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國的自然災害——知識點及題目練習(含答案)中國的自然災害一、氣象災害1、干旱災害:華北的春旱和長江中下游的伏旱(7-8月) 原因:夏季風的不穩定2、洪澇災害:南方地區 原因:夏季風的不穩定3、臺風:東南沿海4、寒潮:分布在我國除青藏高原和熱帶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北方地區是多發區 源地:蒙古-西伯利亞地區 原因:緯度高、氣溫低、接近冬季風源地二、地質災害1、地震:臺灣省、華北、西北、西南為多發區 地處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2、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區,西南最集中 西南地區地形崎嶇,地質構造復雜,降水集中三、防災減災(1)發生泥石流應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動方向的山坡上跑(2)地震發生時,應及時有序撤離到安全空曠地帶,不能及時撤離可暫時躲在小開間的墻角。題目部分(含答案)1.下列現象不屬于地質災害的是A.滑坡 B.泥石流 C.寒潮 D.地震2.災害來臨時,個人采取的防災措施,正確的是A.泥石流來臨,向地勢低處跑 B.地震來臨時,迅速跳樓逃生C.臺風來臨時,關閉門窗 D.干旱災害時,減少飲食量3.影響華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主要有A.水土流失、旱澇災害、水資源短缺以及長城沿線地帶的風沙危害B.夏季多暴雨、旱澇災害、冬季漫長嚴寒C.地質災害頻繁發生以及長城沿線地帶的風沙危害D.華北地區植被破壞嚴重以及水土流失、旱澇災害4.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是A.狂風和寒潮 B.梅雨和伏旱C.霜凍和風沙 D.洪澇和干旱5.我國水旱災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冬季風強弱不同 B.各地地勢高低不同C.海陸位置的影響 D.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6.有關我國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臺風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B.洪澇和干旱分布區域不會重疊C.西北地區是旱災最嚴重地區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東北平原7.漫畫所反映的天氣現象出現的時間和地區是A.6 月下旬到 7 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區B.7 月中旬到 8 月中旬,長江中下游地區C.7 月上旬到 8 月上旬,華北、東北地區D.5 月下旬到 7 月上旬,長江中下游地區8.下面有關我國氣象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我國降水季節變化、年際變化較小,不易發生旱澇災害B.旱澇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C.臺風只影響我國的廣東、臺灣、海南、福建四省D.寒潮只在冬季發生,并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產生巨大影響9.我國地域廣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關于 我國自然災害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A.沿海多于內陸 B.農村多于城市C.南方山區易發生泥石流 D.北方高原多發臺風10.每年的 5 月 12 日為我國的“防災減災日”,這有利于推廣普及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提高人們避災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應如何避震A.跳樓 B.躲在窗下C.乘電梯下樓 D.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下或桌下11.每年的 9 月 1 日是日本全國的防災日,中小學生要進行防震演習。我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們也應掌握一些防震知識,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應迅速撤到空曠地B.當來不及離開房屋時應兩手抱頭躲到墻角C.就坐在教室內做作業,毫不驚慌D.如果被埋在廢墟中不能自行脫險時,要高聲呼救,直到有人發現為止;同時要挪開 臉、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12.下列哪一個不屬于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A.泥石流 B.滑坡 C.地震 D.臺風讀“我國某氣象災害平均每年出現次數分布圖”,回答下列小題。13.圖中反映的氣象災害是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14.此圖可反映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是A.自然災害頻率高 B.自然災害種類少C.自然災害損失小 D.自然災害影響小15.我國地質災害主要有A.干旱、滑坡、崩塌 B.泥石流、臺風、崩塌C.滑坡、崩塌、泥石流 D.泥石流、沙塵暴、寒潮16.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A.迅速關閉電源、燃氣 B.避開高大建筑物C.注意保護頭部 D.及時返回室內17.下面四個與地震相關的短信中,可信的是A.日本地震引發海嘯,我國沿海地區的所有居民要馬上撤離B.有人預測 2019 年 5 月 1 日上午 8 點西單發生 6.5 級地震C.最近螞蟻經常搬家,肯定要地震了D.如果發生地震,在室內要盡量關閉電源、煤氣,躲在床下或桌下18.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險措施正確的是①迅速跑到開闊地帶 ②乘汽車逃命③躲到堅固的桌子或床底下,就地避震 ④應站著不動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③19.與我國自然災害地域分布對應不正確的是A.華北平原-旱災多發 B.臺灣省-沙塵暴多發C.西南地區-泥石流多發 D.東南沿海-臺風多發20.當災害發生時,圖中行為正確的是A. B.C. D.21.讀圖,回答問題。(1)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 (洪澇/地震)、干旱、臺風和寒潮等。(2)我國的干旱災害主要分布在 (華北/西北)地區。(3)我國的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一線以 (南/北)的地區。(4)我國的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 (西北內陸/東南沿海)地區。(5)影響我國的寒潮主要來自 (北方大陸/南部海洋)與冰雪洋面。(6)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應及時、有序地撤離到安全的空曠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可以暫時躲在 (小開間/大開間)的墻角。22.閱讀以下資料及下圖,完成下列各題。資料一:2008 年 5 月 12 日 14 時 28 分,四川省汶川縣(約 31°N,103.4°E)發生了里氏 8.0 級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資料二:我國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其中我們宿遷就位于一個斷裂帶上——郯廬 斷裂帶。(1)圖中可以看出,此次地震中心處于地勢第 級階梯與第 級階 梯交界處。(2)北京市位于第 級階梯。(3)地震發生后,北京市緊急調集了藥品、血漿、急救物資等,運往災區,這時最合 適的運輸方式是 。(4)我們必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避震知識。若發生地震,下列選項中有三項是正確的, 請選擇A.在教室內躲避在墻角、講臺旁,迅速抱頭、閉眼,盡量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B.地震時應冷靜,保持站立姿勢C.在室內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D.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E.地震被困時,身邊有水及食物一定要吃飽喝足以便有力氣大聲呼救F.在乘車時遇地震,一定要躲在車內答案1.下列現象不屬于地質災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的是 C A.滑坡 B.泥石流 C.寒潮 D.地震2.災害來臨時,個人采取的防災措施,正確的是C A.泥石流來臨,向地勢低處跑 B.地震來臨時,迅速跳樓逃生 C.臺風來臨時,關閉門窗 D.干旱災害時,減少飲食量3.影響華北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問題主要有A A.水土流失、旱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最主要)以及長城沿線地帶的風沙危害(土地荒漠化) B.夏季多暴雨、旱澇災害、冬季漫長嚴寒 C.地質災害頻繁發生以及長城沿線地帶的風沙危害 D.華北地區植被破壞嚴重以及水土流失、旱澇災害4.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候災害是D A.狂風和寒潮 B.梅雨和伏旱 C.霜凍和風沙 D.洪澇和干旱5.我國水旱災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D A.冬季風強弱不同 B.各地地勢高低不同 C.海陸位置的影響 D.降水季節分配不均,年際變化大(夏季風的不穩定)6.有關我國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A A.臺風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B.洪澇和干旱分布區域不會重疊 C.西北地區是干旱最嚴重地區 旱災最嚴重的是我國華北地區 D.滑坡、泥石流集中分布在西南地區7.漫畫所反映的天氣現象出現的時間和地區是B A.6月下旬到7月中旬,南部沿海地區 B.7月中旬到8月中旬,長江中下游地區 C.7月上旬到8月上旬,華北、東北地區 D.5月下旬到7月上旬,長江中下游地區8.下面有關我國氣象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B A.我國降水季節變化、年際變化較大,易發生旱澇災害 B.旱澇是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 C.臺風只影響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 D.寒潮只在冬季深秋與初春發生,并對我國大部分地區產生巨大影響9.我國地域廣大,自然環境復雜多樣,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生最為頻繁的國家之一。關于我國自然災害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C A.沿海多于內陸 B.農村多于城市 C.南方山區(西南地區)易發生泥石流 D.東南沿海地區多發臺風10.每年的5月12日為我國的“防災減災日”,這有利于推廣普及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提高人們避災自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帶來的損失。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應如何避震D A.跳樓 B.躲在窗下 C.乘電梯下樓 D.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下或桌下11.每年的9月1日是日本全國的防災日,中小學生要進行防震演習。我國也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我們也應掌握一些防震知識,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C A.應迅速撤到空曠地? B.當來不及離開房屋時應兩手抱頭躲到墻角 C.就坐在教室內做作業,毫不驚慌? D.如果被埋在廢墟中不能自行脫險時,要高聲呼救,直到有人發現為止;同時要挪開臉、胸前的雜物,清除口鼻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12.下列哪一個不屬于山區常見的自然災害D A.泥石流 B.滑坡 C.地震 D.臺風 讀“我國某氣象災害平均每年出現次數分布圖”,回答下列小題。13.圖中反映的氣象災害是D A.地震 B.滑坡 C.泥石流 D.寒潮 14.此圖可反映我國自然災害的特點是A A.自然災害頻率高 B.自然災害種類少 C.自然災害損失小 D.自然災害影響小 15.我國地質災害主要有C A.干旱、滑坡、崩塌 B.泥石流、臺風、崩塌 C.滑坡、崩塌、泥石流 D.泥石流、沙塵暴、寒潮 16.當地震發生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D A.迅速關閉電源、燃氣 B.避開高大建筑物 C.注意保護頭部 D.及時返回室內 17.下面四個與地震相關的短信中,可信的是D A.日本地震引發海嘯,我國沿海地區的所有居民要馬上撤離 B.有人預測2019年5月1日上午8點西單發生6.5級地震? C.最近螞蟻經常搬家,肯定要地震了? D.如果發生地震,在室內要盡量關閉電源、煤氣,躲在床下或桌下 18.地震發生時,下列避險措施正確的是 D ①迅速跑到開闊地帶? ②乘汽車逃命 ③躲到堅固的桌子或床底下,就地避震 ④應站著不動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③19.與我國自然災害地域分布對應不正確的是B A.華北平原-旱災多發 B.臺灣省-沙塵暴多發 C.西南地區-泥石流多發 D.東南沿海-臺風多發 20.當災害發生時,圖中行為正確的是 D A. B. C. D.21.讀圖,回答問題。 (1)我國常見的氣象災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洪澇/地震)、干旱、臺風和寒潮等。 (2)我國的干旱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華北/西北)地區。 (3)我國的洪澇災害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一線以___(南/北)的地區。 (4)我國的臺風災害主要分布在______(西北內陸/東南沿海)地區。 (5)影響我國的寒潮主要來自___________(北方大陸/南部海洋)與冰雪洋面。 (6)當地震發生時,如果條件允許,應及時、有序地撤離到安全的空曠地帶;如果不能及時撤離,可以暫時躲在________(小開間/大開間)的墻角。22.閱讀以下資料及下圖,完成下列各題。 資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約31°N,103.4°E)發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財產重大損失。 資料二:我國是一個多火山、地震的國家。其中我們宿遷就位于一個斷裂帶上——郯廬斷裂帶。 (1)圖中可以看出,此次地震中心處于地勢第___1___級階梯與第____2__級階梯交界處。 (2)北京市位于第__3__級階梯。 (3)地震發生后,北京市緊急調集了藥品、血漿、急救物資等,運往災區,這時最合適的運輸方式是__航空運輸_。 (4)我們必須要掌握一些必要的避震知識。若發生地震,下列選項中有三項是正確的,請選擇 A.在教室內躲避在墻角、講臺旁,迅速抱頭、閉眼,盡量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B.地震時應冷靜,保持站立姿勢 C.在室內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 D.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 E.地震被困時,身邊有水及食物一定要吃飽喝足以便有力氣大聲呼救 F.在乘車時遇地震,一定要躲在車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