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1年高考復習指導方略—地理 進入高三以后,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采用什么樣的復習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或者盡量靠近既定目標。在這里筆者給考生推薦的是三輪復習法。? 三輪復習法將高三的復習時間大致分為三段,每段時間里的復習目標各有側重,時間長短也各不相同。第一輪復習從進入高三開始到次年二月底,主要目標是基礎能力過關;第二輪復習從二月底到四月底,主要目標是綜合能力突破;第三輪復習從五月初到五月底,主要目標是提高應試能力。? 在具體復習每一單元前,應先根據本單元的復習內容,大體瀏覽一下本單元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并初步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網絡,搞清楚自己的知識體系存在什么問題,明白該單元的復習重點和難點,這樣在具體的復習過程中可更有針對性,從而取得較好的復習效果。此外,還要根據內容不同,選擇不同的方法:自然地理宜采用理科的學習方法,因為自然地理部分偏重原理、規律的運用,要求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人文地理強調宏觀整體分析,因為人文地理部分偏重觀點、方法的運用,要求結合實際進行評價與反思;區域地理重點采用以圖表為載體的學習方法,因為區域地理部分偏重地理事物的空間定位、圖表的判讀技能、基本概念的理解運用。? 第一輪復習 第一輪復習是一次對知識的重新學習,所以,對于很多在高一、高二沒有學好地理的同學來說,這是一次大好機會,只要按部就班,認真復習,一樣可以掌握牢固的基礎知識。? 第一輪復習應選擇一本欄目設計新穎的參考資料,不要盲目地追求參考書的數量,因為每本參考書的編寫都是依據教材,形成一個獨立的體系,如果參考書過多,就會對各本書斷章取義,最終使知識失去了系統性。? 第一輪復習要嚴格按照教學要求,加強對主干知識的梳理,對概念、原理等要準確地理解其內涵和外延。還要對重點知識進行系統整理,理清知識間的橫向聯系和縱向聯系,逐步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形成知識網絡圖。復習時不僅要依靠老師的引導,更要自我消化,圍繞課堂上老師的教學思路進行整理、歸納,并通過適當的課時練習進行鞏固,分階段進行單元綜合檢測。? 一輪復習的重點是進行課本知識的梳理,但并不意味著不用聯系生活實際。及時聯系現實生活中有重大影響的熱點事件,用知識分析熱點,不僅能提高學習的興趣,適當挖掘知識的深度與廣度,還能逐漸培養能力,避免出現二輪復習中的“熱點回放”或“熱點專題”,導致知識與熱點相脫節。當然,對時事熱點的學習,應注重思維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拓展,因為熱點只是背景材料,相關的知識才是考查的落腳點。? 為了更好地鞏固自己的復習成果,在復習過程中,不妨將要求掌握的知識分成幾大塊和若干小塊,并設計一個簡單的統計表,每周抽出一定的時間來做一份綜合模擬試卷,雖然剛開始可能得分不高,但隨著復習內容的增加,成績會逐步攀升;每份綜合模擬卷做完后,要結合參考答案認真分析,將自己出錯的知識點標注在統計表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分析統計,不難發現自己在知識的掌握上還存在什么問題,要特別關注已經復習過的章節,對于常錯的知識點要認真剖析,這種積累也會為二輪復習提供較好的參考依據。? 第一輪復習的時間安排及復習重難點參照表:周次內容重難點1地圖各類等值線圖的判讀、分析、應用2—3行星地球日照圖的判讀、時間計算、太陽高度的計算4—5地球上的大氣大氣環流、天氣系統判讀、氣候類型判斷6地表上的水水循環與水資源的分布、利用7地表形態的塑造山岳對交通運輸的影響,河流地貌及其對聚落的影響8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差異性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環境形成和演變中的作用9人口與城市人口再生產,城市化問題,地域文化對人口、城市的影響10—11生產活動與地域聯系工業、農業生產的區位條件分析,主要工業區和農業區,主要交通運輸方式,交通運輸分布對聚落、商業網點布局的影響12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環境問題的表現,可持續發展的內涵、原則13—15世界地理與中國地理區域定位,區域概況(自然特征與人文特征)16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區域的含義,區域差異比較方法,區域發展階段,3S技術17區域生態環境建設區域生態環境問題的危害及治理措施18區域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能源資源的開發,河流綜合治理的條件、問題及對策19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經濟發展條件,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問題分析20區際聯系與區域協調發展資源跨區域調配,產業轉移21—22選修模塊根據各地的選修情況進行 第二輪復習? 通過第一輪復習,多數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知識網絡已基本形成,學科能力有所提高,常規的解題技巧已基本掌握,但與理想的成績還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知識漏洞多,已復習過的知識遺忘得太快;讀圖能力(特別是區域地圖的讀圖分析能力)還有待提高;解題的基本思路和良好習慣還沒有形成;答題中總是遺漏一些要點,難以形成完整的答案;有些同學甚至在核心知識和重要原理方面還存在著較多的盲區。因此第二輪復習要打破教材原有的順序,優化組合教材知識,選擇最能體現該知識運用的角度,跨章、節甚至跨知識體系地進行復習。在復習方法上,強調從整體出發,立足專題,著眼全局。? 首先,第二輪復習應該是“重點突破”,要對主干知識作必要的總結,并加以細化和深化。通過細化、深化,將零散的知識編織成網,構建起自己的知識網絡。知識網絡的構建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方面,注重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并將理論知識與具體區域有機結合。任何理論知識只有落實到某一區域內才能得到應用,復習時把重點和精力放在高中理論知識上,當涉及到相關區域時,則應適當拓寬補充。另一方面,把握各知識點之間、各個知識專題之間、書本知識與社會實際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以學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識為基點、點線面體結合的知識能力架構。本輪復習要盡可能多地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對已學知識進行加工、重組,這樣在遇到新問題時,才能靈活遷移、運用。? 其次,重視對圖表資料的解讀和運用。地圖不僅是學習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還是地理知識的重要載體,經常是試題的切入點。圖表的數量大,變式多,信息載體多樣化,尤其是與區域相關的圖幅。因此,二輪復習要盡可能多地進行圖文結合、圖圖疊加、圖像變式訓練。要掌握判讀各類圖表的基本方法,善于分析各種地理信息與題目要求之間的聯系,尋找答題的共性、規律與策略。不僅要學會讀圖、析圖,還要加強填圖、繪圖訓練。? 再次,正確對待“熱點”,重視鄉土地理復習的與時俱進。高考會體現時代性,試題具有一定的“熱點”趨向,應關注“熱點”產生的背景、成因及其影響,重點是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最后,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應重視運用知識分析、解決相關的問題,進行集中式的能力訓練。通過分析每個專題內的重點知識,找出答題中存在的問題。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可回歸課本復習相關內容,并通過練習進行強化,或換個角度進行學習,最終達到提高信息獲取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復習時,建議按以下專題進行整合:專題分配地圖與地球地圖地球的運動大氣大氣運動天氣與氣候陸地和水陸地狀況水體及其利用農業與區域農業的發展農業區位因素農業地域區域農業發展城市與工業城市與城市化工業區位因素、工業地域、工業化地理環境的整體性與區域差異性、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地理環境與區域發展、自然災害及地理信息技術人口、地理環境及區域生態建設人口的變化人類與地理環境的協調發展區域生態建設交通與區際聯系交通運輸方式與區位選擇資源建設工程與產業轉移流域和能源的開發能源資源的開發、流域的綜合開發選修部分依據各地情況而定熱點時事與鄉土地理2010年4月—2011年5月發生的重大時事、鄉土地理 第三輪復習 這是高考的最后沖刺了,此時要注意精力的調適,要把最好的狀態調整到高考期間,使自己能發揮出最高的水平。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一方面可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另一方面也能通過運動來放松大腦,緩解緊張和疲憊,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在學習方面要注意回歸課本。對有些原理概念理解不透的,對地理事物空間分布掌握不準的,要通過讀課本、地圖來加以鞏固,但并不是要通讀課本,自己覺得不熟悉的、不能夠理解的內容、平時遺漏的知識、不被重視的知識,要認真看書加以記憶和理解??捎嗅槍π缘剡x擇一定量的習題,進行訓練,主要針對自身的薄弱之處,這不僅可以消除薄弱環節,也可以及時鞏固基礎知識,培養審題的技能,強化答題的技巧,提高語言的表達能力等。? 第三階段的復習,通常要進行一些綜合模擬訓練。這些模擬試題的綜合性要強,要具有一定的預測性,同學們要對模擬試題中的一些錯誤深入分析,剖析命題意圖、確定解題思路與答題關鍵,掌握一些應考策略,總結各種題型的解題方法。? 解答選擇題可運用一些好的方法,如以文考圖類選擇題,應采用圖解法;等值線類選擇題應采用輔助線法;排序類選擇題,應采用定位法;組合類選擇題,應采用優選法;計算類選擇題,應采用估算法、代入法或特殊值法;推理類選擇題可采用假設法和排除法。 解答綜合題要注意:①認真審題,讀懂題意:要讀懂題目,清楚題目在問什么,給了哪些條件,包括圖示信息,將條件與問題建立聯系;②讀懂題意,正確聯系:提取信息并進行加工(綜合),信息包括題目所給的信息和已學的知識;③答題要點完整,意思全面:組織答案要求條理清晰(主要的寫在前面,次要的寫在后面),表述準確,具有一定邏輯性,前后連貫,有層次感;④看分答題,書寫規范(減少錯別字和筆誤):答題詳略、書寫長短應根據題意要求,參考題目分值大小,適度即可。答案書寫要序號化、段落化等,保證卷面整潔,使閱卷老師一目了然,產生愉悅之感。? 通過上述的三輪復習,相信你的高考成績會讓你和所有關心你的人都滿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