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教材分析本課內容是必修2 《經濟與社會》第一單元“基本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中的第二課“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兩目的內容:第一目“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等內容,說明黨的領導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也是中國經濟不斷創造奇跡的重要原因;同時介紹了基本經濟制度是根基,共同富裕是根本目標,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內在要求,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第二目“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教材通過相關鏈接、探究與分享、名詞點擊等內容,介紹了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并對科學的宏觀調控這一主要經濟職能做了重點講解,說明了宏觀調控的目標、任務和手段;總結出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二、教學目標1.知道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的內容,了解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主要任務和調控方式。2.能夠結合上節課所講的市場缺陷和實例說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重要性,能夠解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產生的歷史原因,講明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性。3.正確把握市場和政府的關系,并要結合當前形勢,明了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深刻領會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仍然要堅持發揮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發揮黨和政府的積極作用。三、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特征,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和作用的內容教學難點:宏觀調控的必要性和具體措施四、教學過程課程導入:漢正街的轉型圖片資料:今日的漢正街/圖1:2018年的漢正街/圖2:2019年武漢地鐵6號線漢正街站2011年初的一場大火以及長期“野蠻生長”造成的諸多隱患,讓武漢市痛下決心,啟動傳統市場搬遷改造。自2011年以來,漢正街累計整改重大消防隱患掛牌單位53家,關閉傳統市場43個,完成拆遷近100萬平方米。從2014年開始,漢正街開啟由傳統的小商品批發市場向以服裝為龍頭的時尚創意產業聚集區及現代服務業發展示范區的轉型之路。服裝產業規模逾千億元,以時尚設計、文化創業為特色的新業態嶄露頭角,開始占領產業鏈的中高端。探究:請同學們結合上節課漢正街的情況介紹,分析總結發揮政府職能的重要性總結:漢正街作為買全國、賣全國的小商品市場,沒有產業依托,沒能很好地適應人民群眾消費升級的需求,對供給側一端的品種豐富、質量提升、結構調整沒有起到很強的拉動作用,同時因為利益驅動,沒能避免市場調節的缺陷,曾一度衰落。經過武漢市的搬遷改造和升級轉型,使漢正街重新崛起,說明了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一)重要特征: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圖片資料:1998年,努力擴大國內需求,在亞洲金融危機影響日益加深和嚴重洪澇災害的情況下,仍然實現了經濟較快增長,避免了大的波動。/圖3:“西氣東輸”工程塔里木油氣田員工建設油氣管線2008年,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實施穩定經濟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一攬子計劃是2009年的政府工作,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實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經濟刺激計劃。實施一年間,實際取得了“農民得實惠、企業得市場、政府得民心、經濟得發展”的良好效果。/圖4:2009年3月“兩會”上討論一攬子計劃/圖5:一攬子計劃實施后2009年第一季度經濟運行變化探究:學生根據材料,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特征總結: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二)根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營商環境的改善和優化,多次提出要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2018年發布的世行營商環境報告中國排名由第78名提升32位,位列第46名,為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發布以來中國最好名次。/2019年10月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排名由去年的46名,再次提升15位,位列31位,首次進入全球前40位。學生探究:政府能夠成功實施這些措施的重要保障總結:中國經濟穩步發展的秘訣從根本上說是共產黨的領導,核心是政府推動,國家若干發展戰略、政策措施對經濟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的推動。長期以來,我們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歸結為“集中力量辦大事”,這種優勢可理解為行政效能的高位運行,是市場經濟的優勢與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有效結合。(三)根本目標: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播放視頻:《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讓脫貧攻堅行穩致遠》圖片資料:偏遠地區公路建設學生探究:根據材料,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通鄉通村的“四好農村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由小到大逐漸形成網絡,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圖6: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農村公路/圖7:重慶市黑山谷農村公路方便了當地群眾出行,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總結: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一個家庭、一個人都不能少。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反復提及的話,也是黨和國家對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在內蒙古考察時他曾說過,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他曾說過,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在江西考察時他曾說過,在扶貧的路上,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在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他再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四)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播放視頻:《什么才是好的監管》/總結:中國經濟在過去四十年里是非常成功的,離不開好的監管。互聯網飛速發展的時代,市場監管面臨新的挑戰,要做到理性思考,才能有好的監管,才能實現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二、我國政府的經濟職能(一)經濟職能和作用的重要表現: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播放視頻:《說說產能過剩、市場干預那些事兒》、《國家發改委多舉措保障豬肉市場供應促肉價穩定》//總結:中國政府通過合理的干預,推進了經濟的穩步增長。(二)政府的主要經濟職能之一:科學的宏觀調控2004年7月,《國務院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出臺,將單一審批制度劃分為審批制、核準制和備案制。/圖8:吉林省政務公開辦現場辦公,加快投資項目行政審批速度黨的十八大以來,宏觀調控的前瞻性、科學性、有效性大大增強,促進了經濟平穩運行和結構轉型升級。多措并舉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投資體制改革成效顯著。/(三)宏觀調控的目標// 播放視頻:《創新完善宏觀調控推動高質量發展》、《“放管服”推動政府職能重塑》// 總結:宏觀調控的目標是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四)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1.財政政策圖片資料分析1980年2月,國務院發布《關于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財政管理體制的暫行規定》,這是對統收統支財政體制的重大改革,釋放了地方和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圖9:中國第一個地方自費建設的開發區——江蘇省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1994年1月,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實施,有效增強了中央宏觀調控能力。/圖10:由中央財政革命老區轉移支付資金支持建成的江西省石城縣通九旅游公路/圖11:2006年1月,全面取消農業稅。寧夏回族自治區糧農馬海福說:“我家每畝地年凈收益達到1000多元,真是趕上了好政策。”2014年6月,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啟動。2018年8月,國家明確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共同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支出責任。/圖12:河北省涉縣神頭鄉鄉村醫生上門為老年村民做檢查 總結:以上這些舉措,都是國家通過財政政策進行宏觀調控,這也是宏觀調控最常用的經濟手段之一,可以調節社會總需求,實現國民經濟平穩運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科學的財稅體制是優化資源配置、維護市場統一、促進社會公平、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標志著財政與財稅體制已經同國家治理緊密對接,而且,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財稅體制改革已經同國家治理的現代化進程聯系在一起。財政宏觀調控適應我國發展階段和國家治理要求,全面創新和完善: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特別是減稅降費,促進了經濟穩定增長;在實施減稅降費的同時,推進增值稅、個人所得稅及環境保護費等領域改革,完善消費稅制度,調整征收范圍、優化稅率結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深化財稅體制改革,釋放制度紅利;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加強債務管理,防范和化解財政金融風險。2.貨幣政策2016年7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出臺。/圖13:銀行工作人員征詢小微企業客戶貸款需求總結:作為宏觀調控另一重要工具的貨幣政策,基本形成了有效實施逆周期調節的宏觀金融調控體系。貨幣政策工具體系不斷創新,為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入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央行初步建立了中央銀行擔保品管理框架,健全優化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制度,創新設立了中期借貸便利、常備借貸便利等貨幣政策新工具,不斷提升貨幣政策調控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黨的十八大以來,貨幣政策總基調是“穩健”,同時貨幣政策強化適時適度預調微調措施,不僅為實體經濟創造了松緊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更有效對沖了多次外部沖擊。2017年,“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正式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2015年,在通過降準降息引導融資成本下行的同時,我國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同年10月,我國存貸款利率管制完全放開。2018年以來,面對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的周期性下行壓力,貨幣政策既保持戰略定力,又適時預調微調,積極加大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持。作為宏觀經濟的穩定器,金融調控在維護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保持物價基本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較好地實現了金融調控預期目標。今年8月,央行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形成機制,促進貸款利率“兩軌并一軌”。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著力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通過持續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豐富和靈活運用財政、貨幣等政策工具,增強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實踐。課后活動:分析以下4幅漫畫所說明的宏觀調控的作用/ // /課程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