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年黃岡市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說明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性質黃岡市2011年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是由合格的初中畢業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中和職業技術學校根據考生的成績,按已確定的招生計劃,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初中畢業升學考試試題應有較好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地理(一)考試能力要求1.考查學生初步掌握觀察地理圖像和地理環境的基本方法、使用常用的地圖,并能進行簡單的繪制和從中獲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2.考查學生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分析和解決一定地理問題的能力。3.考查學生地區差異觀點、因地制宜觀點、人地關系觀點和可持續發展觀點;考查學生的全球意識和環境意識。4.考查學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發展和繼續學習所需要的地理知識,包括了解家鄉、祖國和世界的地理概況,了解地理環境的變化狀況,了解人類所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重大問題,知道協調人地關系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根據《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將達標層次分為了解、理解、應用三個層次。了解:包括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例、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等。理解:包括把握內在邏輯聯系;與已有知識建立聯系;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出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應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進行總結、推理;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聯系等。(二)考試范圍及要求基于地理綜合復習是在九年級參加升學考試前進行,其考試內容作了大量刪減,2011年考試內容為:1.地球與地圖考點內容達標層次了解理解應用地球和地球儀地球的形狀、大小與運動提供數據說明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人類如何認識到地球是一個球體。√地球自轉的方向和周期;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原因和地理意義;地球公轉的軌道形狀、公轉方向和周期;地球公轉引起晝夜長短變化和四季變化;五帶的名稱和范圍;用事實分別說明地球自轉、公轉及其產生的地理現象。√地球儀地軸。兩極。經線。本初子午線。經度。赤道。緯線。緯度。東、西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的劃分。高、中、低緯的劃分。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用經緯網確定任意地點的位置。√地圖地圖三要素:地圖上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比例尺大小與地圖內容詳略的關系;在地圖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主要圖例和注記。√運用地圖辨別方向、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根據需要選擇常用地圖,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2.世界地理考點內容達標層次了解理解應用海洋與陸地地球表面水陸面積的比例;陸地地形基本類型;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概況和分布位置。√世界的居民世界三大人種名稱。聯合國常用語言。√舉例說出聚落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地區差異重要的國際組織及作用。√3.中國地理考點內容達標層次了解理解應用疆域和行政區劃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瀕臨的海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領土面積和疆域的四至點。主要半島、島嶼和海峽的分布;三級行政區劃的設置;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位置。√人口和民族我國人口總數和分布。我國的人口國策。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自然環境中國的地形我國地形、地勢的特點。主要的地形類型和分布。 √地形對中國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的影響。√中國的氣候常用天氣符號。我國氣候的主要類型和特征。√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特點。0℃等溫線的分布;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400毫米、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季風氣候的特點及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劃分。√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氣溫和降水的差異及變化規律。√中國的河流長江√黃河√自然資源自然資源的類型√我國土地資源的主要特點√我國水資源的時空分布特點√經濟與文化經濟發展九大商品糧基地的名稱及位置。√四大工業基地名稱和位置。√合理選擇交通運輸方式√文化特色具有地方特色的民居、服飾、飲食;自然環境對文化的影響; √地區差異秦嶺、淮河的位置。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地理單元的范圍和概況;√四大地理單元的自然地理差異。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中國的區域北京首都北京的地理概況。√黃土高原地理位置和范圍。 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地理位置和范圍。√經濟發展的特點。√西部地區地理位置和范圍。√特色農業。√重大工程。√臺灣省地理位置和范圍。地形特征。√豐富的物產√4.鄉土地理考點內容達標層次了解理解應用黃岡地理地理位置。主要地形及地勢特點。武漢城市圈。√ Ⅱ.考試的形式及試卷結構?1?答卷方式:閉卷、筆試?2?考試時間:考試時間100分鐘。試卷滿分120分。?3?題型及內容比例:?(1)題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難度控制在0.65~0.70之間。(2)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學科總分為55分,其中選擇題20分,非選擇題35分。分值在所考內容中的占比:總分55分。其中八年級上、下冊約占21分;九年級全一冊約占30分;時事政治約占4分。(3)歷史:選擇題18分,非選擇題22分。(4)地理:選擇題12分,非選擇題13分。考試選用的題型主要有:單項選擇題、綜合題(運用圖表資料通過填空、問答等形式呈現)。地球和地圖約占10%,世界地理約占10%,中國地理約占70%。鄉土地理約占10%。黃岡市2010年九年級調研考試文科地理試題(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20分) 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卷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卷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卷上對應題目的答案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用0.5毫米黑色的簽字筆或黑色墨水鋼筆直接答在答題卷上。答在試題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卷一并收回。5. 1—6題為地理題,共12分;7—15題為歷史題,共l8分;16—25題為思想品德題,共20分。讀下列經緯網圖,判斷回答1~2題。1.①②兩地經度和緯度分別相差 A.81°、20° B.109°、40° C.40°、109° D.20°、81°2.若甲乙兩圖陰影面積相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陰影比甲陰影內容詳盡 B.②地在①地的西南方向 C.甲圖的比例尺比乙圖的大 D.甲陰影表示的實地范圍較乙陰影大 讀我國局部省區輪廓圖,回答3~4題。3.圖中字母M所在省區的省會城市是( ) A.西安 B鄭州 C.武漢 D.南京4.M省與N省級行政區的界山是( ) A.大別山B.巫山C.太行山D.秦嶺 我國某中學開展介紹家鄉主題班會活動,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各自介紹了自己家鄉的地區景觀特色。據此回答5~6題。 甲:我的家鄉熱帶風光旖旎,游客眾多。 乙:我的家鄉瀕江臨海,世博會建筑與外灘景色,相映成輝。 丙:我的家鄉有林海雪原的景象。 丁:我的家鄉曾是2008奧運會賽區,碧波萬頃,千帆競發。5.甲、乙、丙、丁四同學中同屬于南方地區的是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丙、丁6.下面四幅氣溫降水圖,能反映乙同學的家鄉氣候特點的是( )地理部分二、綜合題26.(6分)讀“中國地理區域示意圖”,判斷回答: (1)填寫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稱: 海峽C的名稱:________。(1分)既是商品棉基地又是商品糧基地E的名稱:________。(1分) (2)圖中的PQ線大致為我國___________________地理界線。(1分) (3)D所在省區的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1分) (4)圖中山脈A和河流B組成的界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試舉二例說明其地理意義。(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7分)讀下圖,判斷回答問題。 (1)圖中字母C處的島嶼是 __________(1分) (2)臺灣人口主要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平原, 主要原因是________。 居民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他們的祖 先大部分很早以前從____遷移去的。(2分) (3)圖中A、B兩地區比較,有利于海鹽生產的 是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試寫出兩個臺灣島的美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黃岡市201 0年九年級調研考試文科地理試題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B 2.C 3.C 4.B 5.A 6.C 二、非選擇題地理部分:26.(1)瓊州海峽(1分)江漢平原(1分)(2)人口(1分)(3)三山夾兩盆(1分)(4)秦嶺一淮河線是①1月份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②800mm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④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⑤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⑥水田與旱地的分界線;⑦水稻種植區和小麥種植區的分界線;⑧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⑨河流有無結冰期的分界線(以南河流冬季不結冰,以北河流結冰)評分標準:每答對一條得1分,學生只要答對其中任意兩條,即可得2分.27.(1)澎湖列島(1分)(2)地形平坦(1分)廣東、福建(1分)(3)A(1分)B處于迎風坡,降水多,而A處于背風坡,降水少(1分)(4)“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東方甜島”“海上米倉”“水果之鄉”,“亞洲天然植物園,“森林之海”“東南鹽庫”等等。[只要兩個正確均給2分]黃岡市2010年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文科綜合試題(地理部分)(地理:25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在試題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內。答在試題卷上無效。4.考生必須保持答題卡的整潔。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選擇題(共12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1.讀圖1:甲、乙、丙、丁四點中同時符合東半球、北半球、北溫帶、中緯度等條件的點是 A.甲 B.乙 C.丙 D.丁2. 2010年足球世界杯正在南非舉辦,下列有關南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非是亞洲國家 B.南非位于北半球 C.南非位于南半球 D.南非位于非洲北部3.寒假期間,小明隨父母外出旅行,到達目的地時,他們的衣著由厚厚的棉服,換成了涼爽的夏裝,小明一家旅行的路線可能是 A.從上海到西寧 B.從廣州到式漢 C.從拉薩到北京 D.從哈爾濱到海南島讀太陽光照圖(圖2),完成4~5題。4.這一天,2010年世博會舉辦地晝夜狀況為 A.晝夜等長 B.晝長夜短 C.晝短夜長 D.無法確定5.關于此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此時,南半球處于夏季 B.關于A、B、C三點的方位:B在C的西北方,A在B的東北方 C.此時,意大利的羅馬溫和多雨 D.此時,黃岡降水較少,氣溫較低6.“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鐵路的開通極大的促進了黃岡的經濟發展,下列鐵路線中經過黃岡的是 A.京九線 B.京廣線 C.京滬線 D.隴海線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3分)地理部分26.(5分)讀圖8,判斷回答: (1)A所在地形區的名稱是 。(1分) (2)B所在的地形區的名稱是 (1分),這里有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名稱是 。(1分) (3)B所在省區瓜果特別甜的主要原因是 。(1分) (4)本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1分) 27.(8分)讀圖9,判斷回答問題: (1)該省區的簡稱是 。(1分) (2)該省區的氣候類型是 (1分) (3)該省區有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它是 ,(1分)該水利樞紐工程的首要目標是 。(1分)(4)該省區主要的糧食作物是 和 ,(2分)該省區農業生產有利的自然條件是 。(2分)(答出兩條即可)黃岡市2010年初中畢業生升學考試文科綜合試題(地理部分)參考答案及評分說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