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巧用晨昏線 解讀日照圖李慧 閆玉忠 在地理的圖表知識中,日照圖既是一個重點,又是一個難點,日照圖集地理基礎知識于一圖,集地理學科思維特色于一圖,集地理學科基本技能訓練于一圖。因此,指導學生閱讀日照圖就顯得格外重要。常見的日照圖有兩種,一種是球面日照圖,它最常見的是側視圖和極點俯視圖兩種,當然還有其他過渡類型。另一種是平面日照圖,這種圖缺乏立體感,不易閱讀。 根據多年教學經驗,筆者發現無論何種日照圖,晨昏線都是解答的“鑰匙”,能否正確利用它直接影響著解題思路與速度。一. 晨昏線的由來 由于地球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太陽光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著太陽的一半是白晝,背著太陽的一半是黑夜。太陽光線與地面的相切線就是晝夜半球的分界線——晨昏線(圈),它是一個大圓。所以晨昏線上各地太陽光線與地平面是平行的,對于晨昏線上的觀察者來講,太陽正位于地平線上,太陽高度等于零度。二. 晨昏線的判斷 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的分界線是昏線,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的分界線是晨線。隨地球自轉由昏線到晨線就是一個黑夜;再由晨線到昏線就是一個白晝。三. 晨昏線的特點 1. 晨昏線與太陽光線 由于晨昏線是太陽光線與地球的切線,所以晨昏線永遠與太陽光線垂直。同一晨昏線上的點太陽高度是相同的,都等于零;太陽高度在晝半球大于零,在夜半球小于零。當某一緯線一天最高的太陽高度為零時,說明該緯線(及其以內)為極夜;相反,若一天的最低太陽高度為零,則說明該緯線(及其以內)為極晝。 因為地球是圍繞太陽自西向東轉,晨昏線在地球上的相對運動就是太陽相對地球的運動方向——自東向西。而平時所說的一天是以太陽為參照物的,所以當我們自東向西運動時,與太陽是同向的,也與晨昏線是同向的,因而一天變長了;而自西向東運動時,與太陽是相向運動,是迎著晨昏線走,一天變短了。 2. 晨昏線與赤道 晨昏線(圈)和赤道都是大圓,所以兩者永遠相交平分,赤道上永遠晝夜相等(都是12小時)。四. 與晨昏線有關的計算 1. 晨昏線與節氣 若晨昏線經過南北極點,與經線圈重合,或與所有緯線圈垂直,則節氣為春秋分;若晨昏線與南北極圈相切,也就是與地軸(或經線圈)交角最大,分兩種情況:一是北極圈至北極點全在晝半球,為夏至;二是南極圈到南極點全在晝半球,為冬至。 2. 晨昏線與太陽直射點 根據判斷出的節氣,我們可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二分時直射赤道();夏至日時,直射北回歸線();冬至日時直射南回歸線()。 根據太陽直射的經線地方時為12時,可判斷其經線的位置。因為一天中早晨到正午到黃昏的時間長度相同,所以太陽直射經線就是平分晨昏線且經過晝半球的那條經線。這條經線與其相對經線正好經過晨昏線與緯線圈的交點。 3. 晨昏線與地方時 由晨昏線與赤道的關系可知,赤道上永遠晝夜平分,所以經晨線與赤道交點的經線地方時為6時,經昏線與赤道交點的經線地方時為18時;另外經晨昏線與緯線圈的切點的經線,位于晝半球的經線(也就是太陽直射經線)為12時,位于夜半球的24時(或零時)。由此可知:6時與18時兩條經線,12時與24時兩條經線地方時相差12小時,經度相差,所以兩條相對經線地方時刻相差12小時。 4. 晨昏線與晝夜長短 晨昏線將緯線圈分成兩部分,即晝弧和夜弧,晝弧與夜弧的長短就決定了位于該緯線圈上的點的晝夜長度。春秋分,晨昏線平分所有緯線圈,全球各地晝夜等長。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時,南半球晝長大于夜長,且緯度越高晝越長,南極圈及其內部為極晝。太陽直射北半球時與此相反。同一半球緯度相同的各地晝夜長短相同;不同半球緯度相同的地點晝夜長短雖然不同,但兩者的晝與夜之和正好等于24小時,也就是說此點的晝長等于彼點的夜長。例如今年高考選擇題的第四題就是利用了這一點,由于漠河的緯度與C點相同,所以只需要計算出C點的晝長就可知漠河的夜長了。 極晝極夜的范圍是與晨昏線相切的緯線到極點之間。當某一緯線一天最高的太陽高度為零時,說明該緯線(及其以內)為極夜;相反,若一天的最低太陽高度為零,則說明該緯線(及其內容)為極晝。有這樣一公式: 晨昏圈相切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 如太陽直射。晨昏線相切緯線緯度為,發生極晝極夜的范圍是之間。 總之,只有對晨昏線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才有助于我們理解和學習日照圖所包含的地理知識,巧妙地提取有用信息,從而輕松地解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