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地理知識點總結之大洋州和南極洲[知識要點]一.大洋洲1. 位置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南北介于亞洲與南極洲之間,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上具有重要地位。2.范圍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南島、北島,新幾內亞島,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美拉尼西亞,范圍廣闊。3. 面積陸地面積僅890萬平方千米,為世界陸地面積最小的一洲。4. 居民土著是屬黃種人和黑種人,現多為歐裔白種人,為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5. 政治地圖歷史上為殖民地,現仍有島嶼被美、英、法分別占領。二.澳大利亞1. 范圍位置世界上唯一獨占一個大陸的國家,主要有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2. 面積居民世界陸地面積第六大國家,人口1600多萬,多為英國移民后裔,集中分布東南沿海,是地廣人稀之國。3. 地形東部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大分水嶺;中部是平原,其中有大自流盆地、艾爾湖,自流水鹽度高,只宜牲畜飲用;西部是低矮高原。4. 氣候、植被由于南回歸線橫穿大陸中部,大陸中西部氣候炎熱干旱,為熱帶沙漠氣候。年降水量由沙漠區向北、東、南方向遞增,植被由荒漠向草原、森林過渡,使氣候帶、植被帶呈半環狀分布。5. 特有動物大袋鼠,鴯鹋,鴨嘴獸等。6. 經濟① 農牧業發達,羊毛出口量世界第一,小麥出口在世界占重要地位。② 工礦業已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煤、鐵的出口在世界占重要地位。7. 城市集中東南沿海,有首都堪培拉,最大城市、最大港口悉尼,第二大城市墨爾本。三.南極洲1. 位置幾乎全部陸地都位于南極圈內,為世界緯度最高、位置最南的一洲,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南極點在大陸中部,又是世界跨經度最廣的一洲。2. 地形、氣候冰雪高原大陸,酷寒、烈風、干燥是其三大氣候特征,為世界上海拔最高、平均氣溫最低、極端最低氣溫最低的一洲。3. 戰略價值從未來南半球各洲橫越南極的空中交通看,是唯一的中間基地。4. 經濟價值占有地球90%以上冰川,淡水資源最豐富;礦產資源中煤、鐵資源最突出,煤主要在維多利亞地,鐵主要在印度洋沿岸;生物資源中沿岸主要有企鵝、海豹等,近海有鱗蝦、鯨等。5. 科研價值是世界上污染最少的一洲,可進行氣象、冰川、地質、海洋生物等學科研究的天然實驗室;最佳科考時間在暖季11月到來年3月;我國85年在喬治王島建長城站,89年在南極大陸印度洋沿岸建中山站;國際《南極條約》宗旨是和平利用。[復習指導]1.大洋洲總論知識主要要突破位置范圍這一知識點,要充分利用世界政區圖、大洋洲政區圖,熟悉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南、新幾內亞島、北島及三大群島的位置。特別是新幾內亞島,島西部為印尼所有,聯系前面所學知識,印尼是兼跨亞洲和大洋洲的東南亞國家;波利尼西亞群島組成部分有夏威夷群島,是美國海外一個州,推出美國是兼有北美洲和大洋洲領土的北美國家。同時,該洲既跨南北半球又跨東西半球的經緯度位置,可以得出兩個結論,其一,陸地面積雖最小,但范圍卻是廣闊的;其二,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上占有重要地位。2.對澳大利亞內容的把握,以氣候與植物帶呈半環狀分布為承接點,向前反推形成原因,向后推出農牧業及城市、居民的空間分布規律。因為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中西部又是平原、高原地形,西岸有寒流流經,決定了中西部為熱干的熱帶沙漠氣候;北部有赤低、信風影響,形成熱帶草原氣候;南部一些地方因受副高、西風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氣候;東南角及塔斯馬尼亞島因終年受西風影響,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東北部因在亞熱帶大分水嶺迎風坡,形成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東南部因在亞熱帶大分水嶺迎風坡,形成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由此可知,東南、西南沿海發展農牧業條件優越,再加上東南部優良港口多,開發較早,因此工業、人口都集中于此也就成為必然的結論了。3.聯系大陸漂移及板塊構造學說,兩億年前澳大利亞大陸就已與其他大陸分離,從而決定了原始脆弱的生態環境,易發生態危機,同時擁有很多古老的珍稀動物。可結合時事了解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吉祥動物,會生蛋的鴨嘴獸,不喝水的樹袋熊,大聲怪笑的魚狗笑鳩。4.大自流盆地可與承壓水知識聯系起來,注意大分水嶺與大自流盆地相對方位,理解補給區、承壓區、排泄區的具體實例及其對澳大利亞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意義。5.南極洲內容復習,應以南極點為中心的俯視圖為突破口,在地圖上落實知識要點。三大洋順序記憶以南極半島為參照點,以西太平洋,以東大西洋;同時南極半島與火地島之間是最寬的德雷克海峽,火山島與南美大陸之間是著名的航線要道--麥哲倫海峽;長城站在南極圈外的喬治王島上,中山站在南極圈內的南極大陸上;南極俯視圖地球自轉方向是順時針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