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20張PPT。人的發現(文藝復興) 閱讀品鑒 教皇亞歷山大三世在位期間,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發生強烈的摩擦,最后逼得皇帝向教皇投降。公元1177年,腓特烈一世親自到威尼斯的圣馬可教堂,在教皇面前,把皇服鋪在石灰地上,跪在上面,親吻教皇的腳,亞歷山大把皇帝扶起,并賜他一個”平安之吻” 。??? 8月7日,他們在意大利的阿南宜城相遇。這次腓特烈一世不僅承認亞歷山大才是合法教皇,而且當教皇上馬時,他還為教皇拉著馬韁,并陪在馬旁走了一段路。這則故事反映了怎樣一種現象?教權高于皇權BC 5C奴隸制下的早期民主AC 9-13C封建制度AC 14-17C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歐洲古代史中重要時間點:文藝復興的背景:(1)商品經濟的發展,新興階級即資產階級的出現——經濟根源(2)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束縛,要求自身的政治經濟地位——社會根源(3)文人對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研究思考“文藝復興是復古還是創新”?答案:是創新。它雖打著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旗號,但實際上是借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之名來宣傳新的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為什么要借助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掩護? 因為當時封建教會勢力龐大;形成中的資產階級力量弱小。時間:地點:反對對象:核心思想:封建統治、教會神學人文主義從意大利開始,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 14—17世紀文藝復興運動探究:結合某一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談談文藝復興如何做到“人的發現”?Z.x.x. K 意大利詩人但丁(1265~1321年) (但丁)是中世紀的最后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 ——恩格斯但丁Dante Alighieri《神曲》——歐洲從中世紀向近代社會過渡的標志 采用隱喻象征的筆法,縮寫了當時社會的政治和現實問題。 意大利畫家、寓言家、雕塑家、發明家、哲學家、音樂家、醫學家、生物學家、地理學家、建筑工程師和軍事工程師。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 ——達芬奇Da Vinci議一議: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的含義是什么? 達·芬奇從人文主義的立場出發,賦予筆下人物真實的個性與情感。蒙娜麗莎以和悅的眼神看待世界,以發自內心的微笑,表現了人性的光輝。代表作:《最后的晚餐》 取材于《圣經》中的故事,畫中描繪了在最后一次晚餐中耶穌12個門徒的各自不同的表情:有驚訝、恐懼、愕然、憤恨、緊張等。達芬奇通過對人物的心理刻畫,反應了人真實感情的自然流露,表達了人間善惡。文學巨匠莎士比亞:——“英國戲劇之父” 《奧賽羅》、《李爾王》、《哈姆雷特》、《麥克白》思考:1、地位?2、四大悲劇指? 文藝復興時期英國最著名的文學家是莎士比亞,他的作品代表了當時文學的最高成就。名言:一切成敗得失都在我們自己,而我們往往說是無意的。電影《哈姆雷特》中的一個鏡頭人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為什么14~17世紀被稱為是發現人的時代?以“人權”反對“神權”用“人性”反對“神性”以“自由”“平等”反對封建特權和等級制度人 文 主 義人文主義:肯定人,注重人性。結合教材內容,談談你對人文主義認識。文藝復興的影響/作用: 是一次嶄新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實質),反映了新興資產階級的愿望,使人們的思想逐漸從中世紀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來。構建知識結構時間:14-17世紀起源:意大利核心:人文主義性質:思想解放代表人物及作品:一個先驅兩個巨人記憶錦囊:三個人物想要(但丁、達芬奇、莎士比亞)在一場運動中(文藝復興)運用人文主義武器消滅兩個敵人(封建專制和宗教神學)(數字一二三)3、文藝復興運動的主要思潮是 ( )A.人文主義 B.理性主義 C.自由主義 D.重商主義2、文藝復興在意大利興起的原因是( ) A.最先從事新航路開辟B.最先出現資本主義生產關系C.最先建立中央集權D.被羅馬教皇榨取的財富最多B1、“文藝復興”運動最初發生于 ( ?。? A.英國 B.法國 C. 德意志 D.意大利 選擇題D4、文藝復興的實質是( ) A.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的復興B.奴隸社會文化的興起C.封建主義文化的興起 D.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ADB7、對“文藝復興” 的評價,哪一句不夠恰當 ( ) A.資產階級文化的興起 B.古典文化的復興 C.資產階級文化的新潮流 D.思想文化領域里的一次偉大的變革5、恩格斯講: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 把這個時代充分表達出來,其含義是什么? ( ) A、它沒有將古代希臘、羅馬的文化全部復興起來B、它將是古代文化古為今用C、它沒有準確地揭示這場運動的實質D、他們只是打著“復興古典文化”的旗號6、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先驅是( ) A.莎士比亞 B.達·芬奇 C.但丁 D.米開朗琪羅C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1人的發現.ppt 《哈姆雷特》96版激情獨白.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