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股票、債券和保險》教學設計課題思想政治 必修一 第二單元 第六課 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年級高一執教者總體思路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讓學生明確各種投資的特點;通過讓學生親身探究、體驗,模擬投資,設計理財方案,進一步把握投資原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充當了主持人的角色,負責組織和創設良好的活動環境,針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和糾正,放手讓學生去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留給學生自由的思維和主動探索的空間。解讀課標與教材內容目標課程標準的內容標準:比較商業保險、債券、股票的異同,解釋利息、股息等回報形式,說明不同的投資行為。該框題分為三個目,分別是“股票”、“債券”和“保險”。學科核心素養要求政治認同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股票和債券既是企業的融資方式,也為公民提供了多樣的投資理財方式;明白國家富強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同時意識到,公民個人理財也需考慮國家經濟的發展科學精神通過對股票、債券、保險等理財方式的學習,在把握學科基礎知識的基礎上作出科學的解釋、判斷和選擇。法治意識投資理財是為了實現財富的保值和增值,但是其基本前提是“收入合法、途徑合法”,同時也知道辨別非法的融資或理財騙局,做到知法守法用法。公共參與培養公民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積極態度和行動;通過對課堂參與意識培養,逐步促進公共參與意識的提高。教學重點比較股票、債券、保險三種投資方式的異同。教學難點比較股票、債券、保險三種投資方式的異同;綜合不同條件,把握投資的風險性,學會理性投資。解讀學生學生在第一單元學習了“神奇的貨幣”,認識了“貨幣”的含義、本質、職能以及如何正確對待金錢,但對如何投資理財,實現“錢”生“錢”的道理比較不理解。本課主要介紹投資理財的幾種方式,學生對股票、債券和基金比較陌生,對保險有一定的了解,總體上對各種投資方式的理解不夠明確。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和居民收入的穩步提升,學生們對投資理財知識的需求日益強烈,對本課教學內容具有濃厚興趣。經濟發展和社會思潮等一系列因素對青少年的財富觀念有著重要影響,發揮教育對高中生財富觀的引導和塑造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幻想通過炒股一夜暴富”、拜金主義等思想,對青年學生的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需要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得到落實。因此,本堂課在破解知識難點的同時,需要落實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解讀方法教學準備教師的教學準備:分析教材,查找資料,寫教學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資源教材資源、社會生活資源、網絡資源、課堂生成資源。教學方法教師:探究式教學法、比較法。學生: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學習法。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教學流程教學環節教學內容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目標達成導入新課引導學生進入《股票、債券和保險》這一課學習【2分鐘】上次課我們學習的是儲蓄存款這種投資理財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同學們對理財也有一定的了解,這次課我們將進一步學習投資理財的相關知識——第六課第二框《股票、債券和保險》。學生打開課本翻到第50頁,做好學習準備。激發學生興趣,從學生的生活引入本框課題,營造良好的課堂開端。合作探究,學習新課。理財知識介紹——知識深化【12分鐘】同學們在課前已經通過導學案自學一部分知識,接下來展示同學們的預習成果。下面有請股票推介組、債券推介組、保險推介組的代表依次發言推銷本組的理財產品,準備時間3分鐘,發言時間3分鐘。(提示:可從本理財產品的含義、收益來源、投資特點、意義等方面闡述,介紹本產品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較后的優勢、介紹產品適宜的客戶群。思考“客戶”可能提出哪些問題、有哪些需求以及如何解答等。)(預設)股票推介組、債券推介組、保險推介組分別派代表發言推銷本組理財產品。其他學生可以提出疑問。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通過靈活開放的活動設計提升學生的思維深度。理財方案設計——知識運用【13分鐘】下面由投資參謀組討論形成投資方案并說明理由,投資金額是10萬元。討論時間5分鐘,代表發言2分鐘。教師利用板書記錄投資參謀組代表發言的關鍵詞,肯定其閃光點。四個投資參謀組的代表依次展示本組討論形成的投資方案并說明理由。在方案設計和展示過程中貫徹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和公共參與的學科核心素養。理財知識歸納——原則及建議【4分鐘】師:對拉到投資最多的業務員及小組進行表揚,引導學生分析投資理財組設計的方案得出投資應遵循的原則。 歸納投資理財的原則。明白投資理財應遵循的原則。課堂總結構建框架,鞏固新課。【5分鐘】展示學生在課前做的兩份思維導圖,展示教師所做的知識結構圖。學生完善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梳理知識點,明白本節課學習要點。課堂練習鞏固練習,教學相長。【4分鐘】利用課件展示同步練習,對學生的講解進行點撥。學生就導學案上的習題提出疑問。鞏固內化。板書設計股票、債券和保險 教學效果預測在這節課上,教師只充當了主持人的角色,始終保持著課堂教學的有序推進,保證學生的思維和整個活動過程不偏離主題,放手讓學生去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并針對學生在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解答和糾正。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深度超出了教師的想象,課堂效果好,實現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