時間精力,好不容易下載到這些圖片,沒想到在課堂中卻起了反作用,占了同學們的課堂時間,又分散了注意力,整節課下來,學生們更關注的是哪些傳染病的可怕癥狀,正所謂“撿了芝麻,丟了西瓜”。這節課后,經總結分析,我重新認識了在教學中的如何更好地運用多媒體課件。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其主體仍是課程,而非信息技術。因此,教學中應以課程目標為最根本的出發點,選用合適的技術,應避免在使用傳統教學手段能夠取得良好成果的時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術,結果導致“華而不實”,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分散,只了解了一些不重要的內容,真正的知識點卻沒有掌握。選擇課件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圍繞教學目標,課件內容要精,其次通過課件的內容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加強學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這樣才真正起到了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