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 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南征北守定宏圖,玉斧一揮指大渡。十四萬人齊 解 甲,金陵王氣 黯 然去。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烈。懷仁厚,復江南,滿腔熱血圖幽燕。誰料想,燭影搖,斧聲亂,壯志未竟人已遠。人已遠,回首看,回首看你身后的江山。紛擾擾劍影刀光寒,韶華成殤笙歌散。你默默無言無言……烽火燃,五十年,陳橋驛站披 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間銷兵權。南征北守定宏圖,玉斧一揮指大渡。十四萬人齊 解 甲,金陵王氣 黯 然去。還一個,盛世繁華,文煌武烈。懷仁厚,復江南,滿腔熱血圖幽燕。誰料想,燭影搖,斧聲亂,壯志未竟人已遠。人已遠,回首看,回首看你身后的江山。紛擾擾劍影刀光寒,韶華成殤笙歌散。你默默無言無言……趙匡胤時間:地點:人物:經過:結果:公元960年 趙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陳橋驛(宋太祖)北宋建立建隆二年(961),太祖召趙普問曰:“天下自唐季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普曰:“……此非他故,方鎮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語未畢,上曰:“卿勿復言,吾已喻矣!” —— 《續資治通鑒長編》【為何高度集權】 唐玄宗時,依據山川形勢劃分全國為十五道。各道設采訪處置使,并無地方實權。后來邊境不靖,又兼度支使等,逐漸掌握財政,軍政方面大權,稱為節度使。安史之亂關內,河南河北要沖也遍置節度使。節度使驕橫跋扈,漸漸獨霸一方,不受節制,成為藩鎮,父死子襲,亦稱方鎮。 五代時期,節度使的權勢達到了極點,皇帝的擁立與罷黜都取決于節度使,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的開國君主均為節度使。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探究。以探究單上的材料為主,結合課本知識,說說北宋為加強中央集權采取了哪些措施?【如何高度集權】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問題 表現 解決措施中央君弱臣強 ①將領專橫跋扈 ②將士結黨營私 地方藩鎮太重 ③擁兵自重 ④獨攬行政權 ⑤掌握地方財權 材料一:北宋實行更戌法,將禁軍一分為二,一半留守京城,一半遠去邊境,二者每一年或兩年必須更防一次。將領都是皇帝臨時指派的,并沒有固定的人選,而且將帥只能根據皇帝預定的戰略、戰術打,宋廷會派監軍前往監督。“兵符出于密院,而不得統其眾;兵眾隸于三衙,而不得專其制。”材料二:為解決朝中大將和節度使的權利,在地方上,中央派文官任知府、知州等職,代替節度使掌管地方政事,并實施三年一換的制度,以防止他們的權利過大,難以控制;又取消了節度使收稅的權力,設轉運使將地方的財富收入除留一部分作為必要的開支外,其余全部運往都城,收歸中央。另增設了憲司(即提點刑獄司,長官稱提點刑獄公事),負責一路刑獄;增設了倉司(即提舉常平司,長官稱提舉常平公事)負責一路的倉儲。杯酒釋兵權 統兵權和調兵權分離實行更戍法 將地方上強壯的士兵編入禁軍,由皇帝直接控制增設知府,憲司等職解除節度使的權利增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政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問題 表現 解決措施中央君弱臣強 ①將領專橫跋扈 ②將士結黨營私 地方藩鎮太重 ③擁兵自重 ④獨攬行政權 ⑤掌握地方財權 宋太祖曾說:“五代時期藩鎮強橫殘暴, 百姓受苦。我現在選派100多名干練的儒臣分別去治理各個藩鎮,即使他們全部貪污舞弊,也比不上一個武臣的危害大。”選用文官擔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職,用以壓制武將的權力;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都高于武將。材料二:宋朝重文輕武,主要是為了抑制武將的權利,而不是輕視武備。事實上,宋朝大量養兵,擁有比此前歷朝數量都更為龐大的軍隊,軍費開支每年要耗費全國財政收入的70%以上。材料一:唐太宗時曾將中央政府官員從兩千多減至六百三十四人,宋仁宗時代中央內外屬官已超過一萬七千人,而北宋所轄疆域僅為唐疆域的二分之一。【高度集權之危機】北宋王朝收支情況表 年代 收入(貫) 支出(貫)1021 15085萬 12677萬1049 12625萬 “所出無余”1065 11613萬 13186萬材料三:我們可以概括的指出,全宋朝319年的記錄,無非是軍事的挫敗和退卻。——《中國大歷史》【高度集權之我見】觀點二:整個北宋以至于南宋300余年再也沒有發生過兵變,自唐朝中期以來的武將擁兵自重,割據混戰威脅中央的局面終于結束。觀點一:……終于使宋朝亡于金與蒙古。亡國之罪歸咎于宋太祖。 后周大將 ,(人名) 奪政權。(事件)定都 稱東京, (地點) 尊士人。 (策略) 作業:課外去了解王安石變法的相關情況,結合史料,提出你對王安石及其變法的認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