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09屆高三地理大氣逆溫現象復習大氣的溫度常隨距地面的高度增加而下降,但此種氣溫的梯度變化并非固定不變。實際上,有時可能出現溫度隨高度上升而增高現象,這種情況稱為氣溫逆溫,簡稱逆溫。出現逆溫的大氣有一定的厚度,這層大氣稱為逆溫層。出現逆溫現象時,不能產生垂直對流,大氣處于穩定狀態,低層空氣中的污染物難以擴散,污染物濃度顯著升高,形成環境污染,危害人體健康。逆溫形成的因素很多,根據其成因可分為輻射逆溫、平流逆溫、下沉逆溫、地形逆溫和鋒面逆溫等。一、逆溫類型1.輻射逆溫:在晴朗無風或微風的夜晚,地面很快輻射冷卻。貼近地面的大氣層也隨之降溫。由于空氣愈靠近地面,受地面的影響愈大,所以,離地面愈近,降溫愈多;離地面愈遠,降溫愈少,因而形成了自地面開始的逆溫。隨著地面輻射冷卻的加劇,逆溫逐漸向上擴展,黎明時達最強。一般日出后,太陽輻射逐漸增強,地面很快增溫,逆溫便逐漸自下而上消失。夏季夜短,逆溫層較薄,消失也快,冬季夜長,逆溫層較厚,消失較慢。無逆溫 逆溫生成 逆溫消失2.平流逆溫:當暖空氣水平移動到冷卻的地面、水面或氣層之上時,底層空氣因受下墊面的影響迅速降溫,上層空氣因距離較遠,降溫較少,于是產生逆溫。逆溫的強弱,主要由暖空氣和冷地表面的溫差決定。溫差大,逆溫越強。冬半年,在中緯度的沿海地區,因為那里海陸的溫差顯著,當海上暖空氣流到大陸上時,常常出現逆溫。 3.下沉逆溫:因整層空氣下沉而形成的逆溫稱為下沉逆溫。當某氣層產生下沉運動時,因氣壓逐漸增大,以及由于氣層向水平方向擴散,使氣層厚度減小。若氣層下沉過程是絕熱過程,且氣層內各部分空氣的相對位置不變。這時空氣層頂部下沉的距離比底部下沉的距離大,致使其頂部絕熱增溫的幅度大于底部(圖中H>H′)。因此,當氣層下沉到某一高度時,氣層頂部的氣溫高于底部,而形成逆溫。下沉逆溫多出現在高壓控制的地區,其范圍廣,逆溫層厚度大,逆溫持續時間長 4. 地形逆溫:它主要由地形造成,主要在盆地和谷地中。由于山坡散熱快,冷空氣山坡下沉到谷地,谷底原來的較暖空氣被冷空氣抬擠上升,從而出現氣溫的倒置現象。(地形效應。山區溫度一般隨高度升高而降低,但在山腳到山腰間往往有一段溫度是隨高度而升高,這就是山腳逆溫想象,青藏鐵路沿線也有逆溫存在。)例1:下圖表示某地地形剖面及對應的氣候資料。讀圖回答:(1)夏季月均溫最小值出現在海拔 米處。(2)冬季出現大面積逆溫的兩個地區中,地勢起伏較大的位于天山 側。(3)海拔2000米的高度上,南北兩坡年降水量分別約為250毫米和 毫米,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4)只考慮溫度高低,則天山北麓牲畜過冬的牧場應位于海拔約 米以下。5.鋒面因素:對流層中,冷暖空氣相遇,暖空氣密度小,爬升到冷空氣的上面,兩者之間形成一個傾斜的過渡區鋒面。在鋒面上,如果冷暖空氣的溫度差比較顯著,也可出現逆溫,由于鋒是從地面向冷空氣上方傾斜的,逆溫層也隨鋒面的傾斜而呈傾斜狀態。因此逆溫只能在冷空氣所控制的地區內觀察到而且,逆溫的高度與觀測點相對于地面鋒線的位置有關.觀測點距地面鋒線愈近,逆溫高度愈低例2:讀中緯某地氣溫垂直示意圖3-5,分別回答下列問題:(1)該地區正受 天氣系統的影響。若P處出現降水,則其降水形式應為 。請在圖中適當位置畫出該天氣系統的剖面示意圖(包括天氣狀況)。(2)P是工業高度集中的城市。工業生產過程中排放大量的煙塵和酸雨氣體等,則:①工業排放的大氣污染物對降水的影響是 ?。?br/>②降水的影響是 。(3)若圖示天氣系統向A方向移走,則P處空氣質量是否會明顯改善?為什么? 二、逆溫的利與弊 1、利:由于逆溫的出現會阻礙空氣垂直對流的發展,所以逆溫的好處有:①可以抑制沙塵暴的發生,因為沙塵暴發生的條件是大風、沙塵、強對流運動。②逆溫出現在高空,對飛機的飛行極為有利。因為飛機在飛行中不會有大的顛簸,飛行平穩。同時,萬里晴空提高了能見度,使飛行更加安全。2、弊:不管是何種原因形成的逆溫,對天氣和大氣污染的擴散都有相當大的影響,都會對空氣質量產生很大影響。它阻礙了空氣的垂直對流運動,妨礙煙塵、污染物、水汽凝結物的擴散,有利于霧的形成并使能見度變差,使大氣污染更為嚴重。空氣污染中毒事件大都與逆溫有關。如果連續出現幾天逆溫,空氣污染物就會大量積累,易發生空氣污染中毒事件。如美國的工業小鎮多諾拉,于1948年10月連續4天逆溫,工廠及居民排放的空氣污染物硫氧化物和煙塵不能及時擴散,使只有14000人的小鎮,4天內有5900人患病,20多人死亡。1952年發生在英國倫敦的煙霧事件也是與大霧和逆溫有關,工廠和千家萬戶排出的煙塵、二氧化硫滯留在城市上空,4天內有5000人死亡。發生在比利時的馬斯河谷煙霧事件、洛杉磯光學煙霧事件等均與逆溫天氣有關。逆溫天氣,應調整戶外活動和開窗通風時間。應選擇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這段時間進行戶外活動和開窗通風,避開下午6時至第二天上午8時這個污染高峰時間。 逆溫天氣,生煤爐取暖者應格外小心煤氣中毒。有逆溫時,室內的空氣污染物外排受阻,取暖煤爐產生的一氧化碳在室內越積越多,易發生煤氣中毒,因此要格外小心,檢查風斗是否好用,必要時開窗通風。 ?????? 逆溫天氣,年老體弱和呼吸道疾病患者不要到室外活動。有逆溫出現時,室外空氣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等有害物質濃度要比非逆溫時高出數倍乃至數十倍。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患者、妊娠婦女、嬰幼兒等對這些污染物非常敏感,易受其害,因此更應引起重視。例3:圖中表示,近地面空氣若上升到3000米高度時,理論溫度為T。3000米高空的實際溫度為TS。當TS≥T時,近地面空氣上升將受阻,即出現了逆溫現象,讀某城市春季氣溫日變化圖。(1)。若TS穩定在-8℃,該城市氣溫至少要上升到 ℃以上時,逆溫現象才會結束,這時的時間約為 時。(2)一般逆溫時間結束后2小時,近地面對流才能起到“凈化”空氣的作用。所以,在圖示的情況下,僅考慮空氣潔凈的因素,上午體育鍛煉的時間宜選在 時以后。練習題:形成沙塵暴的條件主要是干旱、大風、沙塵、較旺盛的上升氣流(有利于沙塵揚起)。若大氣對流層中出現逆溫現象,可抑制沙塵暴。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3題。1、若右圖中B處(1000M)為﹣10℃,當A地氣溫降到多少度時,開始起到抑制風沙的作用。A.4℃ B.0℃ C.-4℃ D.-6℃2、根據右圖中氣溫變化曲線判斷該地最有可能出現沙塵暴的時段A.① B.②C.③ D.④3、一年中,綜合考慮風力和地面氣溫及空氣對流因素,我國北方沙塵暴天氣以何季節為多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讀“南京北城郊秋季某日垂直溫度梯度(°C/100米)時空變化圖”,回答4-6題。4.該日此地發生大氣逆溫現象的時段是( ?。?br/>A.8時~16時30分 B.17時~23時 C.16時30分~7時 D.23時~5時5.發生大氣逆溫現象的最大高度約為( )A.500米 B.100米 C.350米 D.150米6.當某地大氣發生逆溫現象時 ?。ā 。?br/>A.空氣對流更加顯著 B.抑制污染物向上擴散C.有利于大氣成云致雨 D.減少大氣中臭氧的含量 對流層中氣溫出現“下冷上熱”的情況,稱為“逆溫”。讀“某地春分日氣溫垂直分布圖”,完成7~11題。7.圖中對流層底部逆溫現象容易出現在A.多云的夜晚B.晴朗的夜晚至日出前后C.晴朗的白天D.多云的白天至日落前后8.此地終年干燥少雨,其氣候類型可能是A.溫帶沙漠氣候 B.高山高寒氣候 C.熱帶草原氣候 D.熱帶沙漠氣候9.下列哪一現象的產生與逆溫有關A.清晨,炊煙裊裊,籠罩著山村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C.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D. “陰雨霏霏,連月不開”10.該地為利馬(12.5°S,77°W),其近地面逆溫層最厚時約在北京時間(逆溫層最厚時為氣溫最低時)A.6時前后 B.11時前后 C.14時前后 D.19時前后11.假設此逆溫層常常存在,此地附近有座山,山頂終年有雪,則此山海拔至少在A.3000m以上 B.4000m以上 C.6000m以上 D.5000m以上12.讀某城某日清晨低層大氣剖面圖,回答:(1)圖中氣溫分布異常部分是①②③中的 ,判斷的理由是 。(2)該城市工業高度集中,汽車數以百萬計,當天發生了重大的煙霧事件,造成這一事件的人為原因是 ;氣象原因是 ;地形原因是 。(3)在商業區、居民區、近郊工業區、農田區域中,煙霧濃度最大的是 。例1:(1)4500米(2)北(3)550-580北坡有來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補給,從山口進入盆地,并沿著天山北坡上升產生地形雨。(4)2000例2:(1)冷鋒 降雪(2)煙塵充當凝結核,促進水汽的凝結;酸性氣體隨降水落到地表,使空氣變得清新(3)空氣質量不會改善,一定時期內還會惡化。原因:鋒面向A側移走后,P處上空受暖空氣影響;而P處盆地中的冷空氣難以移走,從而使P處空氣出現上暖下冷的逆溫現象,抑制空氣對流,加上盆地地形的影響,使大氣污染物難以擴散。例3:(1)10° 8(2)10練習題:1-5CCACC 6-10BBDAD 11D12.(1)② 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逆溫層)(2)汽車尾氣與工業廢氣的大量排放; 出現逆溫層,大氣污染物不易擴散;盆地地形,易出現逆溫現象(3)商業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