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生物知識點總結一、生物的特征:本質區別: 是否有生命現象 ①生物〈動.植物〉的生活需要營養②生物能進行呼吸∶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③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④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⑤生物能生長和繁殖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⑦生物都具有遺傳和變異現象二、生物的歸類按照形態結構特點:植物、動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環境:陸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寵物三、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就叫生物圈。2環境中的生態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態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水、溫度等 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3.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1)常見的有捕食、競爭、合作、寄生等。(2)根據同種或異種的區別,生物與生物之間的關系又可分為: 種內互助(螞蟻搬食) 種內斗爭(兩豹爭奪羚羊、爭奪棲息地) 寄生(蛔蟲) 競爭(獅子和豹爭奪食物) 互助(犀牛和犀牛鳥)4.生物和環境的關系:生物和環境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生物圈。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5.探究的過程:(1)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做出假設 ; (3)制訂計劃;(4)實施計劃; (5)得出結論; (6)表達和交流 6.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作對照實驗。 7、生態系統: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作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組成 生產者:主要指綠色植物 消費者:各種動物 分解者:主要指營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如真菌)和營腐生生活的動物(如蚯蚓、禿鷲、烏鴉等)非生物部分:陽光、水、空氣、溫度等8.食物鏈和食物網(1)在生態系統中,不同生物之間由于吃與被吃的關系而形成的鏈狀結構叫作食物鏈。 (2)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很多條食物鏈彼此交錯連接,形成食物網。(3)食物鏈以生產者為起點。 (4)物質和能量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流動。(5)營養級別越高,生物數量越少;營養級別越高,有毒物質積聚越多。9.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系的,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10、顯微鏡的結構及功能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物鏡放大倍數與目鏡的放大倍數的乘積 放大倍數越大,細胞越大,數量越少;亮度越暗 放大倍數越小,細胞越小,數量越多.亮度越亮 11、方法步驟 ①取鏡和安放 ②對光 ③低倍鏡觀察 ④高倍鏡觀察 ⑤復原1 顯微鏡成的是倒像2 裝片移動方向的判斷:同向原則例如:位于視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時,應向右上方移動玻片標本12、玻片標本:切片: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裝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非常微小的生物可直接做成裝片13、觀察植物細胞制作的是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臨時裝片,制作過程中滴一滴 清水 觀察動物細胞制作的是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制作過程中滴一滴 生理鹽水 (與細胞在體內的環境一致) )都要用 碘液 進行染色14、植物細胞的結構15、動物細胞的結構16、植物細胞區別于動物細胞的結構(植物細胞特有的結構):葉綠體、液泡、細胞壁 ,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結構是:① 細胞質 ,②細胞核,③ 細胞膜 17、細胞中有哪些物質:許多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 無機物:分子比較小 ,一般不含碳,如水、無機鹽、氧等。 有機物:分子比較大,一般含有碳 ,如糖類、脂類、蛋白質和核酸。 細胞在生活中會產生一些廢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 18、細胞膜控制物質的進出∶有益物質進入,有害物質禁入,排出細胞代謝廢物.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19、細胞中的能量轉換器有①葉綠體---吸收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②線粒體---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20、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克隆羊多莉跟供核母羊B長得一模一樣細胞>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21、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細胞核分成兩個——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各含一個細胞核——原來細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植物會形成新的細胞壁)22、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①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遺傳物質,因此,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②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變化最為明顯,在細胞分裂的不同時期其形態不同。細胞分裂時染色體進行復制,分別進入兩個新細胞中,所以,兩個新細胞與原細胞的染色體形態和數目相同,所含的遺傳物質相同。 23、細胞生長、分裂、分化的關系(1)生物體由小長大,與細胞的生長、分裂和分化分不開。(2)細胞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多,細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組織。(3)細胞生長和細胞分化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沒有變化;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先復制加倍,后均分恢復原來數目。24、動物體的結構層次 細胞分化形成組織:動物或人的四種組織:①上皮組織 :保護分泌等功能(如皮膚上皮、小腸腺上皮) ②肌肉組織:收縮舒張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 ③神經組織:產生和傳導興奮 ④ 結締組織 :支持、連接、保護、營養等功能(如骨組織、血液)25、動物和人的基本結構層次(小到大):細胞→ 組織 →器官→ 系統 →動物體和人體26、植物體的結構層次:受精卵經過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器官,進而形成植物體。27、綠色開花植物有六大器官: 根、莖、葉 (營養器官)、 花、果實、種子 (生殖器官) 28、植物的幾種主要組織:分生組織 、保護組織、營養組織、輸導組織、機械組織等29、植物結構層次(小到大): 細胞 →組織→ 器官 →植物體30、幾種單細胞生物:酵母菌,草履蟲,衣藻,眼蟲,變形蟲。31、草履蟲結構示意圖第三單元 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32、藻類植物 :主要特征∶有單和多細胞,無根.莖.葉的分化.生活環境∶大多在水中,少數在陸上陰濕處.33、苔蘚植物 :主要特征∶有假根—固定.無吸收作用;有莖和葉—無輸導組織 生活環境∶陰濕的地方意義∶①空氣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②保持水土.涵養水源.34、蕨類植物 :代表植物∶卷柏.貫眾等主要特征∶有根.莖.葉.有輸導 生活環境∶大多生活在陰濕的地方意義 :形成現在的煤 35、種 子 植 物 裸子植物∶種子裸露,無果皮包被.常見有松.衫.柏〈卷柏外〉銀杏和蘇鐵.裸子植物:種子裸露,外面沒有果皮包被。如松、柏、云杉、銀杏、蘇鐵36、種子植物被子植物:種子的外面有果皮,種子被包在果實中。如桃、花生37、種子的萌發.種子萌發的條件:(1)環境條件: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2)自身條件: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種子不在休眠期。種子的發芽率 (P93 測定種子的發芽率) (1)抽樣檢測: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 (2)發芽率的計算公式:(3)重復測定1~2次,取幾次的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抽樣檢測應注意:(1)樣本大小要合適(2)隨機取樣(3)方法要科學(4)充分實驗幾次,求平均值。.種子萌發的過程 (1)吸水;(種子萌發時,首先吸水膨脹)(2)子葉或胚乳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3)胚根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4)胚軸發育成連接根和莖的部分,胚芽發育成莖和葉(注意:首先突破種皮的是胚根,食用豆芽的白胖部分是由胚軸發育來的)38、植株的生長.根尖包括根冠、分生區、伸長區、成熟期四部分。.幼根的生長:①根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②分生區的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不斷補充伸長區的細胞數量;③伸長區的細胞不斷長大,長成為成熟區的細胞;④根的生長主要是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和伸長區細胞的增大的結果。、具有保護作用的是根冠,能夠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的是分生區,生長最快的部位是伸長區,根吸收水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區。、幼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的體積的增大。、枝條由芽發育而成。幼葉發育成葉,芽軸發育成莖,芽原基發育成芽。、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 有機物 、 水 和無機鹽( 氮、磷、鉀等 )?、植物生長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三、開花和結果39、花的結構和果實種子的形成: ①花托(支持) ②萼片(保護) ③花瓣(保護,吸引昆蟲) ④雌蕊(柱頭、花柱、子房)⑤雄蕊(花藥、花絲)。其中, 雌蕊和雄蕊是最重要的結構。花的結構中花蕊是最重要的結構包括雄蕊:包括 花藥 和 花絲 雌蕊:包括 柱頭 、 花柱 和 子房 40、種子和果實的形成: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以及柱頭和花柱都完成了“歷史使命“,因而紛紛凋落。惟有子房繼續發育,最終成為 果實 。其中子房里面的 胚珠 發育成種子,胚珠里面的受精卵發育成 胚 。?41、傳粉和受精1)傳粉: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在柱頭上黏液的刺激下開始萌發,長出花粉管。①蟲媒花:顏色鮮艷,有香味、蜜腺(產生花蜜) ②風媒花:沒有艷麗色彩和香味,花粉多而輕盈,柱頭常有分叉和黏液 2)受精:胚珠里面的卵細胞,與來自花粉管中的精子結合,形成受精卵的過程,稱為受精。精子+卵細胞 →受精卵(花粉→ 花粉管 經花柱、子房到達胚珠)精子+極核→受精極核42、果實和種子的形成:(1)子房→果實(2)子房壁→果皮 (3)胚珠 →種子(4)受精卵→胚(5)花瓣、雄蕊、花柱等→凋落43、玉米的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子粒常有空癟的,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傳份不足。為解決這種問題,可采用的方法是人工輔助授粉。44、綠色植物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的產物----有機物和氧氣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光合作用的反應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儲存著能量〉 +氧氣光合作用與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消耗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與其它生物的呼吸作用相反,維持了二氧化碳和氧氣的相對平衡光合作用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合理密植、搭架供植物生長、高矮植物套種45、綠色植物對有機物的利用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呼吸作用的反應式∶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46、愛護植被,綠化祖國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①草原∶以草本耐旱植物為主②荒漠∶植物種類貧乏,植物十分耐旱③熱帶雨林∶高溫多雨,植物終年常綠④常綠闊葉林∶以常綠闊葉樹為主⑤落葉闊葉林∶以落葉闊葉樹為主⑥針葉林∶以松和杉等針葉林為主47、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①森林面積正在逐漸減少②草場正在日益退化和沙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