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四單元第二課第四課時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導學案【學教目標】1. 要求學生通過對唐朝衣食住行的時尚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的了解,感知制度創(chuàng)新對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通過想象唐人的生活,培養(yǎng)豐富的想象力。掌握唐朝文學方面的成就,重點掌握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2. 學生通過課前查找與本課相關的歷史資料,學會收集有效信息的方法,從而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及解決問題的能力。3. 想象唐人的生活情況,體會盛唐時代生機勃發(fā)的活力和博大宏放的精神風貌,以增強民族自豪感,發(fā)揚奮發(fā)向上的精神,塑造自信大度的氣質(zhì)。從唐朝氣度恢弘的隆盛風采中,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為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發(fā)學習的決心。通過對唐朝詩歌的了解,使學生認識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藝術極具特色,才華過人,而且熱愛祖國,關心民間疾苦,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愛國情感,以此教育學生做人應當?shù)虏偶鎮(zhèn)洹?br/>【教學重難點】重點:多元開放的社會風尚;光耀千古的詩壇難點:“胡風盛行”的原因;從歷史角度去理解、欣賞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一、自主學習:初讀教材、勾劃要點、完成填空: 1.大約在 世紀,中國人發(fā)明了 。目前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雕版印刷作品是《 》2. 末年 開始應用于軍事上。3.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期是 ,影響最大的詩人是李白,號稱 杜甫號稱 。4.唐代的社會習俗風尚表現(xiàn)出的特點為 和 。二、問題探究探究一. 自主學習,完成下表詩人 生活的年代 作品特點 美稱李白 杜甫 探究二:唐朝詩歌為何如此繁榮?探究三: 元稹有詩說“胡音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結合本目圖片,你能從中感受到唐朝的什么社會風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社會風尚? 三、練習鞏固1.右圖所示為一種印刷工具,它的名稱叫作“版”。“版”最早應出現(xiàn)于我國的( )A.先秦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2.讀書籍需要關注目錄,從而把握內(nèi)容的主旨。右圖目錄戰(zhàn)線的內(nèi)容主旨是( )A.爭霸與爭鳴的春秋戰(zhàn)國B.秦漢大一統(tǒng)的封建國家C.繁榮開放的大唐盛世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暉3.“斷崖如削瓜,嵐光破崖綠。天河從中來,白云漲川谷。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讀。攝身凌青霄,松風拂我足。”根據(jù)這首詩的風格,判斷其作者最有可能是( ) A.杜甫 B.李白 C.賈島 D.陸游4.“世上瘡痍,詩中圣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這副對聯(lián)稱頌的是 ( )A.屈原 B.杜甫 C.李白 D.白居5. 唐代有一位詩人,他的詩反映了動蕩時代人民的苦難,表現(xiàn)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被稱為“詩史”,這位詩人是( )A.屈原 B.杜甫 C.辛棄疾 D.關漢卿6.唐代中后期,“波斯錦”“胡錦”“番錦”通過絲調(diào)之路,不斷輸入中國,內(nèi)地也生產(chǎn)“胡式錦”。這主要表明( )A.唐朝采取開明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開啟唐朝盛世C.唐朝中后期手工業(yè)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強7. 唐代有男女同服之俗,男女同樣參加騎馬、打球、飲酒、舞蹈等活動。唐代的女服還曾流行由波斯(今伊朗)傳入的胡服。材料直接反映出唐代( )A.經(jīng)濟的繁榮 B.政治的清明 C.文學藝術的興盛 D.社會風氣的開放8.唐開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圓仁來到今南通如東的國清寺。此后他走遍半個中國,研學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縣的熱情接待。這說明了唐朝( )A.重視中外文化交流 B.中外貿(mào)易往來頻繁C.實行開明民族政策 D.社會生活豐富多彩9. 唐代中后期,“波斯錦”“胡錦”“番錦”通過絲調(diào)之路,不斷輸入中國,內(nèi)地也生產(chǎn)“胡式錦”。這主要表明( )A.唐朝采取開明民族政策 B.中外交流開啟唐朝盛世C.唐朝中后期手工業(yè)衰落 D.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強四、閱詩材料材料一:“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材料二:“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1)上述兩則材料分別出自哪位詩人之口??(2)你能否用一句話概括出他們的詩歌特色嗎?。(3)為什么他們的詩歌會出現(xiàn)不同的風格?參考答案:1、 自主學習7 雕版印刷術 金鋼經(jīng) 唐 火藥 唐代 詩仙 詩史 中西互通 和多民族交融二、1. 盛唐 想象豐富,激昂奔放,浪漫主義詩仙 盛唐轉(zhuǎn)衰 沉郁頓挫,語言精練細膩,感情真摯動人 詩圣詩史2. 經(jīng)濟:唐朝經(jīng)濟繁榮,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政治:政治安定,國家統(tǒng)一。文化:文化政策比較開放。 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對外政策,中外及與少數(shù)民族交流頻繁。其他:科舉制的影響和統(tǒng)治者的喜好。3. 多元開放,兼收并蓄 國家安定,政治清明,社會經(jīng)濟繁榮,采取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對外政策,與少數(shù)民族和其他國家交流頻繁。三、1.C 2.C 3.B 4.B 5.B 6.D 7.D 8.A 9.D四、1杜甫 李白2. 李白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既想象豐富,又激昂奔放;杜甫的詩,有的氣魄雄渾,有的沉郁悲愴,語言精練細膩,感情真摯動人3.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經(jīng)濟的繁榮達到頂點,士大夫滿懷希望,情緒樂觀;杜甫生活在盛唐轉(zhuǎn)衰時期,忠實地記錄了國家的變亂和人民的苦難。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共27張PPT)新知導入復習回顧唐朝政治經(jīng)濟:民族交往:中外交流:貞觀之治 貞觀遺風 開元盛世“天可汗” 文成公主入藏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社會與文化:新知講解在印刷術發(fā)明前,人們用手抄書,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受古代印章和拓石的啟發(fā),在世界上最早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新知講解根據(jù)右圖講述雕版印刷制作的過程。新知講解《金剛經(jīng)》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金綱經(jīng)》雕印于868年。卷首是圖冊,接著是經(jīng)文,畫面精美,線條流暢,墨色均勻清晰,印刷技術已很純熟。《金綱經(jīng)》發(fā)現(xiàn)于敦煌石窟,近代被外國殖民者掠走。《金剛經(jīng)》(局部)新知講解煉丹引爆圖火藥由古代煉丹家發(fā)明。什么時期開始有火藥配方的記載? 唐朝中期“有以硫磺、雄黃合硝石并蜜燒之,焰起,燒起,燒手面及燼屋舍者”,“硝石……生者不可合三黃(即硫磺、雄黃和雌黃)等燒,立見禍事” 。 ——中唐 ·《真元妙道要略》注:硫磺、雄黃和雌黃都是含硫的化合物新知講解火藥的最初使用并非在軍事上,而是馬戲的雜技演出,以及木偶戲中的煙火雜技運用剛剛興起的火藥制品“爆仗”和“吐火”等,以制造神秘氣氛。同時也以火藥表演幻術,如噴出煙火云霧以遁人、變物等,以收神奇迷離之效。 什么時期火藥開始用于軍事?唐朝末年 唐末哀帝時,鄭王番率軍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發(fā)機飛火”,燒毀該城的龍沙門 ——宋代路振《九國志》 新知講解唐朝是中國古代詩歌發(fā)展的黃金時代。詩歌創(chuàng)作空前繁榮,流傳至今的唐詩有近5萬首。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新知講解 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社會經(jīng)濟繁榮,與少數(shù)民族和外國交流頻繁,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呈現(xiàn)出多元開放的時代特征。 你能說出下列生活在唐朝時期的詩人的名字嗎?李白杜甫白居易1、分組競賽,看哪組能夠背誦出最多的唐詩(三位詩人為主)。2、每組派一代表,說出你最喜歡詩人的詩歌風格與喜歡的理由。新知講解①詩歌內(nèi)容、特點:主要歌頌國家的強盛、河山的壯美,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充滿奇特的想象,體現(xiàn)了盛唐高揚的個性、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②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③尊稱:“詩仙”。新知講解①詩歌內(nèi)容、特點:反映了動蕩時代人民的苦難,表現(xiàn)了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被稱為“詩史”。詩歌沉郁雄渾、語言錘煉,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②代表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吏”“三別”等。③尊稱:“詩圣”。新知講解盛唐 盛唐轉(zhuǎn)衰 想象豐富,激昂奔放,浪漫主義沉郁頓挫,語言精練細膩,感情真摯動人 詩仙詩圣詩史詩人 生活的年代 作品特點 美稱李白 杜甫 新知講解唐詩總體特點:唐詩風格多樣,題材廣泛,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唐朝詩歌為何如此繁榮?經(jīng)濟:唐朝經(jīng)濟繁榮,奠定了物質(zhì)基礎。政治:政治安定,國家統(tǒng)一。文化:文化政策比較開放。 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實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對外政策,中外及與少數(shù)民族交流頻繁。其他:科舉制的影響和統(tǒng)治者的喜好。新知講解新知講解唐代文化__________,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音樂舞蹈相繼傳入中原地區(qū),并日益流行,出現(xiàn)了“________”的景象。 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新知講解移民:在唐代,大量來自中亞、西亞的移民進入中原地區(qū),許多外來宗教也隨之傳播。宗教:大多數(shù)唐朝統(tǒng)治者推行______的宗教政策,允許信徒建寺傳教,使唐代的宗教文化呈現(xiàn)______的特點,也推動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新知講解從西域引進的以胡桃仁、芝麻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在長安有專門經(jīng)營這些食品的店鋪,民間有互贈胡餅的習俗戴帷帽女傭 帷帽本是胡羌民族的服式,因西北多風沙,故用幕離來遮蔽風沙侵襲.傳到內(nèi)地,變成當時女子的一種喜好。新知講解元稹有詩說“胡音與胡妝,五十年來競紛泊”,結合本目圖片,你能從中感受到唐朝的什么社會風尚?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社會風尚?新知講解唐朝科技文化繁榮的原因:1、 政治、經(jīng)濟基礎:國家統(tǒng)一強盛,經(jīng)濟發(fā)達,為文化的繁榮奠定了雄厚的基礎。(最主要原因)2.政策:唐朝的統(tǒng)治者,推行開明、兼容的文化政策,為文化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氛圍。3.國內(nèi)外交往:國內(nèi)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融合;中外交流頻繁,文化上得以吸收外來的優(yōu)秀成分。4.前代基礎:唐朝繼承發(fā)揚了歷代傳統(tǒng)文化.板書設計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分立 民族匯聚 璀璨的科技與藝術祖沖之與圓周率賈思勰與《齊民要術》書法繪畫藝術佛教石窟藝術秦漢文化影響承上啟下隋唐文化當堂訓練A C 1.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是 ( )A.唐朝 B.隋朝C.漢朝 D.北魏2.火藥什么時候開始應用于軍事上? ( )A.隋朝末年 B.唐朝早期 C.唐朝末期 D.北宋當堂訓練C C 3.唐朝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作的黃金時代,那時,詩人輩出。其中被稱為“詩仙”的是(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蘇軾4.下列佳句中,由杜甫創(chuàng)作的是 ( )A.“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B.“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C.“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D.“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 有大把高質(zhì)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wǎng)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四單元第二課第四課時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導學案.doc 第四單元第二課第四課時唐代的科技文化與時代風尚(課件導學案).ppt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