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一 機械運動(真題篇)一、選擇題1.(2016.河北)下列估測最接近實際的是 ( )A. 一袋早餐奶的質(zhì)量約為50 gB.普通居民樓一層的高度約為3mC.綠色蔬菜保鮮的適宜溫度約為30℃D.人平靜時呼吸一次所用的時間約為9s2.(2018.廣州)右圖是常用的5號電池的示意圖,其型號的另一種表示方法為“14500”,前兩位數(shù)是直徑,后三位數(shù)是高度,這型號電池高度為 ( )A.14 mm B.145 mm C.500 mm D.50.0 mm3.(2017.菏澤)在平直軌道上勻速行駛的火車內(nèi),放在小桌上的茶杯相對于下列哪個物體是運動的 ( )A.這列火車的車廂 B.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C.從旁邊走過的列車員 D.關(guān)著的車門4.(2018.婁底)在平直的公路上,小明坐在車上用電子手表的秒表功能測出了汽車連續(xù)通過5根電線桿的時間為10 s,相鄰電線桿的距離為50米,則汽車的平均速度約為 ( )A.90 km/h B.70 km/h C.50 km/h D.40 km/h5.(2017.濟寧)某物體從地面上某一點出發(fā)沿直線運動,其s-t圖象如圖所示,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分析,得出結(jié)論不正確的是 ( )A.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 mB.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C.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相等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2.5 m/s6.(2018.揚州)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0~t?做加速直線運動 B.t?~t?做勻速直線運動C.0~t?比t?~t?運動的路程長 D.0~t?比t?~t?運動的速度大7.(2018.廣州)向前直線行駛的車內(nèi),小明給小芳連拍兩張照片,如圖所示,拍照過程中,車可能 ( )向西加速 向東加速 向西減速 D.向東減速二、填空題8.(2017.江西)如圖所示,一只白鷺正平行于水面飛行,若以白鷺為參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___ 的,若以岸為參照物,白鷺是的 ___ .(選填“運動”或“靜止”)9.(2016.北京)如圖,是一個水滴下落過程的示意圖,水滴通過AB和BC所用時間均為0.1 s.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運動的距離是 cm,則這個過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___ m/s.該水滴下落過程是 ___ 運動(選填“勻速直線”或“變速直線”).10. (2016.河南)測量是生活和學(xué)習(xí)中一項基本技能.(1)如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測量鉛筆的長度,讀數(shù)為 ___ cm.一次測量可能誤差較大,為了減小誤差,應(yīng)當_____________.(2)如圖乙所示,用體溫計測量體溫,該體溫計的分度值是 ___ ℃.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 ℃.11.(2017.蘭州)甲、乙兩同學(xué)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進行,他們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此可判斷 ___ 同學(xué)運動較快,開始運動時兩同學(xué)相距 ___ m,圖中的a點表示 ___ .12.(2018.德陽)為了監(jiān)督司機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shè)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路中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 s,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3 s,若兩次發(fā)出信號的間隔是0.9 s,汽車在兩次接收到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 ___ m,汽車速度是 ___ m/s.(超聲波速度是340 m/s)三、實驗探究題13.(2018.江西)2018年,江西省將全面實現(xiàn)義務(wù)教育均衡發(fā)展,其中有一項督導(dǎo)工作就是檢查實驗報告.以下是小璟同學(xué)做“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時的實驗報告(摘要).請你將其報告中的問題補充完整.【實驗?zāi)康摹繙y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小車、 ___ 、 ___ 、斜面、金屬擋板、長方體木塊【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所示測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路程s/cm 45 56 101時間t/s 3.0 2.8 5.8平均速度v/( cm.) 17.4【實驗分析】 (1)小車全程是做 ___ 運動.(選填“勻速”或“變速”) (2)實驗時,為了使小車在斜面上運動的時間長些,應(yīng) ___ 斜面的坡度.(選填“增大”或“減小”)四、計算題14.(2016.江西)便捷的交通與互聯(lián)網(wǎng)給人們出行帶來很大的方便.某天,王爺爺帶小孫子駕車到萍鄉(xiāng)北站,然后乘高鐵去南昌參觀滕王閣.8: 20開車出發(fā),并看到路邊如圖1所示交通標志牌,此刻吩咐小孫子通過鐵路12306網(wǎng)站查詢列車時刻表,如圖2所示.求: (1)在交通正常情況下,依據(jù)以上信息并通過計算,爺孫倆最快能趕上哪一車次?(2)該趟高鐵運動的平均速度為多少km/h?專題一 機械運動(真題)1.B 2.D3.C解析:車廂小桌上的茶杯與火車的車廂、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關(guān)著的車門之間的位置沒有發(fā)生變化,因此以火車的車廂、坐在車廂椅子上的乘客、關(guān)著的車門為參照物,它是靜止的;以從桌旁走過的列車員為參照物時,茶杯與列車員之間的位置發(fā)生變化,所以茶杯相對于列車員是運動的,故C正確.故選C.4.B5.C解析:A由s-t圖象可知,當t=6s時,路程s=15 m,即物體在6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 m,故A正確;B由s-t圖象可知,在2~4 s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為零,其速度為0,則以地球為參照物,物體在中間2s內(nèi)靜止,故B正確;C.物體在前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5m,后2s內(nèi)運動的路程為15 m-5 m=10 m,即在相等時間內(nèi)物體運動的路程不相等,根據(jù)可知,則物體在前2s內(nèi)和后2s內(nèi)的速度不相等,故C不正確;D.物體在6s內(nèi)的平均速度:=2.5m/s,故D正確.故選C 6.D 7.C 8.靜止;運動. 解析:一只白鷺正平行于水面飛行,白鷺所成的像相對于水面是對稱的,若以白鷺為參照物,像與白鷺間沒有位置的變化,故是靜止的;以岸為參照物,白鷺與岸有位置的變化,是運動的.9. 20;1;變速直線. 解析:由圖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 cm,則水滴由A位置下落到C位置運動的距離為s=20.0 cm=0.2 m;則這個過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1 m/s;水滴通過AB和BC所用時間相等,路程不相等,所以該水滴下落過程是變速直線運動.10. (1)12. 00;多次測量,取平均值; (2)0.1;37.311.甲;10;甲同學(xué)追上了乙同學(xué). 解析:(1)由圖象可以看出,在時間為5s時,甲同學(xué)運動了25 m,乙同學(xué)運動25 m-10 m=15 m;相同時間內(nèi),甲同學(xué)通過的路程大,所以甲同學(xué)運動得快;(2)由圖象可知開始運動時,甲同學(xué)從0m出發(fā),乙同學(xué)距離甲出發(fā)點前10 m,故相距的距離為10 m;(3)由圖象可知,圖中的a點表示相遇,即甲同學(xué)追上了乙同學(xué).12. 34;42.5. 解析:(1)第一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5 s,所以第一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0. 25 s, 由可得:汽車接收到第一次信號時,汽車距測速儀: =340 m/s×0. 25 s=85 m. 第二次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3 s,所以第二次信號到達汽車的時間為0.15 s, 汽車接收到第二次倍號時,汽車距測速儀: =340 m/s×0.15 s=51 m; 汽車在兩次信號的間隔過程中,行駛了:s'==85 m-51 m=34 m; (2)這34 m共用了:t'= =0.9 s-0. 25 s+0. 15 s=0.8 s. 所以汽車的車速為:=42.5 m/s. 13.【實驗原理】v=s/t; 【實驗器材】刻度尺;停表; 【實驗數(shù)據(jù)】AB段:15.0;BC段:20.0; 【實驗分析l(1)變速;(2)減小. 14.解:(1)=0.5h,8:50到達車站,最快能趕上G1482車次; (2)列車運行時間t'=10:31-9:11= h,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