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件39張PPT。昌盛的秦漢文化(一)帛書龜甲、獸骨竹木簡看圖思考:在紙發明之前,人們是用什么材料書寫?陶器青銅器東方朔上奏圖 思考:以上書寫材料有什么缺點?后來,人們發明了便捷的書寫材料是什么?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放馬灘紙 這是西漢早期用麻做的紙,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 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漢墓出土的西漢早期的紙,上面繪有地圖。這種紙薄而軟,紙面平整光滑。造紙工序①把樹皮、破布、麻頭、舊漁網進行漂洗、浸泡。②用草木灰除去原料中的油脂、色素。③把原料搗碎、煮爛。④把原料搗成細纖維,并放入水池攪成紙漿。⑥碼放成紙。⑤用模具撈取紙漿,并曬干使之成型。 有學者曾估算過《史記》的重量。如果每枚簡可寫38個字,《史記》共130篇,52.65萬字,就要用簡13855枚,重量達43.7-48.1千克。如果用新鮮的的竹簡,會重達58.33千克,體積則是現在紙本的225倍。(1)原料易找,造價低廉,容易推廣普及。(2)紙面平整光滑,便于書寫成文,質量提高。(3)紙質輕薄,便于裝訂、攜帶和保存,有利于人類文化的保存和傳播。紙的優點:傳播路線公元4世紀(朝鮮)公元7世紀(日本)公元8世紀(阿拉伯國家)公元12世紀(非洲)公元12世紀(歐洲)公元19世紀(大洋洲)公元16世紀(美洲)造紙術的發明和外傳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思考:紙廣泛用于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你能說說有哪些方面嗎? 思考:你知道再生紙嗎?今天人們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紙”有什么重要意義? 環保專家提供的資料表明:一噸廢紙可生產品質良好的再生紙850公斤,節省木材3立方米(相當于26棵3—4年的樹木),節省化工原料300公斤,節煤1.2噸,節電600度;并可減少大量的廢棄物。意義:①減少污染,保護環境;②節約資源……《九章算術》東漢 這部書總結了春秋戰國以來的數學成就,其中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國殤——5.12汶川地震國殤——4.14玉樹地震張衡地動儀—東漢①如果將地動儀放在北京博物館,測量汶川地區發生的地震,內部銅柱倒向哪個方位?②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試分析地動儀的發明有何意義? 思考:你對華佗有哪些了解呢?他在醫學方面有哪些貢獻呢?麻醉藥劑“麻沸散”五禽戲“醫圣”張仲景①時間:②貢獻:東漢末年《傷寒雜病論》西漢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蔡侯紙)東漢《九章算術》東漢張衡世界公認的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華佗“五禽戲”和“麻沸散”東漢張仲景(醫圣)《傷寒雜病論》東漢1.根據所學知識,搜集有關材料,依據造紙術的發明過程,動手嘗試紙的制作,看看自己能否成功?加油!2.故事大賽: 利用課余時間搜集有關本課的歷史人物小故事,在班級內進行故事大賽,根據故事內容精彩度和個人舞臺表現,決出一、二、三等獎。昌盛的秦漢文化(二) 你見過秦兵馬俑嗎?它的發現轟動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一起來了解它吧!重點:《史記》、兵馬俑難點:了解秦漢的文化藝術成就和價值學習思考:1.佛教的起源地:2.佛教的地位:3.傳入時間、路線:4.佛教的教義:5.影響:(一)佛教對我們的文化產生了哪些影響?1.文學:2.藝術:3.生活習俗:(二)除了佛教,在你身邊還有信仰哪種宗教的?我們國家對公民的宗教信仰有什么要求?想一想學習思考:1.道教興起時間:2.創始人:3.教主:4.主張:5.影響: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佛教的傳入路線道教的傳播地區大月氏天竺(身毒)東漢疏勒喀什莎車于闐和田南鄯善若羌龜茲庫車蔥嶺西域敦煌敦煌西長安漢中蜀郡成都青城山洛陽東洛陽河水河黃長江江水佛祖釋迦摩尼像道教太上老君像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興起 思考:你對司馬遷和《史記》了解多少? 司馬遷(生活在漢武帝時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 《史記》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的史事。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司馬遷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魯迅 思考:司馬遷為什么能夠寫出《史記》這樣一部歷史巨著?《史記》怎樣評價歷史人物? 實事求是。如:肯定陳勝、吳廣起義;指斥暴君、酷吏;大膽評論漢武帝的功過等。 例:(在君主專制的年代里,“伴君如伴虎”。司馬遷卻敢于指出漢武帝的過失,體現了忠于史事的崇高品德。他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他選擇的是“重于泰山”。因此,他做到了求真務實、不畏權勢、視死如歸,為后人樹立了光輝的典范。) 位于陜西省臨潼城東5公里。1974年在它的東側發現了轟動世界的兵馬俑坑。秦始皇陵 兵馬俑的藝術群像,形象地展現了兩千多年前秦軍橫掃六國的磅礴氣勢。檢閱的將軍跪射的士兵立射的士兵思考:秦兵馬俑在藝術上的突出成就有哪些? 用泥土塑造燒制而成,與真人真馬大小相當,造型精美。 思考:秦兵馬俑為什么都面向東方?(從和六國的關系考慮) 秦兵馬俑是秦始皇陵墓的地下軍陣,象征著秦始皇統治下秦朝的赫赫軍威和強大國力。秦所滅的六國都在秦國的東方,兵馬俑面向東方,象征著秦王嬴政滅六國統一天下的豐功偉績,同時也象征著秦始皇為鞏固統一和保證秦朝的統治永存,隨時準備鎮壓六國殘余勢力的反叛。司馬遷著《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秦始皇陵兵馬俑——世界第八大奇跡賦和樂府詩。漢武帝時,賦走向成熟1.《史記》記述的內容起止的時間是( )A.從春秋到東漢B.從戰國到東漢C.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D.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光武帝C2.成為后世編寫史書典范的是( )A.《漢書》B.《三國志》C.《后漢書》D.《史記》D謝 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