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 認識星空2.3 認識星空相關素材星星漢語拼音:xīngxīng[ 英文單詞:star (1)[star] [口]: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 (2) [tiny spot]:細而小的點兒 (3)[Informal] :stars; planets; satellites 肉眼可見6973顆星星。決定人們觀察星星是明是暗的,主要有兩個因素: 一是由于星星發光能力的大小;二是星星和人們之間距離的遠近。 天文學家通常把星星發光的能力分為25個星等,發光能力最強的比發光能力最差的大約相差100億倍。 星星的亮度常用星等來表示。星星越亮,星等就越小。在地球上測出的星等叫視星等;歸算到離地球10秒差距處的星等叫絕對星等。使用對不同波段敏感的檢測元件所測得的同一恒星的星等,一般是不相等的。目前最通用的星等系統之一是U(紫外)、B(藍)、V(黃)三色系統(見測光系統“class=link>測光系統”),B和V分別接近照相星等和目視星等。二者之差就是常用的色指數。太陽的V=-26.74等,絕對目視星等M=+4.83等,色指數B-V=0.63,U-B=0.12。由色指數可以確定色溫度。 離人們距離近的星星它的發光能力強,因此人們看到它就很亮。可是,即使發光能力相當強的星星,假如離人們十分遙遠,那么它的亮度也許還不及比它的發光能力差幾萬倍的星星呢。 假如,有一顆叫“心宿二”的恒星,它的體積大約是太陽的2.2億倍,發光能力也大約是太陽的5萬倍,但因為它離地球有410光年,人們只可以看到它是一顆閃爍著紅光的亮星。假如將“心宿二”移到太陽的位置,它射出來的光及熱就會把地球烤成什么都消失了的大石球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