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5.1.3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八年級上冊學習目標1.概述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2.概述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3.舉例說明軟體動物、節肢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導入想一想,議一議你喜歡圖中的貝殼嗎?長有這些貝殼的動物是什么樣子的?貝殼會妨礙它們的運動嗎?新課教學一、軟體動物1.概述軟體動物有10萬種以上,是動物界第二大類群大多生活在水中少數生活在陸地上扇貝烏賊蝸牛2.雙殼類軟體動物(1)概念都有兩片大小相近的石灰質貝殼(2)生活習性大部分生活在海洋中,少數生活在淡水中;運動緩慢,有的潛居在泥沙中,有的營固著生活,也有的鑿石或鑿木而棲。砂海螂文蛤河蚌貽貝(3)具有外套膜殼內柔軟的身體表面包裹著猶如外套一般的肉質膜外套膜分泌的物質形成貝殼貝殼外套膜珍珠的形成河蚌的外套膜能夠分泌珍珠質,形成貝殼內表面光亮的珍珠層。當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異物的刺激時,會分泌大量的珍珠質把異物層層包裹起來,最后形成光彩奪目的珍珠(4)觀察雙殼類動物觀察縊蟶的內部結構①足斧狀結構,是運動器官②鰓是呼吸器官③出水管與入水管完成呼吸、攝食等生命活動出水管入水管鰓貝殼外套膜足呼吸運動保護攝食和呼吸保護和分泌貝殼(5)生理特性①運動靠足運動②攝食吸入和排出水的過程中,攝取水中的食物顆粒并排出未消化的殘渣。③呼吸當水流經過鰓時,鰓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足3.其他軟體動物(1)石鱉(2)蝸牛(3)烏賊吸附在巖石表面或緩慢爬行腹面有大而扁平的足,用來爬行有10條腕足用于捕食,漏斗噴水快速運動4.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5.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1)海產養殖水產養殖總量名列世界第一,其中貝類產量也位居世界首位(2)食用牡蠣扇貝鮑河蚌(3)藥用(4)工藝用或裝飾(5)危害人類釘螺↑血吸蟲的中間寄主船蛆鮑→石決明烏賊→海螵蛸二、節肢動物1.概述最大的動物類群占所有已知動物種數的80%以上2.觀察節肢動物身體分節,由許多不同的體節組成;體表都有堅韌的外骨骼;有的有觸角,有的無觸角。都有足,足的數目不盡相同,但足和觸角都分節;蝗蟲和七星瓢蟲還有翅,能夠飛行3.昆蟲(1)節肢動物中種類最多的類群(2)代表動物——蝗蟲①身體分部a.頭部:負責感覺和攝食腹部胸部頭部觸角復眼口器觸角分節,有觸覺和嗅覺單眼復眼口器攝食成像感光b.胸部:運動中心c.腹部:集中容納內臟器官三對足,足分節前足和中足爬行后足發達,適于跳躍前足后足中足翅②附肢分節觸角和足等附肢分節③呼吸氣門是氣體出人蝗蟲身體的門戶,氣管是進行氣體交換的結構氣門④外骨骼a.作用保護和支持作用同時能起到防止體內水分蒸發的作用很好地適應陸地干燥的環境b.蛻皮外骨骼不能隨著昆蟲身體的生長而長大(3)昆蟲的基本特征一對觸角三對足兩對翅4.其他節肢動物(1)甲殼類2對觸角,身體通常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如蝦、蟹(2)蛛形類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除整肢和觸肢外有4對足,用書肺或氣管呼吸,如蜘蛛。身體分為頭部和軀干部,每個體節有1或2對附肢,如蜈蚣、馬陸(3)多足類5.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6.節肢動物與人類的關系(1)食用(2)傳粉(3)藥用蝦蟹蜜蜂蝴蝶蝎蜈蚣(4)科研果蠅(5)危害蝗災蚊蜱螨課堂小結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軟體動物節肢動物代表動物——雙殼類貝殼外套膜用足運動攝食和呼吸主要特征:柔軟的身體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貝殼;運動器官是足食用、藥用、裝飾代表動物——蝗蟲頭部、胸部、腹部三部分三對足,兩對翅外骨骼保護和防止水分蒸發主要特征:體表有堅韌的外骨骼;身體和附肢都分節食用、藥用、傳粉、科研課堂檢測1.蝗蟲可以在干燥的陸地上生活,在它的形態結構中,防止水分散失的是()A.體表的革質翅B.體表的大量鱗片C.覆蓋全身的表皮D.堅硬的外骨骼2.(湖南郴州)動物界中包含動物種類最多的類群是()A.軟體動物B.哺乳動物C.節肢動物D.魚DC3.河蚌是如何完成呼吸的 ()A.當水流經鰓時,鰓中的毛細血管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B.河蚌總有一部分身體露出水面,便于鰓在空氣中進行氣體交換C.河蚌肺中的毛細血管與水流進行氣體交換D.河蚌的肺需要與空氣進行氣體交換4.以下關于軟體動物特征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身體柔軟B.身體外面有貝殼或內殼C.有外套膜D.都生活在水中DA5.(湖南郴州)近年,小龍蝦已然成為我市很多人喜愛的食材。其體表覆蓋的一層_________常被當作“殼”剝離。再結合圖中的其他形態結構特征,我們可確認,小龍蝦屬于______動物。而我們吃的“蝦仁”主要由_______組織構成;從營養成分來看,蝦肉一般被視為高_______食物。外骨骼節肢肌肉蛋白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5.1.3軟體動物和節肢動物30張PPT課件.pptx 昆蟲與節肢動物.mp4 軟體動物.mp4 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