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0年物理中考概念總復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0年物理中考概念總復習

資源簡介

中考物理概念大全
第一冊 物理
第1章 測量
物理是研究聲、光、電、熱、力的學科。物理是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長度的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最常用的工具是
刻度尺。
3.長度的主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我們走
兩步的距離約是 1米,課桌的高度約0.75米。
長度的單位還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
米、納米,它們關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微米=10-6米;1納米=10-9米。
4.刻度尺的正確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觀察它的零刻線、量程和最小
分度值; (2).用刻度尺測量時,零刻度線要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不要用磨損的零刻度線);(3).刻度尺的刻度線要緊靠被測物體,尺的位置要放正;(4).讀數時視線要與正對刻度線,不可斜視;(5).在讀數時,要估讀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測量結果由數字和單位組成。
5.在實驗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測量物體的體積;它們常用毫升做單位,1毫升=1厘米3 ;測量液體體積時,視線要與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頂部)相平。
6.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的差異,叫誤差。
誤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盡量減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減少誤差的方法是: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7.特殊測量方法:
(1)累積法:把尺寸很小的物體累積起來,聚成可以用刻度尺來測量的數量后,再測量出它的總長度,然后除以這些小物體的個數,就可以得出小物體的長度。如測量細銅絲的直徑,測量一頁紙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體長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測
量的,就可用其他物體代替測量。如(a)怎樣用短
刻度尺測量教學樓的高度,請說出兩種方法?
(b)怎樣測量學校到你家的距離?(c)怎樣測地圖上
一曲線的長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圖
(a)測硬幣直徑; (b)測乒乓球直徑; (c)測鉛筆長度。
(4)估測法:用目視方式估計物體大約長度的方法。
第2章 聲現象
1.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由于物體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能夠發聲的物體叫做聲源。
2.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1) 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
(2)聲音是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3.聲速:聲音的傳播速度叫做聲速.在15℃的空氣中,聲速約為340米/秒;
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介質的溫度有關。一般情況下在固體中傳播得最快,在氣體中傳播得最慢(V固 >V液 >V氣)
4. 聲音的三特征是:音調、響度和音色。
5.音調: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發聲體每秒振動的次數叫做頻率。頻率的單位是:赫茲(Hz)。
音調由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人的發聲頻率約在85赫茲—1100赫茲范圍內,聽覺頻率20赫茲--20000赫茲-.
弦樂器的音調由弦的長度、粗細和松緊決定。弦越長、越粗、越松,弦的音調就越低;反之,就越高。
超聲波與次聲波:人耳能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赫之間。高于20000赫的聲音叫做超聲波,低于20赫的聲音叫做次聲波。一般人是聽不見超聲和次聲的。
6.響度(音量、聲量):聲音的強度(大小)叫做響度。響度與發聲體振幅、傳播的遠近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
7、高聲吶喊、低聲細語中的高低專指響度的大小。
8. 音色(音質、音品):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人耳能分辨不同人或物體發出的聲音,主要就是根據它們的音色不同。
9.樂音與噪聲的區別:(1)從物理學角度來說,樂音是物體做有規則振動產生的;其波形是有規則的:而噪聲是物體做無規則振動產生的;其波形是無規則的
(2)從環境保護角度來說,一切干擾人們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想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都屬于噪聲。
(3)水污染、噪聲污染、固體廢物污染、空氣污染、光污染是當代世界的五大污染。
(4)控制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是: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10.回聲是聲音的反射現象。人耳聽到回聲的條件是:回聲比原聲晚 0.1 S以上或人距離障礙物至少要 17 米(S=Vt=340m/s ×1/2 × 0.1s=17m)
11.聲音的利用(1). 聲音與信息:聲納,B超等.(2). 聲音與能量:超聲波清洗鐘表;超聲波除結石。
第3章 磁和電
磁性:物體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叫磁體。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叫磁極。
任何磁體都有兩個磁極,一個是北極(N極);另一個是南極(S極)
磁極間的作用:同名磁極互相排斥,異名磁極互相吸引。
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去磁:使原來有磁性的物體失去磁性的過程。
磁體周圍存在著磁場,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就是通過磁場發生的。
磁場的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磁體產生磁力的作用。
磁場的方向:在磁場中的某一點,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所指的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磁感線:描述磁場的強弱和方向而假想的曲線。磁體周圍的磁感線是從它北極出來,回到南極。(磁感線是不存在的,用虛線表示,且不相交)
磁場中某點的磁場方向、磁感線方向、小磁針靜止時北極指的方向相同。
10.地磁的北極在地理位置的南極附近;而地磁的
南極則在地理位置的北極附近。(地磁的南北極
與地理的南北極并不重合,它們的交角稱磁偏
角,這是我國學者:沈括最早記述這一現象。)
11、物體帶電:物體有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我們就說物體帶了電。
12、摩擦起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
13、自然界存在正、負兩種電荷。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14、正電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
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
15、驗電器:是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它是根據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16、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方法:法一是看它能否吸引輕小物體,如能則帶電;法二是利用驗電器,用物體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如果金屬箔張開則帶電。
17、判斷物體帶電性質(帶什么電)的方法:把物體靠近(不要接觸)已知帶正電的輕質小球或驗電器金屬球,如果排斥(張開)則帶正電,如果吸引(張角減小)則帶負電。(如果靠近帶負電物體時,情況恰好相反)
第4章 熱
溫度:是指物體的冷熱程度。測量的工具是溫度計。
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攝氏溫度(℃):單位是攝氏度。1攝氏度的規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0度,把純水沸騰時的溫度規定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間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為1℃。
溫度的測量標準叫溫標。常用的溫標有攝氏溫標和熱力學溫標。
常見的溫度計有(1)實驗室用溫度計;(2)體溫計。
體溫計:測量范圍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溫度計使用:(1)使用前應觀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分度值;(2)使用時溫度計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溫度計示數穩定后再讀數;(4)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固體、液體、氣體是物質存在的三種狀態。

熔化:物質從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熔化。要吸熱。
凝固: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固。要放熱.
熔點和凝固點:晶體熔化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熔點;。晶體凝固時保持不變的溫度叫凝固點。晶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
晶體和非晶體的重要區別:晶體都有一定的熔化溫度(即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
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 熔化 凝固 ℃
t t
(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非晶體熔化曲線圖)
上圖中AD是晶體熔化曲線圖,晶體在AB段處于固態,在BC段是熔化過程,吸熱,但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CD段處于液態;
而DG是晶體凝固曲線圖,DE段于液態,EF段落是凝固過程,放熱,溫度不變,處于固液共存狀態,FG處于固態。
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發和沸騰。都要吸熱。
蒸發:是在任何溫度下,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緩慢的汽化現象。
沸騰:是在一定溫度(沸點)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液體沸騰時要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這個溫度叫沸點。
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1)液體溫度;(2)液體表面積;(3)液面空氣流動快慢。
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熱。使氣體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液化現象如:“白汽”、霧、等)
升華和凝華: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叫升華,要吸熱;而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叫凝華,要放熱。
自然現象中有關水蒸氣的物態變化記憶口訣:水蒸氣看不見,“出汗”,“白氣”,露、霧、云、雨液化現;霜、雹、冰花、雪、霧凇凝華現。
第5章 光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常用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線,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
用光沿直線傳播可以解釋: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以及小孔成象、坐井觀天所見甚小、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等現象。
. 光的直線傳播的應用有:激光準直、打槍時“三點一線” 、排隊(桌子)等。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打雷時為什么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怎樣測出打雷處距我們有多遠?
⑴.因為光速比聲速快的多
⑵.看到閃電開始用秒表開始記時,聽到雷聲停止記時,記下時間(t);據公式s=vt(V=340m/s)即可測出打雷處距我們有多遠.
在天文學上,常用光年作為長度的單位。1光年等于光在一年里傳播的距離。1光年=9.4608×1015米。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注:光到達任何物質表面時都會發生反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鏡面
.光的反射分為: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鏡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反射定律。坐在不同角落的人看到同一物體是發生漫反射的緣故
平面鏡成像特點: (1) 像與物的大小相等; (2) (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3)像與物的連線跟鏡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虛像。
平面鏡的成像各器材的作用:(1)、玻璃板:找出并確定像的位置;(2)刻度尺:找出像與物的距離關系(3)等長蠟燭:找出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凹面鏡(簡稱凹鏡)。凹面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凹面鏡具有實焦點。應用:太陽灶、太陽爐、汽車頭燈手電筒等的反光裝置
凸面鏡(簡稱凸鏡)。凸面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凸面鏡具有虛焦點。應用:汽車等的觀后鏡
現象:光從一種物質斜射入另一種物質時,在界面處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叫做光的折射。(垂直入射時不發生折射,此時四線合一,三角為零。)
光的折射規律:光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技巧: “空氣中的角是大角”
紅外線的應用:(1).診斷疾病,(2).紅外線夜視儀,(3).紅外線遙控器.
.紫外線的應用:(1).紫外線滅菌燈,(2).驗鈔機,(3.)能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
. 反射和折射的區別:(面反里折)看到水中的物體是折射。看到水中本身沒有的物體是反射。
常見的折射現象:海市蜃樓、錯位的鋼筆等(通過折射看到的像比實際物體的位置高,簡稱“折高”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凸透鏡有實焦點,凸透鏡常叫做會聚透鏡;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凹透鏡有虛焦點,凹透鏡常叫做發散透鏡。
怎樣粗測凸透鏡的焦距?
讓凸透鏡正對太陽光,在凸透鏡的另一側用白紙承接;來回移動凸透鏡,直到紙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用刻度尺量出此光斑到凸透鏡中心的距離即為焦距.
凸透鏡三條特殊光線:
(1).通過光心的光線傳播方向不發生改變;(2). 通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3). 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必過焦點.
凸透鏡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像距:f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 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投影儀。
(3)物體在焦距之內(u凸透鏡成像的技巧點撥
:一焦定虛實,二焦定大小,虛像同側正實像異側倒.。照相機: 物在外像在間像縮小;投影儀:物在間像在外像放大;放大鏡:焦內放大鏡。
近焦像變大,遠焦像變小。半鏡像完整僅是亮度小。
眼睛和眼病:(1)、眼睛好比一架照相機。晶狀體相當于鏡頭; 視網膜相當于膠片;瞳孔相當于光圈;眼臉相當于快門。(2)、近前凹、遠后凸、老花凸。
凸透鏡成像時用光屏承接不到像的原因:(1)、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2)、蠟燭在一倍焦距以內(小于或等于一倍焦距)
13、光路圖:
空氣 空氣 空氣
水 水 水

14.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借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后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于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后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后的像。
第6章 機械運動
機械運動:一個物體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參照物:在研究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或者說被假定不動的物體)叫參照物.
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勻速直線運動:快慢不變、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這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
速度:用來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的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公式:, 速度的主單位是:米/秒。1米/秒=3.6千米/小時
變速直線運動:物體運動速度是變化的直線運動。
平均速度:在變速直線運動中,用總路程除以所用的時間可得物體在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這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說的速度多數情況下是指平均速度。
根可求路程:和時間:
第7章 質量和密度
質量(m):物體中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質量國際單位是:千克。其他有:噸,克,毫克,1噸=103千克=106克=109毫克(進率是千進)
物體的質量不隨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質量測量工具:實驗室常用天平測質量。
天平的正確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臺面上,把游碼放在橫梁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2)調節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央紅線處,這時天平平衡;(3)把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增減砝碼并調節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4)這時物體的質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總質量加上游碼所對的指示值。
使用天平應注意:(1)不能超過稱量范圍;(2)加減砝碼要用鑷子,且動作要輕;(3)不要把潮濕的物體和化學藥品直接放在托盤上。
密度: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計算密度公式是;密度單位是千克/米3,(還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質量m的單位是:千克;體積V的單位是米3。
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不同種類的物質密度一般不同。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義是1米3的水質量為1.0×103千克。
密度知識的應用:
(1)鑒別物質:用天平測出質量m和用量筒測出
體積V就可據公式:求出物質密度。
再查密度表。
(2)求質量:m=ρV。
(3)求體積:。
第8章 力
什么是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個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力時,也同時受到后者對它的力)。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還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1牛頓大約是你拿起兩個雞蛋所用的力。
實驗室測力的工具是:彈簧測力計(是測力計的一種)
彈簧測力計的原理:彈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彈簧的伸長就越長的原理制成的。
彈簧秤的用法:(1)要檢查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則要校零;(2)認清分度值和測量范圍;(3)彈簧伸長的方向要與被測力的方向在一條直線上;(4)完成上述三步后,即可用彈簧秤來測力了,測量力時不能超過彈簧秤的量程。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它們都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圖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來就叫力的圖示。
力的圖示的畫法:可采用“一畫點,二定標度,三畫箭頭標大小”的方法。
(1)“一畫點”是表示先要畫力的作用點,這個點一般畫在物體的重心上。
(2)“二定標度再畫線”是指要根據力的大小定出適當長度的線段來表示力的大小。
(3)“三畫箭頭標大小”是說在所畫線段的末端添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再在箭頭附近標上“多少牛頓”。
10.重力:地面附近物體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11.重力的計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與質量的比值:g=9.8 牛頓/千克,在粗略計算時也可取g=10牛頓/千克);重力跟質量成正比。
12.重垂線是根據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
13.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滑動摩擦,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
14.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大小有關系。壓力越大、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15.增大有益摩擦方法:使接觸面粗糙些和增大壓力。
16.減小有害摩擦方法:(1)使接觸面光滑和減小壓力;(2)用滾動代替滑動;(3)加潤滑油;(4)利用氣墊。
第9章 力和物體運動狀態的變化
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牛頓第一定律是在經驗事實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來的,因而不能用實驗來證明這一定律)。
慣性:物體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的性質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叫做慣性定律。
二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作用時,如果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我們就說這兩個力互相平衡。
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線上。可概括為:同體、等值、反向、共線,四者缺一不可。
物體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會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合力:如果一個力產生的效果跟兩個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兩個力的合力。求兩個力的合力叫二力的合成。
同一直線二力合成:
合 。

物體處于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平衡狀態)時,合力為零。
第10章 壓強
1.壓力: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方向:垂直于物體表面,并指向被壓物體。作用點:壓力的作用點在被壓物體的表面上。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2.壓強: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壓強。壓強公式:,式中p的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1Pa=1N/m2,壓力F單位是:N;受力面積S單位是:m2
3.壓強公式 ;
4.增大壓強方法 :(1)S不變,F↑;(2)F不變,S↓ (3)同時把F↑,S↓。而減小壓強方法則相反。
液體壓強產生的原因:是由于液體受到重力且具有流動性。
液體壓強特點:(1)液體對容器底和壁都有壓強,(2)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4)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跟密度有關系。
液體壓強計算:,(ρ是液體密度,單位是kg/m3;g=9.8 N/kg;h是深度,指液體自由液面到液體內部某點的豎直距離,單位是m 。)
據液體壓強公式:,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體積和質量無關。
9..連通器:(1)定義: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2)特點: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3)常見的連通器的應用:船閘﹑鍋爐水位計﹑茶壺﹑過路涵洞﹑乳牛自動喂水器等。
10.證明大氣壓強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
12.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空氣受到重力作用而產生的,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大而減小。
13.第一個測定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14.測定大氣壓的儀器是:氣壓計,常見氣壓計有水銀氣壓計和無液氣壓計。
15、1標準大氣壓:等于76厘米水銀柱的大氣壓。1標準大氣壓=1.013×105Pa。
16.沸點與氣壓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17.氣壓與海拔高度和天氣情況有關。(1)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2)一般來說,晴天的大氣壓18、比陰天的大,冬天的大氣壓比夏天的大。
大氣壓的應用:(1)生活中,液體的沸點隨氣壓的增大而升高,高壓鍋就是利用這個原理。(2)生產中,抽水機就是利用大氣壓來工作的。在1標準大氣壓下,抽水機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m高。
19、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和液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
20一容器盛有液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壓力、壓強問題? 處理時:把盛放液體的容器看成一個整體,先確定壓力(水平面受的壓力F=G容+G液),后確定壓強(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計算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和壓強問題:
一般方法:首先確定壓強p=ρgh;其次確定壓力F=pS
特殊情況:對直柱形容器可先求壓力 :F=G 壓強用p=F/S求.  
22電站修筑攔河大壩的目的是什么?大壩為什么要設計成上窄下寬?
答:水電站修筑攔河大壩是為了提高水位,增大水的重力勢能,水下落時能轉化為更多的動能,通過發電機就能轉化為更多的電能。
大壩下寬上窄,是因為液體內部的壓強隨深度增加而增大,壩底受到水的壓強大,下寬能耐
第11章 浮力
浮力:一切浸入液體的物體,都受到液體對它豎直向上的托力,這個力叫浮力。浮力方向總是豎直向上的。(物體在空氣中也受到浮力)
物體沉浮條件:(開始物體浸沒在液體中)
法一:(比浮力與物體重力大小)
(1)F浮 < G 下沉;(2)F浮 > G 上浮
(3)F浮 = G 懸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體與液體的密度大小)
(1) > 下沉;(2) < 上浮
(3) = 懸浮。(不會漂浮)
浮力產生的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
阿基米德原理:浸入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浸沒在氣體里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開氣體受到的重力)
阿基米德原理公式:
計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 ,(G是物體受到重力,F ,
是物體浸入液體中彈簧秤的讀數)
(2)壓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3)阿基米德原理:
(4)平衡法:F浮=G物 (適合漂浮、懸浮)
7.浮力利用
(1)密度計:是物體漂浮條件的一個應用。它的刻度特點:上大下小。
(2)潛水艇:通過改變自身的重力來實現沉浮。
(3)氣球和飛艇:充入密度小于空氣的氣體。
(4)輪船:將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做成空心,使它
能排開更多的水。這就是制成輪船的道理
8☆請用實驗驗證“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受到的浮力跟它排開水的重力有什么關系”。
①用測力計測出石塊在空氣中的重力G和空桶的重力G1 ;②在溢水杯中倒滿水,把石塊浸沒在溢水杯中,讀出測力計示數F ;③用測力計測出桶和溢出水的總重G2 ;④浮力F浮=G-F ,G排=G2-G1 ⑤比較F浮和G排 。
9請用實驗驗證:浸沒在水中的石塊,它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沒的深度無關。
10用細線系石塊掛在彈簧測力計掛鉤上,把石塊浸沒在水中的幾個不同深度,觀察發現測力計示數看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即驗證了浸沒在水中的的石塊受到的浮力跟它在水中浸沒的深度無關。
第12章 簡單機械
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
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 或寫成。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現的杠桿原理。
三種杠桿:
(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 力,但費距離。(如鐵匠剪刀,鍘刀,起子)
(2)費力杠桿:L1F2。特點是費
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
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F=G/n 
第二冊 物理
第13章 電路
1、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2、電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3、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4、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電路中任意一處斷開,電路中都沒有電流通過)
5、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并聯電路中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6、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酸、堿、鹽的水溶液等。
7、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橡膠,玻璃,陶瓷,塑料,空氣,油,純水等。
8、導體和絕緣體是沒有絕對的界限,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第14章 電流 電壓 電阻
1、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2、電流的方向:把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規定為電流方向。(而負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和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反,即與電流方向相反)。
3、電荷[量](Q):電荷的多少叫電量。(單位:庫侖)。
4、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簡稱電流)表示。電流強度等于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
5、定義式:,(),式中I是電流、單位是:安;Q是電量、單位:庫侖;t是通電時間、單位是:秒。
6、電流I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安培(A);常用單位是:毫安(mA)、微安(μ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7、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8、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9、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電壓U的單位是:國際單位是:伏特(V);常用單位是: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1千伏=103伏=106毫伏=109微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
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15、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16、電阻(R)的單位: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的單位有:兆歐(MΩ)、千歐(KΩ)。
1兆歐=103千歐; 1千歐=103歐。
17、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電阻與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18、變阻器:(滑動變阻器和變阻箱)
(1)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變阻器的連接。(1)、串聯在電路中,(2)、“一上、一下 ”的原則。(阻值大小觀下柱。滑片靠近值變小;滑片遠離值變大)(3)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2)變阻箱:是能夠表示出電阻值的變阻器。
第15章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 ( ) 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1安=1伏/歐。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歐姆定律的應用:
同一個電阻,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 但加在這個電阻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的電流也增大。(R=U/I)
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R = U / I只說明導體的電阻等于導體兩端的電壓跟流過導體的電流的比值。電阻的大小與電壓、電流無關。導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
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U2(總電壓等于各處電壓之和
③電阻:R=R1+R2(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分壓作用: =;計算U1、U2,可用:
⑤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Q是熱量)
電阻的并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并聯)
①電流:I=I1+I2(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干路電壓等于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并聯電阻的倒數和)或。 如果n個阻值相同的電阻并聯,則有R總=R
④分流作用: ;計算I1、I2可用:;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Q是熱量)
第16章 電磁聯系
1、奧斯特實驗證明: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
2、右手螺旋定則:用右手握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電流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北極(N極)。
3.右手螺旋定則的易記易用:入線見,手正握;入線不見,手反握。大拇指指的一端是北極(N極)。
(注意:入的電流方向應由下至上放置)如
4.通電螺線管的性質:①通過電流越大,磁性越強;②線圈匝數越多,磁性越強;③插入軟鐵芯,磁性大大增強;④通電螺線管的極性可用電流方向來改變。
5.電磁鐵:內部帶有鐵芯的螺線管就構成電磁鐵。
6.電磁鐵的特點:①磁性的有無可由通斷電來控制;②磁性的強弱可由改變電流大小和線圈的匝數來調節;③磁極可由電流方向來改變。
7.電磁繼電器:實質上是一個利用電磁鐵來控制的開關。它的作用可實現遠距離操作,利用低電壓、弱電流來控制高電壓、強電流。還可實現自動控制。
8.電話:由話筒、電池和聽筒所組成,三者串聯在電路里。基本原理是:振動→強弱變化電流→振動。
9、磁場對電流的作用:通電導線在磁場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它是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應用是制成電動機。
10、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11、直流電動機原理: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里受力轉動的原理制成的。
12、電磁感應: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導體中就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產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13、產生感生電流的條件:①電路必須閉合;②只是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③這部分導體做切割磁感線運動。
14、感生電流的方向:跟導體切割磁感線運動的方向和磁感線方向有關。(
15、電磁感應現象中是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16、發電機的原理是根據電磁感應現象制成的。交流發電機主要由定子和轉子。
17.交流電:大小和方向周期性改變的電流。我國交流電的頻率是50Hz
直流電:電流方向不改變的電流。
第17章 分子和原子
1.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3.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于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于斥力。
4、物體由分子組成,分子由原子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電子組成,原子核又由中子和質子組成。質子帶正電,電子帶負電,通常情況下質子和電子帶有等量的異種電荷,則原子對外不顯電性(中性)。
第18章 機械功和機械能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單位:P→瓦特;W→焦;
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功的原理:使用任何機械做功時,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等于機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有用功:對人們有利用價值的功,記作W有用
用滑輪組提升時:W有用=Gh;
用滑輪組平拉物體時:W有用=fs
總功: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記作W總;W總=Fs
額外功:對人們無用又不得不做的功,記作W額外。
三者間的關系:W有用+W額外=W總
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因為使用任何機械都要做額外功,所以有用功總小于總功,則機械效率總小于1。
8、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
⑴需要測定的物理量有拉力F、鉤碼重G、鉤碼上升的高度h、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s;
⑵測量的器材:彈簧測力計、刻度尺。
9、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10、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11、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12、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13、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14、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5、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方式有:
動能 重力勢能;動能 彈性勢能。
在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中,沒有摩擦等阻力,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有摩擦等阻力,機械能會不斷減少。
16、人造地球衛星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動能轉化為勢能,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時,由勢能轉化為動能。所以,人造地球衛星在近地點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在遠地點時,勢能大,動能小。
第19章 熱量 內能
1.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2.燃燒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3.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Q放 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燃燒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4.比熱容(c ):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5.比熱容是物質的又一種特性,只與物質的種類、 狀態有關;與質量、體積、溫度、密度、吸熱、放熱、形狀等無關。
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容就相同。
6.比熱容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7.水的比熱容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水的比熱最大。水常調節氣溫、取暖、作冷卻劑、散熱,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大
8.熱量的計算: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后來的溫度。
Q放 =cm(t0-t)=cm△t降
9.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10.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同一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11.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12.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
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13.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
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14能量從高溫物體傳到低溫物體,或者從高溫部分傳到低溫部分;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熱量
15發生熱傳遞的條件是溫度差(不是熱量多的傳給熱量少的),當兩物體的溫度相同時沒有熱傳遞物
16.熱機是利用燃料燃燒獲得的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機器。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在壓縮沖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在做功沖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17.固體液體很難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拉物體時表現為引力(拉引壓斥)
第20章 電功和電能
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電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電度表)
電功計算公式:W=Pt=I2Rt =UQ =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電功率(P):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單位有:瓦特(國際);常用單位有:千瓦
電能表上“220V”“5A”“3000R/kwh”等字樣,分別表示:電電能表額定電壓220V;短時間內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5A;用電器每消耗一度電電能表轉盤轉3000轉。
計算電功率公式:(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測量家用電器的電功率:器材:電能表 秒表 原理:P=W/t。方法:讓用電器單獨工作,用秒表計時(t),從電能表上得出用電器在這一段時間內所消耗電能(w);由公式:P=W/t即可測出該用電器的電功率。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亮,易燒壞。
當U < U0時,則P < P0 ;燈很暗,
當U = U0時,則P = P0 ;正常發光。
15電燈泡上標著“PZ220—40”,表示普通照明電路的用電器額定電壓是220伏,額定電功率是40瓦。
16測小燈泡的電功率:(1)、方法:伏安法 (2)、 原理:P = UI (3)、結論:①、燈泡的亮暗由燈泡的實際電功率決定;隨實際電功率的增大而變亮,隨實際電功率的減小而變暗。②、燈泡的實際電功率隨燈泡兩端的實際電壓增大而增大。③、當U實 =U額時 P實=P額;當U實 >U額時 P實>P額 ;當U實 <U額時 P實<P額 ;④、要使小燈泡正常工作,所加電壓必須等于小燈泡額定電壓。⑤、燈絲的電阻變化的原因:隨燈絲的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隨燈絲的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17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時,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選擇方法:(1)、電壓表的量程選擇方法:若小燈泡的額定電壓不大于3V(≤3V),選用0—3V;若大于3V,選用0—15 V。(2)、(電流表)的量程選擇方法:若小燈泡的額定電流(用小燈泡的額定電壓除以小燈泡的電阻)不大于0.6A,選用0—0.6A;若大于0.6A,選用0—3A。
18測小燈泡的額定電功率的方法:使所加電壓等于額定電壓時,測得的電功率就是額定電功率。
18.焦耳定律: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跟電流
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跟
通電時間成正比。
19.焦耳定律公式:Q=I2Rt ,(式中單位Q→焦;
I→安(A);R→歐(Ω);t→秒。)
20.當電流通過導體做的功(電功)全部用來產生熱
量(電熱),則有W=Q,可用電功公式來計算Q。
21實驗的注意事項:連接電路時,開關處于斷開狀態(目的:防止出現短路);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該滑到阻值最大位置處。即滑片最遠離下接線柱的位置(防止電路中電流過大,保護電路的作用)
第21章 家庭電路與家庭用電
家庭電路由:進戶線→電能表→總開關→保險盒→用電器。
兩根進戶線是火線和零線,它們之間的電壓是220伏,可用測電筆來判別。如果測電筆中氖管發光,則所測的是火線,不發光的是零線。
所有家用電器和插座都是并聯的。而開關則要與它所控制的用電器串聯。
電燈的玻璃泡內抽成真空,可以防止燈(鎢)絲氧化,60W以上的燈泡內還充有氮、氬等氣體。
保險絲:是用電阻率大,熔點低的鉛銻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當電路中有過大的電流時,保險產生較多的熱量,使它的溫度達到熔點,從而熔斷,自動切斷電路,起到保險的作用。
保險絲的規格常用額定電流來表示。選用熔絲時,應使它的額定電流等于或略大于電路的最大正常工作電流。
引起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電路發生短路;二是過載(用電器總功率過大)。
安全用電的原則是:①不接觸低壓帶電體;②不靠近高壓帶電體;③不弄濕用電器;④不損絕緣體。
在安裝電路時,要把電能表接在干路上,保險絲應接在火線上(一根已足夠);控制開關也要裝在火線上,螺絲口燈座的螺旋套也要接在火線上。
第23章 能量守恒和能源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24章、信息的傳遞
簡單電話的組成及作用。(1)、由聽筒和話筒組成;(2)、話筒把聲信號變成電信號,聽筒把電信號變成聲信號。
電話通訊分為數字通訊和模擬通訊。
3電磁波產生的條件:電流的迅速變化。
4、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光波是一種電磁波。
5、電磁波的傳播速度:C=3 x 108m/s=3x105km/s
6、揚聲器的作用將電信號變成聲信號;話筒把聲信號變成電信號;顯象管把電信號變成圖象信號。
7、三顆地球同步衛星可實現全球通信;
8、e—mail的格式:用戶名@服務器名。
實驗
一.伏安法測電阻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如圖
電路圖:(如右圖)
實驗中滑動變阻器的
作用是改變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
實驗之前應把滑動變阻器調至阻值最大處
二.測小燈泡的電功率
1.實驗原理:P=UI
2.實驗器材:
(圖中所畫元件)
3.電路圖:(如右圖)
4.實驗中滑動變阻器
的作用是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
實驗之前應把滑動變阻器調至阻值最大處。
常用估算量
電流: 計算器100μA 燈0.2A 電冰箱 1A 空調 5A
電功率:計算器 0.5mW 電燈60W 電冰箱 100W 空調 1000W 洗衣機 500W 電熱水器1000W
質量:硬幣 6g 中學生 50Kg 雞蛋50g
密度:人 1×10 3 k g / m 3 空氣 1.29 kg/m3 冰0.9×10 3kg/m3 ρ金屬 >ρ水 >ρ油
體積:教室180 m 3 人0.05 m 3
面積:人單只腳底面積250 cm 2,
壓強: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為10 4Pa;大氣壓強10 5Pa
速度:人步行1.1m/s 自行車 5m/s 小汽車40m/s
長度:頭發直徑和紙的厚度70μm 成年人腿長1m 課桌椅1m 教室長10m寬6m高3m
力:2個雞蛋的重力 1N
常見隱含條件
光滑:沒有摩擦力;機械能守恒
漂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
懸浮:浮力等于重力;物體密度等于液體密度
勻速直線運動:速度不變;受平衡力;動能不變(同一物體)
靜止:受平衡力,動能為零
輕小、輕質物體:質量可忽略不計
上升:重力勢能增加
實像:倒立的像(小孔成像、投影儀、照像機),光線相交,實線
虛像:正立的像(平面鏡、放大鏡、凹透鏡),光線的延長線或反向延長線相交,虛線
物距大于像距:照像機的成像原理
升高到:物體的末溫
升高:物體溫度變化量
白氣:液化現象;看得見是小液滴,水蒸氣是肉眼看不見的
不計熱損失:吸收的熱量等于放出的熱量(Q吸=Q放);消耗的能量等于轉化后的能量
正常工作: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工作,實際功率等于額定功率
串聯:電流相等;選擇公式P = I2 R計算和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并聯:電壓相等;選擇公式P = U2 /R計算和比較兩個量的大小
燈都不亮,電流表無示數:電路斷路(有電壓處斷路)
燈部分亮,電流表有示數:電路短路(無電壓處短路)
家庭電路用電器都不工作:保險絲燒斷,短路或總功率過大
容易被理解錯誤的知識點
密度不是一定不變的。密度是物質的屬性,和質量體積無關,但和溫度有關,尤其是氣體密度跟隨溫度的變化比較明顯。
天平讀數時,游碼要看左側,移動游碼相當于在天平右盤中加減砝碼。
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一定不變。只要是勻速直線運動,則速度一定是一個定值。
平均速度只能是總路程除以總時間。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總路程除以這段路程上花費的所有時間,包含中間停的時間。
受力分析的步驟:確定研究對象;找重力;找接觸物體;判斷和接觸物體之間是否有壓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區別:平衡力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變運動狀態。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時運動狀態就不變。
慣性大小和速度無關。慣性大小只跟質量有關。速度越大只能說明物體動能大,能夠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慣性越大。
慣性是屬性不是力。不能說受到,只能說具有,由于。
物體受平衡力 物體處于平衡狀態(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這兩個可以相互推導。物體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物體做加速運動,反之,做減速運動。
1Kg≠9.8N。兩個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進行變換。
月球上彈簧測力計、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狀態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彈簧測力計還可以測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壓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動摩擦力跟壓力有關,但靜摩擦力跟壓力無關,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關。
兩個物體接觸不一定發生力的作用。還要看有沒有擠壓,相對運動等條件。
摩擦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壓強和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杠桿調平:左高左調;天平調平:指針偏左右調。兩側的平衡螺母調節方向一樣。
動滑輪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豎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畫力臂的方法:一找支點(杠桿上固定不動的點),二畫力的作用線(把力延長或反向延長),三連距離(過支點,做力的作用線的垂線)、四標字母。
動力最小,力臂應該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一點到支點的距離最遠。
壓強的受力面積是接觸面積,單位是m2。注意接觸面積是一個還是多個,更要注意單位換算:1 cm2 = 10-4m2
液體壓強跟液柱的粗細和形狀無關,只跟液體的深度有關。深度是指液面到液體內某一點的距離,不是高度。
固體壓強先運用F=G計算壓力,再運用P=F/S計算壓強,液體壓強先運用P=ρg h計算壓強,再運用F=PS計算壓力(注意單位,對于柱體則兩種方法可以通用)
托里拆利實驗水銀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細傾斜等因素無關,只跟當時的大氣壓有關。
浮力和深度無關,只跟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浸沒時V排=V物,沒有浸沒時V排求浮力要首先看物體的狀態:若漂浮或懸浮則直接根據F浮 = G計算,若有彈簧測力計測可以根據F浮 = G-F拉計算,若知道密度和體積則根據F浮=ρg v計算。
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離,并且力距離要對應才做功。
簡單機械的機械效率不是固定不變的。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除了跟動滑輪的重力有關外還跟所提升物體的重力有關,物體越重,拉力也越大,機械效率越高,但動滑輪的重力不變。
物體勻速水平運動時,動能和勢能不一定不變。此時還要考慮物體的質量是否發生變化,例如灑水車,投救災物資的飛機。
機械能守恒時,動能最大,勢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變大小先判斷勢能,再判斷動能的變化。
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時存在,同時增大和減小。只是在不同的變化過程中,引力和斥力的變化快慢不一樣,導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樣,最終表現為引力或斥力。
分子間引力和大氣壓力的區別: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但如果伴隨著空氣被排出或大氣壓強的變化則說明是大氣壓力。例:兩塊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開是大氣壓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
物體內能增大,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化沸騰);物體內能增加,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物體吸熱,內能一定增加;物體吸熱溫度不一定升高(晶體熔化,液體沸騰);物體溫度升高,內能不一定升高(還和物體的質量等因素有關);物體溫度升高,不一定是熱傳遞(還可以是做功)
內能和溫度有關,機械能和物體機械運動情況有關,它們是兩種不同形式的能。物體一定有內能,但不一定有機械能。
熱量只存在于熱傳遞過程中,離開熱傳遞說熱量是沒有意義的。熱量對應的動詞是:吸收或放出。
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是固定不變的。比熱容越大:吸收相同熱量,溫度變化量小(用人工湖調節氣溫);升高相同溫度,吸收熱量多(用水做冷卻劑)。
內燃機一個工作循環包括四個沖程,曲軸轉動二周,對個做功一次,有兩次能量轉化。
太陽能電池是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并不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
核能屬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當前人們利用的主要是可控核裂變(核反應堆)。太陽內部不斷發生著核聚變。
音調一般指聲音的高低,和頻率有關,和發聲體的長短、粗細、松緊有關。
響度一般指聲音的大小,和振幅有關,和用力的大小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
音色是用為區別不同的發聲體的,和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有關。(生活中的有些用高低來描述聲音的響度)
回聲測距要注意除以2
光線要注意加箭頭,要注意實線與虛線的區別:實像,光線是實線;法線、虛像、光線的延長線是虛線。
反射和拆射總是同時發生的,
漫反射和鏡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鏡成像:一虛像,要畫成虛線,二等大的像,人遠離鏡,像大小不變,只是視角變小,感覺像變小,實際不變。
照像機的物距:物體到相機的距離,像距:底片到鏡關的距離或暗箱的長度。投影儀的物距:膠片到鏡頭的距離,像距:屏幕到投影儀的距離。
照相機的原理: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的原理:u透明體的顏色由透過和色光決定,和物體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過,不同的色光則被吸收。
液化:霧、露、雨、白氣。 凝華:雪、霜、霧淞。凝固:冰雹,房頂的冰柱。
汽化的兩種方式:蒸發(任何溫度下進行)和沸騰(一定溫度下進行)。液化的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
沸騰時氣泡越往上越大,沸騰前氣泡越往上越小。
晶體有熔點,常見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種金屬;非晶體沒有熔點,常見的有:蠟、松香、瀝青、玻璃。
六種物態變化:
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條件:一達到一定的溫度(熔點和沸點)二繼續吸熱。
金屬導電靠自由電子,自由電子移動方向和電流方向相反。
串聯和并聯只是針對用電器,不包括開關和電表。串聯電路電流只有一條路徑,沒有分流點,并聯電路電流多條路徑,有分流點。
判斷電壓表測誰的電壓可用圈法:先去掉電源和其它電壓表,把要分析的電壓表當作電源,從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誰就測誰的電壓。
連電路時,開關要斷開;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電流表一般用小量程;電壓表的量程要看電源電壓和所測用電器的額定電壓;滑動變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題目給定的條件先擇連左下或右下;電壓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測用電器的兩端。
電路中有電流一定有電壓,但有電壓不一定有電流(電路還得閉合)。
電阻是導體的屬性,一般是不變的(尤其是定值電阻),但它和溫度有關,溫度越高電阻越大,燈絲電阻表現最為明顯。
串聯電路是等流分壓,電壓和電阻成正比,也就是電阻越大,分得電壓越大。
并聯電路是等壓分流,電流和電阻成反比,也就是電阻越大,電流越小。
測電阻和測功率的電路圖一樣,實驗器材也一樣,但實驗原理不一樣。(分別是R=U/I和P=UI)測電阻需要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但測功率時功率是變化的,所以求平均值沒有意義。
電能表讀數是兩次讀數之差,最后一位是小數。
計算電能可以用KW和h計算,最后再用1KWh=3.6×10 6J換算。
額定功率和額定電壓是固定不變的,但實際電壓和實際功率是變化的。但在變化時,電阻是不變的。可根據R=U2/P計算電阻。
家庭電路中開關必須和燈串聯,開關必須連在火線上,燈口螺旋要接零線上,保險絲只在火線上接一根就可以了,插座是左零右火上接地。
磁體上S極指南(地理南級,地磁北極,平常說的是地理的兩極)N極指北。
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通電導體周圍有磁場),制成了電動機,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制成了發電機。沈括發現了磁偏角。湯姆生發現了電子。盧薩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貝爾發明了電話。
磁盤、硬盤應用了磁性材料,光盤沒有應用磁性材料。
電磁波的速度都等于光速,波長和頻率成反比。
電動機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把電能轉化成機械能。外電路有電源。
發電機原理:電磁感應,把機械能轉化成電能,外電路無電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区| 婺源县| 磐石市| 依兰县| 东安县| 周宁县| 额尔古纳市| 嘉祥县| 馆陶县| 广东省| 新民市| 闽侯县| 贵阳市| 达尔| 辽阳市| 嵊州市| 灌云县| 讷河市| 安新县| 广河县| 策勒县| 阳山县| 武宁县| 桐乡市| 融水| 始兴县| 新田县| 丹东市| 邻水| 东乌珠穆沁旗| 玉环县| 大足县| 科尔| 永新县| 资阳市| 南澳县| 滨州市| 固镇县| 西峡县| 宜黄县| 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