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地理知識點系統總結22五 生物能 1、概念:用動物或植物的能量作能源 。 2、?利用差異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秸桿燃料飼料、肥料牛等大牲畜役力乳、肉用? 3、我國利用存在問題 (1)秸桿無法還田,土壤肥力下降 (2)濫伐亂鏟,水土流失、沙漠化嚴重,生態惡化 4、對策 (1)開源 造薪炭林;使用沼氣;開發小水電;研究利用太陽能、風能、地熱等能源。 (2)節流 推廣省柴灶是最迅速、最現實、最有效措施。六 核能 1、優點 (1)能量密集、運輸量小 (2)地區適應性強 (3)運轉費用低收益大 (4)較清潔 2、缺點(1)投資大、建設周期長 (2)技術要求高 (3)非可再生 3、機制 (1)鈾等放射性元素的核裂變反應 (2)氘氚混合物的核聚變反應 4、世界狀況 (1)美國核電總量最大,俄、法、日也很大 (2)法國核電比重最大,占該國總發電量72.7%。 (3)鈾礦豐富的國家有澳、美、加、俄和南非。 5、我國目前僅有兩座核電站,一是滬寧杭工業基地的浙江秦山核電站;二是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的深圳大亞灣核電站。七 太陽能 1 優點 (1)清潔 (2)可再生 2 缺點 (1)分散 (2)投資大、效率低、占地廣、儲能難。 3 世界狀況 日、秘、希、美、澳都開始試驗開發利用。 4 我國狀況 沿大興安嶺西南坡到京西到蘭州、昆明到藏南一線以西、以北太陽能豐富,特別是藏北高原最豐富,拉薩號稱"日光城"。八 沼氣 1 概念 有機物質發酵后產生的可燃氣體,主要成分為CH4 。 2 優點 (1)清潔 (2)原料豐富且可再生 (3)分散制取就地使用,投資少,建設快 (4)具綜合效益,即殘渣還田,提高肥力;間接保護植物,減少水土流失,使農業生態成良性循環。故是我國農村較理想的能源。 3 缺點 北方冬溫低,利用季節短。九 能源問題 1 能源消費構成 (1)概念 消費的各類能源分別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 (2)世界 80年代以來,以石油、天然氣為主占60%左右,煤占30%左右,核電迅速增加,接近10%. (3)中國 70年代以來,以煤為主占75%左右,石油、天然氣約占20%,水電約5%. 2 產、銷狀況 (1)世界 A、非洲、拉美、中東地區產大于銷;除加、英等少數國家外,發達國家消大于產。故中東滿足西歐、北美、日本需要;拉美滿足西半球需要;北非滿足西歐需要。 B、世界多數國家(120多個)消大于產,都需進口能源。 (2)中國 A、華北、西南、西北產大于消;華東、華南、東北消大于產。 B、北煤南運,北油南輸,西電東送,西氣東輸。 3、問題 (1) 世界 A、20世紀70年代中東石油輸出國為反對工業大國控制、掠奪實行限產提價,引起油價上漲,出現所謂能源危機。 B、20世紀80年代英、挪、墨等國石油產量猛增,以及發達國家節約能源、開發新能源技術快速提高,消費量相對下降,引起油價下降。 (2) 中國 A、人均能源消費量少,單位能耗高。 B、能源形勢嚴峻,石油已不能滿足需求,未來將成為世界石油進口大國。[復習指導] 1、本章涉及的基本概念較多,因此大家首先要盡可能完整、準確、科學地記住概念;同時運用表解法辨析比較加深理解。如對能源分類這一知識點,門類多,且多交叉重合,可列下表對比,就可比較清晰了解其間的關系。?形成來源 能否再生?太陽輻射能內能潮汐能非可再生可再生常規能源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新能源太陽能、風能、沼氣核能、地熱潮汐能核能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能等 再為對具體能源的特點與分布可列下表進行比較,加深記憶。能源特點分布優點缺點自然位置中國世界煤?????油氣?????水能?????等等????? 2、本章涉及地理統計圖表內容很豐富,有多種坐標圖及簡略結構圖。復習時應熟練判讀圖中所提供的信息的數量或等級,進而歸納總結相關地理事物特征及其規律的異同。如課本中世界七大石油區探明儲量的比較圖和"我國可開發的水能資源地區分布圖"都是扇狀比例結構圖,很直觀地反應各地區數量等級排序,進而可推出它們空間分布規律;又如課本中"世界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圖"和"我國能源消費構成的變化圖",它們屬于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曲線與柱狀混合圖,很形象地反應了世界和中國能源消費構成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兩圖比較又可推出世界與中國能源消費構成特點與變化規律的異同。 另外,復習時還要善于將多種坐標圖、結構圖與原始數字表格聯想互換,從圖形中讀懂數據,從數據中繪制圖形變換圖式,這樣才能使自己在圖表分析方面進退自如,立于不敗之地。 3、各能源類型的空間分布一定要落實到地圖上,并與中國地理、世界地理相關內容適當聯系起來,從而促進自己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的雙向互動。 例如中國煤的分布,結合初中高中內容有以下幾個層次內容,第一從地區來說,華北、西南、西北、東北,其中華北約占60%;第二從省區來說,兩山兩河陜內蒙,還有皖北和蘇北,黑新云貴也不少;第三從主要礦產地來說,(黑)雞、鴨、鶴,(遼)順、新,(冀)開、峰(豫)平,(皖)淮北(魯)兗,(江)徐徐(晉)大、西、陽。 同時,結合時事部分,陜、內蒙交界的大型煤礦神府---東勝,到山西特大型露天煤礦平朔,已建成運煤干線,并正在修建朔州到河北黃驊港的朔黃運煤干線,再加上已建成的大秦線、焦作--兗州--石臼所線,保證了晉、陜、內蒙古煤外運的暢通。 又如石油分布,中國來看,陸上的石油主要在東北、華北,遠景區在新疆的塔里木、吐哈及準噶爾三盆地;海上遠景區有渤海、黃海南部、東海、珠江口、北部灣、鶯歌海等海域;主要礦產地有東北的黑龍江大慶油田、遼寧遼油田、華北的山東勝利油田、冀津的華北油田、魯豫交界的中原油田,西北的甘肅玉門、青海冷湖、北疆克拉瑪依、南疆塔中與塔北等。 世界來看,主要在中東波斯灣沿岸,占世界儲量一半以上;主要產油國有中東的兩特兩伊阿聯酋,墨西哥灣沿岸的美、墨,加勒比海馬拉開波盆地的委內瑞拉,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利比亞、阿爾及利來和埃及,幾內亞灣沿岸尼日利亞,東歐俄羅斯(秋明油田),西歐北海沿岸英、挪,東南亞印尼(蘇門答臘島)等。 4、關注重大能源時事內容。西電東送、西氣東輸是我國西部開發的啟動工程,也是我國重大的能源基礎工程。西電東送工程是指川、云、貴、桂、陜、內蒙古的水電、火電向華南、華東、華北電網輸送;其中北線工程由陜西、內蒙向華北電網輸送;中線工程由四川等向華中華東電網輸送;南線工程由云南、貴州、廣西等向華南電網輸送,該線已于2000年11月動工興建。西氣東輸工程是指將塔里木氣田(輪南)、陜甘寧氣田(靖邊)的天然氣通過管道向上海方向輸送,另還向北京輸送。 它們的意義在于第一將西部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獲得西部開發所急需啟動資金,有效帶動相關行業發展,促進東部耗能大的工業西移,促進西部大發展;第二促進我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調整,為東部提供清潔、優質、可靠、廉價的電力,改善東部城市環境,解決日漸嚴重的城市空氣污染問題。第三單元 農業[知識要點]一、 農業概述 1.特點 是自然再生產和經濟再生產密切結合的物質生產部門 ①地域性 ②季節性和周期性 2.自然影響因素 ① 氣候 A光熱條件與農業種類、復種指數、產量關系最密切 B 降水<250mm一般無法發展農業 C 水熱配合好的熱帶、溫帶地區往往是農業發達地區 ②水源 有灌溉保障的地方,農業收成穩定。 ③地形 A 平原適于耕作業,有利水利化和機械化。 B 緩坡可修梯田,適于水果、茶樹等經濟林木種植。 C 山地適于林業,有條件也可發展"立體農業"。 ④土壤 溫帶草原和肥沃的沖積平原多半是農業發達地區 3.社會經濟條件 ①政策措施 如稅收、 價格等 ②城市、工業發展分布 如郊區工礦附近的副食品基地。 ③市場需求量 決定農業類型和產量 4.農業技術 ① 農業現代化表現 A生產資料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科技化 B經營方式區域化、專業化、社會化 ②意義 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先進科技,提高生產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