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中生物學業基礎會考復習計劃高二生物組2009年我校物理、化學、歷史和地理這四科的會考成績非常優異。面對這樣的優異的成績我感到今年的生物會考有著很大的壓力,因為今年是新課程改革后的第一次生物會考,對于一切來說都是新的,不像以前可以吃老本,有往年的復習經驗及教學積淀。可現在就完全不同了,一切都是新的,對老師的要求就提高了,需要老師合理安排時間,認真研究會考大綱,抓好后進生工作等一系列的工作。在面對著這么優異成績,生物備考中我能做些什么呢?為了使我任教班級的每一位同學都能順利地通過會考,就必須有計劃、高效率地對高中3本必修本進行復習,特制定本計劃。希望同學們緊跟著老師的思路,不求完全按照老師制定的計劃復習,只求以最短的時間達到最大的效果。下面重點談談我對這次備考的一些計劃。 一、科學安排時間,做到心中有數由于新課程改革,會考內容包括必修本的三本書,而這三本書按照考綱要求需要108課時上完,新課到4月15日能結束,剩下復習時間有2個月,如何用好這2個月,怎樣開展復習工作,這是非常關鍵的。下面是我對這次會考復習的時間進行了安排:第一階段:根據會考大綱要求進行必修1的各章節的復習和題例分析。(共安排大約5課時)。(時間安排在大約4月20日—5月25日)精選相關習題測試一節課,講解3節課。(4月27日—5月3日)第二階段:根據會考大綱要求進行必修2的各章節的復習和題例分析。(共安排大約6課時)。(時間安排在大約5月4日—5月9日)精選相關習題測試一節課,講解3節課.。(5月11日—5月17日)第三階段:根據會考大綱要求進行必修3的各章節的復習和題例分析。(共安排大約5課時)。(時間安排在大約5月18日—5月23日)第四階段:根據會考大綱要求對前幾個階段共同練習的基礎習題進行梳理和鞏固.(共安排大約6課時) 。(時間安排在大約5月25日—5月31日)。第五階段:安排5課時,第一個課時認真總結第一次會考模擬考試的考試結果,重點不是表揚考得好的學生,而是指出差的學生,分析原因,正確下次有很大進步,同時挑容易出錯的題目出來重點講解。第二課時進行第二次會考模擬,擬用2008年會考真題。第三課時,總結分析第二次模擬考試的情況,對于進步的考生加以表揚,重點對不及格的考生重點輔導,并詳細講解試題;第四課時進行第三次模擬考試,擬用2007年會考真題。(時間安排在大約6月1日-6月7日)第六階段:本周共五個課時,第一課時對第三次模擬考試進行總結和分析,本次分析的內容重點講解試題的出題方式、方向,通過三年會考真題的對比分析得出規律,猜測今年將出什么題目。第二課時實驗專題測試;第三課時對實驗專題進行詳細講解;第四課時測試2008年補考真題,考前適應性測試,不打算詳細講解,希望同學們認證對照老師給予的答案,遇到不懂的問題及時問老師解決。第四課時自由復習,老師下班坐診。(時間安排在大約6月8日—6月13日)第七階段:6月14日后,請同學們自由復習,并且有自己的計劃,按計劃復習,重點看平時做錯的題目,同時總結三次會考模擬的得失,從而在會考中克服缺點。二.解讀會考大綱,提高復習效率會考大綱是學生參加會考的重要依據,因此我們在會考復習中一定要用好它。我的做法是:會考系統復習前利用大綱先讓學生了解考試的時間、題型和分值,會考復習時根據大綱重建知識網絡幫助學生回顧每本書的知識內容,其中可以考慮用不同的方法對知識進行整合,如復習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知識點中,涉及到不少基本概念,可把學生容易混淆的概念,例如染色質與染色體、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染色體與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與四分體等列出,歸納出它們相互的聯系,用圖解表示,可加深理解和記憶。此外,重視會考考綱練習題的分析。學生先獨立完成考綱的練習,明確交作業的時間,然后讓小組長及科代表收集同學做題中存在的問題,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進行題目的分析,提高題例課講評的效果。還有,兩次模擬考要分別選用考綱中的兩份綜合測試題。讓學生明確如果能通過這兩份測試,那么你就能通過會考,假如兩份測試題都沒有通過,那么自己就要找原因,盡可能的趕上來。當離會考剩下只有大約兩周時間,所以大多數學生都要認真對待每一次的測試和講評,對個別成績較差的學生也起到一個警示的作用,促進這一部分學生開始自覺復習。三.熟悉題型,抓好專項訓練由于選擇題的得分高低將會直接影響學生能否順利通過會考,因此我在題型訓練方面重點抓好選擇題,具體的做法是:第一步:先明確了《北京市普通高中會考考試說明》的重要性,在會考前一周要求學生利用周末對說明中的選擇題進行全面的復習,我根據自己的經驗對練習冊中的選擇題進行篩選,并結合課外題選100道選擇題整合成一份《選擇題的專項測試題》,利用學生第九節課時間進行測試,認識自己的復習情況。第二步:測試結束后從每個班中抽出10位成績好的學生,集中先進行題目的分析,然后讓他們進行分工,每人準備在第二天的第九節課上給同學進行選擇題的分析講解,并請同學給他們打分,哪一位的小老師做得好?我自己準備第二天下午的第九節課進行巡視,了解這些小老師是否盡職盡責。然后得到小老師反饋,為了能讓其他同學明白題目的分析,他們認真看書本,查資料,問老師,把自己原來沒有學好的知識弄明白,同時讓他們知道要做好一個老師并不容易;另外由于是學生教學生,坐在下面的學生都能比較大膽地提問,課堂的學習氣氛比較活躍,我在巡視過程中也能及時地了解小老師的教學情況,對個別的題目進行分析。第三步:課后再次集中班上成績很差的學生,了解他們經過同學的分析以后,對題目的知識掌握情況,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內容,再進行分析。以上是我今年在會考備考中的一些想法,接下來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將按照此計劃實施。對于每一次的測驗考試,我都會設計表格要求學生進行錯題原因、正確思路的分析,在期中和期末還讓他們提出下階段的目標,盡可能的去認真閱讀他們的分析,并寫上幾句激勵的話語,以增加老師和學生的溝通,讓學生想學、愛學。最后,預祝新課改后的第一次生物會考每個學生都能順利通過。高三生物選修第一章水、鹽、糖、體溫調節練習一、選擇題1.吃糖1小時后,在胰靜脈的血液中,下列物質中會明顯增多的是( ) 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島素 D.胰高血糖素2.下列屬于人在寒冷環境中的身體變化的是:( ) ①皮膚血管收縮 ②增加皮膚的血流量 ③汗液分泌增多 ④汗液幾乎不分泌 ⑤腎上腺髓質分泌的腎上腺素增加 ⑥骨骼肌戰栗 ⑦代謝活動增強 A.①④⑤⑥⑦ B.①②③⑤⑥⑦ C.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⑦3.不屬于胰島素功能的敘述是:( ) A.抑制肝糖元的分解 B.促進非據物質轉化為葡萄糖 C.促進血糖進入肝臟合成糖元 D.促進血糖進入細胞,并氧化分解供能4.某人患急性腸胃炎,嚴重腹瀉,并出現心率加快、血壓下降、四肢發冷等癥;要緩解以上癥狀,應:( ) A.輸入生理鹽水 B.口服生理鹽水 C.口服鉀鹽水 D.輸入醛固酮5.若某人尿量為正常人的數倍,還經常口渴飲水,如果假定病變發生在腎臟則該病人最有可能是腎的哪個功能部位發生了障礙( )A、腎小管 B、腎小囊 C、收集管 D、腎小管和集合管6.維持內環境穩定有關的生理活動是( )A、劇烈運動時血液中的尿素上升 B、干渴時尿量明顯增多C、人組織細胞受損后,通過再生產生新的細胞 D、炎熱的夏天,人體內產生的熱引起發汗而使體溫不至于上升7.當血糖濃度出現暫時性降低時,血糖的快速補充主要來源于( )A、肝糖元水解 B、淀粉的消化后吸收 C、肌糖元水解 D、非糖物質的轉變8.人體在寒冷環境中防止體溫下降的適應性反應,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皮膚血管多數收縮,皮膚血流量減少 B、汗液分泌減少,甚至不分泌C、骨骼肌出現 “戰栗” D、皮膚散熱增加9.人體內水和無機鹽主要來自食物和飲料,水和無機鹽的排出主要是通過腎臟,其次是皮膚。此外,兩種物質代謝還具有的是( )無機鹽還來自體內物質氧化分解,水還通過腸及隨糞便而排出水還來自體內物質氧化分解,水還通過肺及隨糞便而排出C.水還來自體內物質氧化分解,無機鹽還通過肺及隨糞便而排出D.無機鹽還來自體內物質氧化分解,無機鹽還通過肺及隨糞便而排出10.一個健康的人若進食過多的糖和食鹽后,其體內不可能出現的生理變化是( )A.尿中鹽增多,糖未增多 B.抗利尿激素增加 C.糖大量地進入組織細胞并被利用 D.腎上腺素分泌增多11.對人體內水和無機鹽平衡調節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只依靠神經調節 B有激素調節,沒有神經參與調節C.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共同作用下,主要通過腎臟來完成D.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醛固酮的分泌的調節都受下丘腦的直接控制12.下列關于糖代謝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葡萄糖可以合成脂肪和各種氨基酸 B. 胰島素能促使葡萄糖進入組織細胞C.胰島素可以促使葡萄糖合成肝糖元和肌糖元 D.胰高血糖素可以加速肝糖元分解為葡萄糖13.胰島素長期分泌不足的人,會逐漸消瘦。原因是 ( )A.體內能量供給不足 B.葡萄糖不能被利用而從尿中流失C.體內的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質逐漸減少 D.糖原合成受阻,糖原儲備減少14.屬于人體排出Na+和K+的共同途徑是( ) ①由腎排出 ②由皮膚排出 ③由肺排出 ④由大腸排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① 15.當人體缺鉀時,會引起( ) A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 B心率減慢 C心律失常 D醛固酮分泌增加16.當人主要依靠出汗維持體溫穩定的時候 ( )A.外環境溫度一定較高 B.外環境濕度較大,溫度高C.此刻體內產熱一定多于散熱 D.體溫一定會升高較多17.一個人血漿中的什么降低時,會導致了心律失常。 ( )A.血鉀 B.血鈉 C.蛋白質 D.葡萄糖 18.下列關于血糖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血糖轉化為糖原或非糖物質儲存,引起血糖降低血漿內的血糖相對含量正常時通常在80—120mg/dL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導致血糖升高 D.胰島B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降低血糖19.為了解身體健康狀況,甲、乙兩人同時空腹做尿液檢驗。所采尿樣標號分別為1號和2號,經班氏糖定性試劑測定發現,1號試管混合液煮沸冷卻后呈現磚紅色,2號試管呈藍色。下列說法最為嚴謹的( )A.甲出現尿糖,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B.乙不可能是低血糖病患者C.甲健康異常,但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 D.這種結果無法說明任何問題20.下列關于內環境穩態調節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pH的調節通過只通過神經調節實現 B.水和無機鹽平衡的調節是相互聯系的C.血糖的調節有多種激素參與,胰島素是唯一降血糖激素 D.體溫恒定主要是一個神經調節過程21.人體在某時刻腎上腺釋放醛固酮.這時相關解釋正確的是 ( )細胞內的鈉離子升高或者降低 B.細胞內的鉀離子降低或者升高C.血鈉降低或者血鉀升高 D.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或細胞內液滲透壓降低22.處于寒冷環境中,人體的下列變化表述錯誤的是( )血管收縮,散熱減少骨骼肌收縮,機體產熱增加腎上腺和甲狀腺活動加強,機體代謝活動增強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呼吸運動加快23.關于水平衡中說法不準確的是( )A.水平衡調節中樞在下丘腦 B.水平衡由神經和體液調節主要通過腎臟完成C.人體排尿過少會引起中毒 D.正常人排尿過多會導致脫水24.關于水平衡調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水排出的途徑中,只有腎臟調節水的平衡 B.通過線粒體的代謝過程不能提供水的來源C.人體每天攝入的水和排出的水的量是絕對相等的D.水排出的四條途徑都能以水的攝入量調節水的排出量25.可以使內環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多的直接因素是 ( ) A.滲透壓升高 B.下丘腦興奮 C.滲透壓感受器興奮 D.垂體后葉興奮26. 從事高溫作業的人,應多喝一些淡鹽水,是為了 ( ) A.維持水分的代謝平衡 B.降溫、維持體溫恒定 C.維持內環境成分的相對穩定 D.提高體內的免疫力27. 下列對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成分滲出毛細血管就成為組織液B、淋巴滲出毛細淋巴管就成為組織液 C、組織液滲入毛細血管就成為血漿 D、組織液滲入毛細淋巴管就成為淋巴28. 下列關于血糖來源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淀粉的消化、吸收 B.肝糖元分解 C.肌糖元直接分解 D.脂肪和蛋白質轉化29.下列不是糖尿病患者特征的是 ( ) A.多尿、口渴、多飲 B.血糖含量高于160~180mg/dL C.飲食增加、體重變輕 D.怕泠怕熱30.穩態的生理意義是 ( ) A.使體溫維持相對恒定 B.使體液的PH保持相對穩定 C.使內環境的滲透壓處于相對平衡 D.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31. 細胞外液滲透壓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體溫感覺中樞分別在 ( )A.大腦皮層、下丘腦、下丘腦 B.下丘腦、下丘腦、下丘腦C.下丘腦、大腦皮層、下丘腦 D.下丘腦、下丘腦、大腦皮層二、非選擇題:32.圖1—1—6表示甲、乙、丙3種海螃蟹在其他生活環境條件一定時,實驗條件下不斷改變海水鹽度,它們血液濃度的變化情況(已知天然海水的濃度約0.5ml/L)。 (1)滲透壓調節能力量差的是______ _蟹。 乙 (2)在海水和淡水中都能生活的是_____ __蟹。 丙 0 0.25 0.5 0.75 鹽度 (3)在鹽濃度比天然海水還低的海水中,才能發揮調節能力的是 __蟹。33.如圖—1—18是鹽平衡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在圖示情況下,腎上腺皮質分泌的①激素類型及狀況是,_________ ____。(2)①激素分泌后,②過程是如何完成的? ______ _______(3)(4分)①激素到達腎小管、集合管后,引起的③生理變化是________ _____。34.請根據左圖回答問題(1)該圖是皮膚對 環境反應的示意圖,判斷的主要依據是: (2)左圖反應的神經中樞位于 ,稱為 中樞,通過該中樞的調節,使皮膚②結構發生的變 。(3)若人處于劇烈運動狀態,③結構的變化是 ,與②結構一起使機體增加散熱。(4)若人并沒有劇烈運動,但③結構的活動卻很強烈,原因是 ,③的活動結果,維持了機體的 的平衡。③的活動中的液體有臭味,說明其中有 產生。答案:1—5CABAD 6—10DABDBD 11--15CACCA 16—20AADCA 21—25CDDAD 26—31CBCDDD32.(1)乙 (2)丙 (3)甲33.(1)醛固酮分泌增加 (2 )通過體液運輸 (3)吸收鈉、分泌鉀34.(1)炎熱 立毛肌舒張、汗腺分泌汗液等 (2)下丘腦 體溫調節 血管舒張 (3)汗腺分泌35.外界環境溫度高于體溫或交感神經興奮 體溫 尿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