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通 用 技 術 教 案課題 1.3結構設計 授課人 時間 序號 教學內容 1.了解結構的涵義,能從力學的角度理解結構的概念和一般分類。 2能結合1~2種簡單的結構案例,分析結構是如何承受應力的。 3.能通過技術試驗分析影響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的因素,并寫出報告 4.能確定一個簡單對象進行結構設計,并繪制設計圖紙,做出模型或原型。 5.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的案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設定任務,讓學生在完成設計和制作結構模型的過程中了解結構的知識 過程與方法: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的案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養成動手實踐的習慣,培養科學的實踐操作。教學重點 結構設計應考慮的主要因素教學難點 結構設計分析教學關鍵 能從技術和文化的角度欣賞并評價典型結構設計的案例教學方法 講授法、任務驅動法、演示法教學輔助(教具) ppt課件、教材、多媒體教室課時 1課時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設計意圖一、復習 一、1、設計的一般過程是發現與明確問題 — 確定設計課題 — 收集資料 —制定設計方案 — 具體、詳盡的設計 — 產品研制 — 評價、提出改進意見 — 修改設計 — 設計完成。 2、設計的方法 常規設計法 系統設計法 功能設計法 工效設計法 可靠性設計法 最優化設計法 計算機輔助設計法 復習《技術與設計1》中的設計的過程與方法,與本節課的結構設計結合起來,進一步鞏固設計的知識。 一般性介紹,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個大略的認識。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二、結構設計的過程 二、明確設計目標及要求 形成初步設計方案 模型制作 檢測、優化和改進設計 評價 了解結構設計的流程 一般性介紹,讓學生對流程有所了解。三、任務布置 三、1、閱讀書P23-P27 2、小組討論選題和分工,在下列四個設計項目中選擇一個作為小組結構設計對象:(5分鐘) 便攜式小板凳 多功能簡易書架 多功能文具 新型懸索橋模型 3、針對小組設計目標,20分鐘內每人獨自完成自己的設計方案。 發揮個人的創新思維,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完成設計方案。 讓學生自主選題,增強學生學習能動性。 四、任務檢查 四、檢查學生個人結構設計方案的完成情況,并給出適當的指導。 學生完成任務,自評 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五、小組任務布置 五、1、根據小組成員設計方案,合成小組設計方案 2、課后根據小組設計方案自備材料,并制作成設計目標的各個構件 3、下次課堂進行構件組裝,并完成小組設計方案。各小組演示講解本小組結構設計作品,給其他小組的作品打分,好的作品由學校保存留作將來展示。 合成小組設計方案,培養團隊精神 讓學生有制作作品的積極性。 小 結 本節課讓大家學習了設計的過程,并在具體項目中體會設計的樂趣,希望大家在下次課能夠拿出精美的結構模型,享受設計成功的喜悅。板書設計 1.3結構設計 一、明確設計目標及要求 二、形成初步設計方案 三、模型制作 四、檢測、優化和改進設計 五、評價教學設計亮點 具體任務,能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教學反思 本節課成功的把一些知識點,歸納出來,不足之處是實踐過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