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1張PPT)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鐵礦石二、自然資源的種類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形成、再生過程非常緩慢,相對于人類歷史而言,幾乎不可再生,用一點就少一點的資源。一、自然資源的含義在大自然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明資源之“況”請自主學習課本第93頁,解決以下問題自然資源可再生資源非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生物資源(動、植物)氣候資源(太陽能、風能等)礦產資源( 鐵礦、煤碳等 )石油思維體操:明資源之“況”根據以上描述,說一說下列資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土地資源 生物資源 煤炭 石油 水資源 氣候資源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土地陽光水 ,人們主要依靠土地、陽光和水等自然資源獲得生存。三、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煤鐵石油 ,人們把埋藏在地下的礦產資源挖掘出來,作為原料和燃料投入工業生產。在農業社會在工業社會資源短缺的表現水荒煤荒油荒森林減少耕地緊張知資源之“憂”說一說對于圖中的可再生資源——漁業資源,一百年之內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知資源之“憂”可再生資源是不是就一定可以“永續利用”呢?獲取>補給、再生和增殖世界部分礦物耗竭年限預測(1985)關注非可再生資源0 15 25 35 50 75 100 150 250耗竭年限(年)鉛鎢錫銅鎳磷錳鐵鋁鉻1975年消費水平的耗竭年限當前消費水平的耗竭年限知資源之“憂”非可再生資源開采=逐漸耗竭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億噸觀察圖表,哪些國家和地區的石油蘊藏量較多?波斯灣地區、委內瑞拉、加拿大、俄羅斯、利比亞、尼日利亞、美國等等。代表波斯灣地區國家知資源之“憂”世界主要國家石油消費量統計(億噸)對比表格中的數據,總結歸納世界各國石油消耗的趨勢。對石油的消耗量越來越大,發展中國家消耗量增加迅速,有的發達國家則出現減少。結合上述資料,說說區域發展與石油資源消耗的關系。關系:區域經濟發展越快,對石油的消耗量越大。知資源之“憂”發達國家在發展過程中消耗了世界大量能源,對世界能源的消耗負有重要責任。國家 2010年 2018年 國家 2010年 2018年美國 8.5 9.2 巴西 1.17 1.36中國 4.29 6.41 德國 1.15 1.13印度 1.56 2.39 韓國 1.06 1.29俄羅斯 1.48 1.52 加拿大 1.02 1.10日本 2.02 1.82 沙特阿拉伯 1.37 1.63世界主要國家石油消費量統計(億噸)知資源之“憂”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油氣進口國。2018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為近五十年來最高;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3%。分布不均、與地區經濟發展不匹配國家 2010年 2018年 國家 2010年 2018年美國 8.5 9.2 巴西 1.17 1.36中國 4.29 6.41 德國 1.15 1.13印度 1.56 2.39 韓國 1.06 1.29俄羅斯 1.48 1.52 加拿大 1.02 1.10日本 2.02 1.82 沙特阿拉伯 1.37 1.63原因四、資源出現短缺——資源問題知資源之“憂”1.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獲取速度,超過了自然資源的補給、再生和增殖速度。2.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過程就是耗竭的過程。3.自然資源分布不均、與地區資源發展不匹配。五、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開源和節流是解決自然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措施1.開源解資源之“困”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中國石油塔里木油田10月3日宣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了一個千億立方米的大氣田。預測儲量,天然氣能達到1153億立方米。在四川盆地頁巖氣勘探獲得重大進展,在長寧-威遠和太陽區塊新增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409.71億立方米,累計探明10610.30億立方米,形成了四川盆地萬億方頁巖氣大氣區。開源解資源之“困”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解資源之“困” 近5年,全球新發現海洋油氣田530個,其中深水為210個,投產油氣田中深水占40%。隨著時間的推移,淺水油氣田投產數量已經在大幅減少,深水油氣資源成為支撐世界石油產業未來發展的新領域。擴展資源開發的范圍開源(1)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2)擴展資源開發的范圍(3)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如何“開源”?解資源之“困”2.節流 生產生活中的“節流”措施是對資源的節約利用,有效保護了資源,降低了生產和生活對資源的消耗,做到了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這是應對當前資源短缺問題的積極措施。你如何看待生產生活中資源的“節流”措施?解資源之“困”在開源節流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科學技術為什么說在“開源”與“節流”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是科學技術?請舉例說明1.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圍和種類2.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3.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使資源開發從陸地走向海洋,從淺海走向深海,從地球走向太空。發掘新資源,如用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資源代替煤炭、石油非可再生資源來發電。研制新材料尤其是清潔能源的開發)(加強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擴大資源二次利用的廣度和深度,大力發展“廢棄物資源化”等新興產業)解資源之“困”這印證了什么道理?解資源之“困” 在自然資源的“開源”與“節流”過程中,科學技術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茖W技術水平的提高,不僅可以擴大資源開發的范圍和種類,增加自然資源的探明儲量,還能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解資源之“困”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我們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合理利用資源的現象?請為應對資源短缺問題獻計獻策。合作要求:4—6人一小組展開討論,選好記錄員和發言人,討論結束后展示成果。8.2.1《世界面臨的資源問題》學教設計一、學教依據1.課標3—3—3 運用圖表、數據,展現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的關系;列舉實例,說明主要自然資源合理開發的主要途徑;描述我國自然資源的分布特點和開發利用情況。要點:自然資源的種類、儲量、分布;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主要途徑,如資源循環利用與重復利用、提高能源利用率、以可再生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等。2.教學關鍵問題關鍵問題3:正確看待人類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逐步形成人口、資源、環境意識,確立可持續發展理念。關鍵問題10:運用不同的資料,借助分析、綜合、比較等方法,有理有據地論證問題,樹立實證意識。3.教材分析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基礎,是PRED的要素之一。資源短缺與人口增長以及經濟發展對自然資源需求之間的矛盾已成為一個世界性問題。本課在前一課學習人口要素的基礎上,討論世界和中國的資源開發以及存在的問題。“世界面臨的資源問題”主要講述自然資源的基本概念和世界范圍的自然資源開發與利用狀況,教材著重說明區域發展與資源開發利用的關系問題。在此基礎上,舉例說明,世界各國應對資源短缺的重要舉措,重點突出“開源”與“節流”。4.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通過兩年多的歷史與社會的學習,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歷史與社會的學習經驗,如有了一定的解讀文本的能力,能較好地分析材料,提取信息。本班的學生是提高班,基礎較好。二、學教目標1.通過從身邊的生活出發,感受自然資源與人類休戚與共的關系;通過結合生活中的自然資源,能夠區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2.通過區域自然資源開發和區域發展的圖表、數據,分析自然資源與區域發展之間的關系。3.通過結合生活中的具體事例和媒體報道,說明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主要途徑。三、學教重難點重點:資源面臨的問題和應對舉措難點:資源短缺產生的原因四、學教形式、方法和手段多媒體教學、討論、歸納法五、學教流程學教環節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回答 師:說一說生活必須品的來源,如:糧食、書本、火車和汽車制造、電燈發電來源等。 激發學習興趣,為自然資源概念的學習作好鋪墊環節一:明資源之“況” 自主閱讀,找出關鍵信息 進行分類,并且回答。 3.回答:自然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 1.請自主學習課本第93頁,解決以下問題:(1)自然資源的含義 (2)自然資源的種類 2. 根據以上描述,說一說下列資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資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資源。 3. 介紹:在農業社會,人們主要依靠土地、陽光和水等自然資源獲得生存。在工業社會,人們把埋藏在地下的礦產資源挖掘出來,作為原料和燃料投入工業生產。 問: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是什么?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知道自然資源的含義和種類。 通過練習,檢測掌握程度,加深對自然資源分類的理解。環節二:知資源之“憂” 1.觀看圖片,了解存在的資源短缺的問題。 2.生答(預設):一百年前,捕魚的人少,因而漁業資源豐富;一百年后,人們對漁業資源的獲取速度,超過了它的補給、再生和增殖速度,漁業資源面臨枯竭。) 3.預設:對非可再生資源的開采過程就是耗竭的過程。 4.生答(預設):波斯灣地區、委內瑞拉、加拿大、俄羅斯、利比亞、尼日利亞、美國等等。 5.生答(預設): (1)對石油的消耗量越來越大,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消耗量增加迅速,有的發達國家則出現減少。 (2)關系:區域經濟發展越快,對石油的消耗量越大。 6.生答:分布不均、與地區經濟發展不匹配。 1.展示資源短缺的表現 水荒、煤荒、油荒、森林減少、耕地緊張。 問:產生資源短缺問題的原因是什么?接下來我們通過一些材料來分析一下? 2.展示漫畫:圖8-13全球商業性捕魚,說一說對于圖中的可再生資源——漁業資源,一百年之內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3.展示圖表:世界部分礦物耗竭年限預測(1985) 問:閱讀這個圖表,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4.展示圖表: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石油探明儲量:億噸 問:觀察圖表,哪些國家和地區的石油蘊藏量較多? 5.圖表:世界主要國家石油消費量統計(億噸) 解決問題:(1)對比表格中的數據,總結歸納世界各國石油消耗的趨勢。 (2)結合上述資料,說說區域發展與石油資源消耗的關系。 過渡:我們中國也在快速發展,對石油的消耗量也比較大,那么我們中國的石油資源到底夠不夠用呢? 6.補充材料: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油氣進口國。2018年,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72%,為近五十年來最高;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43%。 我們可以看出,資源短缺的第三個主要原因是什么? 師:總結 通過圖片直觀了解資源短缺問題。 利用教材中的漫畫,理解產生資源短缺的原因。 知道非可再生資源開采一點就少一點。 通過閱讀圖表,得出自然資源分布不均,以及區域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消耗的關系。同時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三、解資源之“困” 1.生:太陽能、風能、潮汐能、地熱 2.生:煤炭。煤炭是非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而且使用時會造成環境污染。 3.生: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 4.生: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 5.生: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 6.生:擴展資源開發的范圍 7. 生:科學技術。 1.生:節流。節約能源、循環利用。 2. 生產生活中的“節流”措施是對資源的節約利用,有效保護了資源,降低了生產和生活對資源的消耗,做到了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這是應對當前資源短缺問題的積極措施。 3. 可持續發展 4.學生舉例說明。 5.小組合作 過渡:找到原因之后,我們就可以對癥下藥。各國也在積極尋求解決方法。目前的重要措施是開源和節流。(一)開源 師: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開源的一些相關措施 1.從材料中,我們可以看到開發了哪些新能源? 2.這些新能源開發出來是為了減少哪種自然資源的使用?為什么? 3.這是開源措施中的什么方法? 4.資料:澳大利亞發現特大油田 5.資料:中國發現千億立方米的大氣田。 6.新聞:油氣穩產增產主戰場在深海 7.師:其實我們不管在陸地上開采油氣,或者才深海開采油氣,都離不開什么的支持? 總結:開源的方法:(1)不斷增加資源的探明儲量(2)擴展資源開發的范圍(3)研制自然資源的替代品 (二)節流 1.呈現德國房屋的屋頂太陽板和日本垃圾分類回收桶圖片,問:從這兩則資料中,你可以看出他們采用了什么措施應對垃圾短缺問題,從什么關鍵信息中可以得出? 2. 問:你如何看待生產生活中資源的“節流”措施? 3. 不管是開源,還是節流,其實我們都是為了自然資源盡可能地實現可持續利用,這體現了什么發展理念? 4. 為什么說在“開源”與“節流”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的是科學技術?請舉例說明 5.【小組合作探究】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源問題,我們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合理利用資源的現象?請為應對資源短缺問題獻計獻策。 通過資料,知道世界各國采取的應對資源短缺的措施。 知道科學技術所起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樹立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的觀念。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自然資源的概念、分類、自然資源與人類的關系以及世界資源的短缺問題。希望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用于平常的生活,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時時環保,處處節約。 當堂演練 真題鞏固 真題演練 鞏固學習內容六、板書設計:見黑板七、課后作業:練習精編八、教學反思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世界面臨的資源問題》學教設計.docx 世界面臨的資源問題.ppt 潮夕能(素材).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